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人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探讨青年人结肠癌发病特点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青年人结肠癌(小于35岁)并同随机抽取的120例大于35岁结肠癌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这些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选自1999年6月-2004年6月本院住院病人。结果青年人结肠癌患者中以黏液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38.7%),以C2期所占比例最大(39.5%),肿瘤浸润较深。5年存活率低(16.6%),误诊率高达61.22%,同大于35岁结肠癌患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人结肠癌恶性程度较高,预后差,且易误诊;应提高认识,争取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2.
青年女性大肠癌61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青年女性大肠癌的发病、病理规律及误诊原因.方法选择本院自1981-01/1995-12间收治的经手术和(或)纤维结肠镜检,并经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大肠癌共61例.对其进行发病年龄、临床症状、肿块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分期、误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61例平均年龄25.7岁,20岁以下6例,21岁~25岁18例,26岁~30岁37例.临床症状为血便和粘液血便25例,腹痛17例,大便习惯改变12例,其他7例.从初发症状到确诊平均时间为7.5mo.发生部位为直肠31例,乙状结肠3例,降结肠2例,结肠脾曲1例,结肠肝曲3例,升结肠21例组织学类型腺癌33例,粘液癌12例,粘液腺癌9例,未分化癌7例,其中年龄越小,未分化癌发生率越高.Dukes分期Ⅰ期7例,Ⅱ期20例,Ⅲ期19例,Ⅳ期15例.误诊率为80.3%,平均误诊时间为8.6mo.误诊慢性菌痢、肠炎、痔疮为最多.结论青年女性大肠癌患病率较男性多,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肿瘤分布以直肠和升结肠为多.  相似文献   

3.
单礼成  张宪生  徐良 《山东医药》2001,41(10):64-65
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但在临床上漏、误诊率高达 2 0 %~ 80 % ,近 10年来 ,我院收治大肠癌 42 4例 ,漏、误诊 12 8例 (占 30 .2 %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2 8例中 ,男 78例 ,女 5 0例 ;年龄 18~ 81岁 ,30岁以下者 31例 (占 39.8% )。误诊时间 9天~ 11个月。其中院外误诊 99例 ,院内误诊 2 9例。按解剖部位分 :回盲部升结肠 18例 (占 14.1% ) ,横结肠 8例 (占 7.8% ) ,降结肠 9例 (占 7.0 % ) ,乙状结肠 11例 (占 8.6 % ) ,直肠癌 6 6例 (占5 1.6 % ) ,多源癌 4例 (占 3.1% )。本组 12 8例患者伴随其他外科疾病者 …  相似文献   

4.
广东地区大肠癌临床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大肠癌临床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总结分析广东五家医院1990年至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6501例资料。结果6501例大肠癌患者中位年龄59岁,好发年龄为61~70岁。青年大肠癌的比例从7.1%下降到3.5%。男:女为1.47:1,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男女比例逐渐上升,于60岁左右达高峰后下降,呈一单峰曲线。在直肠癌与结肠癌比例为1、1:1,其中降结肠以上占27.6%,但随年龄增长和年份推移,直肠癌逐渐减少,而右半结肠癌逐渐增加。组织学分型以管状腺癌为主,占76.0%。住院患者Dukes分期多为中晚期,进展期癌(Dukes B、C、D期)共占93.9%。结论广东地区大肠癌发病高峰年龄已接近西方国家;青年大肠癌比例下降;男女比例随年龄增长呈先升后降趋势;直肠癌比例逐渐减少,右半结肠癌比例逐渐增加,发病部位右移提示应重视全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5.
青年人大肠癌的特点与误诊原因分析朱家沂,王亚东我院自1985年5月至1990年12月作纤维大肠镜检查1500例,检出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102例,发现率6.8%,其中30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12例,占同期大肠癌的11.8%。由于对青年人大肠癌认识不足,常...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156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调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15年间行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大肠癌的患者,分析临床病理特点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5年来共行结肠镜检21853例,确诊的大肠癌共1561例,检出率为7.10,平均发病年龄52岁,男女比例为1.4:1。直肠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位,占43.4%;左半结肠癌多于右半结肠癌(30.5%比26.1%,P〈0.05);〈30岁的患者直肠癌比例最高(57.5%),随年龄增加,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癌构成比增多,而直肠癌减少。高、中分化腺癌是大肠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83.6%;黏液癌女性多于男性,其他病理类型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高中分化的大肠癌增多,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减少。比较每5年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发现,自1990至1999年大肠癌的标化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但近5年呈下降趋势;直肠癌构成比增加,左半结肠癌构成比减少;高、中分化型大肠癌增加(80.0%增至85.6%,P〈0.05),低分化腺癌减少(13.9%降至8.8%,P〈0.05)。结论南昌地区大肠癌检出率较低,其中直肠癌检出率较低;随年龄增加,左半结肠癌增多。近年来,大肠癌的检出率减少,直肠癌增加,左半结肠癌减少;高中分化型大肠癌增加,低分化腺癌减少。  相似文献   

7.
王世和  梁海清 《山东医药》2004,44(10):65-65
1992年~2001年,我院经结肠镜确诊大肠癌患者296例,其中155例在诊治过程中误诊。现报告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仅次于宫颈癌及乳腺癌.胃癌的好发年龄为40~60岁,35岁以下的青年妊娠期胃癌甚是少见.由于临床症状酷似妊娠期反应,极易漏诊或误诊.我院1983~1993年记载完整的青年妊娠期胃癌9例,且均被误诊,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误诊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秦皇岛第一医院肿瘤科2004年7月~2006年12月29例大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中误诊时间6个月以上者10例,3—6个月者13例,3个月以内者6例,误诊时间15d~11个月。其中患者自误16例(55.2%),医师误诊12例(41.4%),目前医疗制度及医疗条件延误1例(3.4%)。结论大肠癌术后复发误诊主要为患者自误、医师误诊及目前医疗制度及医疗条件所致,加强对患者宣教及医师培训、建立定期随访制度有利于早期诊断大肠癌复发。  相似文献   

10.
如何减少大肠癌的误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大肠癌的误诊。方法对1970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大肠癌791例的诊断经验加以分析,其中结肠癌396例,直肠癌395例,年龄20~85岁,平均544岁。结果(1)本组大肠癌手术病例数逐年增多。(2)DukesA、B期占36%,平均误诊时间48个月,C、D期平均误诊时间80个月。(3)以脓血便、便鲜血、腹痛伴包块、首发贫血及间断发热为临床重要表现者,分别占大肠癌的153%、102%、76%、54%及20%。这些病人一度被误诊为细菌性痢疾、内痔、急慢性肠梗阻、贫血及肠结核等。(4)距肛门7cm以下的直肠癌占422%,却有751%的患者未做肛门指检。(5)粪潜血试验的阳性率为84%,作1次试验的阳性率仅20%,连续3次试验的阳性率为100%。结论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化,应提高警惕,粪潜血试验和直肠指诊是筛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青年胃恶性肿瘤7例胃镜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恶性肿瘤青年患者有日益增多趋势,现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首次胃镜检查或活检病理误诊的青年胃恶性肿瘤7例资料,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内镜诊断青年人结肠癌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35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也不少见。我院1992至2002年共行电子结肠镜检查5539例,检查出大肠癌1450例,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8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青年人大肠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年来青年人大肠癌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且起病隐匿、进展快、预后差,应予以重视。现就我院近20年间结肠镜检查发现的52例35岁以下青年人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误诊原因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老年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右半结肠癌的误诊、漏诊率颇高,为提高其临床诊断率,对其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方法通过对188例老年右半结肠癌患者中入院时被误诊的32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本组经手术证实的老年右半结肠癌32例被误诊为缺铁性贫血10例,胃肠道神经官能症6例,阑尾脓肿4例,慢性阑尾炎4例,下消化道出血2例,慢性胆囊炎2例,慢性胰腺炎、克隆病、肠结核及肠伤寒各1例,误诊时间3~20个月。结论老年人由于其病理生理特点,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因此对老年人不明原因贫血、消瘦、大便性状改变等进行规范的物理检查,钡灌肠、纤维肠镜等检查可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970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91例大肠癌,其中结肠癌396例,直肠癌395例,年龄20~85岁,平均54.4岁。分析结果提示:(1)本组大肠癌手术病例逐年增多。(2)Duke A、B期占36%,C、D期平均误诊时间比A、B期长3个月。(3)以粘液血便,便鲜血、腹痛伴包块,首发贫血及间断发烧为临床重要表现,分别占大肠癌的15.3%、10.2%、7.6%、5.4%及2.0%。这些病人一度被误诊为菌痢、内痔、急慢性肠梗阻、贫血或肠结核等。(4)7cm以下的直畅癌占42.2%,其有75.1%的患者却未做肛门指诊,是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5)粪潜血试验阳性率为84%,可作为筛查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6.
老年大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器官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的减退增大了手术风险性,所以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尤为重要。1 临床资料1.1 对象 我院1994年6月~2 0 0 1年12月,经外科治疗大肠癌患者10 7例,男70例,女37例。年龄6 5~83岁,平均年龄6 9.5岁。结肠癌6 0例,直肠癌4 7例。均在术前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在6 0例结肠癌患者中,右半结肠癌2 2例,横结肠癌2 1例,左半结肠癌17例。直肠癌4 7例,其中距肛门10 cm以上19例;7~10 cm 15例,7cm以下13例。Dukes分期:Dukes A期8例,Dukes B期4 7例,Dukes C期37例,Dukes D期15例。在Dukes D期中结肠癌并肝…  相似文献   

17.
大肠癌是最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和发病年龄有逐渐提高和提前的趋势。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年龄比欧美等西方国家有明显提前。本组病例为1991年至2002年3月我院经大肠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283例,其中35岁以下(包括35岁)的青年大肠癌21例,我们就其中青年大肠癌的临床症状、镜下形态,病理资料等进行分析,以探讨青年大肠癌的某些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常因各种原因而误诊.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为70%,主要是病人就诊晚或医务人员忽视作全面检查造成。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7年6月共收治66例结肠癌病人,其中误诊21例,误诊率31.8%。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近年来在我国有上升的趋势,而青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本院在1988年7月~1998年12月进行13450例次结肠镜检查,检出经病理确诊的大肠癌753例,其中30岁以下大肠癌患者51例,占6.8%,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5年以来 ,我们遇到 9例后经手术证实的右半结肠癌患者被误诊。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9~ 70岁 ,平均 47岁。误诊为阑尾炎 2例 ,其中 1例行阑尾切除术 ;误诊为慢性胆囊炎 1例 ;有 5例误诊为贫血 ,其中 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 9年患者及 1例青年学生 ,长期考虑营养障碍性贫血而予以铁剂及维生素 B1 、B1 2 ;另 1例因乏力、消瘦及合并糖尿病而误诊为糖尿病。本组 9例误诊时间为 4个月到 1.5年 ,平均10 .6个月。确诊时发现 5例有腹部包块 ,其中 1例合并肠套叠并发肠梗阻 ;严重贫血 4例。9例大便潜血均阳性 ,经钡灌肠确诊 3例 ,行结肠镜检查 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