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开苦降法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宋旭东,卢全立,王晓燕辛开苦降法为医圣仲景所立,其代表方剂为半夏泻心汤,原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而成之痞证。半夏泻心汤近代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贲门炎、返流性食管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应用辛开苦降法...  相似文献   

2.
自东汉张仲景创“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小陷胸汤”、“乌梅丸”等方剂以来,辛开苦降法已在两千多年间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本文介绍了路广晁教授行医30余年运用辛开苦降法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半夏泻心汤法和辛开苦降法在临床脾胃病论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院就诊的脾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评估后选出200例脾胃病患者进行试验。试验前,使用数字发生器将所有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半夏泻心汤法组(100例)和辛开苦降法组(100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半夏泻心汤组脾胃病患者的治疗总效率高达94.0%,辛开苦降法组脾胃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半夏泻心汤法优于辛开苦降法,但二者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夏泻心汤法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次数多于辛开苦降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缓解疼痛频率上,辛开苦降法组优于半夏泻心汤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果上差异不大,但在缓解疼痛程度上半夏泻心汤法组明显优于辛开苦降法组。  相似文献   

4.
辛开苦降法是将辛温和苦寒两种截然不同性味药物配伍使用,从而达到辛散开通、苦降通泄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运用辛开苦降之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小陷胸汤治疗中焦痞塞不通、少阳枢机不利、痰结胸肺等证候,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重庆市万州区第五人民医院结肠癌患者68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法加以治疗能有效降低其自身主要症状积分,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和辛开苦降法在岭南膏方中的应用。方法文章通过重温半夏泻心汤的组方配伍特点,分析其在开路方以及膏方中的作用。结果半夏泻心汤在岭南膏方辨病论治、辨证论治以及辨体质论治中起重要作用。结论半夏泻心汤和辛开苦降法可能为今后岭南膏方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谭达全  邓冰湘 《新中医》2008,40(2):103-104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是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后世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脾胃疾病,现代多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Hp)导致的胃炎,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都得到了有效验证.笔者拟从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及组方机理、Hp相关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半夏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实验研究3方面,对半夏泻心汤之辛开苦降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作一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8.
辛开苦降法属八法中的和法,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其理论源自《内经》对中药性味功效和配伍的阐述。医圣张仲景谨遵《内经》之旨,因证立法,依法遣方,寓辛开苦降法于临证治疗寒热错杂证之中。元代朱丹溪师承仲景而善用辛开苦泄法治疗痞证。叶天士根据温病的特点,将辛开苦降理论与“轻可去实”理论相结合,创轻苦微辛法用于温病治疗中。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剂有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和王氏连朴饮等。  相似文献   

9.
初探仲景辛开苦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开苦降法 ,是利用辛、苦两类不同性味药的配伍方法 ,属于“八法”中“和法”、“消法”的范畴 ,仲景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方。1 再识辛开苦降法辛开苦降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首先提出了“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阳明之复 ,治以辛温 ,佐以苦甘 ,以苦泄之 ,以苦之下。”指出了辛苦两类不同性质的药物可以合理配伍。辛苦合用实质上并非是辛苦两类药物简单累加。张仲景列“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 ,是辛开苦降法的典范 ,开创了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之先河。此后 ,成无己、…  相似文献   

10.
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  钟兴美 《新中医》2007,39(6):61-61
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以半夏泻心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治疗。结果:临床痊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辛开苦降法在痞证治疗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萍 《光明中医》2010,25(1):50-51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在痞证治疗中应用。方法选自2005年3月~2009年3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痞证患者4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32例,对照组230例;治疗组采用辛开苦降法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对照组采用吗丁啉、硫糖铝、奥美拉唑、果胶铋等应用。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半夏泻心汤是应用辛开苦降治法,寒温并用,攻补兼施,调和脾胃的主要方剂,是临床治疗痞证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12.
辛开苦降法,系张仲景宗<内经>升降相因说而首创,系以辛开苦降为法开结散痞,降阳和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大法.此法代表方剂为<伤寒论>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笔者临床凡遇因脾胃虚弱,客邪乘虚而入,虚实并见,寒热错杂,升降失调,清浊混淆而致肠胃不和、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酌用此法,多有效验,现略举数案.  相似文献   

13.
正辛开苦降法源于《黄帝内经》,辛、苦二味,一阴一阳,一开一泄,一升一降,可升降条达气机。仲景创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叶天士言"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吴鞠通又进一步提出"苦与辛合能降能通",揭示了辛开苦降法的实质内涵。至此,辛开苦降法理论逐渐完善~([1])。现代医家不断探索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痤疮的发病与气机升降失常相关,临床上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常取得满意效果。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辛开苦降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内经》对于脏腑功能失调、胃肠寒热错杂的病证有明确的论述。张仲景根据《内经》理论,开创了辛开苦降法的先河,将寒热苦辛之品共用于湿热、寒邪阻于中焦的病证,其病机特点多为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病位多以脾胃为主。涉及方剂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黄连汤、小陷胸汤、栀子干姜汤、  相似文献   

15.
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关键,运用辛开苦降法调理脾胃气机升降为主要治法之一,辛开苦降代表方半夏泻心汤具有对胃肠功能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半夏泻心汤是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气机失调、痰湿壅滞是半夏泻心汤临证应用的主要病机指征,只要病机相符,遣药精当,均可灵活化裁运用于多种病症。以验案4例分析临床运用此方随症加减治疗嗜睡、哮喘、眩晕、自汗经验。  相似文献   

17.
简介了半夏泻心汤的组方特点以及临床应用,并总结陈瑞芳教授在开路方以及膏方中运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经验。半夏泻心汤是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陈教授根据岭南人群体质特点,善于用膏方调理多种慢性疾病,以半夏泻心汤为膏方开路方,并将该方运用于膏方中,以调理脾胃,利于膏方吸收,或处理兼夹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追溯了辛开苦降法的历史溯源,通过探讨半夏守心汤立法依据,剖析作用机制,囊括其在临床及方剂中的应用及其,更深地研究辛开苦降法,有利于经方的活用及新方的创制。  相似文献   

19.
辛开苦降法治疗胃脘痛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开苦降法治疗胃脘痛48例济宁市中医院(272100)渠凌,刘培允关键词辛开苦降法,胃脘痛,半夏泻心汤1一般资料48例中,门诊22例,住院26例,服药前均做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提示:胃炎及十二指肠炎41例,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其中合并胃下垂...  相似文献   

20.
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伤寒论》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该方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7味药物组成,具有和胃降逆、开结消痞之功.笔者在临床上紧紧抓住半夏泻心汤的"心下痞"主症,并加以变通,用于治疗胸腔积液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