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经病理确诊,按中医辩证为痰凝气滞型颈部淋巴结核,随机抽样分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方案:梓木草药酒配合正规化疗抗痨方案(2月HRSZ+7月HRZ),对照组方案类同治疗组的化学抗痨方案,通过观察两组消核时间、副作用、总疗效率发率(P<0.05),结果:治疗组能达到消核快、不增加副作用,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为96%,复发率为0%,结论: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起到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西药迪皿片治疗;治疗组5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予以迪皿片配合自拟方养阴消风汤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痊愈病例中治疗组复发率为9.76%,对照组中复发率为3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关节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过敏性紫癜关节型患儿随机分为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C、抗组胺药、葡萄糖酸钙、抗凝治疗等,并行抗感染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自拟祛风化湿通络消癜汤等内服加消肿止痛散淤消癜汤外治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85.7%,总有效率95.2%;对照组临床治愈率68.4%,总有效率89.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两组临床治愈患者随访3个月,治疗组21例中复发1例,复发率为4.8%,对照组复发2例,复发率10.5%,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关节型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睑重症肌无力下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向明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95-96,1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睑重症肌无力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1年2月~2010年5月收治的62例眼睑重症肌无力下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西医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升阳益胃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复发情况、并发症及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9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5.8%,明显高于研究组的3.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粒细胞减少5例,血小板减少3例,转氨酶升高3例:研究组有粒细胞减少1例,无血小板减少及转氨酶升高;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睑重症肌无力下垂的疗效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无明显差异,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副作用亦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飞雁  陈莲芳 《河北医学》2002,8(6):488-490
目的: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肛门湿疹。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以三九皮炎平软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中药内服、外坐浴。治疗前后从症状、皮疹、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84.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12.5%)明显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有较好的疗效和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对症治疗,并行抗感染、抗凝、应用免疫抑制剂等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为:(1)邪毒郁营、热伤血络型。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自拟凉血解毒消癜汤加减治疗。(2)风湿痹阻、营热内迫型。治则:以凉血化湿、祛风散痹通络,自拟化湿通络消癜汤加减。(3)热伤血络、阴虚火旺型。治则:滋阴降火、凉血止血,自拟消癜凉血滋阴降火汤加减。(4)气不摄血、血不循经型。治则宜健脾益气、养血止血,自拟加味归脾汤治疗。(5)邪伤血络、淤血内阻型。治则宜消癜化斑、化淤通络,自拟消癜化斑化淤通络汤加减。(6)肾络受伤、湿热蕴结型。治则:补肾凉血、清利湿热,自拟固肾凉血消癜汤加减。对肾气不固、蛋白尿久治不愈的,自拟降白汤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9.7%,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治愈率47.6%,总有效率为90.5%。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治疗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2例,复发率20.0%。两组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内镜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镜疗效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点,且标本兼治、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2年间收治的44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2)。治疗组采用纤维胆镜微创胆囊取石术后配合利胆排石汤,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纤维胆镜微创胆囊取石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86.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结石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两组均用西替利嗪片、泼尼松片、芦丁、vit—c口服,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共治疗两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22%,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痊愈率高,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 HSP 的6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儿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32例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二组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对照组的患儿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患儿总有效率为96.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二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后1年内随访过程中,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5.7%,观察组的复发率为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 HSP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 HSP 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甘利欣和复方丹参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用复方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疗效,方法:将206例慢乙肝病人随机分为2组,第1组126例采用甘利欣联用复方丹复,第2组80例用门冬氨酸钾镁或肝勃宁,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8.8%,72.5%,SB复常率为86.1%,56.2%,A/G比值的复浞经分别为69%,36%,10%,抗-HBe阳转率分别为21.4%、2.5%,两组经均有显著差异P<0.001,停转率分别为33.3%,10%,抗-HBe阳转率分别为21.4%,2.5%,两组缃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停药后随访3年,第1 复发率25%,死亡率4.4%,死亡率4.4%,第2组复发率43.1%,死亡率15.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甘利欣联用复方丹参治疗慢乙肝疗效确切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梁琼  曾怡谋 《河北医学》2001,7(4):319-321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削术 ( PRK)治疗较高度数散光的疗效。方法 :应用日本 NIDEK EC-50 0 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 ,对散光度数≥ - 2 .0 D的 73眼行 PRK治疗。按散光度数分为二组 : 组 - 2 D≤散光<- 3D, 组 - 3D≤散光≤≤ - 4 .5D。观察分析术后视力。结果 :术后 、 组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 1.0 36± 0 .2 76,1.0 0 6± 0 .2 39,术后 、 组裸眼视力≥BCVA者分别为 85.2 % ,10 0 % ;≥ 1.0者分别为 74 % ,68.4 % ;≥ 0 .8者分别为 88.9% ,89.5%。结论 :PRK治疗较高度数散光的疗效确切 ,预测性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颈丛阻滞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2例无心脏病史、拟行甲状腺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32例和布比卡因组30例。两组患者分别以0.375%的罗哌卡因和0.375%的布比卡因24 ml行一针法双侧颈丛阻滞。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程度、镇痛持续时间及麻醉并发症,同时以惠普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罗哌卡因组相比,布比卡因组的镇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但其异常ECG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均P < 0.05)。两组异常的BP、HR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颈丛阻滞使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梗死前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 再灌注的关系。方法 :对 2 7例梗死前 1周内有不稳定性心绞痛和 2 5例梗死前无心绞痛的患者进行比较。 2组基础临床情况相匹配。梗死范围大小根据血清酶和∑R、NQ来估计 ,冠脉再通时间以抬高最明显的ST段迅速下降达 5 0 %为准。结果 :溶栓后 30min内梗死前心绞痛组 33%冠脉再通 ,而梗死前无心绞痛组没有 1例再通 (P <0 0 0 5 ) ;6 0min内再通率分别为 5 9%和 36 % (P <0 0 0 5 ) ;再通时间分别为 (49± 16 )min和 (6 9± 19)min(P <0 0 5 )。在梗死前心绞痛组 ,反映梗死范围大小的血清酶均明显低 ,而∑R相对较高 ,NQ数目相对较少 (均P <0 0 5 )。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组溶栓效果较好 ,梗死范围较小 ,梗死前反复心绞痛可作为对溶栓治疗敏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扶正消积分期治疗方案对结肠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18例Ⅱ-Ⅳ期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159例和对照组59例;对照组给予规范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规范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扶正消积分期治疗方案。通过随访,观察两组中位生存期(mOS)、无疾病生存期(DF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复发转移率。结果:①中位生存期:观察组mOS未达到中位死亡人数,对照组为57.6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DFS:观察组DFS未达到中位死亡人数,对照组为4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FS:IV期病例PFS,观察组为24个月,对照组为14.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复发转移率:Ⅱ期病例观察组复发转移率为2.4%,对照组为25%;III期病例观察组复发转移率为14.0%,对照组为48.6%;两组Ⅱ期、Ⅲ期病例复发转移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扶正消积分期治疗方案可有效延长结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无疾病生存期,并降低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方宣肺逐痰化瘀汤治疗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的疗效。方法:149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予宣肺逐痰化瘀汤口服,每日1剂煎服,每日3次;对照组74例给予阿莫西林0.5 g,氨茶碱0.25 g,沐舒坦30 mg,均每日3次治疗。两组均于治疗后测定血气分析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喘息型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患者采用具有宣肺平喘,逐痰化瘀,兼补益肺脾功效的宣肺逐痰化瘀汤疗效显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引起临床输液反应的原因。方法:参照中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临床输液反应的剩余液体、输液器具及所加药品进行细菌内毒素限量检测,并同时检查不溶性微粒、pH值及澄明度项。结果:共检测了57例剩余输液,细菌内毒素项不合格率为21.0%;不溶性微粒和澄明度项不合格率分别为52.6%和38.6%。结论:合理用药及改善输液环境是预防输液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参平律汤合心律平对早搏的临床疗效,探讨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五参平律汤合心律平组(治疗组),和单用心律平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抗早搏总有效率为865,对照组为71.75,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五参平律汤合心律平治疗早搏明显优于单用心律平,可能机能为补心平律,活血通络,改善心肌营养,抑制异位节律及折返传导,是否同时具有抗心律平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有待以后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Ⅰb2~Ⅱb期子宫颈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Ⅰb2~Ⅱb期子宫颈腺癌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研究组24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或奈达铂化疗1~2个疗程后行广泛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变化情况及2组患者的术后淋巴结转移、宫旁脉管癌栓、宫颈浸润、出血量、手术时间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新辅助化疗能够使肿瘤体积较化疗前缩小或消失,临床有效率高达70.8%。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0±30)min和(200±3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0±50)ml和(450±50)ml,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宫颈深层间质浸润发生率分别为37.5%和 70.0%,脉管癌栓发生率分别为25.0%和55.5%,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5%和40.0%,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2组阴道切缘率分别为0.00%和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手术治疗Ⅰb2~Ⅱb期子宫颈腺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