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自1817年以来,全球已发生了七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游行,前六次是由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所致,至今仍在游行的第七次大游行是由动乱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引起。其病原体均属O2群霍乱弧菌,根据抗血清对菌体抗原(O抗原)的凝集作用,可将霍乱弧菌分为  相似文献   

2.
霍乱疫源地消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霍乱流行史简况霍乱(Cholera)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V.cholera)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和危害严重为特征,也是三种国际检疫传染病中最严重的一种[1],是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2]和检疫传染病[3]。霍乱弧菌按菌体(O)抗原不同,已分出155个O血清群[4]。O1血清群包括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O2~O155血清群统称为非O1群霍乱弧菌[5]。自1817年开始到1923年为止的100多年间,先后发生过六次古典霍乱世界性大流行。1820年传入我国.百余年来,每次世界性大流行,我国均遭受侵袭,引起流行…  相似文献   

3.
一起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食品感染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1],属于甲类传染病。霍乱弧菌的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引发过七次霍乱世界大流行,1992年印度又出现了新血清群即O139群[2]。这次2005年10月,上海市某县发生的集体聚餐导致的食品感染事件正是由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4.
霍乱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剧烈腹泻为主要症状。人类历史上已经有7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均由O1群霍乱弧菌引起:前六次由古典生物型引起;1961年开始的第7次世界大流行由埃尔托型菌株引起,至今已有40余年仍无停歇的迹象。文中就90年代以来霍乱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历史上已发现的霍乱弧菌138个血清型中,过去仅知道O_1群(古典和E1-Tor两个生物型)霍乱弧菌会引起霍乱大流行:该群菌株自1817年在印度引起大批霍乱病人以来已有过七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1961年起源于亚洲的第七次世界大流行(E1-Tor生物型)一直延续至今;而非O_1群137个血清型的霍乱弧菌仅引起散发胃肠炎、肠道外感染或小型暴发,未曾出现过大的流行,这些细菌极少或不产生霍乱毒素。  相似文献   

6.
霍乱弧菌是强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原菌 ,霍乱在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 7次世界性大流行 ,前 6次均起源于印度恒河三角洲 ,由古典生物型引起 ,第七次起源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 ,由Eltor生物型引起 ,从 196 1年开始至今尚未停止 ,已持续 38年 ,波及五大洲 14 0余个国家和地区 ,引起数以百万计的病例。 1992年 10月在印度的马德拉斯和孟加拉湾又爆发了由一种新的霍乱血清群O139引起的类似霍乱的疾病 ,非O1群霍乱能引起胃肠炎 ,又能引起全身各部位的感染 ,其中某些菌株产生霍乱肠毒素。本文对部分非O1群霍乱弧菌的生化特性、VBO血清分型、药敏实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霍乱(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波及范围广,自1817年至今已发生七次世界大流行。霍乱弧菌作为霍乱的病原菌,根据菌体(O)抗原不同,已分出200个以上的O血清群,但仅发现产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的O1群与O139群霍乱弧菌可引发霍乱的流行。霍乱弧菌是自然水体的正常菌群〔1〕,是水体生态体系的一部分,与浮游生物特别是桡足类动物存在共  相似文献   

8.
霍乱弧菌是强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原菌,霍乱在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7次世界性大流行,前6次均起源于印度恒河三角洲,由古典生物型引起,第七次起源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由E1tor生物型引起,从1961年开始至今尚未停止,已持续38年,波及五大洲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引起数以百万计的病例。1992年10月在印度的马德拉斯和盂加拉湾又爆发了由一种新的霍乱血清群O139引起的类似霍乱的疾病,非O1群霍乱能引起胃肠炎,又能引起全身各部位的感染,其中某些菌株产生霍乱肠毒素。本对部分非01群霍乱弧菌的生化特性、VB0血清分型、药敏实验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关于O139霍乱     
霍乱是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危及生命,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是世界各地普遍重视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人类历史上曾先后发生过7次霍乱世界大流行,都是由O1群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和E1-tor生物型引起的)在霍乱的流行区或非流行区,有许多在生化反应上与霍乱弧菌相似,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鞭毛抗原,但不被霍乱O1血清所凝集的弧菌,这类弧菌过去被称不凝集弧菌(NAG)或非霍乱弧菌(NCV),1967年Sakazak提出应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由非0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0139霍乱简介北京医科大学魏承毓引言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霍乱,无论前六次(1817~1923)流行的古典霍乱,还是第七次(1961年至今)流行的埃尔托霍乱都是由01群霍乱弧菌(分别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引起...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霍乱,无论前六次(1817~1923年)流行的古典型霍乱或简称霍乱,还是第七次(1961年至今)流行的埃尔托型霍乱或简称副霍乱都是由O_1群霍乱弧菌(分别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引起的。由于霍乱弧菌的这两个生物型在形态及血清学性状方面几乎一样,同时无论是由古典型霍乱弧菌引起的古典型霍乱,还是由埃尔托霍乱弧菌所引起的埃尔托型霍乱,它们在临床表现、防治对策及影响流行过程的社会和自然因素方面也基本相同,故1962年5月第15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将埃尔托型霍乱也列入《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检疫传染病“霍乱”项内之后,国际上即不再按以往习惯命名而一律称之为霍乱并同样处理。至于非O_1群霍乱弧菌(从O_2直至O_(138)的137个血清群),尽管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体中,但多不致病或仅引起散发腹泻、食物中毒和肠道外感染,从未有因非O_1群引起霍乱大流行的报道。因而多被视为条件致病菌,从未将其视为人类霍乱的病原菌。非O_1群霍乱弧菌由于不与O_1群霍乱弧菌抗血清发生凝集,也被称之为不凝集弧菌(NAGV)。不言而喻,由不凝集弧菌引发的腹泻患者,自然也从不会被视为霍乱或按霍乱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一种非O_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O_(139)霍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霍乱,无论前六次(1817~1923)流行的古典霍乱,还是第七次(1961年至今)流行的埃尔托霍乱都是由O_1群霍乱弧菌(分别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引起的。至于非O_1群霍乱弧菌(从O_2直至O_(138)的137个血清群),尽管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水体中,但一般认为不致病或仅能引起轻度腹泻和侵  相似文献   

13.
霍乱     
05570:3。霍乱弧菌流行病学〔综述〕/罗建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一]994·22(1)一46~48 霍乱流行史上,七次世界性大流行都是由。,群霍乱弧菌所引起.但从1992年10月至1993年4月.印度次大陆却暴发了由非o,群霍乱弧菌OJ,,血清型引起的霍乱祥病大流行,印度及孟加拉相继报道了引起全国性的霍乱祥急性腹泻。从流行区病人分离的菌株不被0;群霍乱弧菌抗血清所凝集.也不被已知的137血清型非。:霍乱弧菌抗血清所凝集.因此,将这一引起霍乱徉病的非O、霍乱弧菌定名为0.:,。本文就引起霍乱样病流行…  相似文献   

14.
<正>霍乱是由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甲类传染病。解放前,我国的霍乱主要由O1群古典生物型引起,1961年我国广东省首次出现El Tor生物型霍乱流行[1],1993年,在新疆局部地区发生O139血清霍乱[2]。上海市宝山区从1962年开始流行霍乱,当年本地人口病例数59人,发病率为12/10  相似文献   

15.
1993年以来,国外有关文献报道了世界上首次由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霍乱样疾病的流行。新血清型——O139霍乱弧菌所致霍乱的流行有可能取代O1群霍乱成为第八次世界霍乱大流行。本文就O139霍乱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学和防治措施等有关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1994年的全球霍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的全球霍乱刘建勋编译魏承毓审修流行概次O1群霍乱弧菌ELTor生物型是1961年开始的世界第七次霍乱大流行的致病因子,1994年依然在世界各地继续传播,1994年向WHO正式报道的全球霍乱病例总计384403例,较1993年上升2%,致使1...  相似文献   

17.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在流行病学上属于甲类传染病之一。目前 ,能引起霍乱流行的霍乱弧菌主要有O1群和O1 39群两个血清型。在我国的一些省市 ,大多数是由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流行 ,而由O1 39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流行却少见 ,多伴是散发病例。其中最早在我国新疆出现过由O1 39霍乱弧菌引起的局部暴发。而在我省还未曾有过O1 39群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的报道。而就在 98年的秋季 ,我市铁路医院报告了 2例疑似霍乱病例。我市卫生防疫站对这两株可疑菌进行了系统的鉴定 ,同时在密切接触者中检出了一株可疑菌 ,3株菌经过…  相似文献   

18.
霍乱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霍乱是由O1血清群和O139血清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19世纪初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大流行。进入90年代后,随着O139的出现,全球霍乱流行趋势更趋严峻。现就国内外霍乱流行动向及流行特征、O1群和O139霍乱病原体、霍乱分子流行病学及霍乱疫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前,霍乱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仍很严重。据WHO1993年公布,5大洲68个国家和地区报告霍乱病人达46万多例,全球霍乱病人死亡率为1.7%。 1960年由埃尔托弧菌引起的第七次世界霍乱大流行至今仍未终熄。 1 霍乱流行特点 1.1 1991年在西非报告O1群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20.
非○1群霍乱弧菌(○139)所致霍乱流行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以来,国外有关文献报道了世界上首次由非○1群霍乱弧菌引起霍乱样疾病的流行。新血清型-○139霍乱弧菌所致霍乱的流行有可能取代○1群霍乱成为第八次世界霍乱大流行。本文就○139霍乱的微生物学、流行病学、临床学和防治措施等有关情况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