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低分子肝素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顿服,至少应用6个月以上,治疗2周后均行PCI术。观察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再狭窄率及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防止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减少术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和低分子肝素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顿服,至少应用6个月以上,治疗2周后均行PCI术,观察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再狭窄率及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防止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减少术后严重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126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n=64)和B组(11=62),A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次/d,10mg/次,B组接受阿托伐他汀,1次/d,20mg/次。测定术前及术后1、6、12个月血脂水平,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12个月,两组血脂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B组血脂水平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心脏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强化剂量作用更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于该院住院行择期PCI术的ACS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试验组患者在术前12h服用阿托伐他汀80 mg,此后80mg/d,连续服用6个月.对照组在术前12 h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此后20 mg/d,连续服用6个月.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脂、肝肾功能,并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两组患者有无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 PCI术后3个月、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TC、TG和LDL-C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HDL-C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与术前基数值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3个月、6个月试验组TC、TG和LDL-C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水平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试验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结论 早期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60 mg/d)能著降低ACS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使ACS患者获益,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血脂和心脏缺血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成功PCI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40mg/d和80mg/d,观察三组患者用药3个月后血脂、心脏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阿托伐他汀有较好的降脂作用,且随着阿托伐他汀剂量的增加,降脂效果更为明显(P<0.05和0.01);40mg/d组和80mg/d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较20mg/d组显著下降(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PIC术后有明显的血脂降低作用,有预防PCI术后再狭窄的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加疗效增加,无严重的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常规应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左室重构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LVEDD、LVMI、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MI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DD、LVMI、LVEF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s-CRP、TNF-α和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和IL-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效果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左室重构情况,减轻炎症反应,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8.
周琴  李正茂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12):1659-1662
目的:探讨国产瑞舒伐他汀与进口阿托伐他汀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应用效果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采取或拟采取PCI患者94例,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进口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给予国产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心肌损伤情况。术后随访1年,观察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末次随访左心室重构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及人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均较同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期降低(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同组术前及对照组同期提高(P<0.01),2组患者各项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1年观察组药物成本-效果为25.93元,对照组为34.31元。结论:PCI术后长期应用国产瑞舒伐他汀,可降低左心室重构、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费用较进口阿托伐他汀低,是临床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术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疗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造影剂肾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8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心血管内科择期行PCI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强化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疗法治疗,强化组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疗法治疗,对2组PCI术后肾功能、炎性因子、造影剂肾病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强化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3.33%vs.26.67%,χ~2=4. 706,P=0. 030);强化组术后SCr、β_2-MG、及Cys-C水平低于常规组(t/P=2. 072/0. 043、11.087/0. 000、2.976/0. 043),eGFR水平高于常规组(t/P=2. 172/0.034), Lp-PLA2、NLR水平低于常规组(t/P=4. 616/0.000、5. 037/0. 000);2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12.50%vs.16.33%,χ~2=0.417,P=0.519)。结论术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水化疗法有效保护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抑制炎性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狭窄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瑞昌市中医医院2018年5月-2020年2月接受PCI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07年1月至2015年5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于术后8~12个月随访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 136例,其中男性835例,女性301例,年龄(61.61 ±12.32)岁.根据随访造影结果支架相关病变血管是否狭窄及程度将其分成ISR组(n=72)和非ISR组(n=1 064),记录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临床合并症、用药情况以及介入治疗相关参数等,分析可能导致ISR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病例资料造影随访显示ISR发生率为6.3%.与非ISR组比较,ISR组患者在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术后服药依从性差、长病变和多支病变、支架直径和长度及最小管腔直径(MLD)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大剂量他汀类患者的比例,在非ISR组与ISR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是临床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与未控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抗血小板治疗和他汀治疗依从性以及支架治疗病变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CI术前进行他汀治疗对冠心病病人心肌标志物及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PCI冠心病病人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 3组,各50例.PCI术前分别对A、B、C组使用剂量20、40和60 mg的阿托伐他汀钙,观察术后3组病人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和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一氧化碳和血内皮素水平的变化及术后30 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病事件.结果:3组病人PCI术后心肌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上升(P<0.01~P<0.05),且C组病人心肌标志物水平较A、B组病人更接近正常水平(P<0.05);PCI术后3组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血内皮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且C组较A、B组下降更明显(P<0.05~P<0.01),3组病人一氧化碳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且C组较A、B组上升更明显(P<0.05~P<0.01);PCI术后C组病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其他2组的22.0%和10.0%(P<0.01).结论:冠心病病人择期PCI术前应用60 mg/d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即刻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8例,强化他汀治疗组32例?在术前?术后24 h分别测定肌酸激酶MB (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钙蛋白T(cTroponinT,cTnT)?结果:常规及强化他汀治疗组中,PCI术后24 h CK-MB > 3倍正常参考值上限(3UNL) (14.3% vs 9.4%,OR:0.62,95%CI:0.13~3.05,P = 0.695)及CK-MB > 1 UNL(21.4% vs 9.4%,OR:0.38,95%CI:0.09~1.69,P = 0.281)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TnT > 3 UNL(7.1% vs 6.3%,OR:0.88,95%CI:0.11~6.59,P = 1.000)及cTnT > 1 UNL的发生率(14.3% vs 12.5%,OR:0.86,95% CI:0.19~3.80,P = 1.000)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CI围手术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没有降低围手术期心肌坏死及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住院的18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及1年后的近远期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水平和C反应蛋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浆Hcy及C反应蛋白水平都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调查1年,观察组的心性猝死、心衰、心肌梗塞、心肌血运重建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4%,对照组为14.3%,观察组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常见,阿托伐他汀的应用能提高治疗的近远期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浆可溶性Fas的改变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并通过给予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观察其对Fas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24例(老年PCI组),再根据6个月后回访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又分为再狭窄组(9例)和非再狭窄组(15例);选择同期行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的非老年患者28例(非老年PCI组)和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另选择同期行PCI治疗18例老年患者作短期阿托伐他汀干预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sFas水平。结果老年和老年PCI组血浆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3±24)和(134±28)比(57±12)ng/L,P<0.01;两组在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后血浆sFas水平明显增高,且以老年组尤为明显(869±236)比(478±156)ng/L,P<0.01;再狭窄组的血浆sFas水平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1180±216)比(614±189)ng/L,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PCI术后6h血浆sFas水平急剧增高,但干预组术后3和7d血浆sFas与对照组比显著降低(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sFas水平明显增高,并在行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后进一步增高,且以老年人显著;再狭窄患者血浆sFas水平明显高于非再狭窄患者,阿托伐他汀干预可显著降低血浆sFas水平,提示对接受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更应强调调脂、抗炎及稳定斑块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普罗布考对冠心病患者调脂作用及对氧化还原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6例)和普罗布考组(36例),分别测定二组患者治疗8周前后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glutathione,GSSG),并计算GSH/GSSG比值、GSH/GSSG氧化还原电位。结果:治疗8周后,阿托伐他汀组TC、LDL-C和TG显著减低(P<0.01或P<0.05),普罗布考组TC和LDL-C显著减低(P<0.01);阿托伐他汀组GSH、GSH/GSSG比值显著升高(P<0.01),GSSG及GSH/GSSG氧化还原电位显著减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普罗布考均可有效调脂,但仅阿托伐他汀可使冠心病患者氧化还原态向还原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再狭窄和临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冠心病并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12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阿托伐他汀80 mg顿服,术后改40 mg/次,1次/d,30 d后再改为20 mg/次,1次/d;对照组维持20 mg/次,1次/d.观察治疗后6个月血脂、管腔造影情况、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LDL、HDL、最小管腔直径和狭窄百分比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不同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高龄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将
120例≥80岁的择期PCI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0 mg他汀组(40例)、40 mg他汀组(40例)和60 mg他汀组(40例),在入院后48~
72 h 内接受PCI。分别于PCI 术前使用阿托伐他汀钙20、40、60 mg/d,观察3 组患者术后心脏生化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钙蛋白I(cTNI)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变化及术后1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
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最终20 mg他汀组有34例患者、40 mg他汀组有40例患者、60 mg他汀组有
38例患者完成本课题研究,20、40、60 mg他汀组PCI术后12 h、术后24 h hs-CRP与术前对比显著升高(P<0.05),60 mg他汀组术
后24 h CKMB、cTNI、hs-CRP显著低于20 mg他汀组(P<0.05)。60 mg他汀组PCI术后30 d内总MACE事件显著低于20 mg他
汀组(2.6%比26.5%, P=0.003),主要原因是60 mg他汀组与PCI 相关的心肌梗死显著低于20 mg他汀组(2.6%比20.6%, P=
0.016)。三组药物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择期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钙60 mg/d可以显著
减少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康复治疗对患者心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首次进行PCI的冠心病患者78例分为康复训练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组患者于PCI术后开始进行不同阶段、不同运动强度的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普通的冠心病知识教育。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脑钠肽(BNP)、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6-MWT、BNP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治疗后6-MWT、BNP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组治疗后LVEDD及LVEF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非高胆固醇血症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阿托伐他汀的效果.方法:111例血清胆固醇正常的ACS 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经抗血小板、抗凝和抗缺血治疗,同时对照组(38例)服安慰剂,不服调脂类药物;阿托伐他汀10 mg/d组(37例)和40 mg/d组(36例)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10 mg/d和40 mg/d,每晚1次.除调脂药物外,不限制其他药物的使用.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血脂并观察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死、复发性心绞痛)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较低,且阿托伐他汀40mg/d组更低;综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亦降低(P均<0.05).3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无肌溶解和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非高胆固醇血症ACS患者PCI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能减少术后1 a内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用药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