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与血气分析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缩短呼吸衰竭患者的总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在减少呼吸机并发症上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其治疗前后p H值,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呼吸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以及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p H值、Pa O2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Pa CO2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HR、RR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SBP和DBP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缓解期患者经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广西江滨医院接受治疗的124例呼吸衰竭缓解期且仍需留置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各62例.对照组接受有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Bi...  相似文献   

4.
赵静 《中国卫生产业》2012,(20):149-149
目的 观察并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应用支气管扩张剂、祛痰等,实验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疗程均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有创通气率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等.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创通气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血气分析指标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明显差于实验组,差异在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有创通气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抢救重症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序贯通气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以及相应的体测数据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24~72 h的治疗后,观察组VAP发生率、脱机成功率、病死率、白细胞计数、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呼吸衰竭的抢救中,序贯性机械通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机械通气抢救、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创人工呼吸机是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常见包括恐惧焦虑心理、胃肠胀气、压迫性损伤、刺激性结膜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误吸、排痰障碍等。本文总结50例人工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认为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可以早期发现,同时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R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BiP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COPD患者,均伴有慢性呼吸衰竭,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血气分析(PaO2、PaCO2、pH)、肺部功能情况。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肺部功能与血气分析(PaO2、PaCO2、pH)均有所好转(P均〈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来说,采用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鼻导管吸氧,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通气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双水平气道无创正压通气(bi level airway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有创通气在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72例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有创组和无创组,每组3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有创组采用有创通气,无创组采用Bi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blood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_(2))、血氧分压(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_(2))]、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变化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生存率。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无创组心率、呼吸频率、PaCO_(2)低于有创组,PaO_(2)高于有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创组比较,无创组治疗1个疗程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应用于重症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轻炎症反应,不增加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毛宗雯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6):3337-3339
[目的]研究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分为序贯通气组和对照组。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后,给予两组不同的后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等指标。[结果]序贯组与对照组发生VAP例数分别为1例(5%)和7例(29%),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7±3.1)d和(16.9±3.7)d,住院时间分别为(15.7±3.7)d和(23.5±3.6)d,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缩短重症监护和总住院时间,改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费用,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BiPAP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矽肺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广西职业病防治研究院2007-01/2011-01收治的32例矽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静滴参麦注射液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其动脉血气分析,并观察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ph值、PaO2、PaCO2、SaO2均有明显改善(P〈0.01)。28例患者好转出院;2例患者因患多种慢性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病情加重;2例患者病情加重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成功撤机好转出院。结论 BiPAP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在矽肺COPD并呼吸衰竭治疗中有效、安全,明显降低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相关的并发症,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同时在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参麦作为辅助治疗有一定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罗文恒 《现代保健》2013,(2):135-136
目的: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失败的原因,为更安全、更有效地使用无创通气。方法:对本院26例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使用无创机械通气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不能得到纠正或加重15例;不能耐受者5例;胃肠胀气4例;漏气量大2例。结论:掌握好适应证及禁忌证,在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沟通的基础上,治疗过程严密观察和动态调节参数是提高无创通气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期间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共7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前39例设定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后39例设定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76.92%,P<0.05;两组治疗前PaO2、PaCO2、SaO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CO2较治疗前降低,PaO2、SaO2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比较无创通气与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按抽签法分为A组(n=26)与B组(n=26)。A组给予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B组给予高流量氧疗(high flow oxygen therapy,HFNC),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 h时呼吸情况[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舒适度以及呼吸困难程度。结果治疗后2 h时,两组患者HR、RR、MAP均下降,PaO2、SpO2均上升(P <0.05),其中A组PaO2高于B组(P <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h时,B组Borg评分、舒适度评分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IV与HFNC于短期内均可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状态,而相比之下,患者对于HFNC的耐受性与舒适度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7年2月—2019年8月医院收治的76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为治疗观察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别纳入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为38例,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相关血气指标以及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1)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37%)高于参照组(76.32%),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两组血气指标比较,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相比于参照组,治疗组更优(P<0.05)。(3)两组总满意率比较,治疗组(94.74%)高于参照组(71.05%)(P<0.05)。结论对急性心力衰竭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后,在此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疗法,可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血气状况,利于增强患者对治疗方式的认可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3例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内科综合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24例(75.0%),对照组治愈19例(61.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是临床救治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拟定机械通气治疗方案并应用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4月—2019年7月收治的62例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试验对象;依据呼吸衰竭类型的不同完成分组;均拟定机械通气方案展开疾病治疗;A1组(25例):呼吸衰竭类型为Ⅰ型;A2组(37例):呼吸衰竭类型为Ⅱ型;就组间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以及并发症总占比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前,A1组PaCO2水平为(71.46±18.25)mmHg,PaO2水平为(50.45±12.23)mmHg;治疗后分别为(46.37±14.19)mmHg以及(84.35±22.26)mmHg;治疗前,A2组PaCO2水平为(70.35±12.55)mmHg,PaO2水平为(49.42±15.15)mmHg;治疗后分别为(48.83±12.45)mmHg以及(82.35±28.35)mmHg;治疗前,A1组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同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1组PaCO2水平以及PaO2水平同A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并发症总占比(8.00%)明显低于A2组(45.95%,P<0.05)。结论本次研究发现,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于临床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随着呼吸衰竭分级的增加,患者表现出并发症的概率呈现出一定程度增加,对此临床针对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需要做到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以使得患者预后显著提升,提高病情转归效果。  相似文献   

18.
《Hospital practice (1995)》2013,41(3):168-175
Abstract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has revolutionized the concept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ith the major benefit of avoiding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specific situations, thereby preventing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has emerged as the first line of management of hypercapnic respiratory failure (due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neuromuscular weakness) and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in addition to standard therapy in the acute setting. There is improvement in gas exchange, relief of 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 and clinical outcome with reduc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Nevertheless, contraindications and failures need to be identified early, as delaying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Despite overwhelming evidence to support its use, NIPPV is underused. Residents and hospitalists need to identify NIPPV as a treatment op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相似文献   

19.
小儿呼吸衰竭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儿科呼吸系统重症疾病,也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小儿呼吸衰竭大多由吸道梗阻、肺实质病变和呼吸肌异常所致。患儿表现为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临床对于小儿呼吸衰竭往往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改善患儿通气或换气功能,提高患儿体内氧和水平。对于不同呼吸衰竭类型,需要不同的器械通气方法,本文对小儿呼吸衰竭呼吸机不同通气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小儿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重症肺炎疾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此病多是由常见疾病恶化所导致。重症肺炎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出现呼吸衰竭的并发症,这时患者的呼吸功能出现严重的障碍,极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治疗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主要采取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主要对无创呼吸机在重症肺炎伴发呼吸衰竭治疗的效果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