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望对今后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预防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采取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术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患者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术后适应性、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腹胀程度及腹胀发生率的各项目上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可以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大黄粉加醋涌泉穴外敷治疗术后腹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采用大黄粉加食醋足底涌泉穴外敷治疗术后腹胀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1年10月~2004年12月腹部手术后腹胀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5~80岁,平均67.3岁.胆囊切除术15例,胃穿孔修补术12例,胃大部切除术10例,胃癌根治术8例,肠切除术5例,阑尾切除术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腹胀程度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用于预防妇科手术后腹胀的效果. 方法将68例妇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妇科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实施妇科腹部手术常规护理外,术后12小时后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口服,一日三次,每次2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可以有效的预防妇科手术后的腹胀,为病人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科腹部手术患者中抽取7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给予预防组护理干预。对比2组不同护理术后腹胀发生概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预防组术后腹胀发生概率为2.86%,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预防组护理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共发生腹胀4例(5.33%),其中轻度腹胀3例、中度腹胀1例;对照组共发生腹胀14例(18.67%),其中轻度腹胀8例、中度腹胀5例、重度腹胀1例;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发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排气汤应用于妇科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200例妇科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妇科自拟排气汤,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拟排气汤用于妇科术后可缓解胃肠胀气,减少腹胀,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临床护理对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择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妇科腹部手术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35例,行护理干预。对照两组患者在腹部手术后腹胀情况、肛门排气状况,并对患者的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等进行记录。结果:经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腹胀持续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都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妇科腹部手术后的腹胀状况,促进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良式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式宫全切术已成为妇科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为使手术创伤减小到最低限底,减少术后并发症,维持腹部切口的愈合美观,本科自1999年元月至2000年8月,采用改良式小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80例,与同期常规子宫全切术60例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97年1月-2002年12月对住院期间出现的138例新生儿中毒性肠麻痹进行临床研究,其中86例采用10%甘露醇加西沙必利口服治疗,另外52例采用传统治疗方法,两组随机用药,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38例均有腹部膨隆,膈肌上抬,叩鼓音,腹部听诊肠鸣音均消失或减弱。且腹部X线显示:腹腔明显胀气,可见  相似文献   

10.
妇科开腹手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减少手术并发症,我们借鉴新式剖宫产术开腹方法并略加改进,我院自1999年5月以来,做妇科中小型手术126例,并与同期抽样的下腹正中纵切口手术50例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5月至1999年12月采用腹部横直切口不缝合腹膜做妇科中小型手术(改良组)126例,年龄20-57岁,子宫切除术51例,剖腹探查术75例,下腹正中纵切口做妇科中小型手术(对照组)50例,年龄20-59岁,子宫切除术20例,剖腹探查术30例。其年龄、病种基本相同,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护理干预对妇科腹部手术后减轻腹胀的效果。方法 100例腹式行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观察组和对照术后腹胀情况、肛门排气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采用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正> 手术后疼痛可引起病人精神上、心理上的伤害和体力消耗,使术后恢复延迟。而传统的止痛方法是根据病人的情况肌注阿片类药物,效果较差。我院自1999年1月~2002年1月对163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给予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3例,男92例,女71例,年龄21~82岁。ASAⅠ~Ⅱ级,手术主要包括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肝叶切除术、剖腹探查术、前列腺切除术及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3.
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行胃大部切除术288例,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10例,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50~75岁。原发疾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瘢痕巨大、急性穿孔7例;消化性溃疡大出血3例。手术方式均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吻合。本组均手术后4~5d发热、肠麻痹、腹胀、腹部压痛,十二指肠残端引流管引出液由原来淡黄色转为黄绿色,量增多。经胃管注入或口服亚甲蓝液,可自引流管流出亚甲蓝着色的液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接受异氟烷麻醉腹部手术后出现腹胀症状的患者采用中药排气方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在我院接受异氟烷麻醉腹部手术后出现腹胀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排气方实施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腹部手术后腹胀症状治疗效果、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治疗组腹部手术后腹胀症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P0.05);腹胀症状消失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在接受异氟烷麻醉腹部手术后出现腹胀症状的患者采用中药排气方实施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腹胀,缩短术后治疗时间,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红瑾   《中国医学工程》2011,(5):69+71-69,71
目的探讨四磨汤联合开塞露纳肛应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预防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病人术后腹胀的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四磨汤联合开塞露纳肛治疗;对照组给予禁食,肛管排气,床上锻炼,下床活动,胃肠减压。结果观察组在出现肠鸣音、腹胀减轻、肛门排气(排便)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口服四磨汤联合开塞露纳肛方法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子宫全切除术及次全切除术为妇科治疗良性子宫疾病的常用术式。两术式各有利弊。我院从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行改良子宫全切除术31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改良子宫全切除组:共31  相似文献   

17.
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常发生腹胀,十分痛苦.为此我们对72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前进行饮食、行为及心理等方面的指导,以预防和减轻术后腹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穴位注射加开塞露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三里穴位注射加开塞露肛注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腹部术后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术后第一天即采用维生素B1足三里穴位注射加开塞露肛注,对照组(40例)按腹部手术后一般常规处理,观察2组病人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腹胀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注射加开塞露能有效防治腹部手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19.
手术后患者出现腹胀是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术后腹胀是因麻醉作用致杨培动减弱及手术创伤刺激所致,一般发生在术后24h左右。临床上对轻度腹胀者一般不做处理,对较重者常给以药物治疗.用温肥皂水灌肠,或行肛管排气。由于腹胀会影响患者进食、呼吸及伤日愈合,为尽快解除患者的痛苦,自1996年~1998年,我们将推拿疗法用于手术后腹胀的患者收到一定效果。观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按受推拿治疗者53例,均系我院1996年1月~1998年8月妇产科手术后患者。年龄最大看53岁,最小者24岁。手术类型:子宫切除术者30例:卵巢瘤切除术…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产后和妇科腹部手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共施行妇科腹部手术2185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形成6例,经积极治疗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