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皮胸膜活检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12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经皮胸膜活检联合C反应蛋白与胸腔积液查抗酸杆菌,并对两种检查方法阳性率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影响诊断阳性率的因素及安全性.结果 经皮胸膜活检联合C反应蛋白的病例阳性率为53.2%,与胸腔积液查抗酸杆菌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97,P<0.05).78例次胸膜活检中发生少量气胸2例(2.5%),胸膜反应3例(3.8%).结论 胸膜活检联合C-反应蛋白在确诊癌性胸腔积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一种简便、快速、安全的检查手段,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2.
经皮胸膜活检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经皮胸膜活检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 13 5例住院确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常规经皮胸膜活检与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检查 ,并对它们的阳性率作了比较 ,同时对胸膜活检标本数量与病理结果阳性率的关系作了比较 ,并统计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经皮胸膜活检与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X2 =10 3 .0 1,p <0 .0 5 )。经皮胸膜活检标本数量与病理结果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X2 =0 .2 2 ,p <0 .5 )。并发症发生率共 14 .3 % ,以胸膜反应为主要表现。讨论 经皮胸膜活检术在目前仍是一种较简单、安全、迅速提供病理诊断依据的方法 ,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经皮胸膜活检的价值意义。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进行治疗的187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经皮活检、胸腔积液TB—DNA、痰TB—DNA、胸腔积液找抗酸杆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187例胸膜活检病例共进行19S例次胸膜活检,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7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发病率为4117%(77/187)。7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例中,经胸膜活检病理诊断为结核64例;经肺活检、淋巴结活检、痰TB—DNA、胸腔积液TB—DNA检查确诊为结核13例。7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经皮肺活检病理诊断64例,阳性率为8311%(64//77);胸腔积液TB—BNA阳性17例,阳性率为22.07%(17/77);痰TB-DNA阳性2例,阳性率为259%(2/77);胸腔积液涂片找结核菌0例,阳性率为0%(0/77)。4种检测方法中经皮胸膜活检诊断准确率高,与其他3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胸膜活检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具有积极意义,诊断准确率高,阳性率稿,应用价值大,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经胸壁针刺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对52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者在B超定位后,经胸壁针刺胸膜活检,同时进行胸水脱落细胞学,胸水找抗酸杆菌及结核菌培养等检查,结果,2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8例胸膜活检病理组织学阳性,阳性率为62.1%;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34.5%;两者结合使用,诊断阳性率可提高至79.3%,21例结核性胸膜炎,胸膜活检确诊率为47.6%;胸水找抗酸杆菌无1例阳性,胸水结核菌培养阳性率14.3%。52例胸膜活检并发症,气胸1例,胸膜反应2例,胸液渗漏2例,总发生率9.6%,胸膜活检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有独特的优点,且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膜活检在渗出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不明原因引起胸腔积液患者183例行胸膜活检190例次,同时取胸腔积液送涂片查抗酸杆菌、脱落细胞检查。结果:患者经皮胸膜活检取标本成功率为90.0%(171/190),病检结果显示112例患者有明确病因诊断,阳性率65.5%,其中40.9%的患者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肿瘤阳性率24.6%;190例次穿刺发生胸膜反应8例(4.2%),气胸17例,无严重的并发症(如胸腔感染或严重出血等)。结论:胸膜活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科胸腔镜联合闭式胸膜活检术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江苏省宿迁市第- 人民医院的150例胸腔积液患者行闭式胸膜活检术和胸腔积液细胞学等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内科胸腔镜检查。结果150 例胸腔积液患者有44例找到肿瘤细胞,其中3例细胞数太少无法明确病理类型,胸腔积液细胞学阳性率27.3%(41/150)。150例胸腔积液患者均行闭式胸膜活检术,其中33例结核性胸膜炎, 38例恶性肿瘤,闭式胸膜活检术阳性率473%(71/150)。闭式胸膜活检术联合胸腔积液细胞学阳性率66.0%(99/150)。51例患者内科胸腔镜检查,其中21例结核性胸膜炎,28例恶性胸腔积液,1例炎性胸腔积液,1例未明确诊断,内科胸腔镜阳性率98.0%(50/51)。恶性胸腔积液组外周血CEA胸腔积液CEA胸腔积液CEA/血CEA比值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1);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闭式胸膜活检术和内科胸腔镜检查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原因不明的渗出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细胞学和胸膜活检应作为常规诊断手段;内科胸腔镜作为补充,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GeneXpert MTB/RIF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胸腔积液入院且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组,以临床诊断为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后完善内科胸腔镜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抽胸腔积液送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无内科胸腔镜手术禁忌证安排内科胸腔镜检查,内科胸腔镜下取胸膜病变组织送GeneXpert MTB/RIF和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纳入80例,对照组纳入20例。结核性胸膜炎组胸腔积液结核菌涂片阳性9例,阳性率11.3%,胸腔积液结核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5.0%,病理活检确诊75例,阳性率93.8%,胸膜GeneXpert MTB/RIF阳性69例,阳性率86.3%,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胸膜GeneXpert MTB/RIF阳性率可达到96.3%(77/80)。胸膜GeneXpert MTB/RIF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阳性5例,其中4例患者结核菌培养阳性,药敏结果提示利福平耐药,而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及胸膜GeneXpert MTB/RIF均为阴性。结论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胸膜GeneXpert MTB/RIF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具有快速精准诊断价值,并因能早期判断是否存在利福平耐药而可用于早期指导抗结核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诊断中经皮胸膜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9月间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实施经皮胸膜活检与胸水抗酸杆菌检查、胸水TB-DNA检查、胸水找恶性肿瘤细胞、胸水CEA检查,对比阳性率与病例结果阳性率关系,观察并发症。结果经皮胸膜活检能够有效与胸腔病理活检等对比,能够有效诊恶性肿瘤胸腔积液,并发症少。结论经皮胸膜活检安全性高,能够为病理诊断快速提供有效依据,对于胸腔积液和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胸膜活检术,对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检查,并与OT试验、胸水找抗酸杆菌进行对比分析。显示聚合酶链反应和胸膜活检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较OT试验和胸水找抗酸杆菌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三种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胸水抗酸杆菌、血PPD抗体、PPD皮试检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科住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5例(结核组),非结核性胸水(非结核组)60例,两组均找胸水抗酸杆菌3次,作血结核抗体(PPD-IgG)检测、PPD皮试.结果:结核组55例在胸水中找到抗酸杆菌1例,阳性率1.87%,非结核组60例未找到抗酸杆菌,两组相比,P>0.05;血清PPD-IgG阳性率,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分别为9.10%和1.67%,无统计学意义(P>0.05);PPD皮试阳性率结核组和非结核组分别为98.18%和90.00%,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水抗酸杆菌检查、血清PPD-IgG测定和PPD皮试在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价值有限,应当借助别的手段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1.
黄精送 《华夏医学》2011,24(3):283-284
目的: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对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和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ADA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胸水ADA活性水平及阳性率。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活性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胸水ADA活性对结核性胸膜...  相似文献   

12.
腺苷脱氨酶测定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家伍 《河北医学》2007,13(2):147-149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8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结核组,选择8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作为非结核组,比较二组病人胸腔积液ADA活性及阳性率测定结果.结果:结核组胸腔积液ADA活性和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DA 测定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腺苷脱氨酶(ADA)联合γ-干扰素(IFN-γ)及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胸腔积液患者98例按胸腔积液性质是否为结核分为结核组(62例)与非结核组(36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胸腔积液与血清中ADA、IFN-γ水平及LAM的阳性率,并应用ROC曲线确定ADA联合IFN-γ及LA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价值。结果结核组胸腔积液中ADA及IFN-γ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组[(53.88±14.39)U/L、(496.82±183.65)pg/ml vs.(15.07±12.36)U/L、(49.74±32.18)pg/ml,P<0.05];结核组与非结核组血清中ADA及IFN-γ水平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4.31±7.85)U/L、(47.88±8.35)pg/ml vs.(22.94±7.60)U/L、(45.62±7.74)pg/ml,P>0.05];结核组胸腔积液及血清中LAM抗原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结核组(64.52%、74.19%vs.2.78%、5.56%,P<0.05)。胸腔积液中ADA联合IFN-γ及LA M抗原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95%CI 0.8321.243)。结论胸腔积液中ADA联合IFN-γ及LAM抗原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国杨  黄澄 《北京医学》1995,17(4):204-20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35例结核性胸膜炎(结胸)患者胸水进行检测,共18例阳性,阳性率为51.4%,其中3例涂片结核菌阳性及2例经胸膜活检病理证实,共5例结胸患者胸水PCR均为阳性,而对照组的20例非结胸患者仅1例阳性,后胸水培养证实此例阳性患者为肺腺癌合并结核的亚临床感染。结果提示PCR是结核性胸膜炎快速、灵敏度高、特异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T-SPOT TB联合IL-10、IL-27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2例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4例,抽取患者胸腔积液进行T-SPOT TB检测,并用ELISA法检测IL-10和IL-27的表达水平。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中T-SPOT TB阳性39例,阴性3例,阳性率92.86%;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中T-SPOT TB阳性2例,阴性42例,阳性率4.55%。与后者相比,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T-SPOT TB检测阳性率较高,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IL-10(142.86±33.12)和IL-27(418.20±6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IL-10(96.18±13.41)和IL-27(127.33±3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 TB联合测定IL-10、IL-27表达水平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B—PCR)检测技术及胸膜活检在诊断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82例确诊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行胸腔穿刺抽液术,胸液送检TB—PCR,同时行针刺胸膜活检,胸膜活检组织标本送检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TB—PCR检测阳性率55.3%.明显高于胸膜活检阳性率37.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明显优于胸膜活检。两种方法联合检出阳性率为64.2%。结论TB—PCR是目前针对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较高的方法;联合胸膜活检,可提高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CR—TB-DNA在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48例结胸胸水进行结核菌DNA检测,同时检测胸水结核菌、结核抗体及皮肤PPH试验,并设26例非结核性胸水作对照组,进行上述指标测定。结果48例结核性胸水涂片抗酸染色、皮肤PPD试验、结核抗体和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33%、20.83%、81.25M和68.75%,后二者显著高于前二者(P均<0.01),而且,PCR阳性结果出现早于结核抗体。结论PCR对结胸胸水有早期病原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不明原因腔积液的病因及可弯曲内科胸腔镜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胸腔积液原因待查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可弯曲内科胸腔镜对7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进行胸腔镜检查术,观察镜下表现、直视下取病理检查,分析病因并观察手术的安全性。结果72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确诊66例,确诊率达91.7%,包括胸膜转移癌34例,结核性胸膜炎30例,诊断为胸膜转移瘤的年龄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积液表现为黄色和血性2种,黄色胸腔积液患者以良性病变为主,血性胸腔积液均为恶性病变;镜下表现为粟粒样结节的结核性胸膜炎特异性最高,恶性病变镜下主要表现为单发、多发肿块及大小不等的结节,其他胸膜充血、糜烂、粘连主要为结核及非特异性炎性改变;胸腔镜下分离粘连带,可显著增加患者的肺活量、肺总量;所有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病因以胸膜转移瘤及结核性胸膜炎为主,患者的年龄、胸水的颜色、镜下表现对诊断具有指导意义,通过镜下粘连带分离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内科胸腔镜检查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诊治技术,可做为不明原因胸腔积液的常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