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口义齿咀嚼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对30例全口严重牙周炎的患者,余留牙经临床及X线检查确定已无保留价值者,给予即刻全口义齿修复,采用吸光度法定期检测其咀嚼效率,结果表明,即刻全口义齿能恢复一定的咀嚼功能,咀嚼效率的恢复是逐步升高的,戴用3个月时即可发挥最大的咀嚼效率,即为健康同年龄组的26.14%,但不够理想,远低于常规全口义齿修复老50.01%(P<0.01)。所以必须重新全口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应用生物功能性活动义齿修复系统(BPS)与传统方法修复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BPS系统和传统方法修复全口义齿各15例。于义齿完成3 d后复诊并检查压痛点,满3个月后复诊测咀嚼效率,然后进行比较。结果BPS较传统方法所修复的全口义齿压痛点数量少(P<0.01),咀嚼效率较高(P<0.05)。结论BPS制作的全口义齿较传统方法为优。  相似文献   

5.
即刻全口义齿咀嚼效率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光榕  周大明 《口腔医学》1991,11(4):186-187
本文对10例严重牙周炎患者,临床及X线检查确定,剩余牙已无保留价值,必须拔除的,给予即刻全口义齿修复,8个月后,再重做全口义齿。经用吸光度法对两种形式义齿戴用者,常规全口义齿戴用者及同龄牙列正常者,进行咀嚼效率测定表明;即刻全口义齿为正常人的22%,重做全口义齿为正常人的86%,常规全口义齿为正常人的38%。由此可见,制作即刻全口义齿是有积极意义的。它能减少患者在牙齿拔除后至常规全口义齿修复间3个月内所造成的语言困难,面部变形,不能正常咀嚼的痛苦。但是由于它所恢复的咀嚼效率低,必须在3个月后重新做全口义齿。  相似文献   

6.
义齿经验对全口义齿戴用者咀嚼效率影响的纵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义齿经验对咀嚼效率的纵向影响情况,探讨长期戴用全口义齿者修复特点.方法:本文采用吸光度法分别对有旧义齿组(实验组)和无旧义齿组(对照组)初戴全口义齿后2周,1,3,4,5,6个月的咀嚼效率分别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组不同时期咀嚼效率各不相同,总的趋势是逐步提高的.实验组早期提高很快,1个月后减缓.而对照组3个月后提高较快,因此,二组差距逐渐减小,至6个月无显著差异.结论:①吸光度法测定咀嚼效率结果稳定,可靠、重复性好,测试方法科学,简易迅速.②初戴全口义齿后6个月内咀嚼效率呈递增趋势.③义齿经验对咀嚼效率恢复的速度有较大的影响,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早期(1个月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舌侧集中全口义齿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48例无牙颌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其制作舌侧集中型全口义齿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型全口义齿。3个月后采用吸光度法检测其咀嚼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与解剖式双侧平衡型全口义齿比较,舌侧集中型全口义齿在修复牙槽嵴吸收为Ⅰ、Ⅱ度的无牙颌患者咀嚼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修复牙槽嵴吸收为Ⅲ、Ⅳ度的无牙颌患者咀嚼效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舌侧集中全口义齿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黏膜调理剂对义齿咀嚼效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9例初戴全口义齿1周的患者,采用自制黏膜调理剂衬垫义齿,用吸光度法测定对ATP肠溶性被膜颗粒剂咀嚼效率的变化。结果:经配对t检验,患者使用义齿黏膜调理剂后咀嚼效率显著改善(P&lt;0.05)。结论:中药黏膜调理剂的应用有助于增强义齿戴用者的咀嚼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比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无牙颌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研究组采用生物功能性义齿修复系统(BPS)修复,然后对两组患者义齿满意度调查,义齿压痛点个数,义齿有效率,口腔健康程度和咀嚼效率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结果:研究组获得较高的满意度(P<...  相似文献   

11.
总义齿不同材料垫底前后咀效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总义齿不同材料垫底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需作衬垫的总义齿30付,分成两组,分别用软衬材料和热凝塑料垫底,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吸光光度法测定衬垫前后的咀嚼效能。结果:软衬前后吸光度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总义齿软衬垫后咀嚼效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沈晴昳  李国强 《口腔医学》2015,35(2):124-127
目的比较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对舌向集中牙合和半解剖式牙合2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满意度和咀嚼效能差异。方法选择18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位患者分别制作舌向集中牙合和半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各1副,随机选择其中1副义齿使用3个月后更换另1副义齿。记录每副义齿的疼痛修改次数,并于使用1、3个月后分别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测定咀嚼效能。结果患者对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咀嚼功能评价显著优于半解剖式牙合(P<0.01)。2种牙合型义齿的咀嚼效能无显著差异(P>0.05)。舌向集中牙合全口义齿因疼痛调改的次数明显少于半解剖式。结论对于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舌向集中牙合型可以提高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磨光面外形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适宜的磨光面外形对提高全口义齿咀嚼效率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例无全口义齿修复史无牙颌患者,分别制作具务不不具备磨光面外形的两副全口义齿,隔日更换使用,用吸光度法测定其初戴,1月后,3月后咀嚼效率,结果:具备适宜磨光面外形(以下简称以解剖式义齿)在各期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义齿随时间增加,咀嚼效能都逐步提高。结论:全口义齿制作时应恢复其磨光面外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应用功能性印模与传统印模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修复门诊就诊的全口牙列缺失患者30例,分别应用功能性印模(15例)和传统印模(15例)制作全口义齿,于患者试戴义齿3个月后测试其压痛点、咀嚼效率以及固位力和力并进行比较。结果功能性印模制取技术较传统印模法制作的全口义齿压痛点数量少,咀嚼效率高,固位力和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从咀嚼功能和戴牙舒适度上讲,采用功能性印模制作的全口义齿明显优于传统印模义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搜集2009—2010年就诊的刃状及低平或凹形牙槽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舌向集中型与半解剖式型人工牙制作全口义齿,采用固定咀嚼时间与咀嚼次数,分别检测舌向集中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患者戴义齿1、2、3、6个月的咀嚼效率,比较两者的咀嚼效率。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咀嚼时间固定或咀嚼次数固定时,舌向集中与半解剖式全口义齿咀嚼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刃状、低平及凹陷状牙槽嵴条件的无牙患者,应用舌向集中全口义齿也能恢复良好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8月口腔科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20例,为每位患者制作1副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以该义齿为模板,采用义齿复制技术再制作1副解剖牙合全口义齿,每例患者交替戴用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和解剖牙合全口义齿3个月以上,采用UV-2450型分光光度计,集中进行咀嚼效能测定。结果 2种牙合型30 s咀嚼效率吸光度值: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0.898)明显高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0.657),t=8.581,P<0.001,2种牙合型咀嚼效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 20例长正中牙合全口义齿修复无牙颌再诊患者的咀嚼效能高于解剖牙合全口义齿。  相似文献   

17.
即刻全口义齿修复者咀嚼效能、最大咬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即刻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方法 采用吸光度法及MCF—8701型牙争力测定仪对健康中老年完整自然牙列者、常规全口义齿修复者、即刻全口义齿以及再次全口义齿修复者各30名进行咀嚼效能和第一磨牙区最大咬合力的测定。结果 患者戴用即刻全口义齿3个月时,可发挥最大的咀嚼功能。再次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时的咀嚼效能、第一磨牙区最大咬合力均明显高于即刻全口义齿戴用3个月时的咀嚼效能和第一磨牙区最大咬合力。结论 即刻全口义齿只能作为一种过渡性、治疗性义齿,患者戴用3个月后必须行再次全口义齿修复。  相似文献   

18.
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咀嚼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将改良(牙合)型理念应用于单颌总义齿修复中,并对其咀嚼效能和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检测.方法 选择12名中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单颌牙列缺失志愿者,制作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戴用至少2个月后,采用多筛法对其咀嚼效能进行检测,利用Rosin-Rammler等式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并与14名正常年轻人的咀嚼效能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Rosin-Rammler等式对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咀嚼杏仁20次和吞咽前食物颗粒分布具有良好的代表性.采用t检验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咀嚼20次和吞咽前咀嚼效能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问卷调查显示患者总体满意度接近70%.结论 改良(牙合)型单颌总义齿在12名中重度剩余牙槽嵴吸收的单颌牙列缺失患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