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作者对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甘胆酸(CG)及腺苷脱氨酶(ADA)活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除CPH组HA与ADA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外,各型肝炎HA,CG、ADA均高于对照组,肝病患者同时检测此三项指标,对肝炎的诊断、确定肝细胞损害程度、修复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透明质酸对了解肝纤维化的程度也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甘胆酸,透明质酸,谷丙转氨酶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3例不同类型的肝病患者检测SCG,HA和ALT,结果,各类肝病SCG及H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CG检出率最高,其次为ALT;HA最低。联合检测该三项可提高肝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胃癌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的变化。方法:采用RIA法测定胃癌患者48例,胃良性病变患者40例和健康人40例,血清透明质酸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HA水平(135.4±92.6μg/L)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患者和健康人(80.7±28.4,μg/L,79.6±21.3μg/L,P<0.01)。结论:透明质酸可反应胃癌的生物学特征,并用于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脾气虚证患者血清甘胆酸及胃液sIgA要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胃镜确诊的慢性胃病50例,按中医辨证标准分型为脾气虚证30例和肝胃不和证20例,测定上述指标。结果:脾气虚证胃液sIgA(334.4±288.3mg/L)明显高于肝胃不和证(118.1±140.1mg/L)及正常人(25.4±3.8mg/L,P<0.01)。而肝胃不和证血清甘胆酸(3.15±3.01mg/L)则高于脾气虚证(2.00±2.84mg/L)及正常人(0.23±0.17mg/L,P<0.01)。结论:脾气虚证胃内局部免疫功能紊乱。肝胃不和证存在胆汁排泌不良或肠肝循环瘀滞。  相似文献   

5.
6.
血清甘胆酸测定对肝病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测定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及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空腹血清甘胆酸测定。结果在重型肝炎时血清甘胆酸明显升高,与急性黄疸型肝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梗阻性黄疸和淤胆型肝炎时,甘胆酸升高与γ-GT呈正相关系,并与急性黄疸型肝炎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测定血清甘胆酸有助于肝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肝硬变、门静脉高压患者应用血清透明反酸(hyalurorucacid,HA)浓度的变化,来观察门静脉高压的程度,并同时观察HA与肝功能(PUgh分类)的变化的关系,以探讨该 实验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且对象101例肝硬变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70例,女31例,年龄21岁~89岁.上述患者均根据病史,肝功能、B超或Ch,内镜确诊其中肝炎后肝硬变64例,血吸虫肝硬变问例,酒精性肝硬变10例,不明原因肝硬变10例对照组(非肝病 组)40例,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28岁~60岁回.Z方法①受试患者均空腹抽血测定血清HA,HA的定…  相似文献   

8.
肝病患者血亮脑啡肽和甘胆酸的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甘胆酸(SCG)与肝病的关系国内已有报道,至今国内外尚未见关于血浆亮脑啡肽(PLEK)和SCG与肝病关系的文献。本文通过对各型肝病患者PLEK,SCG的检测。观察肝细胞损伤时PLEK与SCG水平的关系,初步探讨二者对肝病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甘胆酸(CG)水平在老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中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老年CHB患者以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是否阳性分为观察组(HBV DNA≥1 000 cps/ml)52例及对照组(HBV DNA<1 000 cps/ml)49例。检测对比两组外周血CG、谷丙转氨酶(ALT)及透明质酸(HA)水平,并分析对疾病处于活动期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ALT、HA及C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以33.57 mg/L为截点值,CG诊断CHB处于活动期的敏感性为78.85%,特异性为83.67%,曲线下面积为0.82,优于ALT及HA。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G水平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877,P<0.05)。结论老年CHB活动期患者CG水平显著升高,该指标对判断疾病活动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清甘胆酸检测是评价肝功能的一项很有意义的指标。本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血清甘胆酸(CG)的浓度,旨在探讨CG对慢性、良恶性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淤法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A,CG变化的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硬化CAHC各20例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甘胆酸(CG)的变化观察发现,HA、CG随病情加重而不断增高,CAHC〉CAH〉CPH,和IgG、γ-球蛋白的变化呈正相关,对诊断慢活肝、肝硬化及其预后在一定的临床意义。用活血化淤法治疗,对HA、CG的变化有明显好转,说明此法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联合检测甲状腺激素及甘胆酸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甲状腺激素(T3,T4)及血清结合胆酸(CG)的诊断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80例肝经病人血清中的T3,T4及CG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肝硬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CG,T3,T4差别有显著性,CG在肝硬化病人明显升高,T3,T4在肝硬化病人降低;结论:联合检测甲状腺激素及甘胆酸对肝硬化病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血清甘胆酸检测用于慢性HBV携带者肝脏早期损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 (HBV)携带者血清甘胆酸 (CG)水平与肝功能早期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 384例慢性HBV携带者和 1 2 0例健康人对照 ,用RIA进行血清CG检测 ,同时随机抽取 40例病例做肝组织活检。结果 :慢性HBV携带者血清CG含量为 6 .62±4.2 4mg/L ,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的 1 .49± 0 .71mg/L(P <0 .0 1 ) ,但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血清CG含量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其中HBeAg阳性组CG含量超过正常上限者 66例 (34 .38% ) ,HBeAg阴性组CG含量超过正常上限者 56例 (2 9.1 7% ) ,两者无明显差异 (P >0 .0 5)。病例组血清CG含量与CG异常率随年龄增长有明显增高趋势 (P <0 .0 1 )。 40例病理分析 ,34例 (85 .0 0 % )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性和纤维化改变。且与CG含量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慢性HBV携带者多存在早期肝脏损害 ,血清CG检测是一项无创、敏感的肝功能指标 ,它反映肝脏早期受损的程度 ,动态观察肝脏受损情况 ,对于指导临床早期护肝治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许多研究表明,血清甘胆酸(Cholylglycine acid简称SCGA)含量测定对肝硬化的论断比常规肝功能试验敏感,但SCGA对肝硬化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后疾病转归及肝脏代偿功能的判断 是否比常规肝功能试验敏感,目前尚缺乏系统对比研究。本通过对69例活动性肝硬化患治疗前后SCGA常规肝功能试验的动态验测及对比分析,探讨二在上述问题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胆酸(CG)、透明质酸(HA)及层粘蛋白(LN)对肝硬化及非肝消化病的诊断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CG、HA及LN,并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G、HA及LN明显高于健康人及非肝消化病组,差别有高度显著性,HA与LN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联合检测CC、HA及LN对肝硬化非盯消化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血清透明质酸与胃癌生物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测定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IA法测定胃癌(n=79)、胃良性疾病(n=37)和健康人(n=30)血清中透明质酸水平,同时观察了胃癌术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透明质酸水平(1295μg/L±856μg/L)明显高于正常人(387μg/L±252μg/L)和良性胃病患者(505μg/L±254μg/L,P<001),且与肿瘤大小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癌肿切除后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透明质酸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并用于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蛋白及透明质酸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研究血清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检测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血清LN和HA浓度,与肝功能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和肝脏病理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肝炎血清LN明显高于健康者和急性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LN升高幅度较大,是慢性肝炎(CH)患者的1.8倍(P<0.01)。HA以400μg/L为界,LN以150μg/L为界,肝硬变同时升高者占85.2%。CH则为9.7%,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明显(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早期血清LN就显著升高,电镜观察发现丙型肝炎患者贮脂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多,此种病理现象较CH患者明显。结论联合检测血清LN和HA对区分肝纤维化与肝硬变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86年起,对94例肝病患者、48例正常入和27例非肝病患者进行甘胆酸放射免疫测定,现将结果及临床意义分析如下: 1 方法 采用F1—2003/018、~(125)Ⅰ免疫测量仪和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生产的甘胆酸放射免疫分析药盒测试。 根据北京原子能研究院生产的甘胆酸放射免疫药盒说明书介绍,CG的正常值为X±SD=113±  相似文献   

19.
*P<0.005讨论脂肪餐后,肝脏清除胆酸负荷增加,测定餐后SCG能了解肝脏功能。本组结果显示,肺心病组餐后SCG异常者增多,说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虽然TB、ALT正常,但肝脏仍处于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并未完全恢复;同时提示餐后两小时SCG测定能较好反映肝脏实际情况。本组结果还显示,影响肺心病缓解期患者餐后SCG浓度最明显的因素是缓解时间长短,可能与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比例失调未纠正[周永昌,翁心植,邱鹤庚,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7,10(2):80~82]、肝血管收缩、肝脏仍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有关;急性加重次数及末次发作时有无心衰也是重要因素,急性加重期除可产生内毒素作用于肝脏外,还可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尹本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6,9(3):140]。心衰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肝脏淤血、缺氧,肝细胞坏死,毛细胆管也发生肿胀,胆汁排泄不畅,胆汁酸逆流入血,从而使胆汁酸代谢异常,导致SCG浓度上升。作者单位:241001安徽省芜湖市,  相似文献   

20.
甘胆酸是以胆固醇为原料合成的胆酸再与甘氨酸结合而成。当肝细胞受损、有病变或胆汁瘀积时,就可引起甘胆酸代谢和循环紊乱,血清中甘胆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