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进展及其不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非甾体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基本对症药物,能抗炎止痛缓解症状,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骨关节、肌肉和软组织的炎症.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大约有一亿多人在服用NSAIDs,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老年患者.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的患者约占门诊总人数的1/5~1/4,因此,可以说NSAIDs是临床医师特别是骨科大夫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从乙酰水杨酸到罗非昔布,均有相似的药理作用特征,较强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NSAIDs的种类繁多,其"家族成员"还在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2.
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应用广泛,可造成胃肠黏膜的损伤。本文通过综述有关文献资料,总结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损伤的机制,提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供体修饰非甾体类抗炎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有严重的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一氧化氮(NO)作为体内重要的信使物质,具有保护胃粘膜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将NO的药理学特性用于对抗NSAID的不良反应,从而出现了一氧化氮供体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AID)。本文介绍NO-NSAID在治疗炎症、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糖尿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非甾类抗炎药物(NSAIDS)为临床应用普遍的药物之一,但其副作用也较为常见,本文就我院1982~1996年256例服用NSAIDS患者中56例出现的胃肠副作用分布类型、药物种类做以下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选自我院1982~19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原因.方法调查上消化道出血2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有无服用NSAIDs史将患者分为NSAIDs组(106例)和非NSAIDs组(16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是否有吸烟史、是否有溃疡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AIDs组患者的平均年龄56.1岁,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者占66%,均较非NSAIDs组的46.4岁、23.9%高(P<0.01);糜烂、多发、复合型溃疡病灶在NSAIDs组更多见(P相似文献   

6.
老年人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止痛药,具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但也会致胃肠道溃疡等不良反应,老年人由于多合并慢性病、免疫代谢能力下降等,在用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交叉反应等。本文结合近年文献对老年人使用NSAIDs的现状,包括药物安全性及注意事项等进行综述,得出使用NSAIDs时应权衡利弊,注意调整药物剂量,注意药物交叉反应,在改善患者疼痛的基础上尽量减轻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物对老年人胃粘膜损害与溃疡病发生的相互关系.方法 统计我院干部病房2006年6月~2008年6月60~94岁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者1213例,其中服用NSAID组612例.非服药组601例,对两组溃疡病发生率行对照分析.结果 612例NSAID组上消化道溃疡发生率16.01%(98/612).非NSAID组上消化道溃疡发生率3.66%(22/601),服用时间越长,消化道溃疡发生率越高.统计结果12.35%.与国内统计15%-30%近似.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物对老年人胃粘膜损害高于非服用NSAID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引发胃黏膜的损伤情况,并探讨替普瑞酮对患者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收集长期服用NSAID且幽门螺杆菌(Hp)阴性患者108例,进行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镜评估.其中无溃疡患者92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是否服用替普瑞酮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与非干预组(47例),随访3个月后再次行上消化道症状及胃镜评估.在入选时及随访3个月后分别留取胃黏膜标本比较胃黏液层密度和环氧合酶(COX)表达水平.结果 在108例患者中发现消化性溃疡16例(14.8%),48例(44.4%)患者在胃镜下可观察到3处及以上黏膜糜烂灶.随访3个月后,替普瑞酮十预组患者胃黏膜损伤明显轻于非干预组(z=-4.96,P=0.000);胃黏液合成与分泌多于非干预组[阳性率66.7%(30/45)比13.3%(6/45),P=0.000];COX-1表达亦多于非干预组[31.1%(14/45)比6.7%(3/45),P=0.003];而COX-2表达则无变化[28.9%(13/45)比31.1%(14/45),P=0.82].结论 长期服用NSAID可致明显胃黏膜损伤;同时服用替普瑞酮可以降低胃黏膜损伤的发生,这可能与其促进黏液合成分泌和增加黏膜内COX-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NSAIDs的脊髓镇痛作用及与PGs、NO、EAA的关系。方法选用Asp、Ind、KT、KPF并采用热水缩尾法、福尔马林试验、冰醋酸扭体法。结果在热痛模型上,10~100 ng PGE1可使小鼠痛阈显著下降。福尔马林试验,1 μg PGE1可显著抑制其Ⅰ、Ⅱ相反应,100 ng可抑制其Ⅰ相反应,而0.1、10 ng无作用。100、1 000 ng PGE1可降低小鼠扭体次数,呈镇痛作用,而0.1、10 ng无明显效果。热痛模型上,NSAIDs脊髓与全身给药的有效剂量比为1∶20。每只小鼠ith 10、1 000 ng PGE1可以拮抗NSAIDs的镇痛作用。而在福尔马林和扭体试验中,ith PGE1不能拮抗其作用。扭体试验中,ith L-Glu(1 mg*kg-1)和L-Arg(0.2 mg*kg-1)预处理可以翻转NSAIDs的镇痛作用。结论在脊髓水平,PGE1对不同性质疼痛调控作用不同。NSAIDs对不同性质疼痛的镇痛机制有本质的区别,对热痛可能通过抑制PGs合成,对炎性痛则可能与NO、EAA有关。 主题词消炎药,非甾类;镇痛;前列地尔;一氧化氮 中图分类号 R971.1;R614  相似文献   

10.
非甾体抗炎药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药物。对该类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随着多种相关学科的发展 ,从不同的途径进行研究 ,在理论上和新药开发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本文就非甾体抗炎药研究的途径和一般方法综述如下。1 基因重组技术的应用1.1 肿瘤坏死因子 (TNF)阻断剂 包括TNF α和TNF β,二者与同一受体结合。关节病变组织中检测到的多是TNF α。 5 0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患者的关节液中及骨关节炎(OA)患者都能检出TNF ,在疾病活动期 ,TNF呈高水平分泌 ,导致一系列临床症…  相似文献   

11.
随着年龄的增长,风湿性疾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美国国家健康访查中心(NationalHealthIn-terviewSurvey,NHIS)于1990~1992年对生活在社区中关节炎患者的自述报告统计表明,在55~64岁之间每千人就有337人患有关节炎...  相似文献   

12.
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8例,其中单用NSAIDs25例,以阿司匹林居多;和其他药物合用33例,以皮质类固醇居多。内镜观察可见胃粘膜出血、糜烂、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炎或糜烂、单纯胃粘膜充血、水肿。综合保守治疗而愈55例,手术治疗3例。作者对NSAIDs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情况、机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4.
Ma J  Yuan G  Chen M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0):2868-2873
目的建立大鼠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胃病模型,观察替普瑞酮对NSAID胃病的预防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1只,分为生理盐水组、NSAID组(Ⅰ)、替普瑞酮组(Ⅱ)。后两组再分为如下亚组Ⅰa组(吲哚美辛5mg.kg-1.d-1)、Ⅰb组(吲哚美辛5mg.kg-1.d-1及泼尼松10mg.kg-1.d-1),Ⅰc组(塞来昔布100mg.kg-1.d-1),Ⅰd组(塞来昔布100mg.kg-1.d-1及泼尼松10mg.kg-1.d-1)Ⅱa组(替普瑞酮12mg.kg-1.d-1,吲哚美辛5mg.kg-1.d-1)Ⅱb组(替普瑞酮12mg.kg-1.d-1,吲哚美辛5mg.kg-1.d-1及泼尼松10mg.kg-1.d-1),Ⅱc组(替普瑞酮12mg.kg-1.d-1,塞来昔布100mg.kg-1.d-1),Ⅱd组(替普瑞酮12mg.kg-1.d-1,塞来昔布100mg.kg-1.d-1及泼尼松10mg.kg-1.d-1)。每组连续用药4d后观察损伤指数(LI)和病理组织学变化(Whittle评分),评价胃黏膜损伤情况。同时用RT-PCR检测环氧合酶(COX)同工酶表达情况。结果Ⅰ组的LI(除Ic外)(11.00(1.00~22.5)、8.50(0.75~14.50)、11.00(3.50~14.75),P<0.01)及Whittle评分均比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1.00(0.00~1.25)、2.00(0.00~5.00)、1.00(0.00~3.00)、2.00(0.00~2.00),P<0.01);Ⅱ各亚组的LI(0.00(0.00~0.25)、1.00(0.00~1.50)、0.00(0.00~0.00)、0.00(0.00~1.00),P<0.05)及Whittle评分比相应的Ⅰ组显著降低(0.00(0.00~0.00)、0.00(0.00~0.50)、0.00(0.00~0.25)、0.00(0.00~0.50),P<0.05);Ⅰc与Ⅰa组间和Ⅰd与Ⅰc组间比较,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除Ⅰc外)和Ⅱ组(除Ⅱc外)的胃黏膜COX-1表达比生理盐水明显减少(0.384±0.031、0.354±0.026、0.753±0.049、0.366±0.035、0.381±0.036、0.766±0.401,P<0.001),而Ⅰa、Ⅰb、Ⅱa、Ⅱb组COX-2mRNA表达明显增多(0.483±0.056、0.448±0.046、0.461±0.050、0.479±0.032,P<0.001)。Ⅰ亚组和Ⅱ亚组组间比较CO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X-2抑制剂有胃黏膜损伤作用,但轻于传统NSAID;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能加重NSAID胃病;NSAID胃病的发病机制除了COX-1抑制外,可能有其他因素参与其中;替普瑞酮能有效预防NSAID胃病,但作用机制可能与COX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5.
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急性中毒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急性中毒者的胃黏膜损伤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口服NSAIDs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镜检查示50例患者胃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病理表现为充血、淤点、出血点、糜烂及溃疡等;均未积极予以洗胃机及大口径胃管洗胃,而是在必要时予以普通胃管注入小剂量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及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口服NSAIDs急性中毒后要尽快予以胃镜检查及必要的治疗,不提倡常规方法洗胃,以免发生穿孔及出血加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因素及预防,以合理地应用于临床。方法:综述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方法。结果: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很好的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的药物,临床应用很广泛,它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严重者需要住院治疗,甚至引起死亡,但合理地应用可以避免和减少反应的发生。结论:合理选择及应用NSAIDs对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解热镇痛剂 ,有些属于非处方用药范围 ,广泛应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风湿性疾病 ,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然而其胃肠道副作用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尤其是上消化道出血。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5月我院收治因NSAID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病人 41例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1例病人 ,男 2 6例 ,女 15例 ;年龄为 19~ 78岁 ,平均3 9 .1岁 ,其中 60岁以上 14例 ,占病人总数 3 4.1%。服用阿司匹林 15例 ,吲哚美辛 11例 ,布洛芬 4例 ,保泰松 3例 ,安乃近 3例 ,吡罗昔康 2例 ,奈普生、…  相似文献   

18.
熊瑛  陈嘉熠  吴丽虹  张毅 《重庆医学》2012,41(26):2744-2745,275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该院消化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就诊消化内科的非消化性溃疡患者117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计算两种暴露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比数比并估计相对危险度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Hp感染者患胃溃疡(GU)的危险性增加2.308倍,患十二指肠溃疡(DU)的危险性增加8.186倍;服用NSAIDs者患GU的危险性增加6.072倍,患DU的危险性增加2.823倍;Hp感染同时服用NSAIDs者患GU的危险性增加14.972倍,患DU的危险性增加28.873倍。结论 Hp感染和同时服用NSAIDs者可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性,二者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可协同作用增加消化性溃疡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Medline上搜索截止2008年发表的文章,筛选与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相关的文章,讨论NSAIDs的副作用、预防策略及发展前景。NSAIDs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损害、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先前存在的心力衰竭恶化等。这些副作用可以通过限制剂量和疗程以及进行独立危险因素评价和个性化治疗来预防。应予最短的疗程和最低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及其危害性,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方法:通过临床观察55例患者,并予以总结分析。结果:停药后并给以对症治疗,症状缓解。结论: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以致多系统损害,应该给以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