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病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 ,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 ,临床以疼痛、身高缩短、驼背、骨折等为主要表现 ,属祖国医学“骨痿”范畴。骨质疏松症是现代医学病名 ,包括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本文仅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从中医内伤致病角度出发 ,对其病机进行探讨 ,以供同道商榷。祖国医学对人的生长壮老及筋、骨、脉的盛衰进程早有阐述。《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 ;……四七筋骨坚 ,发长极 ,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 ,面始焦 ,…  相似文献   

2.
"天癸"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中医学词汇,天癸的充盈衰竭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存在一定的理论相关性。故试通过总结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肾精""天癸"理论的内涵,初步探讨"天癸""肾精"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理论关系,指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与肾精、天癸的关系较为密切。肾精亏虚、天癸衰竭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根本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与成脂分化机制途径影响骨代谢平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看作是肾精与天癸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在细胞层面的微观体现。在治疗方面,初步提出补肾精益天癸的治疗方法,以期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或比较广泛的骨关节痛,骨折以及逐渐出现的驼背和身长缩短等。骨质疏松症相当于中医学中的“骨痿”。目前,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服药时间长,费用高,且有副作用,还没有一种安全特效的理想药物。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出现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的并不少见,辨证为肾阳虚证,从肾阳虚论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分析介绍如下:理论依据中医理论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强劲与衰弱和肾精有密切的关系,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劲有力,肾精亏虚则骨髓生化无源,骨骼失养而痿弱无力。《医经精义》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含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的 ,继而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系统性骨骼性疾病〔1〕。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年龄增加老化或妇女绝经后骨组织发生的一种生理性变化 ,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型。因某些疾病 (如内分泌紊乱 ,肝、肾及胃肠钙吸收障碍等慢性疾病 ) ,营养不良及药物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称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目前 ,临床治疗该病使用最多的是雌激素 ,钙剂 ,活性维生素D…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 ,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 [1 ] 。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肾虚血瘀病机的相关性及补肾活血治法进行初步探析。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基础1.1 肾虚 :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 ,主骨 ,生髓 ,是人体元阴元阳闭藏之处 ,具有藏精化血之功效。《素问·六节脏象论》曰 :“肾主骨 ,生髓”,“肾者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充在骨”。目前 ,绝大多数学者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归入“骨痿”的范畴 ,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是肾虚 [2 ] ,这与中医对骨…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型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低、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变以及骨的脆性增加为特征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强度降低导致抗骨折能力下降,从而使骨折危险频度增加。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种。  相似文献   

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衰老有关的常见病,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使骨脆性增加易于骨折以及由骨折引起的疼痛、骨骼变形等问题。与中医"骨枯"、"骨痹"、"骨痿"、"骨极"等病的描述类似。关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医传统认为与肾的关系密切,而肝脾两脏功能失调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肾、肝、脾三脏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理,从而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属中医学"骨痿"、"骨痹"范畴,其发病与"肾虚"密切相关。以"肾主骨"理论为指导,"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既有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基础,又有大量的现代研究依据,中医学"肾主骨"其物质基础不仅限于肾脏本身,而是现代医学的肾及内分泌系统为主构成的复杂的调控网络,中医学的"肾"具有调控整个骨代谢的重要作用。因此,把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补肾法当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9.
肾藏象理论包括7个系统结构,即肾-精系统、肾-脑系统、肾-髓系统、肾-骨系统、肾-元气系统、肾-津液系统、肾-天癸-冲任系统。肾-精系统为肾藏象系统结构的核心,由先天之精(元精)、后天之精、脏腑之精和生殖之精等构成,通过肾精、肾气、肾阴、肾阳发挥生理功能活动;肾-脑系统由元精化生元神而成,体现在精舍志、在志为恐;肾-髓系统由骨髓、脊髓、脑髓构成,肾精生髓,髓化生血液,充养骨骼,汇聚脑脊;肾-骨系统是构成人体的框架,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和进行运动,齿为骨之余,骨、齿为生长壮老之外候;肾-元气系统突出"肾为元气之根",为生命活动之原动力,"肾主纳气"为呼吸运动的保证;肾-津液系统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与肾主气化、司开阖、为胃之关、合于膀胱密切相关;肾-天癸-冲任系统具有调控精血、繁衍生殖的作用,与女子胞及男性精室、睾丸等功能相关,肾藏象7个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精不足则骨髓失养;脾为后天之本,"主身之肌肉",肌肉丰满壮实乃骨髂强壮的力学保证。"肾之合骨也,……其主脾也。"脾虚,运化无力则肌肉痿弱,肾精化生乏源则骨髓失养,终致骨痿。脾肾不足是骨痿形成的主要病机,补肾健脾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则。该理论经大量实验室研究所证明,并经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11.
肾虚型骨质疏松患者头发微量元素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发病率高、致残性大的难治性中、老年疾病,主要导致骨折、骨痛及骨质增生,可慢性致残。据中医理论:肾主骨、主生殖、开窍于耳、其华在发,骨质疏松患者多属肾虚,而人体多种微量元素的盛衰与中医的“肾”又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故我们对66例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作了头发微量元素Zn、Cu、Fe、Mg、Ca等5个指标的检测,以了解上述元素与骨质疏松症各证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与中医脏腑定位辨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2013年2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人群进行中医脏腑辨证定位研究,另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测定部位包括L2~4椎体、左侧股骨颈和War d’s区。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定位特点有一定规律,脏腑定位证候主要集中在肾,涉及肝、脾;各个证型骨密度平均值依次为:肾<脾<肝<肺<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同一部位不同脏腑间骨密度、骨矿盐水平比较,定位于肾与定位其他脏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与脏腑定位中肾存在一定相关性,骨密度水平可作为原发性骨质疏松脏腑定位于肾的临床客观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赖祥林教授是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现将赖老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经验介绍如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骨骼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以骨痛、腰背下肢酸痛、乏力、麻木及骨折为主要表现。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痹"、"骨萎"范畴。赖祥林教授用骨疏宁治疗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介绍如下。1辨证分型肾虚。1肾阴不足:主症为腰背酸痛,或全身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因素和证候特征。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调查问卷的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和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横断面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骨痛、驼背、身高变矮、骨折外,中医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视物模糊、发脱、腿沉、倦怠乏力和畏寒肢冷;次要症状为怕热、眼睛干涩、烦躁易怒、头晕、齿摇、耳鸣、气短、便秘和盗汗。(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主要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3)阴虚决策树诊断模型以五心烦热、盗汗和便秘三个变量为主,阳虚决策树诊断模型以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腰膝酸软、头晕和气短五个变量为主。结论:(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6个主要症状和9个次要症状,主要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常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肾、肝、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湿浊、血瘀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因素和证候特征。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调查问卷的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和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横断面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骨痛、驼背、身高变矮、骨折外,中医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视物模糊、发脱、腿沉、倦怠乏力和畏寒肢冷;次要症状为怕热、眼睛干涩、烦躁易怒、头晕、齿摇、耳鸣、气短、便秘和盗汗。(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主要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3)阴虚决策树诊断模型以五心烦热、盗汗和便秘三个变量为主,阳虚决策树诊断模型以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腰膝酸软、头晕和气短五个变量为主。结论:(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6个主要症状和9个次要症状,主要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常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肾、肝、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湿浊、血瘀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社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属于中医"骨痿""骨痹"范畴。骨质疏松证的中医辨证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灵活性,本文通过对目前已经发表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分布有关的文献进行系统检索、归纳,认为骨质疏松症主要涉及的脏腑有肾、肝、脾,在证候分类表现形式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以"肾精亏虚证"为主,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候总以"肾虚"为主,但在具体辨证过程中与患者的年龄、骨密度相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以"肾虚血瘀"为主,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表现主要突出原发疾病的证候。临床针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应以补肾为主,兼以滋补肝阴、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以低骨量和骨组织的细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其结果引起骨脆性及骨折率的增加。临床表现有骨骼疼痛、身高降低,以致体态变形甚至发生骨折,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老年疾病。由于妇女特殊的生理现象,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矿物质的丢失明显加快,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较男性明显增加,严重危害了中老年妇女的健康。   骨质疏松症当属中医“骨痿”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素问》中有“肾之合骨也”,“肾主身之骨髓”的记载,说明骨与髓均为肾之所主,肾之精气的盛衰关系到骨髓的盈亏及骨功能的状态。肾中精气充足则骨髓充盈,骨骼化生有源而强键有力;肾中精气虚衰则骨髓空虚,骨骼失其滋养而脆弱无力。《内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指出人的生、长、壮、老,已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同时也说明了肾精的盛衰与骨骼的生长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肾气未充之前,骨的发育也未成熟,如11岁左右尚未行经的女性儿童的骨密度约为成年女性骨峰值的75%左右,而女子49岁以后骨密度随年龄增长又明显下降,此时妇女肾中精气趋向衰退,天癸耗竭,冲任虚衰,性腺亦逐渐衰退,生殖能力下降以至消失,血海空虚月经断绝。由于肾精虚衰而使骨髓失充,骨骼失养,故出现以伎巧不灵,腰膝酸软,腰胯疼痛为主的见症,严重者“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素问·痿论》)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目前,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医治疗该病的主要原则为补肾健脾、行气活血,但是中医学者们对此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我们认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目的是为了减轻骨痛、降低骨丢失的速度以及降低骨折和再骨折的发生率,并提出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原则为针对其虚、兼顾其瘀、标本兼治,强调虚瘀兼顾才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基本治疗原则。希望我们的认识能够引发中医学者们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共同探讨,以期能更好地指导临床,造福于广大骨质疏松症患者。  相似文献   

19.
天癸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维持妇女月经和胎孕所必须的物质。天癸的产生依赖于五脏,"天癸至"是冲任充盈的必要条件。冲任二脉将肾与胞宫联系起来。天癸失常会导致妇科疾病。调治"天癸"可治疗妇科疾患。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认为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病的主要原因。为了探讨中药对骨质疏松症不同肾虚证型骨密度的影响,我们应用健骨冲剂治疗观察了49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并以活性钙冲剂作对照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98例全部为确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住院患者,中医辨证为肾虚。诊断标准采用第三届全国骨质疏松研讨会上全国十三市骨矿含量调查合作组推荐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综合诊断方法。中医辨证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修订的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分为肾气虚、肾阳虚、肾阴虚三型。排除糖尿病、甲亢、甲旁亢、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