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评估右美托咪定(DEX)或瑞芬太尼(REM)用于清醒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AFOI)时镇静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ASA Ⅰ~Ⅲ级、择期手术患者50名,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及瑞芬太尼组(REM组),每组25例.DEX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DEX 0.4μg/kg,继以0.7μg/(kg·h)持续静脉注射;REM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REM 0.75μg/kg,继以0.075μ g/(kg·min)持续静脉注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值(T0)、置入纤支镜(FOB)时(T1)、置入FOB后1min(T2)、气管导管插入即刻(T3)、气管导管插入后1 min(T4)、3min(T5)、5min(T6)的MBP、HR、BIS值;满意的FOB置入及气管插管条件人数比例;FOB置入时间、插管时间及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不良反应及满意度.结果 与REM组相比,DEX组患者T1~T6 6个时间点的MBP、HR、BIS值相似(P>0.05);两组患者FOB置入时RSS评分、FOB置入与气管插管评分、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均相似(P>0.05);DEX组FOB置入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分别为116.84±27.96s、20.64±6.26s,均长于REM组的90.88±25.16s、12.72±3.10s(P <0.05).AFOI期间DEX组患者中有3例、REM组有9例出现呼吸抑制(x2=3.95,P=0.047).结论 DEX或REM均能为可预见困难气道患者AFOI时提供安全有效的清醒镇静.相比于DEX,REM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高,而FOB置入、气管插管的时间则较短.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42-14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颌面外科清醒镇静经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2月口腔颌面外科需经鼻气管插管的择期手术患者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舒芬太尼0.01μg/kg),D2组(右美托咪定1.5μg/kg+舒芬太尼0.01μg/kg)和M组(咪达唑仑2 mg+舒芬太尼0.01μg/kg)。患者入室后经鼻滴入麻黄碱,以丁卡因行表面麻醉,并静脉泵入上述药物(15 min内给完)。记录入室后T0、喉镜置入时T1、气管导管置入后即刻T2,记录患者MAP、HR、SPO2;并记录插管评分(呛咳、肢体运动)、插管舒适度评分、气道梗阻评分;术后随访患者插管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满意度评分。结果 T1时间点三组MAP、HR明显低于T0时刻(P0.05);T2时间点M组MAP、HR明显高于D1、D2组(P0.05)。M组出现插管不良反应(咳嗽、体动)的次数明显多于D1、D2组(P0.05);而D2组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明显多于D1组和M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但D2组整体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1.5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0.01μg/kg舒芬太尼较其他两种方案更能为经鼻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但1μg/kg右美托咪啶复合0.01μg/kg舒芬太尼组上呼吸道气道梗阻发生率更低,同时循环也稳定,是值得推广的临床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右美托眯定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需清醒气管插管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A组)、表面麻醉+味唑安定定0.05mg/kg组(B组)和表面麻醉+右美托咪定1.0g/kg组(c组).每组病人均用1%丁卡因行鼻腔、咽喉及气管粘膜表面麻醉,3min后行经鼻肓探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TO)、插管前即刻(T1)、气管导管插入鼻腔即刻(T2)、气管导管越过声门插入气管(T3)的MAP、HR、SpO2;记录插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术后随访病人对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结果 与TO比较,A组T2、T3时刻MAP及HR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T1时MAP明显降低,T3时MAP及HR却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组TI、T2及T3时MAP均明显降低.T1时H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B组、C组比较,A组T1、T2及T3时MAP、HR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B组Ik,较.C组T2、T3时MAP、HR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SpO2在T1时点降低,与TO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呛咳、躁动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定1.Og/kg可为清醒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在困难气道盲探气管插管装置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每组25例。右美托咪定组于插管前15min(T0)静脉注射1.0μg/kg右美托咪定,注射时间10min。咪达唑仑组于插管前5min(t0)静脉注射0.02mg/kg的咪达唑仑及2μ/kg的芬太尼。两组均应用盲探气管装置对患者进行经鼻气管插管,观察两组的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T0(t0)、光索置入气道即刻(T1)及经光索引导气管导管置入气管即刻(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合度(SpO2)、呼吸频率(RR)及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两组间性别构成、年龄和体质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美托咪定组T1、T2时间点的HR分别显著慢于咪达唑仑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右美托咪定组T1时间点的RR显著快于咪达唑仑组同时间点(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T1时间点的OAA/S评分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各时间点间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整个气管插管过程中,两组使患者SpO2均维持于95%~100%。结论右美托咪定诱导下盲探气管装置经鼻清醒插管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静程度更理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2例全麻经鼻气管插管患者分为 A组(右美托咪啶组)和 B 组(咪达唑仑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 组插管时间与 B 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 组出现呛咳、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呼吸抑制发生率较 B 组低,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 B 组高,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静脉输注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其效果明显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在纤维光导喉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中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困难气管插管患者40例(ASAⅠ~Ⅱ级),分为Dex组(D组,n=20)和咪达唑仑+舒芬太尼组(S组,n=20),所有患者均以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纤维光导喉镜引导经口清醒气管插管,于用药前(T0)、用药后5 min(T1)和气管插管后即刻(T2),记录循环功能和呼吸参数应激反应的变化、镇静Ramsay评分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气管内插管。两组镇静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时HR和MAP均显著下降(P<0.05),但S组有6例(33%)注药5 min后出现以呼吸频率减慢为主的呼吸抑制。结论在表面麻醉下,采用Dex 1μg/kg静脉注射能产生有效的唤醒镇静,可以减轻困难气道处理带来的心血管反应,呼吸抑制作用低于舒芬太尼,其适合应用于保留呼吸的慢诱导气管内插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状态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 18例需在清醒状态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作随机分为3组,A组行表面麻醉,B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C组静脉输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观察3组患者在麻醉前(T1)、插管开始前即刻(T2)、插管开始后(T3)和插管完成后即刻(T4)的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并比较插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个组T3时点MAP、HR、SpO2均出现明显降低,与T1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HR的波动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点B组患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输注在清醒状态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需要进行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的患者118例,分为3组:Ⅰ组(40例)、Ⅱ组(42例)、Ⅲ组(36例)。先给予1μg/kg的右美托咪定,然后持续0.2μg/kg持续泵注后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Ⅰ组)、0.2μg/kg(Ⅱ组)、0.3μg/kg(Ⅲ组)。记录入手术室后5min作为基础值(T0),注药后(T1),插管即刻窥视会厌(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5min(T4),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插管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与Ⅰ组相比,Ⅱ、Ⅲ组T2、T3的HR显著降低(P<0.05),Ⅱ、Ⅲ组T2、T3MAP显著降低(P<0.05)。与Ⅰ、Ⅱ组相比,Ⅲ组T2SpO2显著降低(P<0.05)。Ⅰ组发生呛咳反应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只有Ⅲ组发生呼吸抑制。结论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纤支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且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困难气道患者经鼻清醒镇静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Wilson评分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选择存在可疑困难气道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瑞芬太尼0.5μg/kg;对照组予咪达唑仑30μg/kg复合瑞芬太尼0.5μg/kg分别进行麻醉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剂量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探讨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麻醉的适宜剂量。方法将60例择期需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n=20),按丙泊酚静脉输注速率,分别为4 mg/(kg.h)组(P1组)、6 mg/(kg.h)组(P2组)和8 mg/(kg.h)组(P3组)。三组均先给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给药时间不低于60 s),然后按6μg/(kg.h)静脉泵注瑞芬太尼。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后分别以4、6、8 mg/(kg.h)静脉输注丙泊酚。丙泊酚静脉输注5 min后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记录三组病人麻醉诱导时SBP、DBP、MAP、HR最低值及气管插管时最高值、气管插管所用时间;观察三组病人麻醉诱导过程中呼吸暂停的发生情况及气管插管时患者的不良反应;计算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结果 P1、P2组一次性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成功率低,气管插管完成时间长;而P3组麻醉较深,血流动力学平稳,插管条件好,气管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虽然患者呼吸暂停时间较长,但通过有效辅助通气均可缓解,对患者生命安全无威胁。结论在经鼻纤支镜气管插管术中以8 mg/(kg.h)静脉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在经口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全麻下喉癌手术且预期气管插管困难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口咽部表面麻醉加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B组采用口咽部表面麻醉加环甲膜穿刺气道内表面麻醉,然后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口清醒气管插管。记录插管时间、局麻时患者呛咳评分、插管时恶心评分、气管导管置入时患者呛咳评分、插管过程中的舒适度评分以及插管成功后患者对气管导管耐受评分;记录入室后(T0)、局麻完成后(T1)、气管导管进入声门(T2)、气管插管完成后注射全麻药物前(T3)的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ulse oxygen,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结果 两组插管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局麻呛咳评分、插管时恶心评分、气管导管置入到位时呛咳评分、患者舒适度评分、导管耐受评分均较B组低(P<0.05)。在T0及T1时,两组患者HR及MAP均无明显差异。在T2及T3时,A组患者HR及MAP较B组患者低(P<0.05)。所有时间点两组SpO2无明显差异。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环甲膜穿刺气道内表面麻醉,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表面麻醉能为喉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清醒气管插管条件,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在全身麻醉患者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颌面骨骨折或口腔肿瘤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Mallampati气道分级为Ⅲ、Ⅳ级,年龄18~69 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 组(n =20):表面麻醉组(C 组)、表面麻醉+1μg/kg 右美托咪定喷鼻组(D1 组)、表面麻醉+2 μg/kg右美托咪定喷鼻组(D2 组)、表面麻醉+ 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组(DV 组)。D1组和D2组鼻腔内分别喷入右美托咪定1和2μg/kg(2 ml),20 min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20 ml,输注时间10 min;D3组鼻腔内喷入生理盐水2 ml,20 min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输注时间10 min;C组分别经鼻腔喷入、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经较通畅的一侧鼻腔用1%丁卡因进行鼻腔、口咽表面麻醉后,4 组常规麻醉诱导。于入室后(T0)、药物喷鼻后30 min(T1)、气管导管过鼻咽即刻(T2)、气管导管进入声门即刻(T3)、插管成功后1 min(T4)、3 min(T5)和5 min(T6)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插管期间Ramsay 值,并于T0、T3~6时间检测血浆皮质醇浓度(Cor)、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和患者Koung 评分。结果C组MAP、HR、血浆Cor、N、NE水平在经鼻气管插管后升高(P <0.05);D1 组、D2 组和DV 组在T1时刻HR 降低,气管插管成功后MAP、HR、血浆Cor、N 和NE 水平波动较C 组轻(P <0.05),与D1、DV组比较,D2组血浆Cor、N和NE浓度在T4~T5时间降低(P <0.05)。与C 组比较,D2组、D1组和DV组插管条件评分升高,Koung 评分降低,气管插管时间缩短(P <0.05),D2 组与D1、DV 组相比,Koung 评分降低(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2 种给药方式可安全有效地用于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减少血流动力学波动,且2μg/kg右美托咪定鼻腔喷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型内镜鼻面罩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60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 对照组采用鼻导管供氧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试验组采用新型内镜鼻面罩供氧右美托咪定联合低剂量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SPO2<90%发生率、插管时间及麻醉前(T0)、麻醉后(T1)、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气道即刻(T2)、气管导管送入即刻(T3)、气管插管后5min(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心率(heart rate, HR),比较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患者麻醉效果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试验组SPO2<90%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插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T0)相比,两组MAP、HR在T1时点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MAP、HR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方法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新型内镜鼻面罩可有效防止静脉麻醉所引起的舌根后坠,保障呼吸道通畅,且供氧充分便捷,值得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右旋美托咪啶与瑞芬太尼用于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对患者呼吸、循环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手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2组(n=19):组Ⅰ(右旋美托咪啶组)和组Ⅱ(瑞芬太尼组).2组患者均先静脉辅助咪达唑仑0.05~0.1 mg·kg-1,然后按照分组不同分别给予右旋美托咪啶或瑞芬太尼.组Ⅰ:右旋美托咪啶先给负荷量0.2 μg·kg-1,然后以0.4~2 μg·kg-1·h-1持续输注,调整输注速度维持MOAA/S评分大于或等于2分.组Ⅱ:瑞芬太尼先给负荷量0.5 μg·kg-1,然后以1~5 μg·kg-1·h-1持续输注,调整输注速度维持同样的镇静深度.记录患者在此期间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患者满意度及操作时间.结果 组Ⅰ患者发生低氧的发生率明显比组Ⅱ低(5.26% vs 42.11%,P〈0.01),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间无明显区别(P〉0.05).组Ⅱ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时心率增加明显,并且氧饱和度降低尤为明显(P〈0.05).术后组Ⅰ患者对插管过程的满意度明显低于组Ⅱ(P〈0.05).结论 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期间右旋美托咪啶镇静比瑞芬太尼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影响更小,但不能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静脉全麻控制通气和静脉全麻保留自主呼吸两种麻醉方法在小儿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年龄2~8岁,拟行纤支镜检查的40例患儿随机分为喉罩全麻控制通气组(L组,n=20)、静脉全麻组(C组,n=20).L组患儿通过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控制通气,C组患儿在常规静脉全麻下行纤支镜检查,保留患儿自主呼吸,必要时级面罩辅助通气.观察两组患儿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检查中呛咳、憋气或肢体运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内镜医师满意度.结果 C组患儿HR、MAP在镜检过程中明显升高,SpO2.明显下降(P<0.01),而L组患儿的HR、MAP及SpO2无明显变化.C组患儿检查中呛咳、憋气或肢体运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L组(P<0.05),L组内镜医师的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喉罩联合T型密封接头全麻控制通气用于小儿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困难气道患者纤维支气管插管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方法:64例择期行纤支镜插管的困难气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表面麻醉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给药后(T_1)、插管时(T_2)及插管后(T_3)时MAP均较入室时(T_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1、T_2、T_3时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_1~T_5时观察组的Ramsay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纤支镜插管能够提高麻醉镇静效果,减少应激反应,提高插管安全性与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将60例预计插管困难而拟行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后外科手术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行表面+右美托咪定(DEX) 1.0 μg/kg(10 min内静脉输注)负荷量麻醉(DEX组)和表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μg/kg麻醉(MF组),保留自主呼吸经鼻插管.DEX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在FOB通过后鼻孔、窥视会厌、插管成功即刻及后1 min均低于MF组(P<0.05或<0.01),Ramsay镇静评分高于MF组(P<0.05);插管舒适度5级评分,DEX组1、2级者为8和14例,高于MF组的4和10例;插管后即刻3级评分1级者,DEX组21例、MF组12例;气管插管首次成功率DEX组为70%(21例)、MF组47%(14例)(P<0.05).术后DEX组对鼻腔置入FOB及插管刺激不良记忆率为37%(11例),明显低于MF组的67%(20例)(P<0.05).提示DEX辅助气道表面麻醉行FOB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舒适度和配合度高,并能提供更好的气管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19.
Effect of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compared with direct laryngoscope on hemodynamic responses to orotracheal intubation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FOB) is an important instrument for respiratory, disorder examination and difficult airway can avoid management. The fiberoptic intubation the mechanical stimulus to oropharyngolaryngeal structures thereby it is likely to attenuate hemodynamic responses during orotracheal intubation. However, the relevant studies showed conflicting results. In this study, we observed the hemodynamic responses to orotracheal intubation using an FOB and a direct laryngoscope (DLS) in healthy adults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the FOB in attenuating the hemodynamic responses to orotracheal intubation. 相似文献
20.
光导纤维支气管镜与直接喉镜经口气管插管对小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全身麻醉诱导后采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和直接喉镜(DLS)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小儿43例,随机分为DLS组(n=20)和FOB组(n=23),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结果DLS组气管插管时的SBP、HR和RPP比麻醉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但气管插管时的血压、HR和RPP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观察期(从静脉麻醉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后5 min为止)内SBP、HR和RPP的最大值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FOB组气管插管时的血压、HR和RPP比麻醉诱导前和麻醉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观察期血压、HR和RPP的最大值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观察期各对应时间点的SBP和RP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气管插管时的HR在FOB组显著高于DLS组(P<0.05),但观察期内其他各时间点的HR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观察期血压和HR的最大值及其达最大值的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深度不能有效抑制FOB经口气管插管在小儿引起的加压反应和心率增快反应.与DLS相比,FOB在预防小儿经口气管插管的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方面无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