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阳市献血员抗巨细胞病毒抗体调查方德强,王义武,吉耀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沈阳110003)输血导致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国内外均有报道,因此检测献血员中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M抗体(HCMV-sIgM)对预防输血传播及骨髓移植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结构区蛋白IgM抗体。方法采用丙型肝炎病毒C,E1,E2区重组抗原混合包被和分别包被酶标板;用兔抗人γ链血清处理人血清标本,再用固相包被羊抗兔抗体吸附兔抗人γ链-人IgG复合物,建立了抗-HCVIgM检测方法。结果对76例丙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抗-HCVIgM检测,同时与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具有相关性(P<0005);IgM抗体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全片段C、C+E2区抗原血清标本中的抗-HCVIgM检出率分别可达966%和100%。结论HCV的C、E2重组抗原用于抗-HCVIgM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庚型肝炎病毒IgM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一种早期、快速诊断庚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方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庚型肝炎病毒(HGV)多肽NS3,NS5区段抗原,建立了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血清中HGVIgM抗体。结果本法不受特异性IgG的竞争和类风湿因子的干扰;与其它致肝炎的病毒(HAV、HBV、HCV、HEV、CMV、EBV)无交叉反应。检测46例非甲、乙、丙、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GVIgM阳性14例,阳性率30.43%,其中,6例同时为HGVRNA阳性,阳性符合率为42.86%(6/14),检测12例庚型肝炎病人双份血清,其中,急性期血HGVIgM抗体均为阳性。结论该法检测HGVIgM抗体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且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对庚型肝炎新近感染的早期诊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TORCH抗体系指弓形虫Tox(Toxoplasmagondii)、风疹病毒RV(Rubellavirus)、巨细胞病毒CMV(Cytomegalovirus)、单纯疱疹病毒HSV2(Herpessimplexvirus)一组由非细菌性微生物感染机体引起的血清特异性抗体 ,包括IgM和IgG。由TORCH引起的感染目前认为主要危害孕妇可导致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1]。以往这方面工作以TORCHIgM抗体研究较多 ,而同时分析IgM和IgG抗体与孕期关系者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收集了来我院就诊的919例…  相似文献   

5.
由分泌抗人C1-INHMcAb的杂交瘤F7细胞株提取总RNA,合成与VH基因FR1和FR4互补的通用引物,以RNA反转录合成的第一链cDNA为模板,PCR法克隆出F7VH基因的DNA片段。将分离获得的目的DNA片段亚克隆入pUC18/19测序载体,从两头进行双脱氧核苷酸随机终止法的DNA序列测定。结果显示:VH基因是由333个碱基组成,编码111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国际联机检索进行EMBL和Kabat基因库扫描发现,F7VHDNA仅与Ig同源,符合小鼠Ig的VH基因特征;同源性为60%~85%,应归属于Ig的VH基因。根据Kabat分类方法,F7VH基因推导的氨基酸顺序属于小鼠Ig的VH基因的Ⅱ(A)亚组,是由VH-D-JH3重排产生;其框架区的9和67位点为脯氨酸(Pro)和赖氨酸(Lys)(非芳香族氨氨酸),符合Ⅱ(A)亚组框架残基结构模式;其CDR3区含有7个氨氨酸残基,表明C1-INH抗原表面结构并不复杂;FR2和FR3的22和89位点为半胱氨酸残基(Cys),与VH片段二硫键形成有关。成功获得F7VH基因为进一步构建和表达单链Fv(scFv)抗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人巨细胞病毒(HCMV)AD169株作为免疫原,制备出13株鼠-鼠杂交瘤细胞系。对其中的6株进行了检定.免疫印迹试验结果表明:单克隆抗体(McAb)7B4、7D7、7E11、8E8和8D6相对应的HCMV多肽分子量分别为46、150、38、5172和65kD.HCMV感染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后不同时间制成抗原片,与McAb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表明:McAb8B8相应的病毒多肽为即刻早期抗原,其它5株McAb相应的病毒多肽均为晚期抗原,6株McAb等量混合后,标上辣根过氧化物酶,用于IgM抗体捕获法ELISA(MacELISA)中,并与间接ELISA(IELISA)同时检测HCMV-IgM.在未经选择的100份脐带血中,两法均为阳性的3份,两法均为阴性的94份;MacELISA阳性而IELISA阴性的2份血清的特异性试验证明,HCMV-IgM确为阳性.IELISA阳性而MacELISA阴性的1份血清的特异性试验证明,它是由RF引起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细胞病毒 (H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 ,但大多数呈亚临床不显性感染或潜伏感染 ,在宿主特殊的状态下 ,这种潜伏感染可被激活为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1,2 ] 。为研究小儿急性呼吸道HCMV感染 ,根据 1994年全国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学术会议上拟定的诊断标准[3 ,4 ] ,选用HCMV IgM为HCMV活动感染指标 ,对 2 5 0例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 (ARI)患儿和 5 0名同期健康儿童进行了HCMV IgM、呼吸道合胞病毒IgM(RSV IgM) ,腺病毒IgM(AdV IgM)特异抗体同步检测和部分临床资料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病…  相似文献   

8.
肿瘤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及与输血,临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70例肿瘤患者血清人巨细胞病毒特异性抗体,HCMV-IgM和Ig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1.42%和14.28%,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恶性肿瘤组活动性HCMV感染率与良性肿瘤组相比有明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出血性疾病 ,其中部分患者常发生于病毒感染后。目前发现人类巨细胞病毒 (HCMV)、人细小病毒B19、风疹病毒等感染后均有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HCMV感染相关性ITP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定论。我们检测了合并有HCMV感染的ITP患者的巨核系祖细胞内的HCMV晚期抗原mRNA ,以探讨HCMV感染相关性ITP可能的发病机制。对ITP患者抗凝外周血和非抗凝外周血分别进行PCR检测HCMV DNA和ELISA检测CMV IgM。选择HCMV及CMVIgM均阳性的病例共…  相似文献   

10.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4例育龄妇女的血清进行了巨细胞病毒(HCMV)IgG、IgM抗体的检测,同时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了不同感染状态下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并将sIL-2R水平与未感染HCMV的正常育龄妇女进行了比较。结果,育龄妇女中抗-HCMVIgG的阳性率为89.4%,IgM的阳性率为9.6%,感染HCMV的妇女血清中sIL-2R水平均大于未感染的对照组(178.1±57.3U/ml),P<0.05,其中IgM阳性者和IgM、IgG同时阳性者血清中sIL-2R水平最高,分别为910±465.6U/ml和905±347.8U/ml,两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大于仅抗-HCMVIgG阳性者(446.8±158.9U/ml),P均<0.05。表明,HCMV感染可致sIL-2R水平升高,并且活动性感染者上升明显。提示:sIL-2R可能参与了HCMV的免疫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一种早期、快速诊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的抗原检测方法,以了解肾移植术后受者的HCM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抗HCMV前早期抗原和早期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免疫组化Envision^TM二步法。用于检测外周血多形核白细胞(PMNL)中HCMV抗原(前早期抗原和早期抗原),诊断HCMV活动性感染。结果 检测肾移植术后受者86  相似文献   

12.
丙型肝炎病毒包膜糖蛋白高变区1多抗原肽设计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多抗原肽(MAP)研究丙型肝炎病毒包膜糖蛋白高变区1(HVR1)的抗原性。方法 根据已经获得的HCV-BJ株E2/NS1区氨基酸序列,参照国内外得所报道的HV HVR1序列及抗原性参数,设计并合成含HCV HVR1390-411aa序列22个氨基酸的线性表位多肽(以LP表示)及MAP(对称8分枝),分别以LP和MAP免疫Balb/C小鼠及家兔,比较其免疫原性。结果 MAP免疫原性明显强于  相似文献   

13.
随机化CDR3抗体库的构建及不经免疫制备抗体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索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不经免疫制备抗体,在已有的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人Fab段基因的基础上,通过PCR引入突变,对其VHCDR3中12个氨基酸残基(95~100J)进行了完全随机化,对94和100K位残基进行了有限随机化,构建了半合成噬菌体抗体库,库容为2×108,58%含有随机化CDR3序列,用无关抗原小鼠IgG对该抗体库进行筛选,获得了三个可与小鼠IgG结合而不与HBs反应的克隆,经测定其CDR3的DNA序列,发现这三个克隆具有相同的CDR3,证明单纯改变VHCDR3可以得到新的特异性抗体,从而绕过免疫制备抗体。  相似文献   

14.
HCMV抗原(pp65)血症检测技术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在人群中广泛存在,自从1988年HCMV抗原血症检测技术建立以来,该技术发展迅速,检测外周血PMNLs中的HCMV晚期结构抗原pp65是早期、快速、准确、定量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的主要手段。本综述主要涉及HCMV抗原(pp65)血症检测技术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构建高通量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平台,设计两套分别针对基因Ⅰ型和基因Ⅲ型乙脑病毒全基因组的型特异性引物.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参考信息,设计了两套基因Ⅰ型和基因Ⅲ型乙脑病毒的基因型特异性扩增测序引物.并由其测定本研究室采集并分离得到的121株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含63株基因Ⅲ型乙脑病毒,58株基因Ⅰ型乙脑病毒.结果 设计得到基因Ⅲ型乙脑病毒全基因组扩增测序引物17对,基因Ⅰ型乙脑病毒型特异性扩增测序引物16对.使用两套引物完成121株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测定完成的基因Ⅰ型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平均值为40.037,基因Ⅲ型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平均质量值为40.857.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两套型特异性引物能高效特异地完成基因Ⅰ型和基因Ⅲ型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扩增,为构建高效稳定的乙脑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平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抗HCVNS3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研制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 (HCV)是一种单链正链RNA病毒 ,可通过输血等方式传播 ,引起急、慢性肝炎。目前 ,HCV的常规诊断方法主要有抗HCV IgG ,抗HCV IgM及HCV RNA的RT PCR检测。对HCV抗原的检测文献报道较少。我们利用基因工程表达的HCVNS3蛋白作为免疫原 ,研制其单克隆抗体(mAb) ,试图用于HCV抗原诊断的研究。1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Balb/c小鼠 ,由南京军区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p2 / 0小鼠骨髓瘤细胞 ,从解放军 30 2医院引进 ,液氮保存。HCVNS3蛋白及CP9,CP10抗原 ,由南京军区军事医学…  相似文献   

17.
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诊断及对胎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地高辛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51例人巨细胞病毒(HCMV)血清学抗体IgM阳性孕妇的羊水、脐血和产后两周内的新生儿尿液,进行HCMVDNA检测。同时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脐血、羊水中HCMV-IgM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地高辛探针斑点杂交检测HCM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羊水21.57%,脐血33.33%,新生儿尿液27.45%。PCR检测HCM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羊水29.41%,脐血43.14%,新生儿尿液3S,29%。羊水HCMV-IgM阳性率为11.76%,脐血HCMV-IgM阳性率为23.53%。脐血HCMV-DNA阳性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脐血HCMV-DNA阴性的新生儿,而脐血HDW-DNA阳性的新生儿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以及低Apgar评分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脐血HCMV-DNA阴性的新生儿。结果表明:采用ER技术检测羊水、脐血或产后两周内新生儿尿液HCMVDNA有助于HCMV官内感染的早期诊断,便于临床早期干预,HCMV官内感染严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可造成胎儿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HBV DNA/补体双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羊抗人C1q和B因子IgG为捕捉抗体,分别用以捕捉通过经典和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Dane颗粒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中的C1q和B因子,再利用引物的特异性和PCR的强大扩增能力对捕捉物中的HBVDNA进行检测,成功地建立了检测HBVDNA/补体双特异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合的酶链反应(PCR)检测105例出生后3日内新生儿尿中巨细胞病毒,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脐血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结果,新生儿尿液HCMV-DNA阳性者33例,阳性率31.4%,脐血IgG抗体阳性率100%,IgM挤体阳性率1.9%。结果表明PCR技术检测新生儿尿液HCMV-DNA有利于HCMV先天性感染的早期诊断,早预防、早阻断。有利于更好地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优生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基因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近年来的研究提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有准种的假说 ,我们以前C/C基因为研究靶区域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靶序列 ,随机选择克隆测序 ,比较其结果 ,证明了HBV准种的存在 ,并发现多种基因突变形式。试验用 4例患者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乙型、慢性 ,临床检测HBsAg、HBeAg、抗 HBc阳性。提取 2 0 0 μl血清中的HBVDNA ,用于多聚酶链反应 (PCR)。以甘人宝等发表的HBVadr亚型序列为依据 ,设计引物序列。其上游引物为 :5′ACTGCAGGCACCATGCAACTT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