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胺酮应用于超前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利军  张宏 《医学综述》2006,12(4):242-244
实验证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激活与痛阈降低和中枢敏感化有关,全身或鞘内应用NMDA拮抗剂可抑制伤害性反应,拮抗痛阈降低和防止或逆转中枢敏感化;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氯胺酮在临床已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关于其在超前镇痛的作用基础与临床作了大量研究,但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就其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人中行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切皮前静脉缓推氯胺酮0.4mg/kg,观察术后4、8、12、24h镇痛效果及术后止痛药的使用情况。结果术后4、8、12、24h实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单纯胆囊切除术切皮前使用,可起到超前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廖平生  李昌  彭艺 《医学争鸣》2009,(22):2642-2642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排除标准包括:年龄〉65岁;术前有中枢系统疾病史者;血红蛋白〈90g/L者;长期应用麻醉性镇痛药史,近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α2受体激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氯胺酮在剖宫产手术中的超前镇痛作用。方法: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4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在术前10min静注氯胺酮1mg/kg,继之以1mg/(kg·h)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Ⅱ组为对照组,单纯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术后感觉疼痛时间,镇痛药用量及术后各时点VAS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疼痛开始时间,Ⅰ组比Ⅱ组明显延长(P〈0.05),PCA术后用药量Ⅱ组〉Ⅰ组,两组VAS评分Ⅱ组明显高于Ⅰ组。结论:剖宫产手术在术前及术中应用氯胺酮能明显降低术后病人PCA用药量,具有明显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
氯胺酮与异丙酚用于超前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红梅  王成波 《吉林医学》2000,21(5):303-303
目前 ,对于硬膜外腔或静脉给予 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是否能够产生超前镇痛作用尚有争论。也有报道静脉注射GABA受体激动剂异丙酚在脊髓水平就能够产生抗伤害感受作用 ,并能够降低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因此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证实术前静脉给予氯胺酮能否产生镇痛作用 ,并观察异丙酚能否加强氯胺酮的超前镇痛作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4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并无血管疾病的男性患者 ,ASA 级。年龄 5 1.2± 6 .5岁 ,体重 6 0 .5± 8.7kg,病人术前药为肌注阿托品 0 .5 mg,将患者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氯胺酮组、异丙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马多与氯胺酮超前镇痛的静脉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应.方法选择96例择期子宫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分别在手术切皮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曲马多25mg(Ⅰ组),氯胺酮30mg(Ⅱ组),生理盐水0.5ml(Ⅲ组),术后均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观察项目:(1)3组子宫切除手术病人中的手术时间.(2)2%利多卡因麻醉用药总量.(3)术后疼痛开始时间.(4)术后PCEA用药量.(5)PCEA镇痛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6)PCEA镇痛后VAS评分.结果3组病人,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术中麻醉药用量,Ⅰ组、Ⅱ组与Ⅲ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Ⅰ组与Ⅱ组之间差异元显著性(P>0.05),术后疼痛开始时间,与Ⅲ组相比较,Ⅰ组与Ⅱ组均明显延长(P<0.05),PCEA术后用量依次为Ⅲ组>Ⅰ组>Ⅱ组,3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CEA的VAS评分,3组间无差异.结论手术切皮前经硬膜外小剂量曲马多或氯胺酮均降低术后病人对PCEA镇痛药的需要量,但氯胺酮的硬膜外超前镇痛效果较曲马多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超前镇痛是20世纪Crile基于临床观察而提出的,是指术前即对伤害性感受加以阻滞而达到术后止痛或减轻疼痛的目的。氯胺酮是一种常用麻醉药,高剂量时用于全身麻醉,低剂量时用于镇痛。本研究旨在观察氯胺酮的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发生前,给予镇痛治疗,以求进一步减弱疼痛的方法,防止中枢致敏的发生,能减轻伤害后疼痛,称之为"超前镇痛".在硬膜外腔麻醉手术切皮前,先经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20-30 mg),实践证实小剂量氯胺酮能够明显改善硬膜外麻醉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芬太尼组和氯胺酮组的术后疼痛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说明在切皮前硬膜外局麻药中分别一次性加入小剂量芬太尼或氯胺酮后能发挥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方法 将4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N 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20例。两组分别在切皮前1 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或氯胺酮0.3 mg/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观察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意识、内脏牵拉反应等指标的变化,并且通过应用硬膜外止痛泵观察两组产妇术后6,12,18,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首次触发时间、吗啡消耗量、镇痛泵有效触发次数等。 结果 胎儿娩出时,N组孕妇HR明显快于基础值(P<0.05),K组产妇的HR较N 组慢(P<0.05),K组产妇术中牵拉反应的发生率较N 组低(P<0.05);K组产妇术后12 h的VAS评分较N 组低(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术前静脉使用小剂量氯胺酮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该药能减少术中不良刺激、抑制术中的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在不同给药时间的超前镇痛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在不同给药时间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60例行剖宫产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在切皮前(A组)、手术后(B组)硬膜外注入氯胺酮30mg,切皮前硬膜外注入生理盐水1ml(C组),术后均采用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观察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感觉疼痛时间、镇痛药用量、术后VAS评分和副作用。结果3组病人术中BP、HR、SpO2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疼痛开始时间,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均明显延长(P<0.01),A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EA术后用药量依次为C组>B组>A组,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PCEA的VAS评分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副作用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A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能降低术后病人PCEA时镇痛药的需要量,尤其切皮前用药更能有效地发挥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静脉与硬膜外注射氯胺酮行超前镇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宇  王俊科 《医学争鸣》2003,24(12):1146-1146
1 临床资料 行择期肺叶切除的患者 36 (男 2 4 ,女 12 )例 ,年龄 4 8~ 6 5岁 ,身高 15 8~ 175cm ,体质量 4 7~ 87kg ,ASAI Ⅱ级 ,分为 3组 ,每组 12例 .入手术室后在T6~ 7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注入 2 0 g·L-1利多卡因 5mL ,出现相对阻滞平面后分组 ,组Ⅰiv 9g·L-1氯化钠 2mL ;组Ⅱiv氯胺酮 0 .5mg·kg-1;组Ⅲ硬膜外注射氯胺酮 0 .5mg·kg-1.之后iv咪达唑伦 2mg ,异丙酚 0 .5~ 0 .7mg·kg-1,芬太尼 3~ 5 μg·kg-1、琥珀胆碱 1.5~ 2 .0mg·kg-1快速诱导插管 ,插管成功后硬膜外腔注入 2 0g·L-1利多卡因 5mL ,之后每隔 5 0~ 6 …  相似文献   

13.
氯胺酮对辣椒素致敏大鼠的超前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辣椒素(capsaicin)所致痛过敏(hyperalgesia)的预防作用。方法:将Wister大鼠64只随机分为四组:辣椒素对照组、50ml氯胺酮+对照组、100μl氯胺酮+对照组、200μl氯胺酮+对照组。深麻醉下置入硬膜外导管,测定痛阈的变化及脊髓背角(Spinalcorddorsalhorn,SCDH)P物质(substanceP)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μl组SP-L1的相对密度有降低趋势,100μl组、200μl组SP-L1的相对密度则明显降低。结论:痛敏初期,氯胺酮可显著缓解辣椒素所致痛过敏,但不能完全消除痛敏的存在;继发痛敏期,氯胺酮的抗痛敏效应与期剂量、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氯胺酮对辣椒素致敏大鼠的超前镇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氯胺酮对辣椒素(capsaicin)所致痛过敏(hyperalgesia)的预防作用.方法将Wister大鼠64只随机分为四组辣椒素对照组、50ml氯胺酮+对照组、100μl氯胺酮+对照组、200μl氯胺酮+对照组.深麻醉下置入硬膜外导管,测定痛阈的变化及脊髓背角(Spinal cord dorsal hom,SCDH)P物质(substance P)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μl组SP-L1的相对密度有降低趋势,100μl组、200μl组SP-L1的相对密度则明显降低.结论痛敏初期,氯胺酮可显著缓解辣椒素所致痛过敏,但不能完全消除痛敏的存在;继发痛敏期,氯胺酮的抗痛敏效应与期剂量、作用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小剂量氯胺酮与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芬太尼组和氯胺酮组的术后疼痛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说明在切皮前硬膜外局麻药中分别一次性加入小剂量芬太尼或氯胺酮后能发挥超前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广森  王进 《中国病案》2012,(12):72-73
目的观察氯胺酮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早孕人工流产孕妇随即分为丙泊酚组(A组)以及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组(B组),每组各1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应急反应。结果与A组相比,B组镇痛效果满意(采用VAS评分法);组内与术前比较COr(放免法)、E、NE(改良荧光法)均显著升高,而组间比较A组较B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氯胺酮超前镇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临床镇痛效果满意,减轻应激反应,且具有使用简便、安全可靠的特点,适合于门诊患者的麻醉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脂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乳腺癌根治术超前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方法选择全麻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病人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在切皮前15分钟静脉滴入氟比洛芬脂1mg/kg;B组切皮前15分钟静脉滴入氟比洛芬脂1mg/kg,复合氯胺酮0.2mg/kg;C组对照组。观察术后2、4、8、12、24小时病人的疼痛评分、术后首次应用吗啡镇痛的时间和总用量、术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疼痛评分在2、4、8、12、24小时各时点均明显低于C组,在2、4、8、12小时时点明显低于A组。B组首次使用吗啡的时间明显晚于A组和C组,吗啡用量明显低于A组和C组。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氟比洛芬脂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术前超前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在全麻插管诱导前静注对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苏醒和镇痛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40例,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全麻插管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采用SS评分和VRS评分评估患儿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结果 观察组苏醒期镇静、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术后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苏醒期躁动少.  相似文献   

19.
龙丰云  陈弘  张磊  姜志 《海南医学》2005,16(12):3-4
目的观察氯胺酮与芬太尼复合液超前镇痛对抑制腹部手术内脏牵拉痛的影响及术后镇痛情况的观察.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胆囊手术患者均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人,即Ⅰ组(对照组):术前不施行超前镇痛;Ⅱ组(实验组):切皮前10min将氯胺酮30mg与芬太尼0.05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注入硬膜外腔,所有患者术后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镇痛药物为0.225%罗哌卡因+3mg/L芬太尼,共100ml.观察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术后镇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Ⅱ组用药对抑制术中牵拉痛的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1);Ⅱ组PCEA泵首次触发时间较Ⅰ组显著延长(P<0.01),48小时内有效触发次数显著减少(P<0.01),24小时PCEA泵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与芬太尼硬膜外超前镇痛能明显抑制术中牵拉痛,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研究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40例硬膜外阻滞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超前镇痛组(超前组,n=20)和术后镇痛组(术后组,n=20)。超前组于试验剂量中加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吗啡1.5mg、氯胺酮25mg),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ml;术后组试验剂量中不加任何药物,而于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注入吗啡-氟胺酮复合液(剂量同超前组,加生理盐水至5ml)。观察各组术程局麻药用药量、镇痛、镇静倩况、术后镇痛效果、患者满意度、副作用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结果 超前组比术后组局麻药用量显著减少(P<0.01),术中镇痛效果显著增强(P<0.05),VAS值显著降低(P<0.05或 0.01),术后镇痛非常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结论 硬膜外腔超前注入与术后注入吗啡-氯胺酮复合液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但超前应用能增强术中麻醉效果,且术后镇痛效果也优于术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