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肖艳春  郭勇  苟华良  孙向阳  颜崇平 《四川医学》2010,31(10):1504-1505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择期冠状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7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4例,均于起病8~12d行PCI。治疗组在PCI术中即刻经冠脉内推注替罗非班10μ/kg,3min内推注完。后以0.1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36h。术前、术后均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术后加用低分子肝素钠6000U,1次/12h×8d。对照组除不用替罗非班外,治疗均相同。观察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术后4周内出血并发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3级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AMI择期PCI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0例已确诊的AMI患者PCI术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肌梗死溶栓心肌组织灌注(TMP)分级情况、24 h及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TMP3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4 h及30 d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够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可安全用于AMI介入治疗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联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情况.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院84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CS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42例;术中两组均先给予负荷剂量的替罗非班,之后,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按照0.15μg/(kg?min)(全剂量)及0.075μg/(kg?min)(半剂量)的速度持续泵入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及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95.2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TIMI血流分级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MACE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应用PCI治疗ACS的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安全性较高,采用半剂量并不会增加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李微  王英   《四川医学》2018,39(5):529-533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尿激酶溶栓后加用替罗非班或比伐芦定抗血小板治疗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180例STEMI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对照组(常规尿激酶溶栓,n=60)、替罗非班组(加用盐酸替罗非班,n=60)及比伐芦定组(加用比伐芦定,n=60)。统计三组患者梗死血管再通率,评估抗血小板作用,并统计治疗期间出血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比伐芦定组60min、90min、120min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三个时段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血小板参数及凝血活酶时间(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比伐芦定组血小板计数(PLT)、APTT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小板参数及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出血分级分布及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比伐芦定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急诊尿激酶溶栓后加用替罗非班或比伐芦定抗血小板治疗均可显著提高梗死血管的再通率,改善血小板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8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替罗非班组42例,对照组予标准尿激酶溶栓、二联抗血小板、抗凝、调脂等药物治疗,替罗非班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采用溶栓再通间接指标,观察其对溶栓成功率、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替罗非班组溶栓成功率显著提高(P<0.05),小量出血增加(P<0.05),大量出血及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TEMI患者在溶栓治疗同时应用替罗非班能提高梗死相关血管的开通率并且不增加大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98例发病12 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瑞替普酶组49例,瑞替普酶18 mg间隔30 min分2次静脉注射;尿激酶组49例,150万u 30 min内静脉滴注。观察2组溶栓再通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溶栓后120 min瑞替普酶组42例显示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为85.71%,尿激酶组35例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71.43%,瑞替普酶组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比尿激酶能更早地使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高,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何文凯  李明琰  陆东风  邢晓雯 《广东医学》2012,33(13):2010-2012
目的评价经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血流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52例,续贯分为替罗非班组(n=26)和对照组(非替罗非班组,n=26)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用药后罪犯相关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情况,1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后罪犯相关血管TIMI血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1周内全因死亡、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替罗非班组心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PCI术后血流情况,改善心功能,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360例ACS需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180例)和依诺肝素组(180例).治疗组PCI术后即刻给予替罗非班10.0μg/kg弹丸式注射,随后以0.1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24 h.用药后12、24、48 h观察两组患者TnI值改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24 h及用药后3、6个月观察两组联合心脏事件(MACE).结果:替罗非班组与依诺肝素组比较术后24 h、3、6个月发生的联合心脏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替罗非班组肌钙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依诺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替罗非班对心功能有良性影响.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替罗非班组有1例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结论:盐酸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ACS可减少心肌损伤,对预后有良性影响,且安全性较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MI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溶栓辅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接受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溶栓再通率、病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溶栓后30 min,两组溶栓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60、90、120 min观察组溶栓再通率分别为45.0%、77.5%、87.5%,高于对照组的17.5%、47.5%、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后120 min,两组发病距溶栓≤6 h的患者溶栓再通率均高于发病距溶栓6~12 h的溶栓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发病距溶栓≤6 h观察组溶栓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对AMI患者溶栓再通率高,安全性好,且发病时间越短,溶栓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分别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64例老年AMI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2例,分别予以重组链激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尿激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溶栓后0.5 h、1 h、1.5 h、2 h冠脉再通情况,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溶栓后1 h、1.5 h、2 h冠脉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5 h,两组患者PT、aPTT、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血清Fb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更大(P均0.05)。结论重组链激酶联合替罗非班应用于老年AMI患者,较尿激酶联合替罗非班抗凝效果更佳,可提高冠脉再通率,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联合替罗非班或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148例STEMI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分别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连续干预7d,比较各组治疗后心肌再灌注指标、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30d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替格瑞洛组治疗后ST段回落>50%、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心肌灌注分级(TMP)3级比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hs-CRP水平均显著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罗非班组与替格瑞洛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30d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联合替罗非班或替格瑞洛治疗STEMI相比氯吡格雷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短期预后效果类似;替罗非班、替格瑞洛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比较急性心梗患者应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对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9年3月诊治的94例急性心梗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尿激素静脉溶栓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ESR、Fb、nbl、nbh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在60min、90min、120min的血管再通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30min的血管再通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心率失常、心率衰竭、再梗死、休克、出血、心脏破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梗患者,阿替普酶相比尿激酶静脉溶栓可以更好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血管再通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符合高危不稳定心绞痛或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所有入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钠等药物。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始0.4μg/(kg·min)静脉泵入,30min后减为0.1μg/(kg·min)维持48h。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12导联心电图、1周主要心脏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善等方面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好转,1周内新发心肌梗死及心源性死亡等不良事件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即优化介入治疗)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78例发病时间≤12h的首次AMI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PCI组(45例)和直接PCI组(33例),对2组患者介入治疗前梗死相关血管(IRA)通畅率、介入治疗成功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急性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及出院前左心室功能(LVEF)进行比较。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溶栓治疗+PCI组IRA通畅率(53.3%)显著高于直接PCI组(24.3%)(P〈0.05),前者介入治疗成功率98.0%;2组开通率分别为91.1%和87.9%;住院期间2组均无严重出血及急性心脏缺血事件发生;出院前经超声心动图测得LVEF在溶栓治疗+PCI组为64.8%,明显高于直接PCI组57.5%(P〈0.05)。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联合PCI治疗AMI合并2型DM早期再通率高。更有利于保护左室功能,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AMI患者均进行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根据是否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9例).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病死率、冠状动脉再通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7 d,治疗组43例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7.4%(29/43),病死率为7.0%(3/43),未发生溶栓治疗相关的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9例冠状动脉再通率为33.3%(3/9),病死率为22.2%(2/9).结论:在不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无溶栓禁忌症情况下,溶栓治疗是AMI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产替罗非班治疗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危组药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度分层高危组的患者180例,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治疗纽(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2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共30d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性死亡,新出现的心肌梗死、脑卒中、顽固缺血状态伴ST-T改变,出血并发症及血小板减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30d内所观察MACE发生率有所降低(7.78%,26.67%,P〈0.05)。两组严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轻度出血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替罗非班在高危ACS治疗中可减少30d内MACE,出血事件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应用瑞替普酶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屯留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组:瑞替普酶组(54例)和尿激酶组(41例).瑞替普酶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18 mg静脉滴注,30 min后重复上述剂量1次,尿激酶组患者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栓,30 min内静滴完成.比较2组的溶栓冠脉再通率、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出血、死亡率.结果瑞替普酶与尿激酶组比较,血管再通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血管并发症、再闭塞、出血、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冠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8.
杨伟光  张丽  杨昱 《河北医学》2011,17(3):315-3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标准组和联合组。两组均接受尿激酶150万IU 30m in静脉滴入溶栓治疗。溶栓前标准组给予阿斯匹林口服,联合组加服氯吡格雷。观察冠状动脉再通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再梗发生率、病死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出血的差别,观察30d。结果:30d时联合组再通率、LVEF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再梗发生率、病死率、总出血事件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的临床症状和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分析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on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水平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静脉溶栓。对两组患者治疗60 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12 h、治疗24 h的血清c Tn T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期内的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12 h和治疗24 h两个时点,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 Tn 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STEMI患者的治疗中加用替罗非班静脉溶栓,能够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减轻患者的心肌损害,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