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斜隔子宫妊娠漏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5岁。因停经65d、人工流产未刮出胚胎组织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停经50d在当地医院经B超确诊为宫内早孕行人工流产术,先后在盲视和B超监测下刮宫均未刮出胚胎组织,后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行药物流产,无绒毛组织排出,再次在B超监测下清宫失败而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2.
女,33岁。人工流产后7d,下腹痛2h伴晕厥.于2007—01—23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孕3产1,患者自诉平时月经规则,未行任何避孕措施,8a前足月分娩1次,人工流产2次。末次月经2006—12-07,停经40d(2007—01—16),超声检查:宫腔内可见一妊娠囊,囊内未见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提示:宫内妊娠。故在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探宫腔9cm,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声像图特征,以提高其超声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为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阴道斜隔综合征声像图表现为双子宫畸形、斜隔侧宫腔积液、宫颈管扩张、阴道上段积液、肾脏缺如及同侧附件包块等.结论 超声检查对阴道斜隔综合征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期引产导致瘢痕子宫破裂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病例资料 女,37岁.因孕18 4周要求终止妊娠人院.孕4产2,7年前自然顺产一足月儿,4年前剖宫产一足月儿,此后有2次人工流产史.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入院第2天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100 mg.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高危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病例5例.结果 出血原因分别为子宫峡部妊娠,胎盘黏连,子宫收缩不良,宫腔积血和人工流产不全.结论 抢救人工流产出血的患者既要针对病因治疗,又要同时注意患者全身情况.防止人工流产出血重要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6.
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闭锁系比较罕见的女性生殖器畸形。由于一侧宫颈被阴道膜遮隔,阴道顶只见一个宫颈,而月经正常,因阴道排脓性白带或痛经求治。如不认识本病特点,将导致误诊。本文报告两例, 例1 27岁,已婚。因反复阴道排脓性白带一年余就诊。月经初潮12岁,伴痛经。婚后当年人工流产一次,手术前后注射抗生素,白带明显减少,停药后白带又增多,无其它症状,多次检查白带未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例1】女,30岁,孕2产1。因人工流产术后7 d,下腹突发剧痛1 h入院。7 d前患者因停经50+d、下腹痛伴不规则阴道流血在我院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术后病理报告为不全流产。术后7 d仍有少量阴道流血,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1 d前下腹突然出现剧痛,以左下腹尤重,呈撕裂样痛,无晕厥。B超检查示:子宫平位,左侧附件有一5.9 cm×6.3 cm大小不均肿块。以"异位妊娠"收住院。  相似文献   

8.
B超诊断子宫肌壁间妊娠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0岁,孕2产1,因停经49天,外院B超示"宫内早孕",到我院行人工流产术,术中未刮出绒毛及蜕膜组织,后行药物流产术,未见任何组织排出;再行清宫术,仍未刮出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3岁,因停经39天就诊,尿HCG阳性.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前位,体积增大,宫内见一0.2 cm×0.1 cm的液性暗区,未见胚芽回声.右附件区探及一个混合回声结节,大小为1.0 cm×0.9 cm.双侧卵巢大小正常,盆腔未探及液性暗区.B超提示:①宫内液性暗区;②右附件区混合回声结节,建议3~5天后复查.4天后复查经阴道超声:子宫内见大小0.8 cm×0.35 cm的孕囊,其内可见卵黄囊,未见胚芽.右附件区混合回声包块大小为2.0 cm×1.6 cm(图1).盆腔未探及液性暗区.B超提示:①宫内早孕;②右附件区混合回声包块,建议结合临床.患者2天后接受人工流产.9天后患者因腹痛、阴道少许流血夜间入院,尿HCG阳性,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约2 ml.急诊手术,术后病理示右输卵管妊娠.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30岁.因人工流产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2月余,加重15天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在院外行人工流产术,术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自服止血药、抗生素治疗无效.15天前阴道流血增多并见凝血块,入院当日患者出现头昏、心慌,急诊人院.立即吸氧、补液.  相似文献   

11.
宫颈妊娠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宫颈妊娠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30岁.因外院流产术后阴道不规则流血20 d入院.患者平时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10-25.孕3产1,6 a前人工流产一次,5 a前足月剖腹产娩一女婴.妊娠50 d时外院行人工流产术,自述流产术中出血较多,术中具体情况不详.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淋漓不断,时多时少,到当地医院就诊,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自测尿HCG阳性.于2006-01-11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在阴道斜隔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较少误诊率。方法:对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06—01/2009-06收治的13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声像图共有特点是双子宫双宫颈、一侧宫腔及宫颈下方积液、同侧肾缺如。13例中7例超声及时诊断,6例延误诊断。结论:超声是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首选可靠的方法,但对该病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9岁.因月经延迟10周就诊.妇科检查后诊断为早孕,患者要求终止妊娠.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未见完整胚胎.B超检查,见宫内孕囊已被破坏,胚胎残骨残留宫内,位于宫腔下段(图1).在超声引导下再次清宫,取物钳缓慢进入宫内达胎骨残留处,经多次钳取,将胎儿残骨完全取出.  相似文献   

14.
林云  陆毅  刘江 《华西医学》2006,21(3):592-593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阴道先天性发育畸形,临床表现多样,并发症多,常常导致误诊,误诊后常延误治疗,或导致病人反复手术,增加病人的痛苦。近20年来虽有散在病例报道,但缺乏系统的影像检查资料[1~7]。我院2003年发现一例,影像资料较完整,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37岁。人工流产术后41天,腹部胀痛4天伴3天前晕厥一次收住。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婚后足月分娩2次,流产3次。末次月经停经50天后,B超提示①宫内妊娠;②胚胎停止发育。故于外院行人工流产术。术后阴道出血量少。复查超声示盆腔少量积液。行抗炎治疗但疗效不佳。入院前3天患者无明显诱因腹痛、晕厥1次。查体:血  相似文献   

16.
异位妊娠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发病的高危因素,总结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科诊治的6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间段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健康孕产妇65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的异位妊娠危险因素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危险因素与异位妊娠发生的关系.结果 在月经不规律、痛经、正常分娩史、人工流产史、宫内节育环史、阑尾病变史及子宫内膜增生等因素中,观察组有盆腔感染史、人工流产史及宫内节育环史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 盆腔感染史、人工流产史及宫内节育环史是异位妊娠发病的高危因素,医护人员需针对该类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因其安全简便而广泛用于临床.虽然它在降低出生率、控制人口增长方面有实际意义,但作为一种空腔手术,有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尤其一些远期并发症,将对妇女造成一定的危害.对于未生育即做人工流产的妇女,她们今后再次妊娠是否受以前人工流产的影响,目前对此报道不多.本就此问题进行前瞻性病例对照调查研究,以评价人工流产对其后再次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叶青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4094-4094
1病历摘要女,13岁。因痛经进行性加重就诊。患者已来月经2次,持续5 d,量多,此次痛经症状加重就诊。超声检查:盆腔内双子宫结构,右侧子宫大小4.6 cm×3.0 cm×2.0 cm,右侧子宫颈下方见3.2 cm×6.1 cm无回声区,内部透声差,见细小光点。左侧子宫大小4.5 cm×3.2 cm×2.2 cm,子宫形态规则,回声尚均,内膜线居中。右侧卵巢大小2.7 cm×1.9 cm,左侧卵巢大小2.4 cm×2.1 cm。右肾区未测及肾脏结构,左肾形态正常,大小11.0 cm×6.2 cm×4.6 cm。子宫后方1.2 cm无回声区。超声诊断:(1)双子宫畸形;(2)右侧宫颈处积血;(3)盆腔积液;(4)右肾缺如。手术所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超声误诊原因,提高超声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014—2021年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例因阴道异常分泌物就诊,2例因进行性痛经就诊,1例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就诊.4例超声首诊全部误诊,误诊率为100%.其中1例误诊为阴道壁囊肿合并完全性纵隔子宫,...  相似文献   

20.
罗萍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F0003-F0003
1病例报告 患者,17岁,女性,未婚,否认性生活史,因经期后腹胀,腹痛2月余于2014年7月25日入院,患者自诉既往月经规律,7~8/26~28 d ,量中等,无痛经,末次月经2014年7月21日。患者自诉2014年5月月经干净后2d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疼痛,腹胀,伴肛门坠痛,难以忍受.腹痛后出现少量阴道流暗褐色咖啡样液体,持续一周干净,于5月22日来本院检查,超声检查示:子宫畸形、疑双子宫。右侧宫颈管下方相当于阴道部位囊性包块4.0 cm×1.6 cm×3.5 cm :疑阴道斜隔所致。因要上学,拒绝住院,自行口服消炎止痛药物(具体药物不详),症状未见好转。7月25日再次来本院复查超声检查示:左侧宫颈管与前方阴道5.4cm×1.7cm×3.7cm 大小的液暗区相通,此液暗区于右侧阴道中段可见0.46 cm宽的通道与右侧阴道相通,疑“阴道斜隔”所致,此包块较前增大。门诊以“阴道斜隔,子宫畸形”收住院。体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消毒下妇查:外阴正常,肛查:阴道前壁中上段较厚,似呈囊性感,伴压痛,双附件未扪及明显异常。患者入院后行静脉肾盂造影,左肾及左输尿管缺如,患者有手术指征,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完善术前准备,于2014年7月28日在联合腰麻下行阴道斜隔切除术。术中妇查:外阴正常,阴道顶端右侧一宫颈直径约1.5cm,其左侧缘至左阴道壁中断一斜隔,上段一0.5 cm小孔,挤压有脓血性液体溢出。于阴道斜隔最突出处穿刺抽出积脓,在穿刺点处横行切开阴道斜隔至另一侧阴道,右侧达右宫颈边缘,左侧达左阴道壁,洗净积液,并用碘伏及甲硝唑冲洗左侧阴道,探查紧贴右宫颈有一凹陷,碘伏棉签消毒后,探针自凹陷可探入约6 cm ,考虑为左侧宫颈口,修剪斜隔切口边缘,2号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创面止血,填塞碘伏纱条1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