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儿烧伤后,往往食欲及消化功能减退,尤其是婴儿常需人工喂养,一时多不能习惯,且有时为了适应烧伤后大量消耗的需要,急于给小儿增加营养,致喂食过多;或食物配制不当、或时间安排过紧等,以致胃肠负担过重,影响消化和吸收而引起腹泻,增加了创面的感染机会及护理工作量。我们用丹碧丝卫生棉条(妇女卫生用品)肛塞法,经多例临床应用,预防创面感染效果显著,并可减轻护理工作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加之烧伤早期创面处理不善引起感染、疼痛刺激等原因,小儿烧伤后极易发生高热惊厥。自2002年1月1日以来,我院采取一系列措施,认真实施三级预防,在预防小儿烧伤后高热惊厥中起了一定的效果。现将有关措施与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儿严重烧伤并发脑水肿常发生在伤后7~11h,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恶心、呕吐、昏迷。原因是小儿严重烧伤后皮肤的屏障功能丧失和微循环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和蛋白质从创面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及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婴幼儿体表面积较成人大,对失液耐受差,极易休克,脑耗氧量大,小儿的神经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对缺氧耐受差,因而小儿严重烧伤后极易并发脑水肿。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小儿烧伤后静脉补液、创面处理的方式方法。方法对2000年7月至2006年10月治疗的86例小儿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作一种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静脉补液、抗休克治疗、创面处理,治愈78例,死亡1例,好转12例,放弃治疗7例。结论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创面处理、积极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治疗大面积烧伤小儿烧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小儿严重烧伤并发脑水肿常发生在伤后7~11 h,主要表现为高热、抽搐、恶心、呕吐、昏迷.原因是小儿严重烧伤后皮肤的屏障功能丧失和微循环通透性增加,大量体液和蛋白质从创面丢失[1],引起低蛋白血症及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婴幼儿体表面积较成人大,对失液耐受差,极易休克,脑耗氧量大,小儿的神经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对缺氧耐受差,因而小儿严重烧伤后极易并发脑水肿[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创面外涂治疗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疗效。方法:25例患儿根据不同病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术后肛门创面及造瘘口周围皮肤均以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结果:25例中22例均获得满意疗效,3例由于心脏、肺部严重感染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结论:手术配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小儿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疗效满意,可缩短疗程,换药简单,费用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烧伤愈合后的创面瘙痒症经常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再加上烧伤有可能导致患者毁容甚至残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烧伤后创面瘙痒一般认为是深度烧伤患者治疗后期或创面愈合后新皮肤出现诱导抓搔冲动的感觉。统计显示,给予干预措施后仍有87%烧伤患者创面治疗后期或愈合后出现瘙痒。烧伤后创面瘙痒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止痒办法,烧伤后创面瘙痒症的机制目前也没有统一的解释。笔者对近几年来烧伤后创面瘙痒的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28例小儿烧伤的观察、治疗,对其进行分析,就其原因、特点、创面处理、及其预防和治疗进行讨论。28例患者,其特点:1年龄在12岁以下;2烧伤面积15%以下;3烧伤深度Ⅰ、Ⅱ度占比例较大;4全部治愈。根据小儿烧伤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家长的疏忽是造成小儿烧伤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常识性教育,让孩子们主动远离致伤源。根据小儿烧伤特点进行创面处理,制定小儿烧伤治疗方案:1烧伤0.5 h内冷水冲洗或浸浴;2腐皮暂不去除;3创面暂时用干净衣物、纱布包裹;4减少患儿哭闹,稳定情绪;5污染创面彻底清洗;6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小儿大面积烧伤应用悬浮床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悬浮床辅助治疗小儿大面积烧伤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总结25例小儿大面积烧伤应用悬浮床治疗的护理经验。从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创面护理等分析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小儿的优缺点和护理注意事项。结果24例大面积烧伤小儿治愈,1例并发脓毒血症死亡。结论悬浮床对小儿大面积烧伤有重要的冶疗作用,具有安全舒适,创面结痂快,有效减少感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烧伤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方法对2004~2009年间我院收治的425例小儿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一般资料、烧伤原因、诊断标准、早期创面处理情况以及伤后入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其中74例患儿发生烧伤后休克,40例休克期不平稳,4例死亡;51例并发全身感染;56例发生惊厥。结论良好的护理在小儿烧伤救治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配合超短波物理来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结果因超短波的物理作用使创面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加,药物浓度增高。结论促进了创面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手烧伤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对468例患儿烧伤手清创,深度烧伤行早期切、削痂,整张中厚皮片或全厚皮片移植覆盖创面。术后观察疗效并随访3个月~2年。结果本组468例532只手,除9例10只手因各种原因延误治疗造成爪形手外,其余全部治愈,且功能良好。结论提示早期削痂、植皮治疗手背深度烧伤,术后功能及外观恢复较好,是修复小儿手背深度烧伤创面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暴露疗法、包扎疗法、基因转染猪皮疗法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下肢浅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开放的前瞻性研究设计,对208例小儿下肢浅Ⅱ度烧伤创面分别应用暴露疗法、包扎疗法、基因转染猪皮疗法,观察创面愈合时间、色素沉着与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暴露疗法组小儿下肢浅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时间为(15.0±2.2)d,包扎疗法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1.4±1.5)d,基因转染猪皮疗法组创面愈合时间为(8.3±1.4)d,各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浅Ⅱ度烧伤创面,应用基因转染猪皮疗法,创面愈合时间较包扎疗法、暴露疗法缩短。  相似文献   

1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自应用临床以来,已在治疗烧伤、溃疡等多种创面体现出较好的使用价值,而在小儿烧伤创面的应用鲜有报道。我们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应用rbFGF治疗小儿烧伤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严重烧伤后,由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液丢失严重,加之烧伤创面水分蒸发量的增加,有效循环血量急剧下降,导致低血容量休克,复苏补液是预防和治疗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目前临床上常用公式,均以烧伤面积与体重为计算参数,而作为影响补液量重要因素的创面深度和环境湿度却未被纳入。笔者通过对大同地区1999~2010年84例特重度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量与创面深度和  相似文献   

16.
烧伤创面的感染很常见。为了解我院烧伤病房小儿烧伤创面的菌群分布特点,本文总结我院近几年来送检的创面渗出物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并作一简单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患儿均为我院住院烧伤病人。用无菌棉拭子常规取创面分泌物,立即放入无菌试管中密封、送检。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烧伤期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对5例小儿烧伤休克期并发脑水肿采取输液、给氧、留置、导尿等多种急救措施。结果:除一例因脑水肿、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一例创面治愈遗留痴呆症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小儿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治疗有极强的专业性,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救治水平,防止各类并发症,尤其是脑水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爱康肤银离子敷料对小儿浅Ⅱ°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对60例浅Ⅱ°烧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用爱康肤银离子敷料,对照组用1%磺胺嘧啶银霜换药治疗。分别记录统计两组患儿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愈合率、病程早期渗出量,两组患儿创面敷料或换药每天更换一次,并进行创面细菌培养。结果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语对照组(P<0.01);用药后3、7d观察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程早期渗出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浅Ⅱ°度烧伤创面应用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自制八味紫草烧伤膏对烧伤后创面修复和镇痛的影响。方法运用小鼠热板法和大鼠皮肤烫伤后局部给药法,考察八味紫草烧伤膏对创面的镇痛作用和促进愈合作用。结果八味紫草烧伤膏能够明显提高小鼠痛阈值,促进大鼠Ⅱ度烧伤模型坏死组织脱落和皮肤再生进程。结论八味紫草烧伤膏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和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992年以来,23例小儿烧伤患者发生烧伤创面脓毒症,对其中14例施行急症切削痂手术清除感染坏死灶,配合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等综合措施;9例失去手术时机者采取抗感染、支持等综合治疗。结果14例急症切削痂者中的11例治愈;9例未切削痂者仅1例治愈。结果说明对小儿烧伤创面脓毒症病人采取早期急症切削痂手术有利于防治烧伤创面侵袭性感染,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