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长春新碱(Vincristine VCR)常与某些化疗药物合用治疗急性白血病.本文通过临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体外药敏测定结果,对VCR及其联合用药各组的敏感性及联合效应作了统计比较.  相似文献   

2.
多药耐药(MDR)是急性白血病化疗成功的主要障碍之一,其机理涉及诸多因素。建立能够体外准确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在指导急性白血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外药敏检测(MTT法)和白血病细胞P-gp)抗原的表达与白血病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显示:药敏试验与治疗疗效有相关性,临床总符合率82.9%,阳性符合率78.9%,阴性符合率86.9%。认为P-gp的表达是一个有效的化疗耐药指标,白血病缓解病人P-gp阳性率高于初诊病人,P-gp阳性表达的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P-gp阴性患者。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化学治疗仍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不同个体的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不同,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也不尽一致.如何使急性白血病治疗个体化,乃是提高疗效的主要途径之一.急性白血病化疗药敏实验的目的在于用体外药敏实验方法,预测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现已有多种体外药敏实验方法.尽管不同方法在方法学上各有所异,但是,都涉及到一些共同问题,诸如体外药物浓度、给药时间以及敏感性的判定等.本文就上述问题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体外药敏实验的条件体外药敏实验应具备下列必要条件:1.体外实验用药必须有活性或在实验体系中能转化为活性形式;2.肿瘤细胞在体外和体内的代谢必须非常相近,使体外和体内药物作用具有可比性;3.有足够时间使药物  相似文献   

4.
足叶乙甙(Etoposide,VP_(16)),为有丝分裂抑制剂,使细胞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能杀灭M期细胞.临床上常用其与其它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我们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体外药敏测定中,测定了VP_(16)及其联合用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高强度化疗方案的推广,包括抗感染措施在内的支持治疗对保障化疗安全进行,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尤为重要.我们回顾性总结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重点对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药敏特征、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其疗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幼稚细胞中存在着一些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能形成集落的细胞。这些具有克隆能力的白血病细胞被称为白血病集落形成单位(L-CFU)。大量研究表明体外形成的L-CFU与病人体内维持白血病克隆的白血病干细胞密切相关。体外L-CFU的生长特征可以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估计病人预后。L-CFU的体外药敏试验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所以,应用L-CFU体外药敏方法是寻找抗白血病新药的有效手段。现仅就ANLL病人的L-CFU体外药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1例,19例单用维甲酸完全缓解率73.7%;22例与化疗合用完全缓解率77.3%,服用维甲酸至完全缓解时间23~72天,平均38.4±14.73天。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与维甲酸共同培养,维甲酸对早幼粒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率67.22±15.63%与临床疗效相符,药敏试验对估计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将新鲜骨髓标本进行培养,用细胞核仁组成嗜银蛋白检测技术对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体外药敏检测试验。结果;AgNORS颗粒在数量上的变化反映了白血病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是一种灵敏、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生物治疗、长间歇维持化疗序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2009年12月对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69名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白介素-2(IL-2)生物治疗、长间歇维持化疗序贯治疗,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29例,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除1例ALL外,68名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首次完全缓解(ALL-CR1)25例,其中无病存活17例,带病存活2例,死亡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再次完全缓解(ALL-CR2)15例,其中无病存活3例,带病存活3例,死亡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首次完全缓解(AML-CR1)17,其中无病存活10例,带病存活2例,死亡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再次完全缓解(AML-CR2)12例,其中无病存活5例,带病存活1例,死亡6例。结论该序贯疗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CR1患者较CR2患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联合药敏试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为建立与联合化疗相适应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方法:用Chou's半效原则分析法摸索出HA、DA、AA、MA、HAD、HAA、HAM7种化疗方案各药之间的最佳联合比例,按这种比例关系,用MTT法测定了7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对该7种方案的体外敏感性。结果(体外/体内,S:敏感,R:耐药):S/S67例,R/R9例,R/S2例,S/R1例。与临床总符合率96.2%;阳性符合率98.5%;阴性符合率81.8%;试验敏感性97.1%;特异性88.9%。结论:该研究探索的体外联合药敏试验与临床治疗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试验敏感性与单药药敏试验相当,特异性优于单药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1.
邵常岩  房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21):1553-155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患者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强化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例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治疗下强化化疗前后采取全面、严格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化疗后患者造血功能恢复,无1例发生明显感染和出血.结论全面、细致的护理对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强化化疗的顺利实施,以及减少化疗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患者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强化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例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治疗下强化化疗前后采取全面、严格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化疗后患者造血功能恢复,无1例发生明显感染和出血。结论:全面、细致的护理对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强化化疗的顺利实施,以及减少化疗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邵常岩  房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1):1553-1554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期患者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强化化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例急性白血病缓解期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支持治疗下强化化疗前后采取全面、严格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化疗后患者造血功能恢复,无1例发生明显感染和出血。结论:全面、细致的护理对造血干细胞支持下强化化疗的顺利实施,以及减少化疗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药敏试验与临床缓解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为寻找快速、经济、简便、可靠的白血病药敏试验方法,对MTT法检测的85例初治急性白血病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实际缓解的关系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总阳性符合率为70%,阴性符合率为80%,其中AML阳性符合率73%,阴性符合率70%,ALL阳性与阴性符合率分别为61%和100%,AML阳性符合率高于ALL,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ML和ALL组中白血病细胞对一种化疗药物敏感率分别为71%和86%;AML各亚型临床符合率为67%-100%,ALL各亚型为64%-100%,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实验结果与临床实际不符的病例,药敏与CFU-L同步检测的16例中12例有白血病集落自发性生长。结论提示MTT药敏试验可以指导临床用药,是一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细胞单采联合化疗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细胞单采联合化疗治疗50名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与13名单一化疗组患者疗效对比,评估细胞单采联合化疗治疗对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50名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经白细胞单采后化疗,缓解率达68%,早期死亡率4%。单一化疗组13例化疗后3周内死亡3例,早期死亡率达38.4%。结论细胞单采联合化疗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可显著提高近期疗效,是有效、安全的,但对远期生存率尚未发现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MTT法测定卵巢癌对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其对淋巴瘤化疗药物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7例新鲜淋巴瘤标本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并对11种常用化疗药物及联合用药的敏感性进行测定,并与临床实际用药进行4年的跟踪比较,评价其疗效.结果:肿瘤细胞体外药敏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而其平均抑制率结果与临床用药情况的总预测准确率为78.9%.结论:肿瘤细胞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可以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任翼  田大力 《临床医学》2009,29(12):65-67
目的采用四唑盐药敏试验(MTr)方法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NP方案化疗的有效性,筛选敏感病例,指导NSCLC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共收集144例病理证实为ⅠB~ⅢA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接受3~4个周期的NP方案化疗,且随访数据完整。M'IT法检测各病例的肿瘤组织对顺铂(DDP)及长春瑞滨(NVB)的药物敏感性。结果①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与临床治疗疗效的总体符合率为76.4%,体外MTT药敏试验的敏感度为87.4%,特异度为55.1%。②鳞癌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与临床治疗疗效的总体符合率为85.3%,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57.1%;腺癌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与临床治疗疗效的总体符合率为62.7%,敏感度为86.2%,特异度为31.8%;腺鳞混合型体外药敏试验的结果与临床治疗疗效的总体符合率为78.3%,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0.9%。结论①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治疗敏感性有很好的相关性,是指导临床化疗的一种可行而又重要药物筛选方法。②体外药敏试验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选择NP方案化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成人急性白血病是难以治疗的,不管单独的或联合化疗,其完全缓解率并非恒定地高于50%以上。但有少数病例其完全缓解率几达90%,这就提示通过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有改善治疗结果的可能性。但直到目前还没有试验能可靠地预测化疗药物对恶性病患者的疗效,甚至组织类型相同的患者对化疗敏感性也不相同。本文通过白血病细胞体外培养法(即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TRAIL在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表达及化疗药物对TRAIL在急性白血病细胞表达的影响,采集16例初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化疗1天后、3天后和5天后的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AIL的表达;同时采集12例初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分别加VP-16和/或干扰素,培养一定时间后检测TRAIL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化疗前相比,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RAIL的表达水平在化疗1天后即明显提高(P<0.05);在体外培养实验中,VP-16上调TRAIL在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表达(P<0.05),VP-16联合干扰素与单独应用VP-16相比,TRAIL的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诱导TRAIL的表达而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从淋巴细胞起源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包括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月前在临床上首先以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再选择其他治疗,但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目前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非常活跃,本文将从经典耐药机制加膜转运蛋白、基因改变,以及新的耐药机制,如骨髓微环境的改变、微小RNA(Micro RNA)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