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头颅MRI的改变。方法 对30例帕金森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及头颅MRI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在所有帕金森综合征中,以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最多见,占80%。结论 预防脑血管病是减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VP)的临床诊断。方法 对 5 3例 VP患者的临床特点、MMSE、HDS、FAQ、HIS量表及 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VP患者中 2次以上脑卒中者 31例(5 8.5 % ) ;病程呈阶梯样进展 ,有局限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多无静止性震颤 ,智能障碍 32例 (6 0 .4% ) ;MMSE、HDS2 4.6± 2 .1分 2 8例 (5 2 .8% ) ,MMSE、HDS15 .1± 1.7分 4例 (7.5 % ) ,FAQ≥ 7分 16例(30 .2 % ) ,HIS>6分 5 3例 (10 0 % ) ;MRI均可见局限性或普遍性脑萎缩 ,多发性脑梗死 (MCI) 36例 (6 7.9% ) ,脑白质疏松 9例 (17% )。结论  VP的发生与脑血管病发生次数及 MCI有关 ,临床诊断应结合其临床特征、智能障碍及影像学改变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46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并与原发性帕金森病(PD)相鉴别。方法对46例V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31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VP发病年龄大于PD;病前绝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脑卒中及糖尿病病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见;最早以步行困难、运动迟缓起病;临床表现以肌强直-运动迟缓为主、静止性震颤少见;多伴有锥体束损害、智能障碍及尿失禁等;影像学改变以皮质下白质、基底节多发腔隙性梗死为主。结论VP发病年龄较高;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多见;最早以步行困难、运动迟缓起病;临床表现以肌强直-运动迟缓为主,静止性震颤少见;影像学改变主要以皮质下白质、基底节多发腔隙性梗死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临床特点及MRI的改变。方法:对33例住院确诊的V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MRI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VP患者多发少动-强直为主,特别是双下肢明显,静止性震颤少见,其发病年龄较帕金森病(PD)晚,除有锥体外系症状和体征外,可伴有锥体束征、假性延髓麻痹及记忆、智能障碍。左旋多巴替代治疗效果不明显,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效果满意。头颅MRI改变主要表现为额叶白质损害及主要分布在分水岭、基底节区的单发或多发的腔隙性梗死。结论:VP的临床表现、MRI改变不同于PD,可作为一独立的临床综合征而存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早期临床特点,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60例帕金森氏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误诊为脊柱、风湿、关节疾患居多。结论 帕金森综合征早期发病以肌张力增高为主要表现,女性发病年龄轻,年老者以脑血 管病后多见。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有时很容易误诊为“脑出血”。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的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3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PDS)是指除特发性帕金森病以外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表现的运动障碍,常继发于某些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脑血管病、脑外伤、化学物质中毒、颅内炎症、毒物、药物等。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开发及应用,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VP)的临床特点及MRI的改变。方法 :对 33例住院确诊的V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MRI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VP患者多以少动 -强直为主 ,特别是双下肢明显 ,静止性震颤少见 ,其发病年龄较帕金森病 (PD)晚 ,除有锥体外系症状和体征外 ,可伴有锥体束征、假性延髓麻痹及记忆、智能障碍。左旋多巴替代治疗效果不明显 ,给予改善微循环药物效果满意。头颅MRI改变主要表现为额叶白质损害及主要分布在分水岭、基底节区的单发或多发的腔隙性梗死。结论 :VP的临床表现、MRI改变不同于PD ,可作为一独立的临床综合征而存在。  相似文献   

9.
出血性脑梗死30例临床和影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影像和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3年中341例住院非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分析30例HI的病因、临床和影像改变。结果 HI发病率占同期脑梗死的8.8%。脑栓塞为其主要病因,占70%,并以心源性栓塞为主。HI最早发生在脑梗死后24h内。最长时间为30d。26例发生在MCA分布区。有血肿型和非血肿型之分(18例12 例)。结论 脑栓塞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症状加重或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者,建议发病后1到2周内进行影像学复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方法:对62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52例,多系统萎缩4例,遗传性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6例。发病年龄大于60岁者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最多见,占95.4%:小于20岁者均为遗传变性性帕金森综合征。神经影像学的阳性率高达88.7%。结论:根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对帕金森综合征进行正确的病因诊断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与头部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的特征及发病机制。方法对42例V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多数患者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卒中史;临床表现以细碎步态、运动减少、肌强直为主,无4~6Hz静止性震颤;多有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伴有智能障碍、假性球麻痹、尿失禁等;对左旋多巴制剂疗效欠佳。MRI以基底节区、脑室周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可伴脑白质疏松或脑萎缩。结论VP的临床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对多巴胺制剂的疗效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Garcin综合征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Garcin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提高对本病综合征病因的认识。方法 对30例本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头颅CT、MRI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鼻咽癌20例、听神经瘤6例、三叉神经瘤2例、转移瘤2例。颅神经以三叉神经损害最早出现,继依次为Ⅵ、Ⅷ、Ⅶ、Ⅸ、Ⅹ、Ⅺ,颅神经害均在一侧,为不完全型(部分颅神经损害)。曾误诊为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美尼矣病等。CT和MRI显示咽隐窝变浅或消失,局部软组织肿物,并侵犯咽旁间隙、翼内肌,均有不同程度颅底骨质破坏。结论 Garcin综合征多半由肿瘤等较严重疾病引起。早期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故早期确诊至关重要,对一侧颅神经损害者应高度警惕,排除此病的可能,头颅CT和MRI对其病因诊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神经白塞病三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 男,25岁。因“发热,头痛8个月余,加重伴视力下降3个月”于2005年5月12日入院。2004年9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40℃,于省立医院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见右侧额叶高信号区,诊断为“脑脓肿”,治疗1个月症状消失,复查头颅MRI病灶消失。但患者仍头痛并伴有低热,体温37.1-38.0℃。2005年2月起患者双眼视力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金森综合征的早期临床特点,减少误诊率。方法对60例帕金森氏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误诊为脊柱、风湿、关节疾患居多。结论帕金森综合征早期发病以肌张力增高为主要表现,女性发病年龄轻,年老者以脑血管病后多见。  相似文献   

16.
17.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的临床与影像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与原发性帕金森病(PD)临床与影像学区别。方法:对15例VPS及27例PD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和统计学处理,并用15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者作对照。结果:发现VPS临床以四肢强直—行走困难为主(93%),多伴锥体束损害体征。PD以震颤或震颤—少动—强直为主(88%)。VPS影像学异常高于PD(P<0.01),主要表现为多发皮质下白质腔梗及基底节腔梗。PD多为脑萎缩部分为苍白球钙化。结论:VPS与PD病因与发病机理不同,临床表现与影像学亦有差别。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血液流变学与MRI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S)的临床特点及血液流变学与MRI改变。方法对76例住院确诊为VP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流变学与头颅MRI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本组VPS发病年龄平均为66.12岁,比帕金森病(PD)大;多以少动-强直为主,特别是双下肢明显,而静止性震颤少见;除有锥体外系症状与体征外,可伴有假性延髓麻痹及智能障碍;应用左旋多巴替代治疗效果多不明显。血液流变学检查均为高凝状态。头颅MRI主要表现基底节区附近腔隙性脑梗塞,其累及频率顺序为:壳核、半卵圆中心、丘脑、尾状核、侧脑室旁、中脑、苍白球、内囊、桥脑、脑叶。结论VPS临床表现、血液流变学及MRI改变不同于P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脑内结核瘤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总结近20年来收治的脑内结核瘤患者34例,其中保守治疗组23例,手术治疗组11例。结果保守治疗组除2例因治疗后复查病情无明显改变而转手术外,余21例均获痊愈,手术治疗组全部手术成功。结论随着头颅CT及MRI等广泛应用,结合脑内结核瘤的一般特点,多数脑内结核瘤患者治疗前可作出诊断,且多数患者可经保守治愈,手术治疗者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20.
胼胝体卒中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胼胝体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胼胝体卒中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CT、加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胼胝体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变多广泛,且常与其他部位梗死合并存在。精神智能障碍是胼胝体梗死突出的临床特征。胼胝体出血易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预后差。对病灶较大的胼胝体梗死或出血时,要特别注意合并脑血管解剖的异常、烟雾病以及脑先天畸形的可能。结论胼胝体卒中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胼胝体卒中的诊断主要依据CT、MRI,后者更加准确和特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