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友权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683-1684
目的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变化情况。方法对8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88例尿白蛋白排泄宰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分析。结果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对照组相比.昼夜血压明显升高,昼夜平均血压差值百分率下降。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昼夜血压节律异常,且其微量白蛋白尿与昼夜血压升高、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动态血压监测是利用动态血压仪及分析个体日常的血压变动情况,根据设定的程序可自动测量及记录血压值.通过个人电脑将所设程序入至记录盒上,再由“IF-250“将测量数据传输到个人电脑上,由软件分析接收到的测量数据,可每隔15~30分钟自动测压,也可手工随时测量.能记录最多72h的数据,可测定白昼与黑夜各时间段血压的平均值的离散度,比较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3.
应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护仪对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健康人进行24h动态血压观察。结果发现:24h血压均值妊高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患者和正常健康人均显示24h血压有明显波动,多数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健康人具有双峰双谷的血压曲线变化规律,且多数夜间血压明显低于白天血压,部分妊高征患者夜间血压均值〈16.6/10.0kPa,提示这部分患者夜间不宜应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将动态血压监测 (ABPM )用于临床 ,作者发现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患者动态血压规律有明显差异 ,可能对血尿来源的鉴别有一定意义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共检测患者 4 8例 ,男 35例 ,女 13例 ,年龄 16~ 6 5岁 ,平均 34 6± 2 4 6岁 ,其中肾活检确诊为肾小球病变者 2 5例 ,经详细泌尿外科检查或经手术确诊的非肾小球病变者 2 3例。二、方法 ABPM使用美国WelchAllyn/Tycos公司的QuietTrak无创性携带式血压监测仪 ,其测试数据已作精确性和有效性检验。ABPM测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方法 对32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A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B组),36例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C组)及30例正常对照人群(D组)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比较其数据。结果 A组、B组及C组的昼夜平均动脉压差值明显低于D组(P〈0.01),尤以B组为甚。B组昼夜平均动脉压差值也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糖尿病组失去正常血压昼夜节律,并且这种异常在出现高血压之前已经存在,提示该异常的产生机制有别于非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血压异常,甚至在患者仅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时即进行干预,阻止或延缓其进一步发展,从而有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盂伟 《哈尔滨医药》2002,22(4):26-27
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应用至今有30余年的历史,该项技术近10年来已广泛用于高血压的动态观察及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评价。我们对47例妊高征(PIH)患者作24小进动态血压监测,其目的在于了解PIH的动态变化特点,为PIH的治疗和预后的估计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唐琼珍  黄北南 《江西医药》2010,45(10):1045-1048
与单次诊室偶测血压相比,动态血压监测(am-bulota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血压信息,有利于我们发现白大衣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鉴别继发性高血压;评价降压药物疗效;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血压昼夜节律、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高血压导致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重构从而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合并肾病(DN)患者的血压的特点。方法44例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者(MAU),30例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者(CAU),与96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无蛋白尿者(NAU)相比较。结果随着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增加,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脉压、甘油三脂逐渐升高。MAU组、CAU组与NAU组比较,无论入院时还是出院时使用的降压药的种数均增加。结论DN患者的高血压特点以收缩压和脉压升高为主,随着尿蛋白的增加,血压较难控制,使用降压药物种类增多。  相似文献   

9.
10.
糖尿病肾病(DN)发生的机制中,血压的变化一直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糖尿病肾病尤其是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在不伴临床高血压时已发生24 h动态血压节律性的消失,甚至反转,且昼夜血压节律的异常程度与肾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笔者通过观察对比不同时期的2型糖尿病肾损害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预防和早期康复措施的介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老年糖尿病动态血压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军  蔡红 《贵州医药》1999,23(4):258-260
高血压及老年糖尿病(NIDDM)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规律国内外报道很多。现对我科1995年4月-1997年2月收治的89例老年糖尿病或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观察结果进行分析。1资料及方法三.里临床资料:老年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均按WHO标准确诊。1.豆.且对照组阳组):36例,男34例,女2例,年龄60一幻岁(平均④.58岁)。无糖尿病及严重心肝肾病史,血压正常,肌酸及尿素氮正常。1.1.2NIDDM组(D组):46例,男阿例,女2例,年龄60一明岁(平均月.3岁)。病程0-30年(平均8.37年)。无高血压。玉.1.3NIDDM伴高血压组(DH组…  相似文献   

12.
赵玲  张瑞云 《云南医药》1995,16(6):486-487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的临床应用赵玲,张瑞云,肖践明综述任国钧审校用标准血压计单次测量血压是多年来观察和记录血压的主要方式。但偶然一次测到的血压常不能反映休息和日常活动中的血压状况。患者在家多次测量血压虽能增加信息量,但受到测量技术、记录次数与误差的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与心率变异性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4例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门诊及病房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患者(HCKD)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接受治疗的3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EH)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动态血压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h DBP、24h SBP、n DBP、n SBP等各个动态血压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DNN、SDANN、r MSSD、PNN50等HRV时域法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70.59%的发生非杓型血压比例相比,观察组88.24%的比例明显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KD患者平均24 h、夜间血压较高,HRV降低幅度较大,血压昼夜节律异常。  相似文献   

14.
根据发表于今年3月1日出版的内科学年鉴(美国)上的校正的肾脏病饮食(MDRD)研究长期随访的结果,低目标血压可延缓非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MOBIL-O-Grap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组)和3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24小时血压,比较其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SBP、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两组无差异(P>0.05),nSBP、nDBP、夜间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存在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血压升高,夜间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分析我院4年来住院的肺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动态血压变异性及节律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人工观察血压的时间在临床上不能明确规定 ,作者通过对 10 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 ,从中找出最佳测量血压的时间 ,以指导临床医生对高血压患者高峰值掌握 ,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好的用药。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为符合 1978年 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 4 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0 0例 ,其中 4 0岁~ 5 0岁 15例 ,5 1岁~ 60岁 3 5例 ,60岁以上 5 0例 ,男 5 5例 ,女 4 5例 ,家族史阳性者 62例 ,阴性者 3 8例 ,纯收缩期高血压 3 5例。高血压病 期 88例 ,占 88% ,高血压病 期12例 ,占 12 %。 期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氨氯地平(络活喜)对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和血压晨峰(MBPS)程度的影响。方法:对入选的150例1、2级高血压患者口服氨氯地平,服用前及8周后应用ABPM评价血压和血压晨峰程度的变化。结果:15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8周后,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MBPS(+)的患者减少,MBPS(-)的患者增多,治疗前后频数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不仅能有效控制24h血压,而且还能降低血压晨峰程度。  相似文献   

19.
24h动态血压监测中血压昼夜节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志安  周俊英 《河北医药》2000,22(12):942-943
随着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BPM)的广泛应用 ,其揭示了一些以前悬而未决的临床现象 ,如白大衣性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时间规律等。但有关血压昼夜节律的一些问题目前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包括它的定义、测量计算方法及临床意义 ,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综述。1 血压昼夜节律的定义ABPM证实[1] 正常人和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2 4h血压变化具有一定的可重复的规律 ,即白昼血压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 ,而夜间则处于较低的水平 ,凌晨 2~ 3:0 0血压水平达到最低 ,从 4~1 2 :0 0血压水平快速升高 ,约 8~ 9:0 0达到最高峰 ,1 7~ 1 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动态血压监测评价氨氯地平(络活喜)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选条件的120例患者服用氨氯地平5~10mg,服药前及服药后8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2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8周后,24h、白昼、夜间平均血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能很好且能平稳持久降压,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