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卫强  孙敏 《肿瘤学杂志》2001,7(4):223-224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通过86例Ⅰ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治疗随访,对年龄、细胞分化、肌层浸润、脉管癌栓、受体、手术方式、C-erbB-2、p53等因素及生存率进行COX模型统计分析。[结果]总5年生存率为90.7%。单因素分析结果细胞分化、肌层浸润,受体、C-erbB-2、p53与预后有关,但多因素分析仅细胞分化、肌层浸润、PR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低、肌层浸润深患者预后差,治疗时需足够重视;而PR阳性可能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The binding capacity of five lectins in endometrial proliferation, hyperplasia and adenocarcinoma was studied histochemically. The staining density of ConA and WGA bound to intercellular and basal portion, the positive reaction and the density of both agglutinins to luminal borders were increased with the proliferative degree of endometrial glandular cells from proliferation to neoplasm, with the most significant binding in adenocarcinoma. However, WGA and RCA binding to basal portion of malignant cells was weak, but stronger in the outer edge of tumor mass.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lectin binding capacity provides a new probe to judge the proliferative degree and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endometrial glandular cells.  相似文献   

3.
CK-mit、Bax、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细胞中线粒体肌酸激酶(CK-mit)、抗凋亡基因Bax和细胞核抗原抗体Ki-67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1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殖及2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殖标本CK-mit、Bax和Ki-67的表达.[结果]CK-mit、Bax与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均呈高表达,癌组织分化越低,其表达越高.三者表达率,子宫内膜样腺癌与非典型增殖差异无显著性,与单纯性增殖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非典型增殖与单纯性增殖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K-mit、Bax和Ki-6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K-mit是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标志酶,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影响子宫内膜腺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评价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肿瘤实验室检测和临床治疗学随访相结合方法观测临床分期等7项指标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DNA倍体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和五年生存率间高度相关,而血管内癌栓与预后无相关性。结论正确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肌层浸润是影响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ER、PR、DNA与治疗后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84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65.5%。ER、PR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G1级者ER、PR阳性表达率(74.4%、83.7%)显著高于G2级(55.6%、59.3%)(P〈0.01)和G3级(14.3%、21.4%)者(P〈0.0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者中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8%、77.4%,〉1/2者阳性表达率为38.7%、45.2%,两者中ER、PR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59.4%、71.6%)分别与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ER、PR阳性表达率(50.0%、20.0%)进行比较,2者比较PR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ER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分析子宫内膜腺癌的预后和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标记物波形蛋白(Vimentin)、癌胚抗原(CEA)、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p16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与宫颈腺癌鉴别诊断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21例宫颈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CEA、ER、PR和p16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CEA、ER、PR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31.3%、87.5%、81.3%和20.8%。宫颈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Vimentin、CEA、ER、PR和p1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90.5%、23.8%、42.9%和81.0%。经2检验,Vimentin(2=25.50)、CEA(2=20.50)、ER(2=27.29)、PR(2=10.17)和p16(2=22.17)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宫颈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组化法检测Vimentin、CEA、ER、PR和p16的表达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宫颈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骨桥蛋白(OPN)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对15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NE)、1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AH)及68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EC)中的OPN表达进行检测.并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OP N在NE、AH、E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6.67%、71.43%和80.88%.OPN的表达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到子宫内膜腺癌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增高.EC组表达明显高于NE组.OPN的表达随肿瘤的分化降低而增加,在低分化癌中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腺癌.分析OPN在随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发展,其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OPN在子宫内膜腺癌中呈明显阳性表达,为子宫内膜腺癌的诊断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过度表达预示着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9.
10.
p27、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玲  欧玉荣  张洪福 《肿瘤》2003,23(3):209-211
目的 探讨 p2 7、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单纯和复杂性增生过长、不典型增生、腺癌中p2 7、PCNA蛋白表达。结果 p2 7蛋白高表达 (++)率在子宫内膜单纯和复杂性、不典型增生过长、腺癌中分别为 6 6 .7% (2 4 / 36 )、35 % (7/ 2 0 )、30 % (10 / 33) ,在单纯和复杂性增生过长、腺癌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p2 7蛋白表达与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无肌层浸润无关 (P >0 .0 5 )。PCNA表达在子宫内膜单纯和复杂性、不典型增生及腺癌中逐级递增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PCNA与 p2 7蛋白表达负相关 (P <0 .0 1) ,腺癌中p2 7与PCNA不相关。 结论 p2 7蛋白表达减少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相关 ,腺癌的发生、发展与子宫内膜细胞增殖活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PTEN、p21ras在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基因、Ki-ras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45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PTEN、p21ras蛋白表达。结果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分别为95.0%、40.0%、31.1%。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PTE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和内膜腺癌(P<0.01)。p21ras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0.0%、64.4%,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1)。PTEN与p21ras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03,P<0.05),且均与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结论1)PTEN、ki-ras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是其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2)PTEN、p21ras的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3)在子宫内膜腺癌中PTEN与p21ras可能参与同一蛋白通路发挥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78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均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不表达或低表达。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水平升高。Survivin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的相关性(所有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作为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腺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子宫内膜癌以腺癌最多见。1989年5月,我们取一名临床诊断子宫内膜腺癌Ⅳ期患者的腹水建成体外培养细胞系,定名JEC。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患者65岁,57岁闭经。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7个月,腹胀3个月入院。检查宫颈表面光滑,子宫孕50天大小,质软、活动,双附件区未触及包块,B超显示子宫11.6cm×7.1cm×5.6cm,内膜线模糊,与肌壁间界限不清,宫腔内为不规则回声,宫底部向上方突起,附件未见包块,有腹水,涂片见大量体积大小不等的肿瘤细胞,部分瘤细胞排列成腺样结构(图1);分段刮宫及剖腹…  相似文献   

14.
分析19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诊治情况。结果临床表现月经异常及绝经后阴道流血者占47.3%(9/19),高于其它类型上应性卵巢癌的14.5%(P<0.01)。手术治疗后采取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I期病例全部存活,II期和巩期患者大部分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5年、4年和2.7年。合并子宫内膜腺癌/及子官内膜异位症对预后无影响。作者还就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表现特征,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原发抑或继发),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及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内分泌分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内分泌分化及意义。方法:临床手术切除或活检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标本50例,另取20例正常子宫内膜及1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标本作对照。采用嗜铬素A(chromograninA,CgA)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内分泌细胞(endocrine cell,EC),采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计算EC密度(个/mm^2)。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仅见极少量的EC,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EC的数量及染色强度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及子宫内膜增生症组。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gA阳性率为44.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15.0%,P<0.05)。高分化的内膜样腺癌组织中CgA阳性率及EC密度高于中、低分化的内膜癌组织。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内分泌分化是肿瘤异质性的表现,EC可能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腔分泌的方式,调节肿瘤的生长及分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技术对26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腺癌的腺上皮细胞DN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7例囊腺型增生过长细胞核DNA含量与正常增殖期内膜相近;7例腺瘤型增生DNA平均含量介于囊腺型增生与内膜癌之间,其中2例DNA含量及细胞倍体分布与内膜癌相似;8例内膜癌DNA含量显著高于增殖期内膜细胞,非整倍体细胞明显增多。DNA含量的测定能更客观精确地反映内膜细胞的增生、分化程度,并作为探索内膜癌早期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OPN对判断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Envision法)测定OPN在46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1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都有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6.96%,显著高于正常增殖期及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显著(P<0.05).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同其细胞分化有关,低分化者高于中分化,高分化和中分化无明显差异,OPN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及临床病理分期无关.OPN表达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生存期缩短.结论:OPN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OPN阳性表达是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负性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规律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24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62例子宫内膜腺癌组中uPA、uPAR、PAI-1的表达,并分析与良恶性、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基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uPA、uPAR、PAI-1在子宫内膜腺癌组中的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而正常子宫内膜组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uPA、uPAR、PAI-1的高表达与肿瘤分化、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uPA、uPAR、PAI-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cFLIP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hen HX  Liu YJ  Li H  Wang ZS 《癌症》2004,23(3):254-258
背景与目的:细胞FLICE抑制蛋白(cellularFLICEinhibitoryprotein,cFLIP)是一种新发现的凋亡抑制因子,研究表明它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增高,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检测cFLIP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labelingindex,PCNA-LI)的关系,初步探讨cFLIP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FLIP蛋白在42例子宫内膜腺癌、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和40例子宫内膜增殖症组织(其中伴和不伴不典型增生分别为10和30例)中的表达水平及子宫内膜腺癌中的PCNA-LI。结果:cFLIP蛋白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5.0±11.4)%、(72.5±7.1)%和(83.3±5.8)%,经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显示,cFLIP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P<0.01)和子宫内膜增殖症组织(P<0.05),而在后两种组织中其表达无统计学差异。子宫内膜腺癌cFLIP表达-、+、++、+++的各组中,PCNA标记指数分别为(12.01±2.07)%、(20.26±6.99)%、(27.10±3.01)%、(41.65±10.16)%,其与cFLIP表达水平密切相关(r=0.7471,P<0.01)。不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的组织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Glut-1、COX-2在子宫内膜腺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2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23例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21例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43例非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25例子宫内膜腺癌中Glut-1、COX-2的表达。结果Glut-1和COX-2在各实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增生期子宫内膜组为0和10.0%,单纯性增生组为0和9.1%,复杂性增生组为4.8%和14.3%,低级别非典型增生组为20.0%和25.0%,高级别非典型增生组为52.2%和52.4%,腺癌组为88.0%和91.7%;Glut-1、COX-2在各实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在高级别非典型增生组与子宫内膜腺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与Glut-1在各组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Glut-1、COX-2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共同发挥重要作用,两者联合检测对子宫内膜腺癌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