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组74例、缓解期组46例)及6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3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值及FeNO值差异,并分析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肺功能指标、哮喘控制(ACT)评分及FeN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FEV1%、FEV1/FVC水平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FeNO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FEV1%、FEV1/FV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e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发作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的FEV1%、FEV1/FVC、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Fe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急性发作期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eNO水平与ACT评分呈负相关(r=-0.519,P<0.001).结论 FeNO是反映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炎症损伤的重要指标,其变化对于评估哮喘的临床转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外周血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ADAM8)表达水平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关系,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96例作为急性组,按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31)、中度组(n=37)与重度组(n=28),按1:2比例同期门诊收治支气管哮喘缓解期48例患儿作为缓解组,48例非哮喘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FeNO、外周血ADAM8及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哮喘急性发作期FeNO、ADAM8mRNA与肺功能的关系,分析两者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价值.结果 急性组FeNO、ADAM8分别为(58.96±13.65)ppb、(3.97±0.51),缓解组分别为(26.52±8.11)ppb、(1.12±0.27),均高于对照组的(12.75±4.01)ppb、(0.97±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组、缓解组FVC、FEV1、FEV1/FVC%、PEF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组FeNO、ADAM8 mRNA高于缓解组,FVC、FEV1、FEV1/FVC%、PEF低于缓解组(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度组FeNO、ADAM8 mRNA分别为(49.52±6.79)ppb、(3.45±0.67),重度组分别为(66.35±10.15)ppb、(5.16±0.95),均高于轻度组的(35.63±10.15)ppb、(2.15±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重度组FVC、FEV1、FEV1/FVC%、PEF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FeNO、ADAM8 mRNA高于中度组,FVC、FEV1、FEV1/FVC%、PEF低于中度组(P<0.05).FeNO与ADAM8呈正相关(P<0.05),两者与FVC、FEV1、FEV1/FVC%、PEF均呈负相关(P<0.05).ADAM8截断值为1.17时预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0.41%、87.50%;FeNO截断值为45.92 ppb时,预测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94.52%、75.00%.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FeNO、外周血ADAM8均呈异常高水平,随肺功能受损程度加重而上升,可能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马宏境  吴琦 《广东医学》2012,33(6):821-82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FeNO)与血IgE、肺功能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4例为急性发作期、36例为缓解期)、3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测定FeNO、外周血清总IgE及FEV1%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例确诊支气管哮喘患者的FeNO、血IgE和FEV1%水平分别与30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缓解期患者FeNO、血IgE较急性期患者显著下降,FEV1%回升,但哮喘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者比较,FeNO及血IgE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FeNO水平与血IgE含量呈正相关(r=0.648、P<0.05),而与FEV1%呈负相关(r=-0.436、P<0.05)。结论哮喘患者FeNO及血IgE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两者变化呈正相关,FeNO及血IgE含量变化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检测可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指标。而FEV1%仅于哮喘急性发作期明显变化,在缓解期与健康人无特异改变,说明FEV1%不能作为气道炎症程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参术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医证候、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试验组给予参术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评估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水平,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IgE水平,呼气分析仪检测FeNO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水平、FeNO、TIg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采用参术定喘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中医证候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下调FeNO、TIgE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参术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医证候、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试验组给予参术定喘汤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评估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水平,采用肺功能测定仪检测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一秒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IgE水平,呼气分析仪检测FeNO水平。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水平、FeNO、TIg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采用参术定喘汤进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中医证候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下调FeNO、TIgE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小气道改变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6例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FeNO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及小气道改变[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pred)、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50%pred)、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75%pred)]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FeNO诊断稳定期重度COPD的截断值,将156例COPD患者分为高FeNO组与低FeNO组,比较随访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和未急性加重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稳定期COPD患者中FeNO与FEV1%pred FEV1/FVC、MEF25%pred、MEF50%pred、MEF75%pred均呈明显负相关(P <0.001)。随访12个月内,高FeNO组急性加重次数明显高于低FeNO组(P <0.001),其未急性加重生存...  相似文献   

7.
陆柄秀  王芳 《中外医疗》2023,(29):14-17
目的 探究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实施规范化治疗对肺功能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指标的变化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12月武威市凉州医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FeNO。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6,P=0.015)。治疗后,观察组第一秒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以及FEV1/FC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N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规范化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以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降低FeNO水平。  相似文献   

8.
哮喘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本文通过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浆中在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中一氧化氮(NO)的变化,探讨NO在支气管哮喘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08~2009年住院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入院时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各项指标测试完毕再抽取2 ml静脉血,测定各组血浆中NO的含量,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相关肺功能指标.结果 急性发作期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NO含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发作期组与缓解期组患者的FEV1%预计值、FEV1/FVC值及PEF%预计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与女性之间、各年龄组之间血浆N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浆中NO含量吸烟者较非吸烟者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发作期血浆中NO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NO含量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急性发作期轻度、中度、重度及危重患者血浆NO含量逐渐增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肺功能测定在ACOS和COPD急性发作期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ACOS患者36例,COPD患者82例,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肺功能(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且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舒张实验;然后对两组患者给予信必可都保吸入,疗程均为2周,再次用肺功能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行支气管舒张实验前比较,ACOS组FVC、FEV1、FEV1/FVC、PEF、MEF50、MMEF75/25等值均低于COPD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支气管舒张实验前,检测两组患者的CO弥散量(DLCO)及弥散系数(DLCO/V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支气管舒张实验后计算FVC、FEV1、FEV1/FVC等值的改善率,ACOS组改善率明显大于COPD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检测两组患者的CO弥散量(DLCO)及弥散系数(DLCO/V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计算FVC、FEV1、FEV1/FVC等值的改善率,ACOS组改善率明显大于COPD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检测两组患者的CO弥散量(DLCO)及弥散系数(DLCO/VA),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OS组病人通气功能指标下降更严重,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后及信必可都保吸入治疗后,ACOS组病人通气功能指标改善率比COPD组患者明显,因此: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实验、信必可都保治疗后的肺通气功能测定在ACOS和COPD急性发作期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内金匮肾气丸汤联合穴位敷贴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南阳油田总医院的76例支气管哮喘非急性发作期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药治疗同时用金匮肾气丸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疗效、肺功能参数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高于对照组(8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功能参数中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降幅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匮肾气丸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内的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早发型老年哮喘(LSA)、晚发型老年哮喘(LOA)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差异和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哮喘患者68例、老年COPD患者53例,以及无呼吸系统疾病健康体检的非吸烟老年人(对照组)34例为研究对象。老年哮喘组分为LSA组(发病年龄<60周岁)42例和LOA组(发病年龄≥60周岁)26 例。检测老年哮喘组(LSA组及LOA组)、COPD组及对照组的FeNO值和肺功能(FEV1/pred%、FEV1/FVC),比较各组FeNO值的差异,分析FeNO与FEV1/pred%、FEV1/FVC的关系。结果:老年哮喘组FeNO值[(29.3±18.7)ppb]较COPD组[(13.5±7.0)ppb]、对照组[(13.1±8.6)ppb]明显升高(均P <0.05);COPD组与对照组FeNO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SA组FeNO值[(33.7±20.4)ppb]较LOA组[(22.3±12.9)ppb]明显升高(P <0.05),均高于对照组(P <0.05)。老年哮喘组(LSA组、LOA组)、COPD组的FeNO水平与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均无显著相关性(P >0.05)。ROC曲线结果显示以FeNO 35 ppb为截断值鉴别LSA和LOA的敏感度为41%,特异度为88%。结论:LSA患者的FeNO水平高于LOA患者,均高于老年COPD,且FeNO水平均与肺功能(FEV1/pred%、FEV1/FVC)无明显相关性,FeNO水平不受肺功能影响,以35 ppb为截断值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鉴别LSA和LOA,且可鉴别诊断老年哮喘和老年COPD。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诊疗的应用价 值。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2018 年12 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CO、哮喘及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COPD)患者共171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CO 患者41 例(ACO 组),哮喘患者44 例(哮喘 组),COPD 患者86 例(COPD 组)。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45 例作为对照组。分析4 组临床特征、外周 血指标、FeNO 及肺功能指标[ 第1 秒最大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最大呼气量/ 预计 值(FEV1%pred)及第1 秒最大呼气量/ 用力肺活量(FEV1/FVC)] 的差异,以及FeNO 与肺功能及外周血指 标的关系。结果 哮喘组年龄低于COPD 组及ACO 组(P <0.05)。ACO 组外周血EOS%、FeNO 水平低于 哮喘组,而高于COPD 组(P <0.05)。ACO 组和哮喘组FeNO 与外周血EOS%水平呈正相关(r s =0.383 和 0.316,P =0.044 和0.037)。COPD 组和ACO 组的FEV1、FVC、FEV1%pred 及FEV1/FVC 低于哮喘组(P <0.05)。 结论 FeNO 和外周血EOS% 对ACO 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肺功能联合应用有助于ACO 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ACO)患者气道炎症中的 作用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入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ACO患者及正常人各20例,行肺功能检查测定第 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呼气流量峰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量。COPD组及ACO组利用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进行临床 症状评估,哮喘组及ACO组采用哮喘控制测试进行哮喘控制评估。诱导痰检查留取痰液,行细胞分类计数并计算中性粒细胞 比例及嗜酸性粒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痰MPO、ECP水平。结果ACO组自我评估测试评分较COPD组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较哮喘组减小(P<0.05)。ACO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呼气流量峰值、最大呼气中期流 量较哮喘组减小(P<0.05),用力肺活量较COPD组增大(P<0.05)。ACO组痰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哮喘患者增大(P<0.01),痰嗜酸 性粒细胞比例较COPD组增大(P<0.01)。ACO组痰MPO水平较哮喘组增高(P<0.05),痰ECP水平较哮喘组及COPD组均增 高(P<0.05,P<0.01)。ACO组痰MPO水平与痰中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358,P<0.01),与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及第1秒用 力呼气量无相关性(P>0.05)。ACO组痰ECP水平与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666,P<0.05),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及 第1秒用力呼气量呈负相关(r=-0.4966,P<0.05;r=-0.4610,P<0.05)。结论ACO患者气道炎症同时存在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及嗜 酸性粒细胞性炎症,痰ECP水平与哮喘控制水平及阻塞性气流受限程度均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的变化及C反应蛋白与WBC、肺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患者68例,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清CRP水平及患者WBC总数和相应肺功能FEV1%、FEV1/FVC。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CRP为(48.8±13.2)mg/L,缓解期为(13.6±7.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RP与肺功能FEV1%、FEV1/FVC呈负相关。结论 C反应蛋白可作为COPD急性期感染的敏感指标,也可反映COPD感染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亦可对COPD严重程度分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以探讨IL-32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集12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60例,稳定期60例。另选同期30例非吸烟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32和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同时测定肺功能(FEV1%pred、FEV1/FVC),并分析IL-32水平与IL-8、TNF-α和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32的含量[(174.56±88.1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9.41±20.98)ng/L]和COPD稳定期组[(89.40±33.84)ng/L](P均〈0.01),COPD稳定期组血清IL-32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0.01);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血清IL-32水平与IL-8、TNF-α呈正相关(P均〈0.01),与FEV1%pred、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P均〈0.01);不同严重程度COPD患者血清IL-8、TNF-α和IL-32含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32水平升高,可能与IL-8、TNF-α等炎性因子有关。IL-32可能作为一种促炎因子参与COPD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患者不同气道炎症表型在临床特征、肺功能和血浆炎症因子方面的差异,探索炎症表型分型的风险因素。方法:前瞻性选取洛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9例急性期哮喘患者作为哮喘组,根据诱导痰将其分为嗜酸性粒细胞型哮喘(eosinophilic asthma, EA)、中性粒细胞型哮喘(neutrophilic asthma, NA)、混合粒细胞型哮喘(mixedgranulocytic asthma, MA)和寡细胞型哮喘(paucigranulocytic asthma, PA),另纳入同期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一般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值,ELISA法检测血浆IL-5、IL-8水平。结果:对照组与哮喘组在过敏史、肺功能、FeNO、血浆炎症因子方面均有差异(P均<0.05)。与NA比,EA有过敏史比例及FeNO水平明显高,但吸烟患者比例明显低(P均<0.05)。PA肺功能(FEV1%及PEF%)和ACT评分均高于其他3组(P均<0.05),NA、MA组肺功能(FEV1/FVC、FEV1%、PEF%)均分别较EA、PA组差(P均<0.05)。嗜酸性炎症哮喘组(EA和MA)血浆IL-5含量高于非嗜酸性组(NA和PA),嗜中性炎症哮喘组(NA和MA)血浆IL-8含量高于非嗜中性组(EA和PA,P均<0.05)。分别按是否为嗜酸性炎症或嗜中性炎症对哮喘组行Logistic回归,提示FeNO及血浆IL-5含量增加、伴有过敏是嗜酸性炎症哮喘的危险因素(P均<0.05);肺功能严重程度和血浆IL-8含量增加、ACT评分降低是嗜中性炎症哮喘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肺功能和血浆IL-5、IL-8在哮喘表型间有明显差异,肺功能分级、IL-5、IL-8、FeNO、伴过敏史和ACT评分是表型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意义。方法: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与病房有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疑似支气管哮喘患者97例,以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为诊断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合ROC曲线评估FeNO对哮喘诊断的价值,并得出最佳界值。结果:97例患者中61例最终诊断为哮喘,36例为非哮喘。哮喘组FeNO高于非哮喘组[(42.2±25.0)ppb比(24.9±15.3)ppb,P<0.05]。FeNO与FEV1/FVC%(一秒率)无直线相关性(r=0.098,P=0.596)。ROC曲线下面积是0.810,FeNO最佳界值为27.5 ppb,以该点为界值,诊断哮喘的敏感度为83.6%,特异度为77.8%。结论:FeNO诊断哮喘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合肺功能检测可以降低其漏诊率。  相似文献   

18.
杨海波 《吉林医学》2012,33(28):6060-6062
目的:研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临床入选12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两组,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照组(61例)予以强的松20 mg,2次/d,服用3 d后改为12.5 mg,2次/d,之后连续口服1周;治疗组(61例)予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2 mg,1次/d,连续治疗3 d后改为1 mg,2次/d,之后继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1周;之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资料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前FEV1和FEV1/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1天后、3天后和7天后的FEV1和FEV1/FV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1 d后两组患者的PaCO2和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到治疗后第3天和第7天的PaCO2和PaO2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6 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分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差异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以很好的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且不明显升高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