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쿣���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2):134-138
侵犯肝门的肝内胆管癌兼有肝门部胆管癌和胆囊癌的临床特点与生物学特性,又合并肝脏基础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具有三个肝门解剖艰难、肝脏切除复杂、肝脏合并病变处理困难、对放化疗不敏感等治疗难点,导致根治性切除率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和预后差。围肝门外科技术体系针对其特殊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病理生理学特征,通过术前全面、精确的肿瘤可切除性评估和三个肝门解剖的评估,以及保留侧肝功能的评估,采用顺逆结合的肝门显露路径、精准切肝技术、精确高质量的胆肠吻合和预估与管控并发症等措施,提高手术根治性与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病人的总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2)
侵犯肝门的肝内胆管癌兼有肝门部胆管癌和胆囊癌的临床特点与生物学特性,又合并肝脏基础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具有三个肝门解剖艰难、肝脏切除复杂、肝脏合并病变处理困难、对放化疗不敏感等治疗难点,导致根治性切除率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和预后差。围肝门外科技术体系针对其特殊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和病理生理学特征,通过术前全面、精确的肿瘤可切除性评估和三个肝门解剖的评估,以及保留侧肝功能的评估,采用顺逆结合的肝门显露路径、精准切肝技术、精确高质量的胆肠吻合和预估与管控并发症等措施,提高手术根治性与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病人的总体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联合肝叶和肝门血管切除治疗肝门胆管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治疗肝门胆管癌理想的肝叶切除术式 ,以期提高其疗效、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对 16例侵犯肝门血管的肝门胆管癌 ,采用肝I ,IV段连同肝门胆管肿瘤与受侵血管整块切除及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淋巴清扫。结果 15例获手术切除 ,切除率为 93 .8% ,12例获R0 切除。无手术死亡和住院死亡。发生暂时性胆漏 1例 ,腹腔感染 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 13 .3 % ,均行非手术治愈。随访病例中位生存期为 2 2个月 ,7例尚存活。结论 合并肝叶、肝门血管切除可提高肝门胆管癌的切除率和生存率 ;肝中叶和肝尾叶是肝门胆管癌手术联合切除的主要部位。肝门受侵血管的切除对提高该病切除率和根治率是有意义的 ,应酌情重建或不重建肝门血管。 相似文献
4.
肝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发生率约占肝外胆道肿瘤的2/3、肝胆肿瘤的10%。因其位置隐蔽,经常直到患者出现黄疸或者明显腹痛等临床症状时,才能得到诊断。由于HC所处的肝门处解剖位置复杂,且致死率非常高,所以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非常低。外科切除依旧是根治HC的唯一方式。在HC外科治疗方面,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议,新的争议点也在不断出现,包括最近出现的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是否可以取代经皮肝穿刺门静脉栓塞(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VE)。我们回顾并分析了术前是否行胆汁引流以及如何引流、如何增加剩余肝脏体积、如何确定手术切除范围等争议点。回顾这些年HC手术方式的变化,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达到R0切除的基础上,合理减少肝脏损伤。因此,我们尝试探索围肝门切除在HC的应用价值,并试图阐述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正>肝门胆管癌是围肝门胆道疾病诊治的难点,具有根治性切除率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高以及5年生存率低的特点。肝门胆管癌的生物学行为优于胆囊癌与肝内胆管癌,手术是唯一获得治愈的手段。因此,如何在提高R0切除率的同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是胆道外科探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评价肝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运用骨骼化清扫技术以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手术效果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以来收治的8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常规胆管癌切除技术32例(A组),应用胆管的骨骼化清扫技术48例(B组),比较其并发症和生存率状况。结果A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术期死亡率分别为37.5%和18.8%,B组则为27.08%和8.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术后1年生存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第一肝门的骨骼化处理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手术预后的关键,综合措施提高吻合口的安全性是预防术后胆漏发生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2)
侵犯肝门的胆囊癌兼有胆囊癌的生物学特性与肝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具有肝门显露困难、切除器官多、合并肝门血管的切除与重建、胆肠吻合复杂、受肝脏功能制约等治疗难点,导致根治性切除率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围手术期病死率高。围肝门外科技术体系通过精准的术前三维影像学评估和肝功能评估,采用顺逆结合的肝门显露路径,有利于术中再评估,能提高R0切除率,提高血管切除与吻合的安全性与质量,提高胆肠吻合的质量,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应重视围肝门外科技术与肿瘤学的结合,筛选手术获益人群。 相似文献
9.
�� ΰ����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39(2):130-134
侵犯肝门的胆囊癌兼有胆囊癌的生物学特性与肝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具有肝门显露困难、切除器官多、合并肝门血管的切除与重建、胆肠吻合复杂、受肝脏功能制约等治疗难点,导致根治性切除率低,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围手术期病死率高。围肝门外科技术体系通过精准的术前三维影像学评估和肝功能评估,采用顺逆结合的肝门显露路径,有利于术中再评估,能提高R0切除率,提高血管切除与吻合的安全性与质量,提高胆肠吻合的质量,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应重视围肝门外科技术与肿瘤学的结合,筛选手术获益人群。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低^[1-6],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是提高切除率、减少或延缓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半肝切除创伤大,有些患者难以耐受。局部扩大切除肝断面胆管很难成型和进行胆管-空肠吻合;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复发率高,局部复发的肿瘤压迫、阻塞胆管空肠吻合口,患者可能再发阻塞性黄疸。肝门-空肠吻合使肝门部胆管癌局部扩大切除、胆汁充分引流成为可能,并可能延缓肿瘤复发后黄疸再发时间。该手术方式精度高、风险大。本研究在一定数量患者的基础上,尝试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肝门-空肠吻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黄志强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3):166-169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胆囊管开口以上的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左、右肝管的胆管黏膜上皮癌.由于肝门部特殊的解剖学位置及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性,其极易早期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结组织及邻近肝组织,因此,手术难度大,患者预后差.在现代影像学指导下的扩大肝切除术可能给这个凶险的疾病予以希望.但国内外学者就扩大肝切除术存在诸多争议,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因此,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亟待规范化,以提高其根治性切除率,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 探讨联合肝叶及肝门部血管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7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74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手术根治性切除33例(44.6%),其中26例联合部分肝切除及血管切除重建;行姑息性切除19例(25.7%);行内引流或外引流术22例(29.7%).结果 联合肝叶及肝门部血管切除的根治性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姑息性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引流手术组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根治性切除术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64%、49%;姑息性手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25%、19%;引流手术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23%、15%、0.结论 根治性切除组的生存率较姑息性手术及引流手术组明显提高,合并肝叶、肝门血管切除可提高肝门胆管癌的手术根治率和生存率;联合肝叶切除有利于肝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是原发于左右肝管及肝总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又称高位胆管癌、上段胆管癌或Klatskin肿瘤,2009年AJCC第7版的TNM分期[1]将其归为肝门周围胆管癌或近侧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仍然是胆管癌的最常见类型,占胆管癌的50%~70%.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容易向胆管周围侵犯,甚至累及肝门部血管和肝实质,这给我们的外科根治性切除带来了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肝门胆管癌采用合理切肝手术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88年以来的94例肝门胆管癌切除手术病例资料,将其分为切肝组(A组,35例)和非切肝组(B组,5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根治切除率为68.6%(24/35),B组为35.6%(21/59);1、2、3和5年生存率:A组分别为:84.19%,54.32%,39.84%,25.35%;B组为49.50%,20.42%,9.72%,3.24%。结论 肝门胆管癌采用合理的切肝手术,对提高生存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际外科学杂志》1998,(4)
胆管爆源自肝总管以及第一、二级分支者称之为肝门部胆管癌(HCCA),如起源于肝段明管或更外周部胆管则命名为外周型肝内用管癌(PCCA)。作者于1981~1994年曾收治62例肝内胆管爆,其中HCCA28例和PCCA34例,分别随访中位期22月和28月。术前均作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或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定位。凡血清总胆红素>10mg/dl,肝切除前先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组织病理学提示均属粘蛋白分泌型腺癌,1例PCCA和2例HCCA显示局灶性乳头状表现,5例HCCA和2例PCCA伴有肝硬变。肿瘤分期:在HCCA组,Ⅱ期11%,Ⅲ期11%,ⅣA期71%,ⅣB期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