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评价板层巩膜下双咬切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疗法。方法:作板层巩膜下床内后切口缓放房水,联合后巩膜咬切及小梁切除术,治疗25例25眼。结果:术后1周平均眼压18mmHg,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17mmHg。全部病例随访3个月无浅前房低眼压现象。结论:板层巩膜下双咬切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降眼压效果好,并发症少,治疗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戴追  吴辉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4):603-603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应用多种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仍不能降到3.99KPa以下,称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持续高眼压。为了解除患者痛苦,抢救视力,我们在高眼压状态下行板层下巩膜床内后切口缓放房水,联合后巩膜咬切及小梁切除(简称双巩膜咬切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眼压状态下巩膜瓣可调式缝线的小梁切除术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避免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25眼)高眼压状态下施行小梁切除术联合前房穿刺巩膜瓣可调式缝线术。结果:25例手术顺利,无脉络膜下暴发性出血,术后眼压控制良好。结论:对于持续性高眼压下的青光眼应及时施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常规手术,它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但存在着术后浅前房、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是近几年应用于临床的改良术式之一,我们采用该术式治疗27例青光眼,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粘弹剂在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35例经充分降压后眼压仍很难降至正常的青光眼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粘弹剂,所有患者随访8~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眼压控制在10~21 mm Hg,4例需要加用药物控制.术中、术后未出现爆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粘弹剂可以保证手术效果,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巩膜瓣缝线跨度大小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3月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华医院眼科收治的需做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40例患者入组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前20例)和研究组(后2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小梁切除术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方式治疗,研究组使用跨巩膜瓣埋藏缝线方式进行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眼压情况,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周、3、6个月的眼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4,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巩膜瓣缝线方式治疗,能大大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防止术后早期浅前房、低眼压及脉络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42例46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瓣下前房内注入透明质酸钠形成正常前房,对照组:28例,3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瓣下前房内注入林格氏液形成前房.结果 观察组46眼术后浅前房6眼占13%,对照组术后34眼,术后浅前房18眼占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42例46眼,1眼脉络膜脱离占2.2%,对照组28例34眼术后5眼脉络膜脱离占14.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内及巩膜瓣下注入透明质酸钠可有效预防术后浅前房、低眼压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徐国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6):4296-4297
目的探讨在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70眼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35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一次性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巩膜瓣可调缝线,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及随访;对照组35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不变或增减1行,视野基本不变,试验组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比例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P〈0.01),浅前房的出现比例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6,P〈0.01),无严重并发症,眼压控制良好。结论丝裂霉素C可有效抑制术后成纤维细胞增生,只需1次用药,不引起眼内损害,联合使用巩膜瓣可调缝线减少了手术算管痒.椹高了青光眼手术的成功室.  相似文献   

9.
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萱  兰长骏 《华西医学》2005,20(1):99-100
目的 :探讨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在减少术后浅前房和控制眼压中的作用。方法 :130例 (184眼 )青光眼患者施行该术式 ,观察前房深度和眼压。术后随访 12~ 35月 ,平均 2 0 5月。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早期发生浅前房 12只眼 ,浅前房的发生率仅为 6 5 % ,明显少于传统小梁切除术。随访后期眼压完全控制 80 6 % ,相对控制 7 8% ,总有效率 88 4 %。结论 :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可以调节房水滤过量 ,减少浅前房的发生 ,提高手术成功率 ,术后 1年以上眼压控制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49眼眼压控制不佳的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前房穿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结果】49眼手术顺利,未引发爆发性脉络膜出血、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追踪4~16个月,平均9个月,43眼眼压控制在5~21 mmHg(1mmHg=0.133 kPa),其中4眼需局部加用降眼压药物,手术成功率87.8%。16眼出现角膜反应,9眼出现反应性虹膜睫状体炎,4眼出现前房出血,经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对青光眼眼压持续不降者,应于24~48h内及时手术治疗,以防止视功能进一步损害,但手术必须精细才能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改进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对传统小梁切除术所做的部分改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7例(47眼)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行传统小梁切除术,但在传统小梁切除术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如:术前前房穿刺有效快速的降低眼内压,术中亦可经穿刺口放液缓慢降眼压,小剂量球周浸润麻醉,关闭结膜切口时不缝合筋膜层,术后合理用药,必要时配合眼球按摩以形成有效滤过泡,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47眼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除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前无光感,术后眼压波动在18~36 mmHg外,其它45眼均效果满意,其中42眼(89.36%)术后不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稳定在10~21 mmHg,3眼(6.38%)加用抗青光眼药物眼压控制正常。结论经过改进后的传统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进行治疗仍然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一旦周边虹膜阻塞了房角,房水不能外流,眼压就立即上升,随即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即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复合小梁切除术即联合使用小梁切除术外置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和术中抗代谢药物单次剂量应用,成为近代改良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新趋势。现将我院28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洁秀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580-158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改良巩膜瓣的制作方法,观察术后巩膜瓣的大小及缝合与房水滤过量和滤过泡形成的关系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1例(20只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中制作4 mm×6 mm巩膜瓣,巩膜瓣的后缘与巩膜床间作三针跨度为4 mm的闭合式缝合,并形成前房,观察术后早期房水滤过量和滤过泡的形成。术后进行随访,做好相关护理。结果术后随访半年,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14±0.33 kPa,与术前平均眼压3.31±2.04 kPa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4.889,P=0.0001)。滤过泡:7 d内Ⅰ型15只眼,7 d后~半年Ⅰ型13只眼。术后均无前房形成迟缓。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大巩膜瓣的制作及闭合式缝线技术的应用可使术后早期前房自然恢复快,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早,眼压控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晶体源性青光眼在高眼压状态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房角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晶体源性青光眼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每组33例。联合手术组在高眼压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房角成形术治疗;传统手术组在高眼压下行小梁切除术治疗。2组患者均随访6~18个月,观察术后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及前房角、视力变化。结果联合手术组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低于传统手术组,前房角、前房深度、视力等改善情况均优于传统手术组(均P<0.05);2组术后6个月眼压控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脉络膜上腔出血、视网膜脱离或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高眼压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成形术治疗晶体源性青光眼安全有效。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对32例32眼不同类型的晚期青光眼高眼压患者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疗效。结果:术中无1例因疼痛不能耐受而终止手术者,无1例出现视力丧失,术中眼球转动配合良好。术中近期(2周)眼压〈21mmHg,视力较术前提高24眼,视力无变化6眼,总有效率93.7%。结论:表面麻醉加局部浸润麻醉行晚期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角形巩膜瓣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6例(2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三角形巩膜瓣下小梁切除联合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1者3眼(10.71%),0.12~0.3者9眼(32.14%),0.4者16眼(57.14%),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眼压28~50 mm Hg(1 mm Hg=0.133 k Pa)。术后眼压26眼维持正常眼压,2眼眼压稍高于正常,辅助降眼压眼药能维持正常眼压,术后达到功能型滤过泡26眼(92.8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角形巩膜瓣下小梁切除联合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能较好控制眼压,可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100例青光眼患者术后眼压不降的原因主要有:①周边虹膜切除术的适应症掌握不正确;②在高眼压下手术发生了各种严重并发症;③角巩缘的巩膜滤过口制作不正确,加上出血、炎症等而导致滤口关闭,滤过功能丧失,眼压上升。在滤过手术失败的87只眼中,近80%无滤过泡形成。对抗青光眼滤过术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恶性青光眼手术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2002年以来常见的恶性青光眼5例。手术方式。术后视力。眼压等情况。结果:5例患者都是行抗青光眼术(虹膜艰切或滤过性手术)后,分别观察两年、一年、及半年后虹膜形成新生血管,眼压持续升高。对药物治疗及再次手术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视力。结论:单纯虹膜根切,滤联切除术对早期青光跟病情缓解有效.但弥漫性房角关闭,周边虹膜前粘连的顽固病例,虹膜嵌顿于滤过道内白。虹膜囊肿阻塞周边切口,虹膜前粘连阻塞滤过道内口。滤过道为瘢痕组织阻塞,滤过道内口为残留虹膜阻塞等原因,导致手术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9.
1997年9月~2000年9月,住院手术治疗后的129例青光眼患者康复治疗进行总结探讨。1对象与方法青光眼患者135例,男35例,女100例;年龄30~78岁,平均59岁。青光眼虹睫炎综合征6例,均采用保守治疗。晶体溶解性青光眼7例,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深层巩膜咬切术。白内障并发青光眼9例,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深层巩膜咬切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慢性开角型青光眼3例,施行深层巩膜咬切或小梁切除术。其余99例均为急性闭角青光眼,对患眼施行深层巩膜咬切或小梁切除术,健眼施行周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联合巩膜瓣调节缝线在婴幼儿青光眼滤过术中的应用。方法观察16例26眼婴幼儿青光眼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巩膜瓣可调节缝线的治疗效果,分析术后并发症。结果26眼婴幼儿青光眼术后一周眼压控制率为96.15%,术后半年眼压控制率为88.46%,术后3年眼压控制率为76.92%。术后并发症包括:术后浅前房、术后滤过泡漏、术后低眼压、术后滤过泡纤维化等。结论尽管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和巩膜瓣可调节缝线在婴幼儿青光眼的治疗中仍然存在一些并发症,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