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显微手术对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利用显微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保守或侧脑室外引流术的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疗效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NIHSS评分下降幅度、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NDS评分以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高,机体损伤小的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2000年以来应用显微锁孔手术,开展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内血肿45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6~81岁,平均58.6岁。全部病例均有高血压病史。手术前GCS评分<8分12例,8~12分22例,>12分11例。均有不同程度偏瘫症状。手术距发病时间<6h24例,6~12h4例,13~24h7例。CT检查显示:出血按多田公式计算,壳核出血33例,丘脑区出血8例,皮层下出血4例;破入脑室9例,中线结构移位32例;出血量20~80ml,平均40ml。1.2手术方法手术采用插管全麻或局麻,术前根据CT片体表定位血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手术方式和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4例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出血后≤24 h)和B组(出血后>24 h),A组113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又分为A1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5例、A2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38例、A3组(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40例,B组61例患者同样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B1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20例、B2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20例、B3组(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21例.结果 A3组患者预后良好率(85.00%)较A1组(62.85%)、A2组(65.79%)、B3组(61.90%)显著增高(P<0.05);A1、2、3组ADL评分分别较B1、2、3组显著增高(P<0.05);A1组ADL评分较A2、3组显著降低,B1组ADL评分较B2、3组显著较低(P<0.05);A1、2、3组NIHSS评分分别较B1、2、3组显著降低(P<0.05);A1组NIHSS评分较A2、3组显著增高,B1组NIHSS评分较B2、3组显著增高(P<0.05);A3组并发症发生率(12.50%)较A1组(37.14%)、A2组(26.32%)显著降低(P<0.05);B3组并发症发生率(9.52%)较B1组(40.00%)、B2组(35.00%)显著降低(P<0.05).结论 超早期采用个性化手术方案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可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结合尼莫地平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接诊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开颅手术结合尼莫地平)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开颅手术),每组40例.对比①两组出血部位、出血至手术时间及出血量.②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①两组出血部位、出血至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开颅手术结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肯定,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 ICH)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24例H ICH的临床资料,分为发生早期再出血组和未发生早期再出血组,124例H ICH中27例发生了早期再出血。分析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血肿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9个因素对早期再出血的影响。结果发生早期再出血组与未发生早期再出血组的术前GCS评分、术前有无瞳孔异常、血肿量、出血部位、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仅术前GCS评分和术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因素被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作为有意义的因素(P<0.001)。结论术前GCS评分和术后血压是判断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最具参考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辅以尿激酶采用个体化原则溶解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微创尿激酶溶解组(尿激酶组)和微创冲洗引流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0例,于发病6~24 h行YL-1型针微创穿刺,慎抽吸,不冲洗,根据情况分别以尿激酶1万~2万单位或5万~10万单位分次溶解血肿,CT复查引流效果。并与微创冲洗引流组50例作为对照,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激酶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尿激酶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辅以尿激酶采用个体化原则溶解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优于微创冲洗引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每组43例。早期手术组选择早期手术,延期手术组选择延期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以及并发症(应激性溃疡、水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早期手术组NIHSS评分(5.24±1.12)分低于延期手术组的(8.69±1.45)分, ADL评分(86.23±6.16)分、WHOQOL-BREF评分(95.35±3.61)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3.02±0.12)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4.01±1.35)分均高于的延期手术组的(76.21±7.21)、(80.22±2.64)、(8.14±0.24)、(3.15±1.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延期手术组的27.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手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可更好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好改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科 1993年 4月至 2 0 0 3年 4月共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5 2 1例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2 1例 ,年龄 5 3~ 86岁 ,平均 6 9.5岁 ,均有进行性排尿困难病史 2~ 2 3a,1/ 2以上病例有 1次以上急性尿潴留或反复导尿病史。肛诊所有患者均有前列腺增生 ~ 度 ,残余尿量均 >10 0 m L。并发症包括高血压 74例(14 .2 % ) ;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病 5 3例 (10 .2 % ) ;慢性肺气肿 80例 (15 .4 % ) ;合并斜疝 4 2例 (8.1% ) ;痔疮 13例(2 .5 % )。所有患者均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2 结  …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标准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血肿大小分成两组,对大血肿组40例患者均采用标准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等血肿组46例患者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病死率、颅内再次出血率、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消化道出血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病死率、GCS评分、神经功能恢复率、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均无差异(P>0.05)。结论根据患者出血量的大小和病情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两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产后2 h出血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67%(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应加以推广及普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不同手术时机的预后差异.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早期治疗组(发病6~12 h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和晚期治疗组(发病12~72 h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观察两组手术前和手术治疗后14 d格拉斯哥昏迷昏迷评分(GCS)、手术后90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情况,及两组术后感染、消化道出血及血糖升高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前GCS、NIHSS、ADL评分结果相近(P>0.05);早期治疗组:术后14 d GCS评分高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术后90 d,NIHSS低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ADL评分低于晚期治疗组同期评分.经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术后消化道出血、术后血糖升高)发生率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结论 早期实施微创血肿碎吸术能够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减轻残疾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陈波  温雅利 《河北医药》2000,22(3):237-237
开颅术后再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致残率、死亡率均很高 ,需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术后再出血多因手术中止血不够彻底 ,此外 ,凝血机制障碍、动静脉畸形、海棉状血管瘤及高血压围手术期血压在 1 50 90mmHg(1mmHg =0 .1 33kPa)以上是再出血的因素[1 ] 。我科自 1 992年 6月~ 1 999年 1 1月间共发生 1 6例开颅术后再出血的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6例 ,男性 1 1例 ,女性 5例 ;年龄 30~ 60岁 ,平均 45岁。高血压再出血 8例 (50 % ) ,外伤性再出血 5例 (32 % ) ,动脉瘤 3例 (1 8% )。术后再出血时间 :术后…  相似文献   

13.
<正>我院从2002年开始应用硬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其中对于急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了多靶点微创清除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比单靶点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CT检查脑实质内出血量>50ml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或中线结构移位>1cm的高血压性脑出血[1],此类患者病情凶险,生存率极低。收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时机与方法。方法将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6例以及对照组4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全部在出血6 h内实施手术;对照组患者全部在出血后22 h进行手术治疗。以患者的出血量、血肿程度以及具体部位等因素分成开颅手术以及穿刺手术两种,每组手术方式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但两种手术方式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以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提倡在发病后应当及早手术,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脐血血气评估新生儿窒息的意义.方法 选择无任何孕期并发症的孕妇分娩的窒息新生儿260例作为对照组,然后选择同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分娩的窒息新生儿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分级,分为轻度组(妊娠期高血压)150例、中度组(轻度子痫前期)142例、重度组(重度子痫前期)69例.采集脐动脉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检测指标包括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碳酸氢根(HCO3-)及碱剩余(BE),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分别进行1 、5、10 min Apgar评分.结果 4组新生儿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组pH值、PO2、HCO3-和BE均低于正常分娩组,PCO2高于正常分娩组,且重度组变化>中度组>轻度组.4组1 min Apgar评分正常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重度窒息率依次升高,且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窒息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4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的加重,其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越明显(P<0.05).结论 脐血血气分析能够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的预测、诊断提供依据,能够敏感、定量与定性的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护理管理措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综合采用各种护理管理措施,并与108例未采用护理管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较。结果 13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剖宫产发生率(30%)、脑血管意外发生率(0%)、早产率(11.54%)、产后出血(1.54%)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采取相关管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剖宫产、脑血管意外、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捷 《医药论坛杂志》2011,(24):193-194
目的讨论护理管理措施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综合采用各种护理管理措施,并与108例未采用护理管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较。结果13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剖宫产发生率(30%)、脑血管意外发生率(0%)、早产率(11.54%)、产后出血(1.54%)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阿普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采取相关管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剖宫产、脑血管意外、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波姆痔疮凝胶(冈舒)治疗Ⅱ度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Ⅱ度内痔出血患者160例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卡波姆痔疮凝胶(冈舒)塞肛, 对照组采用痔疮栓塞肛, 连续使用7 d,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 d后, 观察组出血评分[1(0)分]小于对照组出血评分[2(1)分](Z=-6.70, P < 0.05);治疗7 d后, 观察组出血评分[0(1)分]小于对照组出血评分[1(1)分](Z=-4.73, P < 0.05)。治疗4 d后, 两组痔核大小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4 d后, 对照组痔核大小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4 d后, 观察组痔核大小评分与治疗前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 P < 0.05)。治疗7 d后, 两组的痔核大小评分比较, 观察组痔核大小评分[1(1)分]小于对照组痔核大小评分[1(0)分](Z=-4.48, P < ...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伴有高危因素的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1 临床资料本组 5 8例中 ,男 4 5例 ,女 13例 ;年龄 6 0~ 84岁 ,70岁以上 2 1例。有高血压病史 4 9例 ,全部病例血压 2 0 / 12~ 35 /2 7k Pa。严重高血压系指收缩压≥ 2 4 k Pa或舒张压≥ 15 k Pa,或两者均高者 4 1例。全组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朦胧~浅昏迷15例 ,中度昏迷 2 6例 ,深昏迷 17例。患侧瞳孔散大 2 2例 ,其中 2例伴去大脑强直。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 4 8例 ,其中破入脑室 14例 ;脑叶出血 6例 ,其中破入脑室 1例 ;小脑出血 3例。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  相似文献   

20.
王康 《贵州医药》2002,26(9):853-854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增加了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难度 ,其死亡率较高。本文旨在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以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降低死亡率。我院1 995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人 2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材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 8例 ,女性 5例 ;年龄 4 1~ 76岁 ,平均 6 2岁。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 ,无胃病史 ,其中 7例合并冠心病 ,6例合并慢支炎肺气肿 ,4例出现应激性糖尿病 ,2例合并慢性肾炎。1 2 临床表现 入院时格拉斯哥 (GCS)评分 3~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