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导管引流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1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导管引流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均予规范化护理。结果 1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患者放置引流管18根。15例患者经术前、术中、术后规范化护理,无1例出现与经皮穿刺导管引流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导管引流术,规范化护理可有效控制感染,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有效和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动脉插管灌注抑制胰腺分泌药物(5Fu)-和抗生素、经动脉插管栓塞出血动脉、经皮刺引流等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胃肠道出血、胰周脓肿、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1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置导管于病变部位的供血动脉。14例置管于腹腔动脉,1例于脾动脉,1例于胃十二指肠动脉。经导管24 h持续灌注5-Fu和抗生素7~20 d。结果:16例中13例经局部动脉药物灌注,病情得到缓解;1例药物灌注后假性囊肿感染行经皮穿刺引流;1例胃肠道出血行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1例较为广泛的腹腔脓肿感染外科手术清除;1例入院时极为危重置管后尚未给药,病情迅速恶化,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经腹腔动脉插管药物灌注、出血动脉栓塞、经皮穿刺引流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可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即使发生胰腺感染,也有利于后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总结2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锻炼;术后加强各种引流管护理,积极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抗感染,并发症的观察和及时处理,加强基础护理,正确进行出院指导,认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减少了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动脉插管灌注奥曲肽和抗生素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2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根据CT检查结果置导管于病变部位的供血动脉,导管置于胃十二指肠动脉10例,于腹腔动脉10例,经导管24h持续灌注奥曲肽和抗生素6—14d。结果20例中19例经局部动脉给药痊愈,1例药物灌注后病情缓解3个月后,行假性胰腺囊肿手术引流。结论区域动脉灌注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术前给予精心的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给予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的观察、引流管的护理、营养支持、血糖及血钙的观察以及加强基础护理措施等。结果:本组9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精细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区域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4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分为区域动脉灌注组(A组)和常规静脉给药组(B组),观察血尿淀粉酶、白细胞、症状、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结果]A组经治疗护理2d~3d后腹部体征明显改善,出现相关并发症少,明显优于B组。[结论]加强病情、药物反应的观察和到位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区域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动脉灌注给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及病程长。区域性动脉灌注给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可有效地防止胰腺坏死,改善全身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和护理程序,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费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手术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包括细致的心理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禁食及胃肠减压,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做好引流管的护理,缓解疼痛,正确使用药物、全面护理防止并发症发生以及营养支持和正确的饮食护理,并在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不仅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还需要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并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5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进行健康教育和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病情观察与监护,通过体温观察判断清创的程度;掌握创面观察指标及特点.及时判断皮下筋膜坏死的范围;防止皮肤、口腔、泌尿系感染;做好换药护理促进创面愈合:对并发症及早抢救与护理.结果:5例均治愈出院.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术前、术后严密观察与护理对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进行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区域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46例急性胰腺炎病人分为区域动脉灌注组(A组)和常规静脉给药组(B组),观察血尿淀粉酶、白细胞、症状、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结果]A组经治疗护理2d-3d后腹部体征明显改善,出现相关并发症少,明显优于B组。[结论]加强病情、药物反应的观察和到位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区域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3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引流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保持呼吸道,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多数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好,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术后4例(12.1%)出现并发症,其中发生出血2例,使用止血药物对症处理后痊愈;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ANP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1].其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及病程长.区域性动脉灌注给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可有效地防止胰腺坏死,改善全身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效的护理配合措施和护理程序,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费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病人的治疗效果 ,我科对 4 3例ANP病人行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 (EST)加鼻胆管引流 (ENBD)治疗 ,同时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观察及护理、ENBD护理和营养支持、饮食指导。结果 4 3例病人除 1例术后死亡 ,其余病人均好转出院。提示 :EST +ENBD治疗ANP疗效显著 ;高质量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53例急性颅内动脉闭塞患者采用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术前建立卒中急救绿色通道,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做好血压及药物治疗的控制和管理,防止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53例患者均取栓成功,44例闭塞血管均完全开通,9例血管未能完全开通,其中3例因为再通后仍存在管腔狭窄而放置支架。结论快速有效地完善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尤其是意识和血压的变化,注意患者有无再灌注损伤,以及早期康复训练是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介入插管局部动脉药物灌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作者对35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导管选择至腹腔干,或脾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经动脉泵从导泵入5-Fu,善得定,头孢噻肟钠,丹参,地塞米松等药物。结果:35例经局部灌注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仅有2例出现胰腺肿囊肿,后经手术引流或穿刺引流后痊愈,未出现休克、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ARDS,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介入插管直接经胰腺供血动脉注入药物能明显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总结56例内镜下胆道金属支架植入术治疗胆道恶性梗阻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淀粉酶的变化,加强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56例均在内镜下成功植入胆道金属支架,术后出现5例高淀粉酶血症、1例急性胰腺炎、2例胆道感染,均予保守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68例实行经肝动脉导管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的肝癌患者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168例患者经治疗后,肿瘤缩小,较少出现并发症。结论:护理工作在肝动脉灌注化学治疗和栓塞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冠瓓  吴丽洁 《现代康复》1997,1(6):453-454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病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可达30%-40%,而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我院外科1991年1月至1997年5月共收治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8例,其中手术治疗15例,保守治疗3例,总治愈率889%,死亡2例,占11.7%。现将我们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病人的护理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的肠内营养支持(EN),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8年6月58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结果 58例患者中1例并发心肌梗死死亡,1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经治疗后痊愈,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进行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内镜微创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其相关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2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急诊术前充分准备,尽早消除疑虑和恐惧;术中积极主动配合;术后做好鼻胆管引流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是否发生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果 全部病例临床治愈。结论 尽早用内镜微创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疗效好、损伤轻的优点,术前积极准备和术后细致、周密的观察,对提高治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