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丹参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历代本草均有记载,药用历史悠久,功效显著,具有活血止痛、宁心安神的作用,为常用活血化瘀药,临床医疗价值较高,在治疗心肌缺血、改善肝功能、保护肾脏、对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查阅文献发现,近年来对丹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药理成分、临床等方面,鲜有从古籍文献出发对丹参品种、产地及栽培历史进行研究。通过系统查阅丹参古今文献发现,丹参近缘品种较多,在民间应用和地方入药中同属多种植物的根均作丹参用;在清代以前为野生丹参,清代以后才出现人工栽培丹参,以山东、四川丹参质量最好;各地虽有栽培,但是栽培品种混杂,品质退化严重,质量参差不齐,为此,有必要对丹参的品种、产地及栽培历史进行考证,为丹参正本清源及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我国蒙药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查实资料统计,有植物药千余种。由于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之故,蒙药品种较为混乱。“巴沙嗄”仅是其中之一。本文对“巴沙嗄”进行了本草考证,使之逐步正本清源,名实相符。  相似文献   

4.
我国蒙药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查实资料统计,有植物药千余种。由于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之故,蒙药品种较为混乱。“巴沙嘎”仅是其中之一。本文对“巴沙嘎”进行了本草考证,使之逐步正本清源,名实相符。  相似文献   

5.
沉香作为一种药材在世界许多国家应用,历史悠久。在我国各民族中,沉香除药用外,在饰品、高档香料、家具等应用广泛,影响较大。沉香药材市场价格较高,国家药品标准不够完善,一些不法商人采用高科技手段针对沉香国家药品标准缺陷制假,完全可以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各项要求,以假乱真,药材质量得不到保障。亟需新技术、新方法甄别真假沉香。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古代细辛的基源及使用状况等。方法:查考本草中细辛的记文及附图,比较相关植物的形态及分布。结果;历代以华细辛为正品细辛,仅梁代本草和部分明清代本草亦以北细辛和汉城细辛为正品,宋代主要本草将杜衡、青城细辛之日误作细辛的图收载。细辛历代药用根部,各本草言其无毒或有毒。结论:历史上华细辛始终被认为是正品细辛,细辛品种混乱与古本草错载附图有关,应研究来源于不同植物和药用部分的细辛的疗效及毒性。  相似文献   

7.
考证了九种牛膝类中药的名实沿革及产地沿革,论证了牛膝的正品、混淆品、误用品及土牛膝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阅古籍文献,对当归的药名、产地基原、品质和性味归经进行考证。结果发现当归又名干归、山蕲、文无等,产地主要集中于今甘肃、云南、四川三省以叨阳、黑水、宕州所产为最优,品质以马尾当归为最优。其性味归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所载一致,然经考证发现当归亦有苦味。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一名始载于南宋本草著作《履巉岩本草》,宋以后,金银花一名逐渐被后世延用,成为药材正名。古代金银花的品种来源复杂,自2005版《中国药典》记载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为金银花的唯一来源。药用部位为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多用生品,炮制辅料以酒为主,山东、河南为道地产区,在头茬采收的花蕾品质更佳。基于当前考证结果,结合近现代的研究结果及资源栽培情况,《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所载3首含金银花的经典名方(即四妙勇安汤、五味消毒饮和托里消毒散)的应用和开发建议使用忍冬L.japonica Thunb.为基原,山东、河南等道地产区的生品,且优选头茬采收的二白至大白期的花蕾入药。并基于以上3首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文献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得到方剂中金银花的常用剂量和平均剂量,可作为经典名方开发时金银花的参考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本草文献中探讨民间草药天茄儿的历史渊源。[方法]通过古今文献考证和植物学比较研究,结合实地考察进行分析。[结果]确定了天茄儿的植物来源。[结论]《履巉岩本草》记载的天茄儿,为茄科植物龙珠Tubocapsicum anomalum(Franch.et Sav.)Makino。  相似文献   

11.
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 Hook.et Arn.)是海南大宗道地药材之一,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以及东南亚的印度、越南、新加坡等地均有分布.裸花紫珠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是其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较为严重,为求其能正确、合理地古为今用,本文对裸花紫珠的植物来源、药用历史以及混淆品进行了本草考证,以期能为扩展裸花紫珠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为我国民间常用传统中草药,在我国资源丰富.其药用价值显著,在治疗痢疾、痔疮、疗毒、赘疣、鸡眼等疾病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效果良好,因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故历史应用中出现了较多的混伪品.本文以时间为脉络,通过查阅古今历代文献记载,系统地对鸦胆子的名称、植物形态、产地、生长环境、功效以及其混伪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证,为鸦胆子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白木香是我国生产名贵芳香类药材沉香的唯一植物来源,健康的树体不能产生沉香类物质,必须受到真菌侵染或物理、化学伤害后才能够产生。目前有真菌侵染、物理伤害、化学伤害及激发子诱导白木香结香的研究报道。根据以往的研究,提出了“白木香防御反应结香假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生物诱导法所得沉香不同部位色酮类成分的质量分数,评价生物诱导法刺激结香的效果.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生物诱导法诱导所得沉香不同部位中aquilarone B、aquilarone C及(5S,6R,7R,8S)-2-[2-(4-甲氧基-苯基)乙基]-5,6,7,8-四羟基-5,6,7,8-四氢色酮(CX16)的质量分数,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 shield C18柱(4.6 mm×250 mm,5μμm),流动相为乙腈-0.1%(体积分数)H3PO4,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3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结果Aquilarone B、aquilarone C、CX16分别在14.32~716、0.884~44.2、1.54~77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白木香木质部外侧黑色结香部分(B部分)中,B1样品的aquilarone B、aquilarone C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3.411 8、1.021 6 mg/g,B4样品的CX16质量分数最高,为0.728 5 mg/g;而内侧棕色初结香部分(Z部分)所测得色酮质量分数显著低于B部分,其中Z1样品的aquilarone B、aquilarone C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1.424 9、0.585 9 mg/g,Z4样品的CX16质量分数最高,为0.158 9 mg/g.结论 生物诱导法诱导所得沉香不同部位3种色酮的质量分数有较大差异,木质部外侧黑色结香部分中3种色酮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内侧棕色初结香部分,推测该法是由外而内诱导白木香木质部,逐步形成沉香药材.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提取物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为其今后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炭末法小肠推进实验,观察沉香对小肠推进速率的影响;甲基橙法胃排空实验检测沉香对小鼠胃内甲基橙残留量的影响;采用应激水浸的方法建立大鼠胃溃疡实验模型,考察沉香对大鼠胃溃疡发生情况及溃疡指数的影响。结果单次和多次灌胃给予通体沉香醇提物(150 mg/kg)能显著增强小鼠肠推进和胃排空速率,多次给予市售沉香醇提物450 mg/kg也能显著增强肠推进作用,但它们各自的沉香水提物作用不明显。同时,通体沉香醇提物单次给药能显著抑制大鼠胃溃疡的发生,多次给药(300 mg/kg)对胃溃疡抑制率为(73.1±5.6)%。结论利用“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的醇提物具有促进肠推进、胃排空和抑制胃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评价其不同部位在镇静催眠方面的药效学作用,为今后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通体沉香的不同提取部位(水提物、醇提物及挥发油),通过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上和阈下催眠实验,观察小鼠入睡率、入睡潜伏期和睡眠时间;通过自主活动实验,观察小鼠运动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等指标,评价通体沉香在镇静催眠方面的药理功效,并与市售野生沉香进行比较。结果协同戊巴比妥钠催眠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相比,通体沉香醇提物和挥发油均能显著增加入睡率和延长睡眠时间(P<0.05),挥发油还能显著缩短入睡潜伏期(P<0.05);自主活动实验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醇提物和挥发油均能够显著减少总路程、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降低平均速度(P<0.05);而水提物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利用“通体结香技术”所产沉香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其作用与市售沉香一致甚至优于市售沉香。  相似文献   

17.
既往对英藏黑水城出土汉文医学残片Or.8212/1343和Or.8212/1106来源的判定存在一些不妥之处。通过研究,发现Or.8212/1343残片所载内容实出自于北宋朱肱所著《活人书》卷二,可新拟名为"写本《活人书》残片"; Or.8212/1106残片则与北宋时期编著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着密切的关系。此结论,一者有助于纠正前人对黑水城出土汉文医学文献年代的判断;二者也可借此说明,出土医学文献研究中应避免依赖类书为主要依据,亦不可过度阐释等。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近现代时期教会医学教育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会医学教育是我国最早最正规的西医教育模式,他的形成对我国西医学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前身是传教士的"师授徒"式教育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教会医学教育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其对中国近现代西医学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刘向、刘歆父子之《别录》《七略》起,古医书目录逐渐增多,使得古典目录学的内容更加充实。结合古医书目录学源流,针对综合性书目和专科书目逐一分析了古医书目录学的特色,指出了古医书目对古典目录学具有补充和发展的作用,为利用古医书目录检索文献信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中叶,西医学以天主教传教士为媒介,相继传人中日两国,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差异,西医在两国的传播方式显著不同。在中国,西医的传播是先重理论,后趋实用;而在日本,西医的传播则以临床治疗为肇始,从技术上升到学理。因而,中日两国对西医学知识及医学体制的认识、移植和本土化也明显不同。日本本土西医群体的产生早于中国,其吸纳态度也较为积极主动,并且很快建立了国家医疗卫生体制。中国的相应情况明显落后于日本,并一度效法其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