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是严重威胁婴幼儿身体健康的疾病。经国内外研究征实,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ara)和流感病毒(Inf)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四种主要病原。对它们进行早期快速诊断,对降低婴幼儿病毒性  相似文献   

2.
作者应用系列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1.3、病腺病毒、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联接APAAP桥联技术对病程在一周内,对106例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进行咽部脱落细胞中的病毒抗原进行检测。其病毒检出者47例(44.3%)。表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近半数与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均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婴幼儿患者的症状较重,常可涉及下呼吸道感染。我院1974~1984年11年期间共收治经病原学证实的  相似文献   

4.
741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了解2003-2004年重庆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在季节、呼吸道疾病、年龄、性别方面的差异,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741例住院确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抽取其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Ⅲ、流感病毒A、B。结果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的总阳性率与季节、呼吸道疾病、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冬季、毛细支气管炎、29 d至6个月婴幼儿病毒检出率最高,春季、上感、3岁以上儿童病毒检出率最低。在7种感染病毒中,以RSV占首位,阳性率为87.3%,其次递减为副流感病毒Ⅲ、腺病毒、流感病毒A。其中RSV在0~6个月、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检出率最高,3岁以上、上感儿童检出率最低;腺病毒常见于夏季、上感、3岁以上、女性儿童;流感病毒A则多见于夏季、上感儿童。结论通过检测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毒病原,不仅可对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防止滥用抗生素。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者,还可通过季节、疾病、年龄等流行病学资料来鉴别病毒病原,必要时应进行病毒抗体或病毒血清学检查,以便治疗和预防,降低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重庆儿童医院住院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特点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7年1月共2 365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抽取鼻咽部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分析比较常见呼吸道病毒临床表现.结果:病毒的检出率与性别、年龄、季节有关系.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PIV)3型与婴幼儿哮喘发作有一定关系,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和PIV3是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引起有先天性心脏病、气管软化和先天性气道发育畸形等基础病患儿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腺病毒(Adenovirus,ADv)可引起幼儿哮喘发作.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RSV与PIV3在7种常见病毒中是引起重庆地区婴幼儿反复喘息的主要病毒病原.除RSV与婴幼儿哮喘关系密切外,PIV3与婴幼儿哮喘也有一定的相关性.ADV也是重庆地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但无严重临床表现.ADV还可引起幼儿哮喘急性发作.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V)A型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6.
天津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谱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谱。方法对天津市儿童医院2002年1月-2004年3月收集的2646份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部脱落细胞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2,3,7,11型(ADV2,3,7,11)、流感病毒A型、B型(ⅣA,ⅣB)和副流感病毒3型(PⅣ3)。结果共有1523例标本为病毒阳性,总阳性率57.56%。病毒阳性标本中ADV为首位,共836例,占31.59%,并以ADV3亚型为主。0-1个月组病毒检出率最高为64.80%,其次为~1岁组为60.00%,与其他年龄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呼吸道病毒是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ADV(ADV3为主)是天津地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毒病原,该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谱为ADV>RSV>ⅣB>ⅣA>PW3,呼吸道病毒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1995年1月~1995年3月,鹤壁市曾有一次呼吸道感染流行。为探讨这次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我们对该期病程在1周内的130例婴幼儿肺炎住院病儿进行呼吸道多病毒病原学检测,检测内容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龙岗区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在区内哨点医院采集呼吸道感染病例咽拭子889份,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流感病毒(A型、B型)、腺病毒(ADV)、人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PIV-1、PIV-2和PIV-3亚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A和RSV-B亚型)、冠状病毒(CoV-229E、CoV-OC43、CoVNL63和CoV-HKU1亚型)和人偏肺病毒(hMPV-A和hMPV-B亚型)共7种呼吸道病毒15个亚型进行检测。结果流感病毒是龙岗区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其次是人鼻病毒;1~7月呼吸道病毒阳性率保持较高水平;≤5岁儿童对各种病毒易感;鼻病毒和腺病毒是混合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结论应继续加强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监测,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的感染发生率及探讨病毒感染与性别的关系。方法:在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例中随机抽取男性和女性患儿各1 000例,取其鼻咽深部的刷检物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2 00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中七项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为27.45%(549/2 000),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主,其次分别为(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3型)PIV-3、(腺病毒)ADV、(甲型流感病毒)IFVA、(副流感病毒2型)PIV-2、(乙型流感病毒)IFV-B。其中PIV-3男性与女性感染率比较(χ2=4.465,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七项病毒中,以RSV为主。并且除PIV-3外,其他六种病毒感染均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于1980年冬至1982年春,开展了应用免疫酶标抗体法的间接法对长春地区214例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检测了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和副流感病毒等多病原。214例全部做了病毒分离。22份血清中的131例、39例、2例分别做了腺病毒、流感病毒甲型、副流感病毒的微量血凝抑制试验,118例还做了合胞病毒微量补体结合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 至2010 年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吸取物4种7型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出情况以及季节和年龄分布特点.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结果 4 355例患儿中有1 093例病毒检测阳性,总阳性率25.1%,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率17.6%,副流感病毒(PIV)-3 为2.7%,腺病毒(ADV)为2.0%,流感病毒(IV)-A1.3%,PIV-1 为0.7%,PIV-2 为0.3%,IV-B 为0.2%,混合感染0.3%.病毒感染患儿年龄中位数RSV 为4个月,PIV-3 为9个月,ADV 为13 个月,PIV-1 为11 个月,IV 为13.5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86,P<0.01).RSV 感染率在婴幼儿最高,后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PIV-3在婴幼儿感染率较高,仅次于RSV.RSV 通常在冬春季流行.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4.5%、15.6%、17.6%、31.7%.结论 病毒依然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发病年龄主要在婴幼儿,其中以RSV 和PIV-3最常见.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病原仍是RSV.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病毒病原感染流行情况,为临床诊断ARI患儿提供病毒病原学依据。 方法: 2012年12月-2013年11月,取温州市儿童医院2813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鼻咽深部分泌物用直接荧光免疫快速检测7种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influenza virus A,IVA)、流感病毒B(influenza virus B,IVB)、及副流感病毒1、2、3(parainfluenza virus,PIV-1、2、3)。 结果 1)2813例标本中病毒病原检测阳性例数为568例(20.19%),其中RSV检出率最高11.55 %(325/2813)。2)病毒检出率在≤1岁和~3岁组最高。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3在各年龄组间病毒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41.01、48.64、46.28,P<0.01)。3)ARI病原体中检测的7种病毒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毒的检出率与年龄、季节有关系,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温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RI)病毒的类型分布及所占比例。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住院治疗的婴幼儿标本共2751例,采用免疫荧光法(DFA)检测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751例标本中,至少检出1种病毒阳性,七项呼吸道感染病毒总阳性率为14.65%(403/2751)。其中流感病毒A型(IFV-A)34例(8.44%),流感病毒B型(IFV-B)4例(0.99%),副流感病毒1型(PIV-1)25例(6.20%)、副流感病毒2型(PIV-2) 4例(0.99%)、副流感病毒3型(PIV-3)48例(11.91%),腺病毒(ADV)29例(7.20%)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 SV)259例(64.27%);IFA-A、PIV-1、ADV、RSV感染中男女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IFA-B、PIV-2、PIV-3感染中男女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七项呼吸道病毒的快速诊断有利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明确诊断及针对性用药,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毛细支管炎是一种婴幼儿比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58%)感染引起,此外,副流感病毒(人类3型)、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肠病毒与鼻病毒均可致毛细支气管炎,少数系由人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难、咳嗽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文作者用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滴人治疗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现报道下.  相似文献   

15.
曹力 《中国医刊》2004,39(3):24-26
呼吸道感染仍是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发病和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是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重要的病因之一,因此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对于医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已将PCR及抗原检测等较为敏感的技术用于研究中,迄今仅有50%的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能被明确.在儿科,以往的研究已证实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仍有约1/3的病原不明.在"原因不明"的病原中包括了部分人们尚未认识的病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ARI)的病原分布。方法对1692例ARI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1692例患儿检测阳性565例(33.4%),所检出的病毒依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528例(93.5%),副流感病毒3(PIV3)20例(3.5%),腺病毒(ADV)11例(1.9%),流感病毒A(IFVA)4例(0.7%),流感病毒B(IFVB)2例(0.4%)。毛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炎阳性率(47.9%)最高,支气管肺炎和肺炎次之(32.1%)。<6个月和6个月至1岁的患儿感染率较高,1~3岁的患儿检出率次之,>3岁检出率最低。结论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6-2007年盘锦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4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为儿童ARI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382例ARI患儿。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85例,下呼吸道感染219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A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副流感病毒(PIV)、及腺病毒(ADV)免疫球蛋白M抗体。结果送检标本阳性1061例,阳性率44.5%。以RSV最高(36.2%),RSV是各年龄组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加而下降;IV和PIV所占病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病毒病原是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盘锦地区引起儿童ARI的主要病原,以RSV为主,其次是IV和PIV。  相似文献   

18.
应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标法 ( APAAP)检测 1 69例小儿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鼻咽部脱落细胞病毒抗原——呼吸道合胞病毒 ( RSV)、流感病毒A、B亚型 ( Flu- A、Flu- B)、副流感病毒 1 .3及 2亚型 ( PIV1.3、PIV2 )、腺病毒 ( Adv)等 6种病毒抗原。结果 :阴性 77例 ,阳性 92例 ,阳性率 5 4 .44% ,两种及以上病毒感染 1 7例 ,占 1 8.47%。阳性病例中 RSV比例最大 ,共 42例 ,占病毒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的 38.1 3% ,主要感染 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通过对所检 6种病毒连续 4年的动态研究发现。RSV感染有较大幅度上升 ,而流感病毒 A、B亚型 ,腺病毒及副流感 2亚型感染则呈明显下降趋势。提示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9.
上海地区儿童春季下呼吸道感染291例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常见病原体,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深插气管负压吸取痰液,检测痰液细菌、肺炎支原体(MP)、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或其抗原、核酸。检测血清MP-抗体。结果:291例儿童病原学检测中有明确病原者191例(65.6%)。细菌培养阳性89例(30.6%),病毒阳性62例(21.3%),支原体阳性73例(25.1%),衣原体阳性9例(3.1%),其中混合感染46例。结论:上海地区春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病毒感染中居首位者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占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20.
重庆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1731例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容  黄英  罗晓菊  刘恩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12):1279-1281,1346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的病毒病原学构成,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731例住院的ARI儿童抽取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副流感病毒Ⅰ、Ⅱ、Ⅲ、流感病毒A、B.结果:儿童ARI病毒病原的总阳性率与年龄、季节及病种有关,与性别无关.7种病毒中RSV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副流感病毒Ⅲ.RSV在冬季、6~12月的婴儿及毛细支气管炎中感染率较高;副流感病毒Ⅲ多见于5岁以上、上感的儿童.结论:通过检测儿童ARI的病毒病原,不仅可为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防止滥用抗生素,而且为长期的病毒病原监测和病毒相关性疾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