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复方五仁醇胶囊中主要成份五仁醇浸膏的制备工艺,提高了该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提取收率。方法根据醇提法的特点利用正交实验法对乙醇浓度、加醇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了优化选择。结果出膏率及五味子乙素含量均稳定。结论该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地黄醇浸提取工艺,以醇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梓醇定性作参考,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结果:正交试验中因素D>A>B>C,即提取次数对醇浸膏影响最大。结论:地黄醇浸提取工艺用4倍量60%乙醇,提取3次,每次6d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乳核分散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乳核分散片的醇提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醇提工艺条件为:加入6倍、4倍量70%乙醇提取两次,分别提取1.0h、0.5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快速、简便可行,可为乳核分散片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赵明宏  安晔  王丹  王常丽  吴琼 《中国药房》2011,(27):2539-2540
目的:优选地补更年安颗粒中五味子药材的醇提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溶媒用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五味子醇甲含量和浸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制剂中五味子药材醇提最佳工艺。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五味子加10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3h。结论:优选工艺简单、可行,可为该制剂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经舒宁颗粒的提取和醇沉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和醇沉的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以芍药苷的提取率和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时间和次数;以醇沉后的芍药苷含量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考察醇沉药液相对密度、乙醇浓度和静置时间。结果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提取3次,每次2h;最佳醇沉工艺为醇沉药液相对密度1.12,乙醇浓度60%,醇沉时间24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和醇沉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
五仁醇胶囊的处方组成为:五仁醇浸膏适量(以五味子乙素计10g以上)白芍、茵陈干浸膏150g碳酸钙150g据据《部颁中药成方制剂》第3册第115页收载的“复方五仁醇胶囊”中的处方,为申请产品的生产,本试验对制剂中的五仁醇浸膏提取方法作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优选疗筋涂膜剂醇提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得堂  唐洪梅  黄樱华  丘振文 《中国药房》2008,19(18):1379-1381
目的:优选疗筋涂膜剂的醇提工艺。方法:以醇浸膏得率和大黄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乙醇浓度、加醇量及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醇提工艺为A2B2C2,即药材加6倍量70%乙醇提取2次,第1次提取1.5h,第2次提取1h。结论:优选的疗筋涂膜剂的醇提工艺简便、快速、准确,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柴芩解热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乙醇提取工艺以葛根素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水提取工艺以黄苓苷含量、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柴芩解热颗粒最佳提取工艺。结果醇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水提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醒脑益智颗粒的醇提工艺。方法:以丹参总酮及浸膏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醇提工艺条件,确定醒脑益智颗粒的最佳醇提工艺。结果:影响醇提工艺的因素次序为:提取时间(B)>乙醇浓度(A)>提取次数(C)>加醇倍量(D),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A3B3C2D2,即处方药材加10倍量85%乙醇,浸渍提取2次,每次9d。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有效成分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保肝醒酒胶囊醇提工艺。方法:以葛根素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U9(9^5)均匀试验优选保肝醒酒胶囊醇提工艺。结果:确定最佳醇提工艺为:加10倍量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h。验证试验显示,以本工艺制备的保肝醒酒胶囊中葛根素含量和浸膏得率均与理论推测相符。结论:优化的醇提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选复方苏润江滴丸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以秋水仙碱含量、芦荟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优选秋水仙等3味药材的乙醇提取工艺;以总多糖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优选盒果藤根皮等4味药材的水提取工艺。结果 3味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0h;4味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复方鳖甲软肝片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选择对提取工艺有较大影响的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及药材粒度4因素3水平,按L9(3^4)正交试验表安排实验,以浸出收率为考察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了筛选。结果:以煎煮1.5h、加水5倍、煎煮3次、药材用最粗粉等工艺条件作为复方鳖甲软肝片小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与中试生产结果基本吻合,证明此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3.
淫羊藿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考察淫羊藿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分离,纯化工艺。方法: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进行提取条件的优选,用乙酸乙酯萃取,酸碱沉淀和铅盐沉淀三种分离方法对分离工艺进行比较;分别是用95%乙醇,85%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和甲醇对提取物进行纯化。结果:影响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溶媒,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溶剂的用量,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分离工艺考察表明3种分离方法中以酸碱沉淀法较为理想;提取物经甲醇纯化后总黄酮含量和收率均明显提高,甲醇可作为理想的纯化溶剂。结论:该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性好且简便易行,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中药复方制剂妇炎宁栓的提取工艺。方法将组方中9味药材分两组提取,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黄芩组以黄芩苷为指标,苦参组以苦参碱为指标,分别设定三水平,对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回流次数、回流时间四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了妇炎宁栓的醇提工艺。结果黄芩组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2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60 m in;苦参组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0倍75%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本文对妇炎宁栓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为该复方的剂型改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参芪生血颗粒并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提取分离的关键因素进行考察,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进行质量研究。结果以挥发油得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确立最优提取工艺为:药材以10倍量水蒸馏4 h。在水提工艺中,以黄芪甲苷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确立最佳提取工艺为:药物残渣加10倍水,提取3次,每次时间为1.5 h。结论该制备参芪生血颗粒的工艺可行,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促排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促排合剂提取工艺的影响因素进行设计,并在设计的工艺条件下进行试验,以处方中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及出膏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出促排合剂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0倍于药材量的水,浸泡药材22h,煎煮3次,每次煎煮2h。对所选最优结果重复3次验证,促排合剂出膏率为61.23%~62.04%,有效成分2,3,4,5-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为0.48~0.58mg·mL-1。结论所优选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鸡蛋花茎皮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以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正交试验法所得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提取3次,每次90 min,提取温度为60℃,所得总黄酮平均含量为2.43%(RSD=3.36%)。星点设计-响应面法所得最佳提取工艺为75.77%乙醇提取3次,每次77.32 min,提取温度为63.90℃。总黄酮平均含量为1.88%(RSD=1.21%),与预测值(1.89%)相当。结论两种试验方法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相近,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所得工艺更准确,设计更合理,可用于鸡蛋花茎皮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王忠伟 《中国药业》2009,18(20):39-40
目的优选清热明目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该药中赤芍的主要成分芍药苷的提取量为指标,以加水倍数、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优选出清热明目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8倍,煎煮3次,每次1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为清热明目胶囊的制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法优选马钱子醇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马钱子最佳醇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士的宁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回流时间和次数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5%乙醇10倍,回流3次,每次1 h。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柴黄清胰活血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以栀子苷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煎煮时间、浸泡时间、煎煮次数、加水量4个因素对水提工艺的影响,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3次,每次1.0 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