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解剖观测成人胸椎间孔韧带.为国人提供胸椎间孔韧带的解剖学资料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用成人尸体标本15具,解剖观察胸椎间孔韧带.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 在30侧成人胸椎标本中未发现横孔上韧带和体横韧带.T1椎间孔内未发现横孔下韧带,T2~T12椎间孔内均发现横孔下韧带,其出现率从T2~T12呈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2.
腰部椎间孔韧带的观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胎儿,儿童及成人脊柱标本,共20例,研究腰部椎间孔韧带,在上述标本中均发现椎间孔韧带,共195条,其中横孔上韧带20条,横孔下韧带119条,体横上韧带31条,本横下韧25条。横孔上,下韧带带主要分布于上腰部椎间孔内,尤以L1椎间孔内多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探讨其生理意义。方法:选用足月胎儿尸体标本11具,解剖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在22侧腰椎标本中未发现横孔上韧带,L1、L2和L3横孔下韧带的宽度、厚度和长度分别为:L1:(1.4±0.4)mm、(0.4±0.2)mm、(2.8±0.5)mm,L2:(1.3±0.4)mm、(0.4±0.2)mm、(2.8±0.5)mm,L3:(1.6±0.1)mm、(0.4±0.1)mm、(2.8±0.9)mm,L4和L5椎间孔内未发现横孔下韧带;标本中未发现体横上韧带,体横下韧带分布于L3~L5椎间孔的外侧,其宽度、厚度和长度分别为:L3:(2.1±0.4)mm、(0.6±0.1)mm、(4.5±1.2)mm、L4:(2.0±1.2)mm、(0.4±0.2)mm、(5.7±0.8)mm,L5:(2.4±0.8)mm、(0.4±0.2)mm、(5.0±1.0)mm。结论:胎儿腰椎间孔韧带普遍存在,其为腰椎的正常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研究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240个T1~12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T1~12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起止位置和毗邻,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在229个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564个椎间孔韧带,另11个椎间孔外口区域未发现韧带,椎间孔外韧带的出现率为95.42%。韧带有2种类型,放射型占24.11%(136个),横跨型占75.89%(428个)。放射型韧带在T1及T9~12节段较为常见,而在T2~8节段则相对较少。其中有43.44%(245个)韧带分布于椎间孔外口区域的前部,39.89%(225个)分布于后部,11.35%(64个)分布于上部,5.32%(30个)分布于下部。 结论 胸椎椎间孔外口区域存在2种类型的韧带;其中放射型韧带可能是一种脊神经抗牵拉的结构,对脊神经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横跨型韧带可能是胸椎压缩性骨折后肋间神经痛的潜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胸、腰椎上关节突棘形态的观测,为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用35例成人、2例儿童的完整干燥脊柱标本及5例胎儿脊柱湿标本,观察上关节突棘,用游标卡尺进行相关测量,结果:成人的颈椎、T1和L5及儿童和胎儿的全部脊柱标本上未观测到上关节突棘的存在,成人其余的胸椎和腰椎上均观察到上关节突棘,而且卜关节突棘多出现在下胸椎和L1,随着胸椎序数的增加上关节突棘的出现率有增加的趋势;随着腰椎序数的增加,上关节突棘的出现率有减少的趋势.结论:上关节突棘是成人胸、腰椎的骨性结构,有必要对其予以命名;其参与椎管和椎间孔的构成,可造成相应结构受压.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孔韧带的解剖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观察腰椎间孔韧带的形态及特点,以探讨其在腰腿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人体腰椎防腐标本,解剖椎间孔区,对椎间孔韧带的起止点、形态特征和分布特点等进行观测。结果:所有标本均含有椎间孔韧带,80%椎间孔存在韧带组织,韧带以上腰椎多见,左右椎间孔韧带分布无对称性。椎间孔韧带平均厚度(0.36 ± 0.44)mm,以带状韧带为主。椎间孔垂直径、神经根孔垂直径和神经根直径分别为(17.09±2.92)mm、(11.19±3.06)mm、(4.37±1.08)mm。横孔韧带多分布在上位椎间孔,体横韧带多见于L5S1椎间孔处。结论:①腰椎间孔韧带形态变异较大,分布广泛而有一定的规律,应为正常的组织结构;②当椎间孔周围组织出现退变时,椎间孔韧带的存在可能会增加血管和神经根遭遇受挤压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胸椎椎板倾斜角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解剖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椎椎板倾斜角在胸椎黄韧带骨化中的解剖学意义。方法:(1)正常干燥胸椎标本(T1 ̄T12)20具,在棘突与椎板交界处用量角器测量椎板后表面与椎体水平面的夹角即椎板倾斜角,分析其分布规律;(2)计数2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的骨化节段数,观察其分布情况。比较两者分布情况。(3)将黄韧带与相邻椎板视为“椎板-黄韧带-椎板复合体”,分析黄韧带在不同椎板倾斜角时受力。结果:胸椎椎板倾斜角以T7 ̄T10为波谷段,胸椎黄韧带骨化以T8 ̄T10为波峰段,两者分布具有相关性,椎板倾斜角最小的下胸段与黄韧带骨化好发部位一致。黄韧带受轴向牵拉力为F·sinα,在椎板垂直的理想状态下黄韧带受力为F,α越大,黄韧带受到的张力越小。结论:胸椎椎板倾斜角和黄韧带所受张力可能是胸椎黄韧带骨化多发于下胸段的解剖学和力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中下胸椎侧前方固定以肋凹为参照物的解剖学数据。 方法 在25~60岁(平均43岁)40例完整的中下胸椎(T4~12)标本中测量肋凹前缘与椎孔前缘间距离(DCFC),椎孔前缘与椎间孔前缘间距离(DCF),肋凹下缘与上终板上缘的距离(DIFSP);对6例T4~12非脊柱疾患CT资料三维重建,模拟置钉并测量其钉道长。 结果 肋凹前缘与椎孔前缘间距离,在胸椎中下段由正变负;椎孔前缘与椎间孔前缘间距离,在胸椎中下段变化不大,最小值出现在T6,最大值出现在T4。肋凹下缘与上终板上缘的距离由T4到T12逐渐增大,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随着椎序的增加,置钉点坐标逐渐移向椎体前上方,钉道也逐渐增长。 结论 随着椎序的增加,肋凹逐渐向后下方移动,其位置有规律可循,可以作为胸椎中下段侧前方置钉的参照点,其钉道长随椎序逐渐增大,可参考本文数据进行置钉点和螺钉长度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颈椎C2~7椎间孔外口区域的韧带进行解剖学描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10具成人尸体标本的 100个椎间孔进行解剖观测。鉴别所有出现的韧带,观察并记录C2~7椎间孔外口区域椎间孔外韧带的数量、形态、分布和起止位置。并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每条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结果 在100个椎间孔外口区域共发现252个椎间孔外韧带。椎间孔外韧带可以分为放射型韧带236 个(93.7 %)和横跨型韧带16个(6.3 %)两种。放射型韧带将神经根连接到周围结构,可分为上方韧带(25.0%),下方韧带(60.2%),前方韧带(6.3%)和后方韧带(8.5%);横跨型韧带与神经根相垂直并横跨于神经根上,其中,横跨型韧带在C4~5节段最为常见,在C4~5节段的平均长度为横跨型韧带长度为(8.12±1.38) mm(6.28~9.93 mm),厚度最厚可达1.04 mm,每个颈椎椎间孔最多只有一条横跨型韧带。 结论 椎间孔外韧带是椎间孔正常的生理结构,可能与颈椎减压术后C5神经麻痹的发生有关。在颈椎减压术后,横跨型韧带可能是造成神经根卡压而引起神经损伤的潜在原因之一。而放射型韧带可以限制脊神经移位,可能因此牵拉神经引起损伤。  相似文献   

10.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的影像学表现,评价X线、CT和MR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的X线、CT和MRI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病例的X线平片显示胸椎退行性改变,仅其中3例的侧位片显示椎间孔处模糊骨化影.CT扫描显示胸椎椎板前缘凸向椎管的高密度影,椎管变窄,外侧型7例,弥漫型8例,结节增厚型8例.MRI显永黄韧带骨化病变呈低信号影,脊髓不同程度受压.23例患者共发现黄韧带骨化节段57个,骨化节段为单发病灶6例,多发病灶17例.病变累及上胸段(T1-4)3例,中胸段(5-8)7例,下胸段(T9-12)16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6例,合并胸椎间盘突出2例.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有典型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但在X线平片上容易漏诊;CT结合MRI检查是确诊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蕈要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1.
Qian Y  Qin A  Zheng MH 《Medical hypotheses》2011,77(6):1148-1149
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 is a common pathological change, and lumbar nerve root compression in stenotic foramina was recently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low back pain and leg pain. However, the exact mechanism of lumbar nerve root compression in foramina is still not clear. Previous studies indicated that loss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could reduce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lumbar foramina, while lumbar nerve root compression by boundaries of foramina has not been observed in experimental reduc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Given the close anat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aminal ligaments and lumbar nerve roots, we hypothesize that transforaminal ligament can be the leading cause of lumbar nerve root compression in foraminal stenosis. We also propose that there are two possible mechanisms of lumbar nerve root compression by transforaminal ligaments: (1) nerve roots are compressed by the transforaminal ligament which moves downward with the loss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height; (2) pathological transforaminal ligaments increase the risk of nerve root compression in foramina.  相似文献   

12.
胸段椎管的测量与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0套成人干燥胸椎的每块椎骨椎孔的矢,横径,椎弓根的高度,下切迹深度,椎板厚度进行了测量和观察.结果提示:7%的胸椎(多数为T8~11),椎板内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引起椎板增厚,是造成胸段椎管狭窄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胸椎管狭窄的解剖与临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胸椎管狭窄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0套华北地区出土自然干燥胸椎 1187个的椎孔进行测量和观察。结果:发现有发育性胸椎管矢径狭窄的13个,占总数的1.1%;椎孔周边有骨质增生及椎板过厚可能造成胸椎管退行性狭窄的有66个,占总数的5.56%。结论:胸椎管狭窄部位多发生于胸椎管的中、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棘突间植入物DIAM对腰椎屈伸状态下椎管、椎间孔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对9具新鲜成人L1~5脊柱标本在屈曲和后伸15°位进行CT扫描,所得图像用多平面重建法行三维重建,在ADW4.2工作站上对重建图像进行处理后获得椎管水平面和旁矢状面图像,在该图像上分别测量L2~3、L3~4和L4~5椎管前后径及椎间孔宽度、高度和面积(对照组);在L3~4棘突间安装DIAM棘突间植入物后再次进行CT扫描、重建和测量(DIAM组).对两组测量结果行单样本正态性检验和双侧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腰椎椎管和椎间孔在屈曲时增大,后伸时变狭窄.椎管前后径、椎间孔宽度及面积等指标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AM植入对椎间孔高度变化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IAM能够降低脊柱后伸时安装节段椎管和椎间孔变狭窄的程度,对相邻节段椎管和椎间孔形态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上中胸椎椎弓根-肋单位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上、中胸椎椎弓根—肋单位的CT测量,探索胸椎弓根外螺钉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例阴性结果的胸椎CT扫描图像,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48.8岁,对T1~T8测量下列解剖指标:椎弓根横径,椎弓根钉道长度,椎弓根—肋单位横径,椎弓根外螺钉钉道长度,椎弓根外螺钉内倾角,椎弓根外螺钉最大内倾角,椎弓根外螺钉最小内倾角。结果:胸椎弓根—肋单位横径(12.97~18.88)mm明显大于胸椎弓根横径(5.03~8.67)mm,胸椎弓根外螺钉钉道长度(46.05~61.47)mm明显长于胸椎弓根螺钉钉道长度(36.92~41.74)mm,椎弓根外螺钉内倾角从T1~T8有递减趋势,且均有一个相对安全的误差区间。结论:胸椎弓根外螺钉技术安全性高于胸椎弓根螺钉技术,使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