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M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0例临床拟诊颈部动脉病变的患者行3D CEMRA检查,部分病例同时行TOF MRA成像、PC MRA成像和DSA检查。将颈部动脉分段后分别统计上述方法所发现的病变数目并进行χ2检验。将所有行3D CEMRA的患者按照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分为三组,将各组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对3D CEMRA成像效果的影响。结果:130例受检者中,18例未发现异常,占13.8%,112例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占86.2%。病变血管288段,其中粥样斑块形成者98段(占34.0%);动脉狭窄者75段(占26.0%);动脉闭塞者20段(占6.9%);动脉发育纤细者44段(占15.3%);动脉迂曲者46段(占16.0%);动脉发育变异者4段(占1.4%);动脉瘤1例(占0.3%)。93例3D CEMRA与TOF MRA比较,除颈外动脉以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1例3D CEMRA与PC比较,各段动脉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8例3D CEMRA与DSA比较对动脉病变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对比剂注射速度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1ml/s组与2ml/s组之间及1ml/s组与3ml/s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ml/s组和3ml/s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 CEMRA诊断颈部动脉病变较TOF MRA及PC MRA准确,基本能代替DSA。不同的对比剂注射速度对CEMRA的成像效果有影像,要获得良好的CEMRA图像,必须选择合适的注射速度。  相似文献   

2.
MR对比增强三维血管成像对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2,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血管三维成像(3D CE-MRA)在头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5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100例患者进行头、颈部动脉3D CE-MRA检查,其中头部56例,颈部44例。将获得的3D CE-MRA原始数据进行减影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结果100例中正常18例,其中头部7例,颈部11例。异常82例,分别为脑动脉瘤4例,脑动静脉畸形(AVM)4例,动脉变异5例,动脉狭窄、闭塞69例(包括动脉硬化后管腔变细、梗塞、栓塞、肿瘤压迫)。结论3D CE-MR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头颈部动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在临床诊断和治疗头颈部动脉病变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磁场三维对比增强MRA(3DCE-MRA)在颈动脉狭窄病变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D快速小角度、多容积激发梯度回波序列,对100例临床疑有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行3DCE-MRA检查,3例同时采用亮血(bright blood)、黑血(black blood)技术,并使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100例3DCE-MRA均获成功,3DCE-MRA图像良好地显示出颈部血管起始段至入颅段,发现血管异常42例,表现为动脉狭窄、闭塞和硬化。3例亮血、黑血技术结合3DCE-MRA清晰显示血管壁及动脉硬化斑块。结论①3DCE-MRA能快速、无创、完整、全程显示颈部血管,准确诊断颈动脉狭窄。②亮血、黑血技术结合3DCE-MRA有助于显示颈动脉狭窄硬化斑块性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磁共振时间飞跃血管成像(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hy, TOF-MRA )与快速多时相造影增强成像(contrast enhance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CE-MRA)在颈部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疾病患者126例,同时进行颈部TOF-MRA和CE-MRA检查,所有病例均行DSA或者手术,并以此为金标准对TOF-MRA和CE-MRA的图像质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伪影]、颈总动脉分叉区狭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及其在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DSA或手术证实阳性病例共89例(动脉瘤3例、动静脉畸形2例、颈总动脉分叉区动脉硬化狭窄84例,共122处狭窄),CE-MRA在颈总动脉分叉区的SNR、CNR分别为20.94±2.57、11.10±3.84,TOF.MRA为12.55±1.71、2.70±0.7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3.360和11.500,P值均〈0.001)。126例的TOF-MRA均出现伪影,而CE-MRA未发现伪影。CE-MRA对颈总动脉分叉区狭窄诊断特异性为99.23%,TOF-MRA为21.5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x^2=120.850);CE-MRA对颈总动脉分叉区狭窄诊断的敏感度为90.88%,TOF-MRA为93.44%,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x^2=0.086)。对于颈总动脉分叉区小于50%的狭窄二者诊断价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x^2=0.063),对于大于50%的狭窄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x^2=65.400)。结论CE-MRA的图像质量、对狭窄评价的特异度、准确度均优于TOF-MRA,而且成像速度快,并且在血管畸形的诊断中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可取代TOF-MRA成为颈部MRA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3D DCE—MRA)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46例疑有血管性病变的患者行3DDCE—MRA检查,用3DFLASH序列(TR/TE4.6/1.8msec)屏气冠状位扫描,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三级评价。观察3DDCE—MRA对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病变的价值。结果所有图像质量均达到优良,都清晰显示正常血管结构及病变情况。346例中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病变兜例。结论3DDCE—MRA能较好显示血管情况,分辨率高。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血管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大中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病变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6.
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DE-MR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中的价值.方法52例临床拟诊为肾动脉狭窄者行3D DCE-MRA检查,15~20ml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经肘静脉快速注射后,采用3DFLASH序列在一次屏气时间内对肾动脉进行冠状位信号采集,将所获得的原始图像行最大信号投影(MIP)重建.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3级评价.观察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对肾动脉狭窄显示情况.结果52例图像质量均达到优良,肾动脉显示满意.其中肾动脉正常89条,肾动脉狭窄24条,共113条.结论3D DCE-MRA合理的成像技术和综合的图像分析,能清楚显示肾动脉并对肾动脉的狭窄部位和程度作出可靠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三维增强MR血管成像在常见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CE-MRA)对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头颅血管3D CE-MRA检查907例,226例同期行DSA检查.常规横断面T2加权像扫描,发现病变时加扫横断面T1加权及冠状面T2加权像;3D CE-MRA用钆对比剂(Gd-DTPA) 0.2 mmol/kg,注射速率3 ml/s,行增强前、增强后动脉期及静脉期3次扫描,图像减影后至工作站上三维重建.结果:(1)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者244例,其中81例有DSA对照,82.5%(80/97)狭窄或闭塞的3D CE-MRA与DSA一致,17.5%(17/97)的3D CE-MRA所示的动脉狭窄较DSA程度重,约重10个百分点.(2)临床高度怀疑脑动脉瘤者118均有同期DSA对照,两者共诊断84例98个动脉瘤,3D CE-MRA对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6.1%(98/102),特异性为76.7%,准确性为91.7%.(3)脑动静脉畸形35例,27例有DSA对照,3D CE-MRA对供血动脉的显示率为81.2%(56/69),对引流静脉的显示率为87.2%(41/47),3D CE-MRA结合MRI对异常血管团的定位及立体显示优于DSA,在显示某些细节上不如DSA.结论:3D CE-MRA能无创、快速、有效诊断常见脑血管病,一次检查即能为临床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可作为脑血管病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re sonance angiography,3D CEMRA)在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3例患者的3D CEMRA及DSA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动脉狭窄的检出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比较3D CEMRA与DSA在不同程度血管狭窄方面的符合程度。结果与DSA相比,3D CEMRA颈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95.9%,两种方法对颈动脉狭窄的检出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在五种狭窄程度(Ⅰ-Ⅴ)3D CE-MRA与DSA比较符合度分别为97.5%,91.7%,88.9%,93.8%,100%。结论 3D CEMR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基本可以替代DSA。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在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具有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的CCF病例,所有患者均行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3DTOF-MRA)及3D-CE-MRA,其中7例为外伤性,3例为自发性,男性6例,女性4例,均经临床及DSA确诊,比较分析3D-TOFMRA与3D-CE-MRA在CCF的显示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3D-TOF-MRA可见6例显示海绵窦扩张,9例可见眼上静脉扩张,2例岩上窦、2例岩下窦引流,海绵间窦扩张2例,瘘口显示2例;3D-CE-MRA可见全部10例患侧海绵窦扩大,3例为两侧海绵窦显影并扩大,可见海绵间窦扩张,眼上静脉扩张10例,岩上窦引流5例,岩下窦7例,瘘口显示6例。结论 3D-CE-MRA较3D-TOF-MRA在CCF诊断对海绵窦扩大及瘘口显示、静脉回流等细节显示更清楚,但对双侧海绵窦同时显影时需结合临床及其他征象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于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20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检查或手术病理确诊,术前患者皆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将血管造影检查或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脊髓血管畸形当中应用诊断的准确率、瘘口位置判断准确情况进行统计。结果经由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本组20例患者作出下述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11例、髓周动静脉瘘3例、脊髓动静脉畸形3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漏诊1例、髓周动静脉瘘漏诊1例。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是90%。同时,经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瘘口位置做出正确判断的有15例,准确率是75%。结论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与瘘口位置正确判断皆具良好价值,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价值。方法 4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系统3D CE MRA成像。评价3D CE 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显影质量,诊断肝动脉系统解剖和变异的能力。3DCEMRA的结果与常规血管造影术(32例)或手术(8例)对照。结果所有病例,3D CE MRA清楚显示肝动脉系统。3D CE MRA准确显示所有31例肝动脉系统的正常解剖。3D CE MRA检出9例解剖变异中的7例。3D CE MRA显示肝动脉解剖与变异的总体准确性为95%。3D CE MRA又可显示肝内肿瘤染色、动静脉瘘形成以及肝动脉受累情况。结论 3D CE MRA是一项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有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3D-CE-MRA)在肢体软组织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肢体软组织血管瘤的MRI表现,全部病例均先行MRI平扫,接着进行单倍剂量三维对比增强MRA检查(包括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静脉期),最后行常规增强扫描。结果血管瘤3D-CE-MRA表现:全部肿瘤均能显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从动脉期至静脉期瘤体内出现迂曲的、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变细的血管团,肿瘤逐渐强化、显影范围增大。结论单倍剂量3D-CE-MRA诊断肢体软组织血管瘤具有特征性表现,并能显示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团注追踪法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评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可疑罹患下肢血管病的糖尿病患者依次行MRA、DSA造影检查;以DSA为金标准,综合评价MRA图像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准确性。结果团注追踪法增强MRA检查,所有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均显示满意。MRA检出狭窄程度≥50%的血管(B类)病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5%、98%,检出血管闭塞(C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99%。MRA对整个下肢动脉、腘动脉以上动脉和腘动脉下血管的评价均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3、0.96、0.91。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肢体血管病性疾病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Moyamoya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2例Moyamoya病患者均行MRA检查,10例行DSA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在MRA图像上均显示颈内动脉分叉以上狭窄或闭塞,在颅脑基底部侧支循环明显异常增多,呈烟雾状血管网;全脑DSA表现为颈内动脉分叉以上大动脉前、中动脉近段狭窄和闭塞,颅底异常增多的血管网及通过侧支循环建立的吻合支显示更为清晰。讨论:MRA作为一种无创伤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Moyamoya病,儿童最为适用;DSA在显示细节如烟雾血管、侧支循环血管等方面优于MR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NATIVE TrueFISP序列非对比剂肾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9例行肾脏检查的患者,利用德国Siemens 1.5TMR对肾动脉及其分支区域进行NATIVE True FISP序列检查,并进行增强扫描,采用MIP法进行图像重组,获得肾动脉成像。对2组肾动脉图像的质量、肾动脉分支、副肾动脉及静脉伪影显示情况,由2位观察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总体显示两组对图像质量的显示无明显差异;True FISP组对肾动脉分支显示的评分为3.1分,高于CE-MRA组的1.9分(P<0.05);TrueFISP组检出副肾动脉13支,高于CE-MRA组的11支;True FISP组肾静脉伪影的评分为4.7分,高于CE-MRA组的3.9分(P<0.05)。结论使用NATIVE True FISP序列进行非增强型肾动脉成像是可以替代CE-MRA检查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三维导航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技术(MRC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健康志愿者和15例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MRCA,并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RCA与冠脉造影结果无差异(P>0.05)。与冠脉造影相比,MRCA对于左前降支(LAD)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4.5%,敏感度为90.8%,特异度为100.0%;对于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2.2%,敏感度为88.7%,特异度为86.2%;对于回旋支(LUX)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2.8%,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76.0%。结论三维导航MR-CA在冠心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MRA评价的价值与限度。方法:临床拟诊颈动脉硬化性狭窄1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3例,行2DPC冠状面定位成像后,作2DDTOF成像,MIP重建。所有病例2周内都作了DSA。血管狭窄按ECST方法计算,分四级。结果:MRA评估正常或轻度狭窄的准确度达96%,只3%的血管过高评估为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病变的准确度都达到100%,无一例高估或低估。2例中度狭窄有1例低估。结论:MRA是一种很有用的评估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术前检查方法。但目前MRA尚不能完全代替DS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