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何守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以其规范化的手术动作,紧凑的步骤衔接及高效率的操作过程,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的重视和青睐。然而,就其手术本身的精细程度和复杂性,严格要求术者双手、双脚、双眼及大脑的密切配合而言,从常规白内障囊外摘除...  相似文献   

2.
成熟期白内障因晶状体核活动度大 ,故术中环形撕囊困难 ;同时 ,大而硬的晶状体核 ,使手术的许多环节易出现问题。我院自 1996年 3月开始对成熟期白内障患者采用不同碎核方法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收集 1996年 3月至 1998年 3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成熟期白内障患者 2 6 7例 (2 91只眼 )。术中采用雕核法碎核患者 92例 (99只眼 ) ,男 4 4例 (47只眼 ) ,女 4 8例 (5 2只眼 ) ;年龄 4 6~ 79岁 ,平均 (6 7± 7)岁 ;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86只眼 ,并发性白内障 6只眼 ,先天性白内障 7只…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术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6年,我们对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中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伴粘连性小瞳孔,浅前房病例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田学敏  冯联兵 《眼科》2001,10(5):310-311
并发性白内障 ,代谢性白内障以及以往认为不适合超声乳化吸除术等类型的白内障 ,手术难度大 ,操作复杂 ,术中容易出现并发症 ,术后视力恢复难以预测 ,我们称之为特殊类型白内障。我院自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共进行 80例特殊类型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除术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80例共 84只眼 ,其中男性 48例 5 0只眼 ,女性 32例 34只眼 ;年龄 42~ 85岁 ,平均 6 6岁。分类 :并发性白内障 2 3例 2 3只眼 ,其中青光眼术后白内障 15例 ,虹睫炎并发白内障 8例 ;挫伤性白内障 12例 12只眼 ;糖尿病性白内障2 5例 2 7…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患者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内障与青光眼的关系密切,两种疾病往往互为因果,手术也比较复杂。手术既要除白内障提高视力,又要控制眼压,保护视神经。本就近年来青光眼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方式、注意事项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常见眼病,是致盲的首要原因,近年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从白内障囊外摘除过渡到超声乳化术,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熟悉和提高的过程,并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更快推广。笔者对近2年来所操作的超声乳化术中难于掌握的撕囊、乳化晶体核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几个问题何守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一种特殊类型,经过30余年来不断改进和提高,其基本操作技术日臻完善,已成为发达国家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术式之一。本世纪初由Kelman医生发明实用性冷冻头后,冷冻法摘除...  相似文献   

8.
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治愈了许多眼底疾病,而术前、术后晶状体的混浊却影响了视力的恢复,因此术中联合或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逐渐增多。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联合硅油取出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使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快,且更有效率,但要求有娴熟的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血压升高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潮  陈镇国  卢月丽 《眼科》2002,11(4):202-203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方法:10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手术时一组用局部注射麻醉法,另一组用表面麻醉法。通过监护仪监测此10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术中血压的变化情况。两组结果予以比较。结果:局麻组术中血压升高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表麻组,血压升高主要发生在局部注射、上直肌固定、电凝这些疼痛明显的操作过程。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患者血压升高主要原因是疼痛刺激。  相似文献   

10.
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 L  Zhang W  Guan Y  Hui L  Yang Y  Shi X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4):284-286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附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18例(19只眼)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附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2只眼联合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结果 18只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只眼因术前黄斑挫伤,视力无改善。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吸附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白内障患者,有效避免了其他手术方法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圆钝超声乳化针头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对手术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设计 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患者342例(406眼)。方法 根据Emery核硬度分级标准将术眼分为非硬核组(Ⅲ级及以下)和硬核组(Ⅳ级及以上),两组术眼分别随机分为圆钝针头组(圆钝超声乳化针头)和锋利针头组(锋利超声乳化针头),并使用相应超声乳化针头进行手术。主要指标 手术总时间、平均超声能量、累积超声时间、有效超声时间、后囊膜破裂率及术后第1天较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增加量。结果 非硬核组及硬核组中,两超声乳化针头组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信息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非硬核组中,两超声乳化针头组术中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硬核组中,圆钝针头组较锋利针头组使用更多的平均超声能量(42.2%±5.1%、38.9%±6.4%,P=0.004)及有效超声时间(15.53 s±3.47 s、13.34 s±3.18 s,P=0.001),其余术中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总体后囊膜破裂率为4.18%,非硬核组和硬核组分别为3.79%、5.17%。非硬核组中圆钝针头组的后囊破裂率(1.42%)明显小于锋利针头组(6.52%)(P=0.035),硬核组中圆钝针头组的后囊破裂率(1.78%)亦小于锋利针头组(9.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5)。非硬核组中两超声乳化针头组中央角膜厚度增加量无统计学差异(78.5 ?滋m±50.6 ?滋m,71.6 ?滋m±53.3 ?滋m,P=0.263),硬核组中圆钝针头组中央角膜厚度增加量(220.8 ?滋m±36.3 ?滋m)大于锋利针头组(198.4 ?滋m±53.1 ?滋m)(P=0.011)。结论 圆钝超声乳化针头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可减少后囊破裂的发生,但对硬核者增加了超声能量和有效超声时间。(眼科,2017, 26: 79-83)  相似文献   

12.
短眼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ang W  Jia L  Yang G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6):440-442
目的 分析短眼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难点,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眼轴长度为20.21~22.10mm的白内障患者122例(143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1.0~1.2者占16.8%,0.5~0.8者占67.1%;术中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7.7%;术后炎性反应明显,角膜可逆性水肿发生率为29.4%,明显高于长眼轴白内障患者(6.7%),高于正常眼轴硬核性白内障患者(12.5%)。结论 短眼轴性白内障患者前房浅、眼前段组织空间狭小、玻璃体压力高,手术难度大;强调切口规范,应用手法碎核技术和低能量、高吸引力超声乳化技术,提高超声乳化操作的有效性,使用高质量黏弹剂,保持前房深度,均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白内障是由许多因素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混浊,是我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治疗方法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因其操作简便,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及视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我院2003年2月~2006年2月,3年间共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369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爆破模式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Liu YZ  Cheng B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4):239-242
目的 探讨以爆破结合高真空模式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效果。方法 将晶状体核硬度 >Ⅲ级的白内障患者 819例 (95 4只眼 )随机分为连续组、脉冲组及爆破组行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中设定负压连续组和脉冲组为 16 0mmHg(1mmHg =0 133kPa) ,爆破组为 2 5 0~ 30 0mmHg;最大能量均为 6 0 %。记录 3组患者术中实际使用的超声能量和时间、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连续组、脉冲组及爆破组术中实际使用的超声能量分别为 2 5 36 %± 6 6 5 %、19 5 4 %± 3 5 0 %及 6 2 7%± 1 2 7% ;超声时间分别为 (2 2 2± 30 )s、(186± 4 1)s及 (36± 6 )s;比较 3组所用超声能量和时间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5 ,0 0 0 0 1)。3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 ,连续组与脉冲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6 2 ) ;与爆破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2 )。术后爆破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低于连续组和脉冲组 (P =0 0 0 5 ,0 0 0 1)。连续组术后角膜水肿 ( )者多于脉冲组和爆破组。结论 应用爆破结合高真空模式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可明显减少超声能量和时间 ,降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 ,减轻术后早期角膜水肿 ,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我科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变化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除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9例(352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患者半随机分为眼内灌注组和无灌注组。并对其原发眼底病类型、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白内障类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眼底病类型、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白内障类型各因素中,,低眼压与脉络膜上腔出血与术式选择相关。本组研究中发生脉络膜上腔出血眼均为多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眼(P=0.017),且行白内障手术未做后节眼内灌注。术后低眼压在无灌注组更为多见(P=0.021)。对于其他并发症及术后视力恢复,两组病例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减少了术中低眼压的危险性。对于核性白内障尤其是硬核白内障,放置后节眼内灌注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爆破模式行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效果。方法将400例(418只眼)硬核(Ⅳ~Ⅴ级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脉冲组和爆破组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实际使用的超声能量和时间、术后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脉冲组和爆破组术中实际使用的超声能量分别为(22.42±5.65)%及(6.30±1.28)%;超声时间分别为(202±25)s及(45±6)s;比较两组所用超声能量和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爆破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明显低于脉冲组(P<0.001)。结论应用爆破模式行硬核(Ⅳ~Ⅴ级核)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可明显减少超声能量和时间,降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减少术后早期角膜水肿,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29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时用非切开方式对粘连性小瞳孔进行扩张。结果白内障术后患者视力均得到提高,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24只眼占82.8%,术后恢复生理性小圆瞳孔25只眼占86.2%。结论对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视力,恢复生理性圆瞳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0-03/2013-02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3例124眼随机分为两组,42例59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SICS组),51例65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手术源性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

结果:术后1d; 1wk两组患者视力≥0.5分别为SICS组38眼(64.4%),41眼(69.5%),Phaco组29眼(44.6%),32眼(49.2%),SICS组的视力优于Phaco组(χ2=4.877,5.243,P<0.05)。术后1,3mo两组视力≥0.5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0.085,P>0.05)。平均角膜散光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组内比较不同时间有统计学意义(F=25.624,P<0.05),且有随时间降低的趋势;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F=0.986,P>0.05),两组患眼术后1wk平均角膜散光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6,2.427,P<0.05)。术后1wk; 1mo Phaco组手术源性散光SIA均低于SICS组(t=-4.628,2.770,P<0.05),术后3mo两组SI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54,P>0.05), 组内比较和组间比较不同时间的SIA均有统计学意义(F=26.37,P<0.05,F=14.29,P<0.05)。两组患者术中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水肿、前房色素膜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比,两种手术术后效果相近,对于白内障的治疗方案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非唯一最佳手术方案,在缺少超乳设备的边远地区,选择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同样可以达到与超乳手术接近的术后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20.
儿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Yun B  Shi Y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2):111-114
目的 探讨儿童超声乳白内障吸除联合丙烯酸酯(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es,IOL)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Acysof折叠式OL植入术的超声乳化组患儿61例(76只眼)及行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硬性IOL植入术的囊外摘除组患儿59例(77只眼),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比较术后视力、并发症和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Q-switched neodymium:yttrium aluminum garnet,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手术率的情况。结果 超声乳化组和囊外摘除组脱盲率分别为100%、90.6%;脱残率分别为72.6%、51.5%;后囊膜混浊发生率依次为6.6%、80.5%,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手术率依次为2.6%、64.9%。两组比较,脱盲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脱残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手术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Acrysof折叠IOL植入术,以手术切口小、组织损伤轻、负压吸引可最大限度清除残存晶状体上皮细胞等特点及IOL材料优良的组织相容性,使手术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减少;Acrysof折叠式IOL在治疗儿童白内障手术中的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