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颈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头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寰枢关节错位伴颈性头晕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经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经颈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头晕发作次数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率为8.70%,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坐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头晕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缓解头晕的发作次数和频率,有效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2.
手法治疗颈下段小关节错位1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以坐位定点侧扳法的疗的80例颈下段小关节错位患者为治疗组,以定点旋转复位法、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的45例颈下段小关节错位患者为对照组,两组作痊愈率对比.结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1).结论:坐位定点侧扳法比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具有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3.
杨庆贤 《江西中医药》2010,41(11):61-62
目的:观察龙氏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错位所致眩晕的疗效。方法:对38位因环枢关节错位引起眩晕的患者进行定点手法复位。结果:治愈35例,总有效率97.4%。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是一种能快速安全地解决环枢关节错位所致眩晕的有效手法。  相似文献   

4.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导致的颈椎病性眩晕,多见于中年人,临床发现寰枢关节错位与颈性眩晕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寰枢关节错位是颈性眩晕发生的重要原因。寰枢关节错位的传统整复手法由于技术难度大,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近年来,我们以改良卧位旋转整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43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龙氏手法复位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导致颈性失眠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艺洪 《河北中医》2010,32(9):1371-1372
寰枢关节错位是临床常见颈椎病,因颈椎病引起的失眠称颈性失眠。2003—11—2009—12,笔者采用龙氏手法复位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导致的颈性失眠60例,并与针刺加常规牵引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推拿治疗环枢关节错位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拿治疗环枢关节错位200例,总有效率93%。作者从三维空间的"解剖移位立体透视观"出发,分析X线片的具体影象,提出前移、后移、左右偏移、左右旋转、左右侧摆、前后倾斜等6种错位分型和临床触诊检查内容,并设计相应的复位手法。对旋转复位手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整脊调曲结合寰枢端转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疗效,并与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寰枢关节错位对照组进行对比。方法:将185例患者随机分为整脊调曲结合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组(治疗组)95例整脊调曲结合寰枢端转手法复位,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组(对照组)90例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结果: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8.
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骨错缝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法治疗环枢关节骨错缝的临床观察黄树林空军总医院理疗科(100036北京)关键词环枢关节骨错缝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环枢关节骨错缝是指环椎与枢椎之间轻微错位或失稳,而引起主要症状是:轻者,头痛、眩晕恶心、困倦、耳鸣、失眠、复视、面色萎黄等,重者,头痛剧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环枢椎同时偏离正常解剖位置的复杂性错位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首次提出复合性环枢椎关节错位的病名,并根据X线的具体影象结合临床的体征加以诊断.并施以手法复位,1~3天治疗1次.结果 102例患者治愈90例(88%),显效8例(8%),有效4例(4%),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体征可以作为复合性环枢椎关节错位的诊断和复位的重要依据.运用手法使环枢椎移位得到共同整复,以解除错位造成的对血管、神经、局部软组织的机械性压迫,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环枢椎同时偏离正常解剖位置的复杂性错位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首次提出复合性环枢椎关节错位的病名,并根据X线的具体影象结合临床的体征加以诊断。并施以手法复位,1-3天治疗1次。结果102例患者治愈90例(88%),显效8例(8%),有效4例(4%),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体征可以作为复合性环枢椎关节错位的诊断和复位的重要依据。运用手法使环枢椎移位得到共同整复,以解除错位造成的对血管、神经、局部软组织的机械性压迫,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牵拉整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颈椎张口位片椎体间的位移变化。方法:70例寰枢关节错位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先行颈部软组织理筋松解后,治疗组以牵拉整复法治疗,对照组则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观察手法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颈椎张口位片枢椎齿状突位移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时患者颈性眩晕、颈肩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随访时枢椎齿状突偏移程度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牵拉整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所致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可以纠正寰枢关节骨错缝,且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观察旋转定位复位手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旋转定位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17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0.59%。结论对此类病人旋转定位复位手法治疗优于西医,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整脊调曲手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疗效,并与寰枢关节错位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不进行调曲对照组进行对比。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整脊调曲手法复位,对照组30例单纯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复位。结果: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和单纯寰枢端转手法复位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idit检验,u=3.4945,p〈0.01).结论:整脊调曲手法复位组较单纯手法复位组疗效好,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4.
寰枢关节错缝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卫  蒋位庄 《中医杂志》1996,37(8):482-484
通过对上颈段解剖的观察,寰枢关节X线平片的分析,对34例病人的治疗,我们认为:寰枢关节错缝是引起椎动脉型或交感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眩晕,头痛,患椎单侧的隆起和压病,正位开口位显示齿突偏移1mm以上4mm以内,旋转开口位显示寰枢椎运动异常是诊断环枢关节错缝的主要依据;准确、轻巧的手法复位是治疗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探讨简易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法加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致颈心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性。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心血管科、骨科等相关科室住院或门诊诊疗的寰枢关节紊乱患者12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手法复位+颈椎牵引1周;对照组A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1周;对照组B单纯给予颈椎牵引1周。观察对比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A总有效率为70.0%,对照组B总有效率为72.5%,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对比两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性更为显著。结论 :简易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法加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致颈心综合征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疗效性,能够有效改善症状,提高颈椎活动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仰卧位拔伸旋转复位法配合中药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67例用仰卧位拔伸旋转复位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治愈48例,好转1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仰卧位拔伸旋转复位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曾南柱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3):73-73,75
目的:观察在基层医院采用中医复位手法骨盆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骨盆旋转复位法治疗42例骶髂关节错位。结果:42例患者中,经手法复位痊愈37例,占88.1%;显效者5例,占11.9%,无效者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骨盆旋转复位法是治疗骶髂关节错位的有效方法,有实用、速效,操作简单,病人无痛苦,复发率低,无后遗症等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坐位提拉旋转手法复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寰枢关节紊乱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坐位提拉旋转手法复位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A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对照组B给予颈椎牵引治疗。结果:对照组A、对照组B治疗后颈椎活动度、SF-36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旋、右旋、前屈、后伸、左侧屈和右侧屈六个方面的颈椎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观察组治疗后SF-36生存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A、对照组B(P0.05)。结论:坐位提拉旋转复位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寰枢关节紊乱所致颈心综合征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颈椎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手法复位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常鸿  郭成悦 《陕西中医》2006,27(12):1498-1499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治疗寰枢关节侧向半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67例。结果:总有效率94.0%。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校正寰枢关节半脱位,疏筋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以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基础收集寰枢关节错位文献资料,发现寰枢关节错位的中医复位手法具体操作要点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实验设计深入不足;今后寰枢关节错位的中医复位手法研究应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针对不同寰枢椎错位采用不同的中医正骨复位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