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歼击机飞行员抗荷正压呼吸复训时心率的变化,评价其复训效果。方法按照飞行员专项训练大纲的方法,对51名初训和30名复训飞行员进行训练,记录并比较两组的心率、肱动脉收缩压以及用血压值推算出的抗荷耐力。结果①随加压值增大,飞行员心率、收缩压及抗荷耐力均呈递增变化,与基础值相比,其差异性均有显著意义(P<0.01);②按大纲规定的标准,两组飞行员均可达标。两组间收缩压的净增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复训组心率较初训组心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①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时,心率与加压值和动脉收缩压密切相关。心率能反映飞行员对抗动作的体能消耗。心率是评价抗荷正压呼吸训练效果的简易指标。②复训飞行员能以较小的心负荷和更多的心贮备对抗相等的加压值,表明抗荷正压呼吸复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跨时区飞行对飞行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跨时区飞行对飞行员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以评价其对飞行员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方法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方法检测 16名跨时区国际长途飞行的飞行员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 (HRV) ;另外检测 10名国内昼间飞行的飞行员动态心电图及HRV作为对照。检查指标 :①HRV的低频功率 (0 .0 4~ 0 .15Hz ,LF) ;②HRV的高频功率 (0 .15~ 0 .4 0Hz,HF) ;③HRV的总频功率 (0 .0 4~ 0 .4 0Hz,TF)。计算飞行员HRV谱成份的夜间调节指数。用两组飞行员调节指数的差值作为自主神经负荷程度的定量估计。 结果 对照组飞行员的HF反映迷走神经活性在 2 4h中显示明显的昼夜节律 ,即夜间HF增高 ,LF降低 ;白天HF降低 ,LF增高。交感神经活性在跨时区飞行组上述谱成份的昼夜节律性明显降低。②对照组飞行员的HF夜间调节指数为 0 .32± 0 .11,而跨时区飞行组HF夜间调节指数为 0 .0 6± 0 .0 2 (P <0 .0 5 )。对照组LF夜间调节指数为 - 0 .0 2± 0 .0 8,而跨时区飞行组LF夜间调节指数为 - 0 .0 9± 0 .0 4 (P <0 .0 5 )。 结论 跨时区飞行使飞行员HRV谱成份的昼夜周期节律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模拟空中环境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状态和心理生理反应特点,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方法对22名立位耐力不良(不良组)飞行员进行了连续动态心电记录和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参数测定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与15名立位耐力正常的健康飞行员(健康组)做了对比。结果不良组飞行员在模拟仪表飞行中心理生理储备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完成两项任务的质量和处理信息速度的能力较健康组低(P<0.01);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失调;心理生理储备值与HRV多数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结合模拟仪表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负荷评定和HRV分析能较客观地反映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调节规律,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原飞行对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原飞行对飞行员生理参数和飞行劳动负荷的影响. 方法 13名健康男性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分2批进驻高原,第1批(8名)进驻高原时间3个月,第2批(5名)进驻时间1周,对飞行前心率进行检测,并与其在原驻地心率进行比较;测量4类课目(警巡、空战、夜航、高原首次试飞)共25架次飞行中的生理参数,分析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 结果 ①2批次飞行员 高原驻训期间,飞行前心率高于原驻地飞行前心率(t=5.447、3.269,P<0.05).②飞行员不同阶段和课目的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31~204.906,P<0.01);4个课目飞行准备、滑行起飞、近进和着陆阶段的心率均显著高于平飞阶段(P<0.01);除安静状态外,高原首次试飞各阶段心率显著高于其他课目(P<0.01).③不同课目、不同飞行阶段的呼吸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71~~140.035,P<0.01);空战、夜航、高原首次试飞着陆滑行阶段呼吸频率较高(P<0.01);高原首次试飞各飞行阶段呼吸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课目(P<0.05或0.01).④飞行员着陆后使用备用氧,心率明显降低,平均心率降幅为(15.89±6.37)次/min(t=5.580,P<0.01). 结论 飞行员高原飞行时,生理负荷和飞行劳动负荷较在平原飞行时明显增大.建议飞行员在飞机着陆后不摘除面罩,启用机载备用氧,有助于降低缺氧所致心肺负荷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机种飞行员运动心肺功能的差异, 以及不同心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68名航空医学鉴定均为飞行合格的空军飞行员, 使用意大利科时迈运动心肺功能测试仪, 按照25 W/min功率递增速率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试。将研究对象按照飞行机种分为歼击机组和其他机种组, 比较两组飞行员运动心肺功能差异;分析最大摄氧量与年龄、BMI的相关性, 以及心率恢复与运动耐量的相关性。结果歼击机组飞行员(32人)与其他机种组飞行员(36人)的最大心率、呼吸商、运动结束后1 min心率恢复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50、2.37, P=0.026、0.049、0.021), 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摄氧量与年龄、BMI呈负相关(r=-0.329、-0.339, P均<0.001)。运动结束后2、3 min心率恢复值均与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功率呈正相关(r=0.284、0.290、0.306、0.268, P=0.001、0.026、0.002、0.002)。结论运动心肺功能指标在不同机种飞行员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年龄及体重增加相关指标存在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歼击机飞行员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VO2max)及运动后心率恢复(heart rate recovery, HRR)值与抗荷能力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选取90名歼击机飞行员, 采用抗荷抗缺氧耐力检测仪和抗荷能力经验公式测量飞行员做抗荷动作时的+Gz耐力提高值;采用25 W/min 功率递增速率方案, 采集VO2max和HRR值。根据VO2max水平将飞行员分为低(水平较低的1/3人员)、中(水平居中的1/3人员)、高(水平较高的1/3人员)3个组, 比较不同VO2max水平飞行员运动后第1、2、3分钟HRR值及+Gz耐力提高值的差异。分析HRR值与VO2max、+Gz耐力提高值的相关性。结果不同水平VO2max飞行员运动后第2、3 分钟HRR值及+Gz耐力提高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10.64、10.28, P值均≤0.001)。运动后第1 分钟HRR值与VO2max、+Gz耐力提高值无明显相关性(r=0.020、-0.017, P=0.852、0.871);运动后第2 分钟HRR值与VO2max呈正相关(r=0.288, P...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评价中国歼击机飞行员立位耐力水平及建立中国歼击机飞行员立位耐力试验正常值.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立位耐力监测系统,对177例中国歼击机飞行员进行立位耐力试验(OTT).该系统是由计算机控制倾斜床和自动记录多项生理指标系统组成.结果从立位即刻到持续20min,受试者最高心率平均为(84.8±11.9)次/min,最低平均收缩压(SP)、舒张压(DP)和平均动脉压(MAP)分别是(119.0±11.3)mmHg、(74.4±10.3)mmHg和(89.7±10.1)mmHg.结论按95%可信度,建议中国歼击机飞行员立位耐力试验正常参考值可以用104次/min作为OTT心率上限,而100mmHg、57mmHg和73mmHg分别为SP、DP和MAP的下限,越限者应视为OTT阳性.  相似文献   

8.
有氧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有氧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采用动态心电、血压监测技术,对6名男性中长跑运动员和7名健康男性大学生6个月长跑训练(20~25km/周)前后的下体负压(LBNP)耐力,Valsalva动作的心率、血压反应,心率变异性(HRV),血压变异性(SBPV)以及自发性压力感受器-心率反射反应的斜率(BRS)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有氧锻炼可以导致LBNP耐力降低,Valsalva动作Ⅱ期舒张压恢复幅度与最大心率值显著减小,平卧位HRV谱总功率(TP)、低频(LF)与高频(HF)成分功率呈减小变化,平卧位SBPV谱TP、LF成分功率与平均自发性BRS值减小,LBNP作用下HRV谱LF/HF值明显增大.说明有氧锻炼可导致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可考虑将上述有关指标变化用于监测有氧锻炼强度以及个体敏感性,更科学地对有氧锻炼进行卫生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的心率变异性评价指标, 为军事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效果评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98名军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 采集飞行人员三阶段式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前后的心电信号, 计算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0.1Hz指数(ratio of 0.1Hz power, R);将个体训练前后的R值分别标记为R1和R2, 计算其差值(difference value, D;D=R2-R1)。探讨将R2与D值作为训练效果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并制定评价常模标准。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个体的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水平在整个飞行人员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使用Z分数对R2与D值的原始分进行转换, 并制定评价标准。结果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后的R值(R2=0.473±0.248)较训练前(R1=0.197±0.092)显著增高(t=10.59, P<0.001), 且在训练前R值较低的个体更易获得较大的增高趋势。结论 0.1Hz指数适用于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效果评价。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效果评价应综合考虑R2和D指标的等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飞行状态下反映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心率变异性(HRV)特点,探讨以此评价飞行应激的可能性。方法 记录21名飞行员飞行前、中、后及起飞、平飞、着陆时的连续心电图,进行频谱分析,计算低频成分(LF)和高频成分(HF)之比值。结果 飞行中的LF/HF明显高于飞行前和飞行后,平飞时LF/HF明显高于起飞和降落。结论 飞行中,特别是起飞和降落时交感神经活动显著增强,这与飞行的难度和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对高原环境驻训军人的心率变异性和血压的影响,为高原驻训心理卫生保障提供技术方法. 方法 71名高原驻训军人,平均年龄(27.6±6.5)岁,在进驻高原(海拔3780 m) 60 d后,进行深呼吸和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相结合的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记录坐姿平静状态和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状态下的心率、心率变异性和血压指标.由于试验条件限制,仅采集到47名受试者的血压. 结果 ①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状态下受试平均心率低于平静状态(t=2.010,P<0.05),心率变异性指标NN间期的标准差和低频功率高于平静状态(t=3.700、5.401,P<0.01).②高原平静状态下受试者舒张压大于90 mm Hg占31.91%;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状态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平静状态(t=4.062、7.632,P<0.01).③受试者平静和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年龄呈正相关(r=0.363~0.605,P<0.05). 结论 高原驻训期间,自主神经调节反馈训练能够降低心率和血压,增高心率变异性,对抗缺氧造成的生理反应,改善心理状态,可作为军事人员进驻高原的心理卫生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2.
倾斜试验在飞行员晕厥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将自行研制的多功能双向式倾斜床和研究确定的头高位倾斜(HUT)试验方案用于飞行员晕厥的专项医学鉴定方面,以评价其实际应用效果和推广价值. 方法对22名有空中或地面晕厥史飞行员(晕厥组)和20名健康飞行员(对照组)进行倾斜试验.受试者平卧于倾斜床上,以25°/s转体至头向上75°(HUT)并作心电、血压、心率变异和经颅多普勒脑血流测量与对比分析. 结果晕厥组飞行员的体重指数和HUT暴露时程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在HUT暴露前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NN)在晕厥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在HUT暴露后,血压、心率、心率变异性和脑血流速率指标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本研究所采用的倾斜床试验(TTT)技术方案(+75°,3 s,20 min)对飞行员晕厥的诊断敏感性为63.6%(14/22),特异性为100%(20/20). 结论结合TTT进行同步心电、血压、心率变异性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脑血流显像分析是有效和可行的,可为飞行员晕厥的专项医学鉴定提供客观、准确和定量的技术途径与判断手段,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生理性紊乱的心率和血压反应常常用于评价健康人和某些心脏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心率变异(HRV)分析是目前评价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有效方法[1.2]。有关HRV的测量方法和标准,生理意义和临床应用已有了国际较公认的参考标准[3]。国内最近几年关于HRV的研究尽管有了一些报道,但仍缺乏大样本、多中心试验条件下的统一的国人HRV测定方法和标准。航空医学中正常健康飞行员大样本的HRV研究鲜见报道。本文通过对118名健康飞行员HRV时域和频域多参值分析,并与30例正常地勤人员对比,旨在探讨中国健康飞…  相似文献   

14.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反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研究证实,HRV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中可出现异常,对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气压变化对年轻飞行员心率(HR)及短程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压舱结合动态心电图对30名年轻飞行员进行临床试验,记录升压前、升压过程中、高压状态、减压过程中及减压后各5 min的平均HR及所有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异大于50 ms的百分数(PNN_(50))3项短程HRV时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气压升高可使HR减慢,升压前76.56±12.33次/min,升压过程中67.25±10.21次/min,高压状态65.06±7.02次/min;随着大气压的恢复,HR逐渐加快,但未恢复到升压前水平;主要反映交感和迷走神经总张力的HRV指标SDNN和主要反映迷走神经张力的RMSSD、PNN_(50)基本上随着环境大气压升高而升高,随着大气压降低而降低.结论 高气压的变化对年轻飞行员的HR和短程HRV有较明显的影响,在飞行员的选拔和训练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两种机型飞行模拟器对飞行员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检测60名飞行员分别在歼-6、歼-7两种飞行模拟器上完成相同飞行课目时的飞行成绩、附加任务成绩和心率,比较分析此二种模拟器对飞行员工作能力的影响。结果 飞行员在完成双重任务时,操纵歼-7飞行模拟器的成绩明显高于歼-6(P<0.01)。歼-7模拟器飞行中的信息处理速度快于歼-6模型器(p<0.05)。飞行中的心率明显快于基础心率(p<0.01)。结论歼-7型飞行模拟器对飞行员工作能力的影响小于歼-6型飞行模拟器。  相似文献   

17.
毛雅君  陈广城 《武警医学》2013,24(7):637-638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心搏期间的微小差异,是判断自主神经功能的理想指标。临床上,应用HRV判断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某些非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活动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笔者旨在综述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方法及其在心理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无创、无辐射的心脏MRI mapping技术初步评估飞行员心肌组织状况, 探讨该技术在飞行员心肌组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行心脏MRI检查的飞行员和普通人员。按照年龄分为20~40岁组及>40岁组, 分析比较同年龄段飞行员和普通人员心肌纵向弛豫时间(T1值)、横向弛豫时间(T2、T2*值)的差异。将飞行员分别按飞行时间和飞行机种进行分组, 分析比较不同飞行时间及飞行机种飞行员心肌T1、T2及T2*值的差异。结果飞行员总体心肌平均T1值[(1 011.18±24.70)ms]低于普通人员[(1 025.07±25.74)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 P=0.040)。>40岁组飞行员心肌T1值[(1 006.04±29.15)ms]低于普通人员[(1 029.68±20.24)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 P=0.032)。歼击机飞行员心肌T1值[(999.04±17.39)ms]低于轰、运、直机飞行员[(1 023.33±25.53)ms], 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短程静息及深呼吸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动静变化,探讨深呼吸对自主神经损伤HRV的影响及意义.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4例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36例及糖尿病并发症(DMA)组28例,与健康者30例对照;全部施行HRV深呼吸试验(5 min静息态、5 min深呼吸态)检测,分析HRV每一指标的3个变量(静息态值、深呼吸态值、静息深呼差值).结果糖尿病各组深呼吸试验HRV各指标的3个变量值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降低,DMA组较SDM组亦明显降低.结论深呼吸HRV随自主神经损伤程度不同而呈不同程度降低.短程HRV深呼吸试验可静动结合灵敏真实地反映自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模拟空中环境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状态和心理生理反应特点,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方法 对22名立位耐力不良(不良组)飞行员进行了连续动态心电记录和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参数测定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与15名立位耐力正常的健康飞行员(健康组)做了对比。结果 不良组飞行员在模拟仪表飞行中心理生理储备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完成两项任务的质量和处理信息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