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例1:女,70岁。1984年因冠心病住院治疗时发现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出院后一直控制饮食并不规则口服优降糖。近2周来连续服用优降糖2.5mg/次,每日3次。于1989年6月22日突然意识不清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4小时入院。查体:血压20/12kPa,意识不清,压眶反射存在,双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左鼻唇沟变浅,颈软。心  相似文献   

2.
例1,女性,71岁,1985年8月26日入院。有糖尿病史2年余,一直服优降糖2.5mg日3次,尿糖控制在+~艹之间,平时无不适。此次因急性胃炎入院,查血糖350mg/dl,尿糖卅,酮体(-)。入院后因呕吐而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后病情稳定,于9月5日及7日查血糖分别为188mg/dl和199mg/dl,遂于8日停用胰岛素改口服优降糖2.5mg日3次。从服优降糖第3天起,患者即感头晕,视力模糊,第4天空腹血糖97.3mg/dl,时有呕吐,进食少,而优降糖剂量未减。服药后第22天晚上8时许,患者说话欠流利,嗜睡,次晨5时昏迷,口角右斜,左侧肢体偏瘫,双侧巴氏征(+),诊为脑血管意外。晨7时半血糖回报35mg/dl,给静注50%葡萄糖60ml后神志转清,视力恢复,口齿清楚,四肢活  相似文献   

3.
1病历简介 患者,男,79岁,主因流涕、心悸2d,伴发热1d于2009-01-22日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冠心病病吏多年,近半年口服优降糖2.5mg,3次/d,二甲双胍0.25g,3坎/d.入院后依据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为:(1)慢性支气管炎并肺内感染;(2)2型糖尿病;(3)冠心病.(4)高血压.给予氧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75mg;卡托普利12.5mg,3次/d;二甲双胍0.25g,3次/d;优降糖2..5mg,早晚各1次.  相似文献   

4.
一般不主张于孕期使用磺脲类药物,因其可引起新生儿低血糖与胎儿异常,但这一看法是基于优降糖与格列甲嗪等药物问世前的研究结果.本研究证实相当量的优降糖不会穿透人的胎盘,因而认为优降糖可取代胰岛素治疗孕期糖尿病. 研究对象为单胎妊娠的18~40岁孕期糖尿病病人404例,均妊娠11~33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浓度为5.3~7.8 mmol/L.空腹血糖<5.3 mmol/L而行饮食控制疗法的患者如果以后空腹血糖≥5.3 mmol/L或餐后血糖≥6.7 mmol/L者亦列为受试对象.受试者随机用优降糖或胰岛素治疗.胰岛素开始剂量为0.7 U/kg,每天3次皮下注射,必要时可每周增加用量.优降糖开始用量为每日晨口服2.5 mg,第2周增加2.5 mg,其后每周增加5 mg直至控制血糖于理想水平,必要时每天总量可达20 mg.治疗目标为平均血糖5.0~5.9 mmol/L、空腹血糖3.4~5.0 mmol/L,餐前血糖4.5~5.3 mmol/L与餐后血糖<6.7 mmol/L.用优降糖治疗者2周不能达到上述目标者改用胰岛素治疗. 结果优降糖治疗组共203例,胰岛素治疗组共201例.优降糖组有139例(69%)、胰岛素组146例(72%)确诊时空腹血糖≥5.3 mmol/L.两组治疗前1周平均(±SD)血糖浓度[(6.4±1.1)mmol/L;(6.5±1.2)mmol/L]与糖基化血红蛋白[5.7%±1.3%;5.6%±1.2%]相类似.治疗期间两组平均血糖浓度相似.优降糖组8例(4%)改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浓度降至2.2 mmol/L以下者优降糖组4例,胰岛素组41例.优降糖组与胰岛素组发生子痫前期与剖宫产者亦相类似(分别为6%∶6%与23%∶24%). 新生儿情况两组相似,优降糖组与胰岛素组娩出婴儿体重高于孕龄预计值者(12%∶13%)、巨体儿(≥4 000 g)者(7%∶4%)、有肺部并发症者(8%∶6%)、低血糖者(9%∶6%)、入新生儿监护病房者(6%∶7%)与胎儿异常者(2%∶2%)均相类似.优降糖组中婴儿脐带血中均未检出优降糖. 本研究结果表明孕妇于其胎儿器官发生后可接受优降糖治疗,其胎儿异常发生率与使用胰岛素相类似,亦类似于以前报道的非孕期糖尿病妇女娩出婴儿的先天性异常发生率,因此优降糖是治疗孕期糖尿病的一种有效的胰岛素替代药物. (李春元摘李梓校)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7岁,教授,病案号80984。于1975年经确诊患有糖尿病,长期服用D860治疗,效果满意,血糖7.2mmol/L(130mg/dl)。 4年后因发现肝功能受损(SGPT60U,γ-GT280U),改用优降糖(2.5mg 3/日)治疗。服药4天后,患者性格突变暴躁,易激惹,与平时判若两人,发作时虽自知行为举止有悖常理,但无法自我克制。 停用优降糖2~3天后,上述精神症状消失。故重新恢复D860治疗。2年后患者试图再次改服优降糖(剂量同前),但2~3天后,上述精神症状又复出现,于是再次停服优降糖。在  相似文献   

6.
优降糖致低血糖反应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降糖是目前常用的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之一,如应用不当可引起严重低血糖反应,作者遇到3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57岁。糖尿病史2年。近来服消渴丸10粒,每日3次,(相当于优降糖7.5mg),某日晨4时出现反常行为,撕脱衣服,谵语,早餐后好转。下  相似文献   

7.
用N-4-[2-(6-氯-2-甲氧-苯甲酰胺)-乙基]-苯磺酰-N’-环己脲与牛清白蛋白结合为一免疫抗原,~3H-优降糖作为示踪剂,葡萄糖聚糖包炭末法可测得小至25pg优降糖的血浆含量。口服优降糖2.5mg和5.0mg,血浆浓度迅速增加,2小时后其峰值分别为60.0±15.8ng/ml及153.0±8.4ng/ml,24小时后分别下降到6.2±2.6ng/ml及13.0±8.5ng/ml。血浆优降糖消失曲线含有2期:第1期的半衰期为70分,第2期的半衰期为5小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半衰期无显著不同。口服优降糖后血浆曲线与  相似文献   

8.
正病历摘要患者,男,63岁。主诉发现血糖升高16年。现病史患者于1993年夏偶测随机血糖10mmol/L,尿糖(++),未控制饮食,间断不规律服用优降糖0.5mg,3次/日,降糖灵50mg,3次/日,未监测血糖,自觉肢体乏力,且症状逐渐加重。1998年开始出现手足麻木和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老年科收治并发于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昏迷4例,对其误诊原因和治疗体会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66~73岁,均有糖尿病史,病程2月~21年,8年以上3例。伴有高血压病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2例,脑萎缩1例,硬膜下血肿手术后1例。急诊初步诊断脑出血2例,脑血栓2例。发病时间在夜间23时至次晨3时。服优降糖3例(15mg/d1例,5~10mg/d2例),甲磺丁脲3.0/d1例。2.临床表现:急诊时4例均呈深昏迷,呕吐2例,大小便失禁2例,抽搐1例。瞳孔对光反射减弱1例,短阵室速、频发室早1例,Chaddock征阳性2例,Gordon征阳性1例。3.化验:血糖0~1.68…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本文报道13例由优降糖引起的长时间低血糖症,均为1983—1984年间因低血糖首次就诊、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有服用优降糖的病史、血糖低于50mg/dl、用葡萄糖治疗后血糖仍低于50mg/dl超过12小时的患者。本组病例平均年龄76.2(68—89)岁;入院时平均最低血糖为29.8±2.9(10—6)mg /dl。其中7例低血糖发生在用优降糖治疗4开始后1周内,2例在仅服用一次优降糖5mg后即发生低血糖。尽管用20—50%葡萄糖静脉注射和5 10%葡萄糖持续静滴,但仍有8例低血糖状态持  相似文献   

11.
陈洪华  王洛庆 《山东医药》2002,42(18):76-77
1995年 4月~ 2 0 0 1年 8月 ,我院对 3 0例单用磺脲类药 (SU)治疗效果较差的 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蝮蛇抗栓酶 (SVATE)治疗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 1980年 WHO制定的诊断标准 ,应用小剂量优降糖 (5 mg/d)治疗效果均较差。随机分成两组 :1治疗组 (3 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 6.2岁 ;病程 1~ 16年。2对照组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 5岁 ;病程 1~ 12年。治疗方法 :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 ,对照组优降糖增至10 mg/d,治疗组除优降糖增至 10 mg/d外 ,还应用SVATE0 .5 U加生理盐…  相似文献   

12.
女患,68岁。糖尿病史6年。不规则治疗。因发烧、尿频伴食欲不振一周诊断为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入院。当时查除血糖11.9mmol/L,尿糖(+),尿中除可见数个红、白细胞外余均正常。入院后给予优降糖2.5mg 每日三次及氟哌酸等治疗。于次日中午及下午4点相续出现2次意识不清,且一次重于一次。第2次出现颈抵抗,双侧巴彬斯基征(+)。血糖1.8mmol/L。持续静滴10%葡萄糖,6小时恢复正常。讨论本例为68岁女性,仅口服优降糖5mg即出现低血糖反应致昏迷。其原因考虑主要与年老体弱,食欲不振有关。因此我们认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服优降糖时应从小剂量开始,如食欲不振酌情减量。一旦发生低血糖症立即供糖治疗。意识障碍者应静脉给10%或50%葡萄糖。如无效,可考虑给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57岁,既往有冠心病病史10余年。10天前两次查血糖分别是8.9、9.4mmol/L,诊为Ⅱ型糖尿病,给予优降糖2.5mg,每日3次。1天前发生间断性全身不适感,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失语。入院查体:意识清,双眼右向凝视,右眼向上、下、内运动受限,右侧周围性面瘫,右侧上下肢肌张力低下,肌力Ⅱ级,左侧正常,双侧巴氏  相似文献   

14.
麦胚辅助治疗Ⅱ型糖尿病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胚芽(简称麦胚)是从小麦麩皮中提取的鲜胚芽,我们采用其经加工制成的片状或粉状食品辅助治疗Ⅱ型糖尿病80例,进行了3个月的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将无明显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30例,均符合1980年WHO诊断标准。其中男35例,女75例;年龄36~69岁,平均51.5岁;体重44~85公斤。病程1~16年,平均4.2年。除饮食控制外,均接受药物治疗(优降糖2.5mg每日2次)。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低血糖症误诊为脑梗死八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血糖症是急诊科常见急症 ,有典型症状者较易诊断。老年人更易发生低血糖症 ,且发生后症状很不典型 ,极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期间发生的低血糖症误诊脑梗死的 8例患者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对象 :本组 8例患者 ,男 3例 ,女 5例 ,年龄 6 2~ 81岁 ,平均 6 8 5岁。既往已知有糖尿病者 6例 ,其中 5例服用优降糖 ,剂量 5~ 15mg/d ,1例服用达美康 ,剂量 16 0mg/d ;无糖尿病者 2例。 8例中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者 5例 ,有 3例服用倍他乐克 5 0mg/d。   2 .诊断依据 :(1…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药物性低血糖致偏瘫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瘫在急诊患者中系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所致。而由低血糖引起者在临床少见,现将4例报告如下。 例1,男,73岁,因左侧肢体不灵活半天就诊。查体:意识矇眬,言语不清,流诞,左侧鼻唇沟变浅,闭目无力,伸舌向左偏,左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肢体皮肤温度较对侧低,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追问病史,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20年,半年前诊断并发糖尿病,眼优降糖2.5mg,每日1次。急查血糖1.1mmol/L,血清尿素氮13.9mmol/L,血清肌酐203.3μmol/L,经静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口服降血糖剂磺脲类药物中的甲磺吡脲作为可望防止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展的药剂而引人注目。作者通过给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优降糖,使患者血糖处于稳定控制状态后,改为甲磺吡脲,以比较两者的临床降血糖作用。研究对象为20例Ⅱ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给予优降糖2.5~5.0mg,使血糖处于控制状态达4个月以上。患者年龄43~81(平均64)岁,病程1~20(平均9)年,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0岁,农民,因口干、多饮、多尿、消瘦5月,于2003年6月7日就诊.BMI 22,空腹血糖1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4%,诊断为2型糖尿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无肝炎病史.给予优降糖2.5mg每天2次,早晚餐前口服.一周后变查空腹血糖为5.6mmol/L,嘱继续口服优降糖.  相似文献   

19.
作者报告用晚餐前混合胰岛素一次注射加早餐前优降糖一次口服联用治疗肥胖Ⅱ型糖尿病可较好地控制血糖,疗效优于单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病人和方法肥胖Ⅱ型糖尿病患者21例,体重指数(BMI)36.0(29.1~43.1)。均为40岁后罹病,病程1年以上,以前均接受过磺脲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21例随机分组,10例为胰岛素/安慰剂(I/P)组;11例为胰岛素/优降糖(I/G)组。在治疗16周期间两组均每天晚餐前注射混合胰岛素(70%NPH,30%正规胰岛素),另每天早餐前 I/P 组服安慰剂,I/G 组服优降糖10mg。每周自测毛细血管血糖(CBG)以指导调整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20.
胃复安为胃肠道疾病的常用止吐药,可有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本刊曾报道过4例,为引起临床重视,现综合报道胃复安引起锥体外系症状18例。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13例。年龄1~56岁,其中15岁8例。口服胃复安5mg 每日3次者4例,其中1例18天后口服胃复安10mg,每日3次;口服胃复安8~10mg 每日3次者13例,其中1例口服前肌注胃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