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双尖缝合针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双尖缝合针在腹腔镜下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中的价值.方法双尖缝合针自内环口的内侧进针,自上向下,过疝环口下方向外缝合出皮肤,由疝环口的外侧腹膜外向疝环口的上方缝合,将针尾尖自皮肤的切口处穿出,出针带出缝合线结扎疝环口.结果本组32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25 min,平均15 min,无并发症.32例随访6个月~1年,平均1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双尖缝合针结扎创伤小、操作简单、缝合疝环口完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双孔缝合针在腹腔镜下治疗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237例腹股沟斜疝儿童应用自制双孔缝合针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7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单侧手术181例,时间5~7 min,平均5.8 min;双侧56例,手术时间7~12 min,平均9.1 min。术后均无局部血肿、阴囊水肿、阴囊积气、切口感染、皮下异物感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时间为8~24个月(平均18.5个月),21例失访,未见疝复发及术侧睾丸发育异常。结论在腹腔镜下运用自制双孔缝合针对小儿疝囊进行高位结扎具有手术时间短、局部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操作简单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腹膜外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04—2020-07兰考县中心医院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依据术式分为开放组和腔镜组.比较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围术期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116例患儿,每组58例.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及经验。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4月期间我院对89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双孔法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89例在腹腔镜下完成疝囊高位结扎术,每侧手术时间3~6min,平均4min。13例患儿存在对侧隐性疝,一并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10个月,无一例复发,无阴囊红肿及阴囊积气病例。结论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时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深圳市龙区妇幼保健院开展的腹股沟疝腔镜手术患儿86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腹腔镜常规治疗组46例,ERAS组40例。记录所有患儿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皮下气肿发生率、麻醉复苏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等情况。 结果常规腹腔镜组和ERAS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和皮下气肿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RAS组的手术切口选择在脐周的皮肤褶皱里,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较常规腹腔镜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麻醉复苏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ERAS在小儿腹股沟疝这一单病种中具有安全性高、可行性高、麻醉复苏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患儿家属满意度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儿科常见病,对1岁以上的患儿应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1]。2013-07—2015-10间,我们选用耻骨联合上方小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10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为1岁1个月~2岁8个月。发病时间为3~12个月。患儿活动或哭闹时疝内容物突出,多数可坠入阴囊,休息或平卧时消失,无嵌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全科医师对小儿腹股沟疝的检出率及手术方式。 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由全科医师行问诊及相关的体格检查得出初步诊断,进一步行超声检查后转诊至上级医院行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根据术中诊断回顾性评估社区医院全科医师对小儿腹股沟疝的检出率及社区医院超声诊断准确率,随访术后复发等情况。 结果77例患儿中,全科医师对小儿腹股沟疝检出率为42.9%,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0.1%,并且超声诊断单侧腹股沟疝的54例患儿中,对侧隐匿疝的发生率为35.2%。患儿行腹腔镜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后均随访6个月,术后阴囊短期内稍水肿,无血肿,无1例复发。 结论社区医院全科医师对小儿腹股沟疝检出率低,有必要对全科医师行儿童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培训降低漏诊率。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安全可行且可以同时发现对侧病变,降低了漏诊率,避免了二次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新方法。方法采用一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2例,其中右侧70例,左侧20例,双侧12例。单侧斜疝中有9例存在对侧隐性疝,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高位缝扎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疝平均14分钟,双侧疝26分钟。术后平均2天出院。皮肤切口无须缝线。无并发症。病人随访6~26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一孔法腹腔镜下斜疝疝囊内环口高位缝扎术安全有效、创伤小、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体会。方法在门诊手术室基础静脉麻醉下,对9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取相当于内环下方下腹部皮肤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皮下组织缝合1针,皮肤用纸质胶带拉拢,在门诊观察室观察4~6 h后便可回家,3~4 d后返院复查及更换敷料,不需要住院。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25 min,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1~8 a尚未见复发病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门诊手术室基础静脉麻醉下,采取相当于内环下方下腹部皮肤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小、切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效果可靠,便于被广大农村地区患儿家长接受,有利于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单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10月,对7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采用改良单孔法腹腔镜手术,经脐部置入3 mm或5 mm腹腔镜监视腹腔,在体外使用普通开放手术针持夹持大圆针,在缺损内环口体表刺入并带入4号丝线,在腹膜外环形高位缝扎内环口。结果 77例均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并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斜疝22例(31.4%)。平均手术时间48例单侧疝13 min(7~19 min),29例双侧疝21 min(14~31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8 h(26~52 h),未发现有脐戳孔疝、戳口处血肿、腹膜外气肿、阴囊血肿等并发症。35例获得随访6~36月,平均22.6月,无并发症及复发病例。结论 改良单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斜疝安全、可靠,创伤少,效果好,容易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1.
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改变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切口与人路,减少小儿斜疝术后并发症。方法:取腹股沟中点内上方1cm腹股沟内环口的体表投影处,沿皮纹做长约1~1.5 cm的横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腹外斜肌腱膜后,显露内环口外的精索及疝囊,打开疝囊,将其从精索上稍加游离后,横断,近端缝扎,远端不予处理。结果:36例无阴囊血肿,睾丸水肿,精索损伤发生,随访1~4年,无一例复发及睾丸及萎缩。结论: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切口瘢痕小、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且容易掌握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应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患者295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中诊断符合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感染、积液、疼痛)及复发情况。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放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4d,术后随访6~18个月,无复发及感染病例。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具有手术时间短,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儿腹股沟疝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小儿腹股沟疝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腹腔镜手术组)运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另100例(传统开放手术组)使用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二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较传统开放手术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均明显减少,但住院费用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切口小,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较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儿童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广东省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224例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腹腔镜组及传统组,每组患儿112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二组患儿手术情况、并发症及随访复发、切口瘢痕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低于传统组,其治疗费用高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低于传统组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阴囊血肿、鞘膜积液发生率均低于传统组,其戳孔处血肿发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儿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4±2.8)个月,腹腔镜组患儿瘢痕率、复发率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多种优势,且能够保持较高的安全性及美观度,较传统术式体现了巨大优势,可作为儿童腹股沟疝的首选术式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自制缝合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1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应用自制缝合针为93例患儿行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5±5.8)min,切口不需缝合。除2例有皮下异物感外,无明显并发症。平均住院(3.4±1.7)d。随诊患儿症状均消失,术后无疤痕。结论:应用自制缝合针行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切口小,损伤轻,疼痛轻,康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且可有效防治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1资料与方法 腹股沟疝46例,男41例.女5例,年龄36~89岁。左侧腹股沟疝27例,右侧19例,其中嵌顿疝6例,复发疝2例。Ⅰ型6例,Ⅱ型23例,Ⅲ型15例,Ⅳ型2例。使用美国强生公司的聚丙烯网状平片。腹股沟部斜切口,暴露腹股沟管,提起精索,切开提睾肌,游离并高位结扎疝囊,巨大斜疝呵横断疝囊,嵌顿疝需仔细检畲疝内容的血液循环情况,并完全还纳疝内容物,修剪补片至合适大小及形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经疝囊内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采取经疝囊内高位结扎术治疗,不需要横断、分离及切除疝囊。结果手术时间15~30min,平均22.5min,平均住院时间4.5d,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均随访,尚未见复发病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疝囊内高位疝囊结扎法,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便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平谷医院收治的小儿腹股沟疝患者94例,根据所行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7例。试验组行切口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对照组行开放疝囊高位手术。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手术、住院及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术后试验组阴囊水肿及继发鞘膜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疝可显著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手术指标的同时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小儿腹股沟疝手术1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腹股沟疝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腹外疝,好发于儿童。儿童腹股沟疝多为先天性,腹股沟疝的患病率在所有出生缺陷疾患中排在第1顺位,而儿童腹股沟疝修补术则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手术。小儿腹股沟疝在基层医院已广泛开展,但由于小儿疝的解剖特点及手术医师的技术经验问题,术后复发时有报道。本文报告2000年5月至2009年4月间笔者所做的162例小儿腹股沟疝手术,重点就小儿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初步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的术后临床指标,统计并发症发生率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2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儿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