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创伤评分法对颅脑损伤预后预测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修正的创伤记分(RTS),急性生理和既往健康状况评定II(APACHEII)系统在颅脑损伤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探索适合颅脑损伤预后的预测的创伤评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0年11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观察了入院时GCS,RTS,APACHEII与预后的相关关系,以GOSI-III级为顾险事件,GCS,呼吸频率,收缩压,年龄,既往健康状况等为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半年预后独立的预计指标,结果:GCS,RTS,APACHEII均与预后显著相关(r分别为0.660,0.676和-0.57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GCS,年龄为独立的预后预计指标,结论:RTS系统并未表现比GCS系统更大的优越性,APACHEII适当地与GCS结合应用,可提高对颅脑损伤预后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严重颅脑创伤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严重颅脑创伤死残率高,是神经外科面临的迫切问题。为提高其救治水平,我们分析1993年6月~1995年6月本科收治112例严重颅脑创伤的有关预后因素,以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12例,男81例,女31例;年龄3~70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NA-21在创伤后皮层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122例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99例,女性23例;年龄17~84岁,平均(42.19±14.33)岁。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上述患者创伤后颞叶皮层脑组织标本中miRNA-21的水平。依据miRNA-21的相对表达量将患者分为两组。应用χ2检验分析miRNA-21表达水平与各临床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miRNA-21表达与颅脑创伤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各个协变量的联合效应。结果 miRNA-21的表达量与患者预后相关(χ2=4.006,P=0.045),与患者年龄(χ2=2.941,P=0.230)、性别(χ2=2.625,P=0.105)、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χ2=1.425,P=0.490)、致伤原因(χ2=2.940,P=0.816)及颅脑创伤类型(χ2=0.679,P=0.712)无关;生存分析显示miRNA-21高表达组患者生存期显著高于低表达组(χ2=9.723,P=0.002)。 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miRNA-21表达可作为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标志。结论 miRNA-21的表达增高提示颅脑创伤患者预后较好,为预测患者病情转归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超声多普勒(TCD)对判断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演床、预后及指导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所有患者在住院后立即行TCD、ICP及动脉血压的监测,观察10 ̄15天。结果 (1)在重型脑外伤病人中,当CPP≤6.67kPa时,则脑血流速度下降,此时应及时对病人进行对症处理,病人尚有恢复可能;(2)当CPP〈2.67kPa或Vm〈40cm/s时,病人预后极差,本组病人中无一例存活。结论 上述标准是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脑室内出血(IVH)较少见,发生机制尚不肯定,预后差。笔者在1985年4月~1992年6月共收治有头颅CT扫描的急性颅脑损伤病人603例,发现IVH26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19例,女7例,年龄1~73岁,平均43.3岁。交通事故伤14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疗法的实施方法,监护重点及其护理。方法:对4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采用直肠和鼻腔测温法观察体温变化及计算Glasgow昏迷计分(附Glasgow昏迷计分表)。结果:存活43例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Glasgow昏迷计分(GCS)评分由治疗前平均6分增加到11,6分。结论:亚低温疗法是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护理上总结了亚低温治疗的降温与复温方法,监护重点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36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在伤后48小时内及入院后8±1天分别行脑干诱发反应(ABR)检查,同时行GCS评分,并结合入院时的CT扫描对病人3个月的预后进行预测.36例病人按GCS分组:3~5分9例,6~8分10例,9~12分5例,13~15分12例.损...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监护108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监护108例报告方乃成姜世齐马毅军杜国森邵高峰何玉领金星火我科自1993年4月~1996年9月对108例重型颅脑损伤进行持续颅内压(ICP)监护,并根据测定结果指导临床诊治及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电解质紊乱在颅脑创伤中非常重要.而水盐代谢紊乱.尤其是低钠血症可加重脑水肿、降低有效血容量造成脑灌注不足,这些将使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增高,造成不利影响,导致病情恶化而严重影响患者预后[1]。颅脑创伤中,中枢性低钠血症亦较为常见,包括脑性盐耗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csws)和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两类。二者临床表现近似,但处理原则完全相反.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需及时作出明确判断和科学处理,否则会引发严重后果。现将我科自2006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30例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9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急诊处理训练多发性创伤236例,现就急诊早期处理、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多发伤伤情估计、多发性创伤的治疗4个方面讨论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36例均为中青年(18~43岁),男性232例,女性4例,男∶女=57∶1。其中挤压伤摔伤99例(41-94%),砸撞伤92例(38-98%),爆炸伤30例(12-71%),割伤15例(6-35%)。全组病人经手术治疗164例(69-49%),非手术治疗72例30-50%),死亡6例(2-54%);痊愈190例(80-5…  相似文献   

11.
53例特重型颅脑伤救治分析及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特重型颅脑伤由于伤情特重、恶变极快,传统治疗的死亡率一直很高,是临床救治的难题。笔者1995年1月~1997年1月收治特重型颅脑伤(GCS3~5分)53例,并与前期(1990年6月~1994年12月)收治的69例特重型颅脑伤的救治结果进行对比,着重分...  相似文献   

12.
前倒训练致颅脑损伤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倒训练致颅脑损伤7例分析武警江西总队医院外一科程毓华,杨柏林(南昌330001)前倒训练致颅脑损伤比较少见,我院1990年10月~1992年10月收治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7例均为男性,年龄17~20岁。均为额部着力。有原发昏迷2例;迟发昏迷3...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96年1月~1999年6月共收治颅脑创伤患者2195例,其中重型、特重型98例(4.5%),明确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8例(8.2%)。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25~68岁,平均32岁。交通伤6例,坠落伤1例,工伤1例。入院时呈昏迷状,GCS评分3~8分。双瞳0.2~0.6cm,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头颅CT检查:5例未见明显结构异常,2例显示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1例胼胝体脑室内有多发性小出血灶。处理:急诊头皮清创4例,气管切开6例,四肢骨折外固定2…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占全身各部损伤的10%~15%,仅次于四肢损伤而居第二位,但死亡率却居首位[1],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的病情凶险,CT扫描可判明病变的程度和范围。所谓重型颅脑损伤是指伤后昏迷至少6h以上或出现再次昏迷者[1]。临床上以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计...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创伤血糖变化对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书锦  章翔 《武警医学》1998,9(10):570-572
 为探讨血糖变化与颅脑创伤的意识障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测定了52例重型颅脑创伤的血糖变化及颅脑损伤的动物血糖,按格拉斯哥昏迷计分(ccs)将患者入院时分为3组:Ⅰ组GCS 3~4分,Ⅱ组GCS 5~6分,Ⅲ组GCS 7~8分,同时设Ⅳ为对照组;实验用SD大白鼠30只,分颅脑创伤轻、重组及对照组.结果:重型颅脑创伤入院时GCS 3组病人及Ⅳ组对照,测定血糖分别为14.82±3.45、10.32±0.65、7.90±0.49、5.42±0.62 mmol/L.各组间及对照组之间血糖值有显著差异(P<0.01);实验动物颅脑创伤轻、重伤组及对照组术后1 h、3 h、7 h血糖有显著差异(P<0.01);52例病人经治疗后存活29例,血糖7.38±1.59 mmol/L,其中24例血糖<10 mmol/L;死亡23例,血糖23.02±3.12 mmol/L,其中21例血糖≥10 mmol/L.表明血糖>10 mmol/L,死亡率增高(P<0.01).结论:重型颅脑创伤后,血糖因意识障碍加重而升高,当病情改善后血糖也随之下降,血糖持续升高易致死亡率增加,因而应注意降血糖治疗,测定血糖变化有助于判断颅脑创伤病情,把握预后.  相似文献   

16.
颅脑手术40例麻醉处理体会北京武警总医院麻醉科韩曙君,李会光,雷志礼,赵景欣,董兵,肖世革(北京100039)颅内肿瘤、外伤等疾病常伴有颅内高压及其它脏器功能损害,因此,麻醉有其特殊性。我院1992年3月~1993年6月共收治颅脑手术病人40例,手术...  相似文献   

17.
34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依据伤后昏迷的时间,将我科1997年8月~1999年月12月收治的34例DAI病人分为轻、中、重3组,分析3组病人的临床特点、CT资料及治疗后的结果;分析原发昏迷和入院时GCS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 重度组26例(76%),伤后24h内CT扫描12例(46%)发现脑不同部位有点状高密度影,26例中死亡8例,预后良好者7例;中度组5例(15%),CT扫描仅1例发现脑内点状高密度影,除中残1例外其余恢复良好;轻度组3例(9%),CT扫描无异常发现,全部恢复良好。中-重度组入院时GCS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P<0.01),原发性昏迷持续时间亦显著长于轻度组。 结论 脑外伤后持续昏迷超过6h而CT扫描无明显占位病灶者,即可诊断DAI;临床分度、GCS和原发性昏迷时间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救治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对进行高压氧治疗的875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由治疗小组制定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康复计划,确定护理重点并判断预后。分别以"首次高压氧治疗时的昏迷程度,高压氧治疗时是否已行气管切开手术,开始高压氧治疗的时间"为分组条件,比较不同组患者之间的有效率。结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分患者的有效率为60.68%,与其他组比较最低(P〈0.05);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有效率为48.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首次高压氧治疗距离外伤时间〈1个月的患者有效率为88.40%,与其他组比较最高(P〈0.01)。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处置。结论以高压氧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改善了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颅脑创伤院前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创伤院前救治兰竹樊贵升在各部位创伤中,颅脑伤(CCT)的危害性占据了重要位置.据一组大宗病例报道,CCT伤员的死亡率是同期收治的非CCT伤员死亡率的3倍(JTrauma1994,37962),大约60%~70%的多发伤伤员的预后取决于颅脑伤的严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颅脑伤合并其他创伤58例,占同期颅脑伤的7.9%。这类伤员伤势严重,伤情复杂,只有依据详细的全身检查和严密观察,才能正确判断和处理。为了抢救,依其伤情分为;(1)两伤均重,(2)颅脑伤较重,(3)合并伤重于颅脑伤三类。这对提高疗效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