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为制定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和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的96例患者,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41例作为观察组,无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5例作为对照组.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找出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41例,发生率为4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脏肿大(P =0.007)、病程≥15年(P=0.042)、体外循环时间≥120 min(x2=3.937,P=0.047)、术前心功能不全≥Ⅲ级(P=0.003)为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病程≥15年(OR=2.825,95% CI为1.015~7.861,P=0.047)、术前心功能不全≥Ⅲ级(OR =7.306,95%CI为2.050~ 26.035,P=0.002).结论 病程≥15年和术前心功能不全≥Ⅲ级是心脏瓣膜病换瓣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年龄≥18岁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筛选可能影响双瓣置换术后出现急性肾损伤的因素,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共纳入312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在312例患者中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9.87%(62/312),其中1期38例,2期18例,3期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与性别、术前血肌酐值、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前7 d内使用对比剂、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8 h内再次开胸、合并房颤、术后24 h大量输入库血有关联(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术前血肌酐值、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内大量输入库血为心脏瓣膜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性别、术前血肌酐值、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 h内大量输入库血为心脏瓣膜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重视患者围术期处理,改善患者术前心、肾功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加强术后监护防止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等可望减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心脏换瓣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脏瓣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8例心脏换瓣术后早期ARF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血流阻断时间≤80min与〉80min,术后有无合并低心排,ARF的发生率均有显性差异,P〈0.05。结论ARF的发生与围手术期有关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预防ARF主要从术前充分改善心功能,以确保术程顺利,缩短术中阻断主动脉血流时间,术后保持充足的血容量和良好的循环功能及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4.
换瓣者术后12个月内发生的感染为早发型心内膜炎(PVE),12个月后发生者为迟发型PVE,多数病人需再次手术。再次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因此围手术期护理非常重要。2003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收治16例PVE病人,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呼吸机集柬化干预策略在预防先心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护理分析.方法 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对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自2010-08-2011-06入住ICU的34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肺部管理.结果 通过实施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策略管理,心脏术后VAP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集束化干预策略可效降低心脏术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死亡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从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体外循环心脏手术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死亡组入选标准:(1)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2)术前心功能Ⅰ-Ⅲ级;(3)术前无其它脏器功能不全;(4)术后28 d内患者死亡;其中死亡组6人,存活组30例.调查内容包括:(1)术前因素:性别,年龄,术前诊断,术前NYHA分级,APACHEⅡ评分,左室舒张末内径.(2)术中因素: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3)术后因素: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术后6h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指标: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嵌顿压(PAWP),心输出量指数(CI),动脉血乳酸,动脉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输送指数(DO2I),氧耗指数(VO2I),全身氧提取率(O2ext).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首先应用单因素相关分析,筛选出两组有显著差异的参数,然后再对这些参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中找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两组间APACHEⅡ评分,左室舒张末内径,主动脉阻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动脉血乳酸,SvO2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动脉血乳酸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死亡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动脉血乳酸可以作为评价体外循环心脏术后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是通过置换受损的瓣膜,恢复瓣膜启闭功能,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后天性心脏病如风湿性心脏病、部分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疾患所致的心脏瓣膜病变。本院心胸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开展此类手术11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252-2253
回顾性分析本院和高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成人心脏瓣膜病患者资料200例,所有患者全部接受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对200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将统计数据录入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潜在危险因素,将筛查出的危险因素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龄患者、心功能分级为Ⅳ级、肺部感染、手术之前并发症糖尿病、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90min、手术之前并发肾损伤、手术之后射血分数小于等于40%、手术之后没有严格执行医嘱、二次换瓣手术和抗凝治疗不恰当属于影响成人心脏瓣膜病预后的危险因素。成人心脏瓣膜病患者通过外科治疗的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多样化特点,患者手术之后需要结合自身疾病特点以及有关危险因素实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10.
并存心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的危险因素及影响。方法166例SDHVD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重度瓣膜病变组67例,轻度瓣膜病变组99例;非SDHVD组64例为对照组。比较组间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代谢异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结果随年龄增加,重度SDHVD检出率增加;年龄、TC、LDL-C、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在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随年龄增加,重度SDHVD增加,同时并存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在心脏瓣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经食管多平面超声探头对46例心脏瓣膜置换和成形术患者术中行心外膜超声心动图检测,观察心内结构和各瓣膜功能、左心室收缩功能、有无残余分流等信息.结果 46例患者术中心外膜超声表现异常12例(占26.1%).15例瓣膜成形术中2例二尖瓣成形术后因瓣膜反流显著而改为瓣膜置换;31例瓣膜置换术中1例发现瓣周漏,3例术中发现左心耳部位血栓,1例术中发现合并卵圆孔未闭,5例超声提示低心排量,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结论 心外膜超声心动图具有图像显示清晰、切面选择方便、迅速的特点,是评价心外科瓣膜手术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论心脏瓣膜置换(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CVR)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delayed cardiac tamponade,DCT)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施行CVR术483例中发生DCT的21例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及急救措施。结果 3例死亡,18例治愈出院,随访症状消失,心功能稳定,疗效满意。结论 心功能不全、抗凝治疗过度及心包纵隔引流不畅等为DCT发病主要诱因,心脏瓣膜置换术1周后若出现胸闷、心悸、末梢湿冷等症状或充血性心衰,应高度警惕DCT,一旦确诊,及时穿刺或手术。  相似文献   

13.
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远期瓣环力学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术(MVR)后瓣环力学功能的远期变化特点以及对左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方法:77例接受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1年以上的患者(MVR组),根据心律分为心房颤动组(房颤组)和窦性心律组(窦律组),并选取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应用二维和M型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瓣环的运动幅度、房室腔大小以及心功能进行测量。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MVR组二尖瓣瓣环M型运动曲线出现异常;②MVR组二尖瓣瓣环运动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窦律组与房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R组T波结束距瓣环峰位移时间和R波顶点距瓣环最低点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延迟(P〈0.01或P〈0.05);③MVR组左房收缩末径较对照组扩大(P〈0.01),以房颤组更为明显;房颤组左室内径较对照组扩大(P〈0.01或P〈0.05),而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则降低(P〈0.05);窦律组左室内径、EF和FS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二尖瓣瓣环的运动幅度与EF和FS呈正相关。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力学功能异常的瓣环在左室重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影响华法林抗凝疗效的人口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人口学因素,以指导术后的抗凝治疗.方法:收集8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资料,分别将华法林维持剂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人口学因素对华法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1)女性患者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和 PT-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都要比男性患者小.(2)华法林维持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0,P<0.001),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337,P<0.001).(3)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个体异的17.9%.结论:本研究证实一些人口学因素例如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的部分个体差异,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地探讨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监测凝血功能及指导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体外循环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118例成人患者,依据指导患者术后在ICU期间输血的凝血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血栓弹力图组(TEG组)62例与标准凝血试验组(SCT组)56例,对两组间人口统计学特征、术前凝血功能、术中血液出入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同时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于ICU期间的引流量与血制品输注情况及气管插管时间、住ICU时间等指标。结果与SCT组相比,TEG组患者术后于ICU期间血浆输注量减少(P0.01),血小板输注量虽未达统计学差异水平但有明显减少,两组红细胞输注量无差异(P0.05)。未发现两组患者间短期转归指标如引流量、气管插管时间、住ICU时间及ICU后出院时间等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可以运用TEG来监测成人患者心脏换瓣手术后的凝血功能并且指导输血,其对患者术后转归无明显影响且可减少血浆与血小板的使用量,对精准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价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IOTEE)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异常情况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异常情况患者,对IOTEE在诊断及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异常情况中的作用进行评估及分析。结果 4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异常并发症的患者中,IOTEE检出瓣周漏23例(23/45,51.11%),卡瓣4例(4/45,8.89%),室壁运动异常6例(6/45,13.33%),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6/45,13.33%),人工瓣膜狭窄4例(4/45,8.89%),升主动脉与胸骨粘连2例(2/45,4.44%),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IOTEE可检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人工瓣膜卡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异常情况,帮助术者正确判断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巨大左心室(LVEDD>70 mm)患者瓣膜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方法对21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该组患者术前左心室舒张末直径72~94 mm;左室射血分数32%~78%。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依咪酯、芬太尼、琥珀胆碱麻醉诱导。术中以芬太尼维持麻醉为主,复跳停机后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米力农维持循环功能。结果该组患者麻醉诱导期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麻醉诱导后脑电双频指数(B IS)值均下降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电击复跳率66.7%(14/21),自动复跳率33.3%(7/21);全组患者无1例死亡。结论正确估计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加强围术期心肌保护、合理的麻醉诱导及严格掌握麻醉药物剂量、及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是此类患者麻醉处理的关键。B IS对麻醉诱导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