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良英教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妇科名中医,曾任云南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云南省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2.
癥瘕是一种较常见、难治的妇科临床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盆腔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历代先贤对本病的防治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虽然立论遣方各有特色,但总结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认识,正虚邪实、血脉瘀阻、气滞痰瘀阻络等学说占主流。本人在历代医家治疗该病经验结论的基础上,认为中医防治妇科癥瘕疾病应遵循四大思路:扶正固本、不治已病治未病;活血化瘀、审因论证、分型论治;活血散寒、注重标本缓急;痰瘀同治、思辨周全。  相似文献   

3.
癥瘕是女性生殖系统内形成肿块的一种疾惠。前人对癥瘕生于胞宫者称为“石瘕”,相当于现在之子宫肌瘤。生于咆脉者称为“肠覃”,与现在之卵巢囊肿或输卵管积水相似。  相似文献   

4.
卓鹏伟  吴鸿洲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171-1171,1204
本文从《临证指南医案》所载癥瘕病案入手,总结出叶天士对癥瘕病的认识及辨论治规律:癥瘕属气聚,为血结,是从无形至有形的发展过程,病属肝胃奇经;首次提出癥瘕属"络病",并创络病治法;治宗仲景、丹溪诸家,主张以缓攻为主,随证施治,并提出癥瘕"急攻成胀"的戒律。  相似文献   

5.
刘凤斌教授将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与经络学说相互联系,认为其与经络不通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临床上以"补脾气,养胃阴"为主要治疗方法,兼以行气和胃、温中补虚、辛开苦降等,将中药内服与穴位外敷疗法相结合,同时在选方用药时结合地域性特点,运用中医整体理念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消汤治疗癥瘕的疗效。方法:将60例女性癥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消癥汤"治疗,对照组采用桂枝茯苓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优于对照组(63.3%)。结论:自拟"消癥汤"治疗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牙痛是孕期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因雌、孕激素的上升,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液增多,牙龈黏膜上皮角化和细胞再生能力减弱,牙龈屏障功能下降,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高,加之饮食失节,情志失常,  相似文献   

8.
癥瘕略析     
王春霞 《光明中医》2011,26(9):1912-1914
癥瘕一病,现代医家多与积聚相提并论,且认为癥瘕与积聚同病异名。癥与积,有形之症,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瘕与聚,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气病。但验之于文献记载,均非此论。  相似文献   

9.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其病因主要有物理化学因素、代谢因素,胆囊炎或胆梗阻使胆液停滞,胆液内异物使胆固醇或胆红素沉淀形成结石核心等所致。中医认为胆为“中清之腑”,若肝气郁结、湿热内蕴、饮食不节或蛔虫上扰,使气血运行不畅、胆液凝结煎熬为石。笔者用大柴胡汤化裁结合耳穴压籽法治疗胆囊结石92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2例中,男33例,女5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2岁,平均44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a;泥沙型45例,直径在0.3~1cm24例,直径在1~2cm19例,直径大于2cm4例;全部患者均经过B超…  相似文献   

10.
鉴于妇科癥瘕的特殊病因病机,追溯补法在妇科癥瘕中应用的历史文献,结合现代临床医家的临证报道,提出在妇科癥瘕治疗过程中,应合理运用补法.  相似文献   

11.
石瘕之名出自<灵枢·水胀>:"石瘕何如?岐伯日: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可导而下."<内经>认为石瘕的病因为寒气,寒气凝滞气血,使恶血不去,衃以留止,先气病而后血病,病变以血瘀为主,病位在胞中,其病证特点是瘀血积留,乃至形成肿块,肿块可日益增大,因石瘕生于胞中,凝滞气血,故而影响月经来潮,由于瘀血停于胞中成癥成瘕是其病机,因此,<内经>针对这一病机,采取了"可导而下"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清代名医叶天士是奇经理论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其对癥瘕治疗也具有丰富的经验。叶氏认为癥瘕病位在冲任奇经,兼及肝肾、脾胃;癥瘕病机为奇经络脉损伤,气血凝滞;叶氏用奇经理论辨治癥瘕可概括为通补奇经法和奇经络病治法,还特别重视运用丸药缓图,并提醒时时顾护胃气,为中医肿瘤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刘美良  马文侠 《光明中医》2012,27(10):1972-1973
鉴于妇科癥瘕的特殊病因病机,追溯消法在妇科癥瘕中应用的历史文献,结合现代临床医家的临证报道,提出在妇科癥瘕治疗过程中,应合理运用消法。  相似文献   

15.
陈士铎认为癥瘕病位在脾因食而成,脾虚食结,久积成块是癥瘕基本病机;主张火衰脾寒不化物,情志不调致脾伤,虫伏、邪侵皆伤脾。其治法特点为健脾消癥守其中,健脾消癥,补重于泻;调畅情志,兼顾培土;补火升陷,温扶脾阳。其用药特色有重用白术通先天补后天;妙用柴胡散结升阳舒木;擅用山楂消痰食不伤正。  相似文献   

16.
贾建义 《天津中医药》2011,28(5):401-402
张锡纯先生治疗女子癥瘕经验丰富且独特,主要体现在病因上主张:女子癥瘕,血瘀、冷积;治疗上以"补破并用"为原则,用黄芪、党参等与三棱、莪术或牵牛组成益气活血,扶正祛邪之剂,以理冲汤(丸)为代表方,采取"久服"之策略,以达到"徐徐消之"之目的;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正邪力量对比之不同,不失时机地加用水蛭"专药消之",促进癥瘕的消退。  相似文献   

17.
历代文献癥瘕、积聚证治计算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集历代文献中有关癥瘕、积聚辨证论治的条目1206例,对这些条例作规范化处理(标引),应用计算机医案检索统计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提示:癥瘕、积聚证中有相当一部分病证属于腹部恶性肿瘤的晚期。古代医家认为寒邪、宿食、瘀血等病邪内结,脏腑亏损,阳气虚衰是癥瘕、积聚的主要病因病机。治法注重散寒化瘀,温补消积。用药频数位居前6位的依次是:肉桂、当归、大黄、三棱、木香、巴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内外并治原发性遗尿18例,结果在经过1~4个疗程后,全部治愈,取得了满意疗效。并对本病的病机及治疗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介绍杨向东教授基于“内外并治”理论辨治便秘经验。在便秘的治疗中,杨教授主张“内外并治”,外治方面使用承气通便锭。内治方面,具体辨证可分为肠燥津亏证,治以增水行舟,滋阴润肠,方选玄参汤;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化瘀,降逆通便,方选开胃散;肾虚津亏证,治以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方选济川通腑汤;阳虚寒凝证,治以温肾暖肝,理气通便,方选肠胃康;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润肠通便,方选十全大补汤。  相似文献   

20.
内外并治小儿咳喘62例常州市中医院(213003)王彩华【关键词】内外并治小儿咳喘笔者自1989年7月~1994年9月对门诊62例小儿咳喘患者采用内服补肾平喘丸和外用穴位贴敷并治的方法,效果显著,兹将结果报导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37例,女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