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会阴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提高切口愈合率。方法对1675例会阴切开缝合术者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因素中8例与感染因素有关,7例与裂开因素有关。结论切口愈合的好坏与会阴有无感染、会阴有无水肿、全身营养、便秘以及助产者的缝合技术等因素有关.加强产前预防和产后护理,可提高切口愈合率。  相似文献   

2.
高燕 《吉林医学》2010,31(9):1157-1157
目的:探讨影响会阴切开缝合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及适当处理方式,以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方法:对42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病例与同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的产妇做比较。结果: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主要有营养不良、阴检肛查次数多、气候因素、产妇产前的外阴及阴道炎症、缝合水平问题及术后护理不到位等方面。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上述多种因素有关,应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经阴道分娩行会阴切开术1678例产妇会阴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切口愈合与会阴切开方式,病理妊娠,分娩感染因素及全身情况,医护人员缝合技术及护理有关。结论针对会阴切口感染的原因加强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可降低会阴切口感染率,提高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燕 《吉林医学》2010,31(3):299-300
目的:探讨影响会阴切开缝合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适当的处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方法:对42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病例与同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的产妇做比较分析。结果: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主要有营养不良、阴检肛查次数多、气候因素、产妇产前的外阴及阴道炎症、缝合水平问题及术后护理不到位等。结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上述多种因素有关,应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行会阴侧切术分娩产妇32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结果:324例患者共27例患者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影响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因素包括产妇自身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医用材料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其中病理妊娠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影响会阴侧切口愈合的因素,提高会阴侧切缝合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优质合格的缝合材料,加强病房管理,利于促进会阴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王涛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2014-2015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7月我院350例会阴侧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切口Ⅰ期愈合332例,切口愈合率为94.8%;18例切口不良愈合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基本全愈。结论影响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较多,掌握好会阴侧切术的适应证以及提高缝合技术、加强产后护理是其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会阴切开缝合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适当的处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方法对73例会阴切口感染病例与同期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的产妇做比较分析.结果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主要有营养不良、阴查肛查次数多、产妇产前的外阴及阴道炎症、胎膜早破、缝合水平问题等.结论会阴切口感染与上述多种因素有关,应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22例会阴切口不良的主要原因,探讨护理要点及解决方法。方法分析22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并探讨护理措施。结果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与原有阴道炎症、胎膜早破、缝合技术以及病理产科有关。及时给予清创及局部定时换药,期待疗法和定期家访相结合,促进了切口的愈合。结论期待疗法和定期家访相结合对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也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对41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与产妇产前的外阴及阴道炎症,术者无菌观念差,助产、缝合水平问题,及产后护理不到位有直接关系.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是提高会阴切口甲级愈合率的关键,及时治疗产前感染、加强产妇的健康知识宣教及产后护理对减少切口感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京哲  王伟明  孙贺 《吉林医学》2010,31(22):3651-3652
目的:探讨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的效果及影响愈合的因素。方法:观察58例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的愈合状况,分析影响愈合的因素。结果:58例患者中52例术中会阴切口一期缝合,术后切口裂开1例,局部愈合不良4例;另6例术中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术后一次性取出纱布,仍行伤口一期缝合,愈合良好。结论: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较传统的会阴切口敞开愈合的方法缩短了住院时间,避免了术后长期换药,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愈合的因素主要有切口感染或污染、切口内引流不畅等。骶前静脉丛出血术中行纱布填塞,取出纱后再行一期缝合,仍可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经阴道分娩时避免会阴严重裂伤、便于胎儿娩出、缩短第二产程及预防晚期盆底松弛的常规措施,临床上常用会阴切开术.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产妇带来很多痛苦,如切口肿痛、局部出现硬结,形成瘢痕及羊肠线排异反应等.为提高会阴切口愈合率及产科缝合技术,现将我科会阴愈合不良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指标为切口缝合时的疼痛程度、产后24 h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及出院前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缝合切口时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4 h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和出院前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时的镇痛效果优于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且不增加对产妇的危害,不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感染操作与护理因素,预防改进操作与护理方法。方法临床分析会阴切口感染的各种操作与护理因素,改进相应的操作和护理对策,达到预防会阴切口感染的目的。结果通过熟练手术技术操作,积极的护理预防与对策,我院分娩的产妇伤口一期愈合率达98%以上。结论预防会阴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关键在于产前、产时、产后加强无菌技术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熟练掌握缝合技术技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响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会阴部切口一期缝合愈合的因素及对策,旨在提高一期缝合愈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笔者所在医院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切口一期缝合愈合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切口一期愈合率为82.5%,17.5%的患者发生会阴部切口愈合不良.术前行放疗的患者会阴部切口一期愈合率与未行放疗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直肠癌患者术前放疗可导致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合理处理术前和术后的各个环节,可以提高会阴部切口一期愈合率.  相似文献   

15.
吴娟  管丽蓉  黄岚岚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01-1002
目的探讨不同会阴缝合修复术对切口愈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42例会阴侧切患者随机分为改良修复缝合组(A组)、传统修复缝合组(B组)各121例,观察2种缝合方法切口感染及水肿、组织反应、解剖复位情况。结果观察组甲级愈合120例,愈合率为99%;对照组甲级愈合98例,愈合率为78%.结论改良修复缝合术快捷易行,缝合会阴切口美观且能更好地恢复解剖位置,减少功能影响,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产后会阴切口全层裂开采取会阴切口二次缝合术。方法 对 35例会阴切口全层裂开者首先进行局部清创处理 ,待创面新鲜无脓性分泌物后 ,在鞍麻下消毒外阴阴道铺巾后 ,切除局部疤痕组织约 2~ 4mm ,再用甲硝唑液冲洗创面切口 ,局部多点注射庆大霉素 16万U、维生素B1 10 0mg、维生素B1 2 5 0 0 μg ,用 2 - 0肠线间断缝合阴道粘膜和皮下脂肪层 ,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对皮。结果 术后 5天拆线 ,35例产妇切口均愈合良好 ,且局部疼痛轻 ,疤痕软。结论 本方法是较好的处理会阴切口感染全层裂开的方法 ,同时对有影响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存在的患者进行局部多点注射庆大霉素、维生素B1 、B1 2 后行缝合术 ,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分娩中,初产妇的比例不断增多,胎儿体重呈上升的趋势,会阴侧切率也明显上升。为了避免发生并发症,减少母婴不必要的损伤,因此探讨会阴侧切术及影响会阴切口愈合的临床因素,制定合理的护理对策,加强产前预防和产后护理,提高切口愈合率,降低侧切口感染率和裂开率至关重要,从而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的会阴切口缝合方法对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对200例会阴侧切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阴道粘膜缝合两组相同。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缝合将观察组采用全层间断一次性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皮下组织与皮肤分次缝合方法。结果:观察组容易拆线、节省原用材料,与对照组相比无线头反应率高达100%,切口甲级愈合率高达99%。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32%。结论:会阴侧切口全程间段4号丝线一次性缝合切口愈合良好,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正常分娩选择性会阴侧切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选取足月妊娠选择性会阴侧切术产妇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常规侧切、缝合、消毒及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手术当日加用抗生素。观察两组最高体温、术后热病率、会阴侧切口愈合、子宫复旧情况。结果:两组术后最高体温、感染、会阴侧切口愈合、子宫复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妊娠会阴侧切术后不必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0例会阴侧切术引起切口感染和裂开因素的分析,发现切口愈合与产前、产时有无感染和外阴水肿及助产者的缝合技术有关。为降低切口感染率和裂开率,应严格做好无菌手术操作,及时处理滞产,加强对缝合技术的训练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