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21例外部性脑积水。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癫痫,头围增大,部分病例临床无明确症状;CT表现为:双侧额顶区对称性蛛网膜下腔扩大,前部半球间裂增宽和基底池扩大,部分有额顶叶脑沟增宽及轻度脑室扩大。  相似文献   

2.
林勇 《海南医学》2001,12(12):42-43
外部性脑积水是婴儿中较少见的一种暂时性交通性脑积水疾病 ,部分可以自愈 ,预后良好。CT上是以纵裂前部及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底池扩大、伴或不伴有脑室扩大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笔者搜集 14例现报告如下。1  材料方法本组共 14例 ,男 11例 ,女 3例。发病年龄 2— 13个月 ,平均 5 5个月。男性较多。使用岛津全身CT扫描装置。取仰卧位 ,层厚 10mm ,间距 10mm。未作增强扫描。在这边 14例中 ,6例有不同程度头围增大 ,其中 4例无任何临床症状 ,8例头围在正常范围。发热 7例 ,8例有癫痫症状 ,7例前囟饱满 ,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  相似文献   

3.
4.
脑积水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婴幼儿脑积水43例CT诊断曲晓琴1刘娜嘉2婴幼儿脑积水在临床并非罕见病变,现就我们收集的43例婴幼儿脑积水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本病影像学检查的合理性及病因分类的认识,并以此指导治疗方法的选择。1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男性29例,女性14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特征,评价CT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近年来在我院经CT检查确诊为外部性脑积水的28例婴儿患者.结果:28例双侧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均表现为对称或不对称增宽,4例伴有颞叶蛛网膜下腔增宽;5例伴有脑室轻度扩大,以双侧侧脑室前角扩大明显;15例额顶部脑沟增宽增深.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外部性脑积水特征,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许文风 《中原医刊》1999,26(9):51-52
外部性脑积水为婴儿中较少见的一种特殊类型,非梗阻性脑积水,为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头围增大和癫痫;主要CT表现为:双侧额顶区对称性蛛网膜下腔扩大,前部半球间裂增宽和基底地扩大。脑室不扩大,本病需鉴别于脑萎缩和硬膜下积液。我院自1993年至1997年间搜集16例,经对9例患儿不同时期的随访观察证明,在囟六闭合后临床症状和CT征象均消失,患儿发育正常,智力良好,一般无后遗症改变。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我院1999~2005年11例外部性脑积水的患者资料,就其CT表现及病因、发病机理作一简单概述和分析。资料与方法11例患者中,男4例,女7例,年龄6个月~2.5岁,平均12.8个月。临床表现一过性抽搐发作5例;发热、惊厥4例;呕吐2例;反应差、迟钝2例;身体软弱无力或身体强直僵硬2例;  相似文献   

10.
11.
外部性脑积水(Extermal Hgdrocephalus EH)是发生于婴儿时期的一种良性自愈性疾病,为特殊类型的交通性脑积水。过去常误诊为脑萎缩,随着CT的普遍应用,对此病认识明显提高,现将我院2000~2005年资料完整的EH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赞新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76-76,102
目的探讨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EH)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我院36例资料完整的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颅脑CT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并测量蛛网膜下腔、大脑半球叶间裂、前纵裂宽度,计算脑室颅腔横径(VT/ST)率。结果56例EH的CT表现为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对称性或不称性增宽(宽度≥5mm),平均VT/ST=14.26±0.26%,34例大脑半球叶间裂前部增宽(〉6mm),52例前纵裂增宽(〉7mm)。结论CT是诊断婴幼儿外部性脑积水的重要方法,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47例梗阻性与交通性脑积水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CT图像显示第三脑室、双侧脑室扩大而第四脑室正常或不显示为导水管狭窄的征像;四脑室亦明显扩大而蛛网膜下腔消失或极度狭窄为第四脑室正中孔闭锁的特征;脑室系统均匀扩大且蛛网膜下腔增宽时为交通性脑积水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婴儿外部性脑积不14例行CT检查。结果:婴儿外部性脑积水均表现为双侧额部或额顶部对称性蛛网膜下腔增宽和脑沟的增宽加深,前部半球间裂增宽;脑底扩大9例;脑室轻度扩大5例。依据典型的CT表现可确诊,本病尚需与脑萎缩和硬膜上积液相鉴别。  相似文献   

15.
笔者报告27例婴儿感染性外部性脑积水,其典型CT表现为:纵裂前部及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底池扩大。通过对10例复查CT动态观察发现,这是一种暂时性交通性脑积水(室外型),随病情变化可在短期内增多、减少或消失。笔者认为这对于颅内感染(特别是脑膜炎)的诊断是一个有意义的CT征像。结合文献对本病的发生机制、动态变化、CT表现与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外部性脑积水易误诊为硬膜下积液或脑萎缩。本文对18例外部性脑积水患者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张荣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415-4415
目的:探讨外部性脑积水(extemal hydyocephalus,EH)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至2007年6月住院30例EH患儿的病因、临床特征、CT表现进行分析并随访。结果: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及纵裂前部增宽是EH出现最早而且最易观察的征象,也是EH的主要CT特征;EH是一种自限性病征,多在2岁左右恢复正常。结论:CT检查对EH临床诊断、病程观察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22例外部性脑积水临床与CT分析附属医院儿科侯文敏廉道三吴惠兰李肇兰附属医院CT科董威王胜林关键词外部性脑积水;婴儿;CT检查;蛛网膜下腔外部性脑积水(EH)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婴儿脑发育异常的一种表现,CT检查有其特征性改变。多见于囟门未闭的婴儿,预...  相似文献   

19.
婴儿外部性脑积水21例临床分析及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例经头颅CT检查确诊的EH患儿的病因、临床、头颅CT、治疗和随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EH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颅内感染、早产等多种原因有关;临床以前囟隆起,头围增大,抽搐等为主要表现;CT特征改变为额顶区蛛网膜下腔增宽,前部半球间裂增宽,基底池主要是鞍上池扩大,额顶区脑沟加宽加深,脑室不大或轻度扩大;原发性EH无需特殊治疗,继发性EH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结果揭示:EH是发生于前囟未闭婴儿的良性自愈性疾病,是多种原因所致的症候群,临床表现缺乏特性性,头颅CT扫描对确诊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大多患儿预后良,它是不同于硬脑膜下积液与脑萎缩的另一症候群。  相似文献   

20.
婴儿外部性脑积水20例临床分析李雄(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婴儿;脑积水;外部性;CT扫描外部性脑积水(ExternalHydrocephalus,简称EH)是一种发生于婴儿期的特殊类型交通性脑积水,具有特征性CT图像及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