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负荷剂量的地佐辛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负荷剂量为地佐辛1.0mg+0.25%罗哌卡因6ml,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7mg+0.125%罗哌卡因6ml:B组:负荷剂量地佐辛1.5mg+0.25%罗哌卡因6ml,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7mg+0.125%罗哌卡因100ml;C组:负荷剂量为吗啡1.5mg+0.25%罗哌卡在6ml,镇痛泵配方为吗啡7mg+0.125%罗哌卡因100ml,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采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mL/h。用VAS分评价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硬膜外术后镇痛中的并发症。结果:B和C组镇痛效果较满意,A组镇痛效果一般,特别是镇痛早期(术毕12h内)较差。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和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负荷剂量为地佐辛1.5mg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布比卡因与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P.P.H(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比较。方法:将100例P.P.H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输后镇痛泵地佐辛组(治疗组):地佐辛0.5mg/kg+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100ml。吗啡组(对照组):吗啡1μg/kg+罗哌卡因+生理盐水至100ml统计48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观察VA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治疗组)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P.P.H术后硬膜外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确切,而且较吗啡复合罗哌卡因不良反应少,所以更适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吗啡与地佐辛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44例上腹部手术患者,根据硬膜外术后镇痛用药不同分为2组:A组,吗啡5 mg+0.224%罗哌卡因200 ml;B组,地佐辛5 mg+0.224%罗哌卡因200 ml.结果 2组术后镇痛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5 mg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少,与罗哌卡因是较佳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4.
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程  闫诺  李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5):698-699,702
目的:观察地佐辛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M组为吗啡组:吗啡5 mg+甲磺酸罗哌卡因224 mg;D组为地佐辛组:地佐辛5 mg+甲磺酸罗哌卡因224 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采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给...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剖腹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剖腹产手术且需要硬膜外镇痛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组(D组:镇痛配方为地佐辛5mg+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至100mL)和吗啡联合罗哌卡因组(M组:镇痛配方为吗啡5mg+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20mL+生理盐水至100mL),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期间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镇痛效果相当,但D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剖腹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其镇痛效果与吗啡相当,但阿片类镇痛药相关不良反应更少,更适合剖腹产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和单纯持续输注(LC)两种模式的镇痛效应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n=100)采用Graseby-9500泵以LCP模式镇痛: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1ml/h+blous 1 ml/次,锁定时间10min镇痛药液为0.01%吗啡+0.2%罗哌卡因;Ⅱ组(n=100)采用艾克孚镇痛泵以LC模式镇痛,负荷剂量为吗啡1mg,持续给药以2ml/h,药液为0.004吗啡+0.2%罗哌卡因混合液。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回病房后(VAS=0)开启。术后4,8,16,24 h进行镇痛效果评分,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硬膜外用药量,开启镇痛泵距最后一次硬膜外注药时间相似;Ⅰ组、Ⅱ组吗啡用量分别是(3.18±3.66)mg、(2.92±0.5)mg(P>0.05);罗哌卡因用量分别是(6.25± 0.73)mg、(9.6±0.81)mg(P<0.05)。Ⅰ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Ⅱ组;Ramsay镇静评分及BCS舒适评分于8h时点Ⅰ组略高于Ⅱ组,其余各时段相似。两组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基本一致。结论 0.01%~0.004%吗啡+0.2%罗哌卡因混合液硬膜外以LCP模式或LC模式均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以LCP模式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吗啡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探讨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的剖宫产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为地佐辛组,配方为:地佐辛10mg+0.5%盐酸左布比卡因25ml;B组为吗啡组:吗啡5mg+0.5%盐酸左布比卡因25ml,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加入镇痛泵术后行硬膜外镇痛.负荷剂量为5ml,持续剂量2ml/h,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采用VAS评分法,并同时观察两组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呼吸抑制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镇痛效果均较好,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低浓度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A)和单纯持续输注(LC)两种模式的镇痛效应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n=100)采用Graseby-9500泵以LCP模式镇痛:负荷剂量 5 ml+持续剂量 1 ml/h+blous 1 ml/次,锁定时间 10 min 镇痛药液为0.01%吗啡+0.2%罗哌卡因;Ⅱ组(n=100)采用艾克孚镇痛泵以LC模式镇痛,负荷剂量为吗啡 1 mg, 持续给药以 2 ml/h,药液为0.004%吗啡+0.2%罗哌卡因混合液.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回病房后(VAS=0)开启.术后4,8,16,24 h 进行镇痛效果评分,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硬膜外用药量,开启镇痛泵距最后一次硬膜外注药时间相似;Ⅰ组、Ⅱ组吗啡用量分别是(3.18±3.66)mg、(2.92±0.5)mg(P>0.05);罗哌卡因用量分别是(6.25±0.73)mg、(9.6±0.81)mg(P<0.05). Ⅰ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Ⅱ组;Ramsay镇静评分及BCS舒适评分于 8 h 时点Ⅰ组略高于Ⅱ组,其余各时段相似.两组恶心呕吐、瘙痒发生率基本一致.结论 0.01%~0.004%吗啡+0.2%罗哌卡因混合液硬膜外以LCP模式或LC模式均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以LCP模式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输注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和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镇痛的患者,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RFM(罗哌卡因、芬太尼、吗啡)和RM(罗哌卡因、吗啡)两组,每组60例;RFM组用0.15%罗哌卡因+芬太尼0.2mg+吗啡0.5mg配制镇痛液100ml;RM组用0.15%罗哌卡因+吗啡3mg配制镇痛液100ml;两组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RFM组有效率96.7%,优良率81.7%,不良反应发生率1.67%;RM组有效率81.7%,优良率60.0%,不良反应发生率18.33%;RFM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M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吗啡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梁坤辉 《黑龙江医学》2012,36(10):745-747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在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需行下肢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分为3组,每组30例,均采用硬膜外术后镇痛。A组采用地佐辛5.0 mg+罗哌卡因150 mg;B组采用吗啡5.0 mg+罗哌卡因150 mg;C组采用罗哌卡因150 mg。观察并记录各组病人术后4、8、24、48 h的镇痛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组与B组镇痛效果好,VAS评分在术后各时点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方面,B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地佐辛同罗哌卡因联合吗啡均有良好的硬膜外镇痛效果,但前者不良反应少,是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不同阿片类药物联合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3组。术后A组硬膜外注入0.125%罗哌卡因10ml联合吗啡2mg,B组联合舒芬太尼5μg,C组联合芬太尼0.05mg。记录术后各时点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和并发症。结果VAS评分术后9h时A组低于B组,B组低于C组(P〈0.05);术后12h和24h时A组低于B组和C组(P〈0.05),B、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运动阻滞程度和并发症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吗啡联合低浓度局麻药可增强镇痛效果,延长镇痛时间,是剖宫产术后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地佐辛和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硬膜外麻醉的剖宫产手术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舒芬太尼50pg十0.178%甲磺酸罗哌卡因100ml;B组:地佐辛10mg+0.178%甲磺酸罗哌卡因100ml。手术结束前15rain给予PCEA负荷量,PCEA持续背景剂量为2ml/h,自控剂量为0.5ml,锁定15min。对2组切口痛及内脏痛视觉模拟评分(vist]alanaloguescale,VAS)评分、Ramsay评分、Bromage评级、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两组对切口痛的镇痛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O.05),但B组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强于A组(P〈0.05);两组Bromage评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Ramsay评分B组高于A组(P〈().05);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10mg地佐辛复合0.1780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分别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痔上粘膜环切术后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时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痔上粘膜环切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D组:地佐辛10 mg;F组:芬太尼0.4 mg,各组均复合0.125%罗哌卡因加至100 ml硬膜外镇痛。比较2组术后不同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病人自控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泵的患者按压次数(D1)与实际进入次数(D2)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组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及D2/D1比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中有9例出现恶心,7例出现呕吐,与D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 mg的地佐辛复合0.125%罗哌卡因对痔上粘膜环切可达到有效的硬膜外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地佐辛联合芬太尼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对血清五羟色胺(5-HT)和P物质(SP)的影响。方法拟于全麻下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老年患者9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地佐辛组(A组)、芬太尼组(B组)和地佐辛联合芬太尼组(C组)。3组分别于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镇痛泵中的镇痛液5 ml作为负荷量,术毕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静脉接PCA泵泵入。镇痛液配制:A组为地佐辛0.5 mg/kg,B组为芬太尼10μg/kg,C组为地佐辛0.25 mg/kg+芬太尼5μgkg,各组泵中均加入昂丹司琼8 mg及生理盐水总共配制成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采用VAS评分法和Ramsay评分法分别于术后2、6、12、24及48 h评价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测定麻醉前及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SP浓度;记录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2 h比较,3组术后24、48 h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后2、6、12、24 h Ramsay评分明显较高(P<0.05)。与麻醉前比较,3组患者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PS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A、B组比较,C组术后12、24、48 h血清5-HT和SP浓度明显降低(P<0.05);A、B 2组各时点5-HT和S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比较,C组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发生率明显较低(A组16.7%,B组26.7%,C组6.7%,P<0.05)。结论地佐辛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老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抑制术后5-HT和SP浓度的升高,不良反应发生少,优于二者单独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3种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195例患者术后随机分成A、B、C 3组;A组病人术后疼痛治疗肌肉注射哌替啶100 mg;B组患者术后经连续硬膜外导管注入0.25%罗比卡因5 ml,内含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行单次硬膜外术后镇痛,同时拔除连续硬膜外导管;C组于术后前15 min经连续硬膜外导管注入0.25%罗比卡因5 ml+吗啡2 mg+氟哌利多1 mg,且保留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术后6、12、244、8 h时间段观察3组镇痛效果(VAS评分)、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术后6、12、244、8 h,A组病人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术后244、8 h,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C组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于A组及B组(P〈0.01)。结论:术后硬膜外自控(PCEA)应用于妇产科剖宫产术后患者镇痛优于单次吗啡硬膜外镇痛,更适用于术前对疼痛比较敏感或对手术痛有顾虑者。  相似文献   

16.
鞘内注射吗啡和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琳  徐铭军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6):1478-1481
目的 观察鞘内注射吗啡、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时观察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超前镇痛与传统硬膜外给药在术后镇痛方面的区别.方法 选择60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采用双盲法鞘内注药:吗啡组(M组):罗哌卡因20 mg+吗啡0.3 mg;舒芬太尼组(S组):罗哌卡因20 mg+舒芬太尼8 μg;对照组(R组):罗哌卡因20 mg,3组均加10%葡萄糖至3 ml.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泵(PCEA)配方:各组均为0.16%罗哌卡因+0.0025%氟哌利多+0.9%氯化钠溶液至100 ml,其中R组在PCEA中添加吗啡6 mg(浓度为0.006%).镇痛泵设置:背景剂量2 ml/h,自控镇痛1 ml,锁定时间15 min,每小时限量6 ml,镇痛时间24 h.随访记录术后2、4、6、8、24、36、48 h时患者的镇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普瑞斯-亨利(P-H)评分进行评价;比较3组患者PCEA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并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VAS及P-H评分呈现一致性,M组于各时点VAS分别为(10±7)、(13±8)、(11±8)、(16±8)、(10±8)、(6±6)、(3±4)分,均明显低于R组各时点VAS:(25±13)、(32±10)、(40±9)、(39±12)、(28±10)、(20±9)、(13±11)分(P<0.05);S组各时点评分为(2±2)、(9±11)、(19±15)、(25±9)、(19±8)、(12±6)、(8±7)分,均明显低于R组(P<0.05);S组VAS于术后2 h低于M组(P<0.05),后5个时点VAS M组低于S组(P<0.05).PCEA泵的使用情况:M组与S组总按压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在各时间点与R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不良反应:M组、S组及R组发生恶心者分别为17、2、17例;发生呕吐者分别为11、1、8例;出现瘙痒者分别为6、12、5例.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鞘内注入吗啡0.3 mg或舒芬太尼8 μg用于超前镇痛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镇痛方式.其中鞘内注射吗啡的镇痛作用强而持久但不良反应多,可用于中长手术的术后镇痛;鞘内注射舒芬太尼的镇痛时效短、作用强,且副作用少,可应用于剖宫产术等时间较短手术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全(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P组)和对照组(C组),n=30。两组患者在给予硬膜外1mg吗啡负荷量后,P组术后应用2天帕瑞昔布钠40mg,每日2次,静脉注射,C组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0.15%罗哌卡因+吗啡2mg共100ml,2ml/h)。记录术后48h内各时点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及疼痛补救措施,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和生化指标变化,行术后24、48h患者总体满意度评价。结果 P组仅术后24h静息VAS评分高于C组(P<0.05),而其余时点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术后12、18、24、28、36、48h时点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且术后24、48h镇痛评价"非常好"比率明显优于C组(P<0.05),而术后瘙痒、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低血压、发热的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使用帕瑞昔布钠40mg,每日2次静脉注射,可以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总体满意度,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赵琳  王建芳  赵金石 《医学综述》2013,19(6):1141-1143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怀来县中医医院就诊的90例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完全随机分为A组、B1组和B2组,每组各3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结束前30 min子宫切除后残端缝合时,A组静脉滴注地佐辛0.2 mg/kg、B1组地佐辛用量为0.1 mg/kg、B2组地佐辛用量0.15 mg/kg;另B1、B2两组且均在切皮前切口周围0.5%罗哌卡因阻滞、术毕拔套管时盆腔喷洒0.25%罗哌卡因15 mL;并分别在术后的0.5、2、6、12、24 h记录患者在安静和咳嗽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程度例数、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情况、术后镇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B1、B2组术后疼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拔管期躁动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三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用地佐辛0.1 mg/kg联合罗哌卡因超前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小剂量应用对术后苏醒影响小且可减少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