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美华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2):1449-1450
目的:观察改良额肌瓣悬吊矫正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20例31眼,施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重睑切口,切开皮肌及眼轮匝肌,于眼轮匝肌深面与眶隔之间潜行向上分离,然后再于眶缘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界处进入额肌浅层分离皮肤与额肌之间联系达眉上1.5 cm左右。结果:20例31眼治疗效果均满意。结论:本方法减少了额肌瓣血管神经损伤,将额肌瓣直接与睑板缝合,增强了额肌瓣收缩力,术后提睑作用可靠、持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改进的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在原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按重睑术切口切开皮肤、皮下,于眼轮匝肌和眶隔之间向上分离至眶上缘,横断额肌筋膜止点约1cm,先将之与眉皮下浅层分离,再自骨膜上欣起眉部额肌及筋膜,达眉上1-1.2cm。结果:用该法治疗54例中、重度上睑下垂患者,疗效满意,结论:本法减少额肌筋膜瓣的分离范围,仅用重睑切口即可完成上睑下垂矫正术,省去重睑切口上缘眼轮匝肌与浅层皮下的分离,操作简单,操作小,出血少,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30眼)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施行改良额肌瓣悬吊术进行矫正:按重睑切口切开皮肤去除睑板前一条约2mm的眼轮匝肌,于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潜行分离,达眶缘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界处,在眉缘下做1.5cm的辅助切口,分离额肌与皮肤,达眉上1.5cm左右,形成改良额肌瓣膜。观察并分析术后上睑的高度、睑裂的宽度、上睑缘的弧度、重睑形态及上睑的功能。结果:本组20例(30眼)随访3~24个月,19例矫正效果满意,上睑缘弧度及重睑形态良好,无暴露性角膜炎;其中1例术后矫正不足,于术后6个月再次手术治愈。结论:改良的额肌瓣矫正重度的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良好,作用持久,损伤小,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比较理想的可行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重睑术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后于眼轮匝肌下分离至眉上2cm,在上睑眉弓皮肤下与骨膜之间制作2cm宽向下滑动的额肌瓣,将额肌瓣和上睑睑板缝合固定,上提上睑。结果:29例34眼中29眼一次手术成功,无一例继发感染及上睑内翻等并发症。3眼倒睫,2眼欠矫。随访3月-7年,眼睑位置正常,弧形美观、自然。结论: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改良的额肌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为了减少额肌损伤,保证额肌瓣的收缩力,提高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重睑成形术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眼轮匝肌。于眼轮匝肌深面向上直接分离额肌深层,然后再于眶缘额肌与眼轮匝肌交界处进入额肌浅层分离达眉上1.5~2cm,纵行切开肌瓣两侧,外侧应为内侧的1/3。结果:临床应用治疗38例59只眼,除1例因外伤致左眼上睑下垂,术后效果欠佳外,其余37例58只眼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本法减少了额肌瓣外侧血管神经损伤,由于增加蒂部宽度,增强了额肌瓣的收缩力。适用于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雷良敏 《安徽医学》1997,18(6):63-63
<正>1988年4月~1986年10月,作者应用额肌筋膜瓣转移治疗重度上睑下垂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9~28岁。其中双侧上睑下垂3例(6只眼),单侧上睑下垂17例(17只眼),计23只眼。二、手术方法局部麻醉,按重睑术的步骤沿设计线切开上睑前缘皱褶处的皮肤,分离显露眼轮匝肌,切除部分睑板表面的轮匝肌纤维,在眼轮匝肌深面,眶膈前向眉部分离,到达眉部后,在眉下缘做长2cm切口,此切口须位于眶上切迹的外侧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改进的额肌瓣悬吊治疗重度上睑下垂24例38只眼,以探讨该术式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按重睑术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后于眼轮匝肌浅面向上分离至眉上2cm,在眼轮匝肌与额肌交界处模形切开,穿过切口于眶缘上骨膜面分离额肌深面,顺肌纤维方向纵行剪开肌瓣内侧,长1.5-2.0cm,向外上方斜形剪开肌瓣外侧,长不超过0.5cm,形成蒂蒂在上方,下宽下窄,边长不等的形肌瓣,向下牵拉和睑板缝合固定,上提上睑。结果:24例手术全部1次成功,无1例继发感染及上睑内,外翻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至2年随访16例,除1例因额外外伤左上睑上垂,手术后远期效果较差外,其它15例疗效满意。结论:改进的额肌瓣悬吊手术是增加肌瓣蒂部的宽度来减少自外侧支配肌瓣的神经和血管的损伤,保证额肌瓣有较强收缩力,因此在额肌功能良好的情况下,此术式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一种更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眼轮匝肌提紧的眼袋整形方法。方法 本文进行眼轮匝肌提紧眼袋整形 4 6例 ,手术中应用下睑睫毛下 1mm做皮肤切口 ,摘除眶隔脂肪 2~ 3块 ,剥离出下睑切口处的眼轮匝肌肌瓣 ,调整切除多余眼轮匝肌 ,皮肤约 5~ 15mm。结果 解剖剥离出下睑缘的眼轮匝肌 ,眼轮匝肌深面是眶肌筋膜韧带 ,位于眶脂肪囊的外侧 ,剪断眶肌筋膜韧带 ,修整眼轮匝肌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 ,达到眼轮匝肌提紧 ,眶筋膜提紧 ,使下眼袋松弛得以矫正。本文 4 6例病人 ,经术后 6个月~ 2年的随访 ,满意率为 10 0 % ,近远期疗效较好。结论 眼轮匝肌提紧及眶肌筋膜提紧眼袋整形 ,既可避免少数人单纯眶隔筋膜提紧后造成的下睑缘僵直 ,又可避免留有暂时性下睑凹陷或睁眼易疲劳感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讨额肌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的疗效。研究设计用额肌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71例103只眼,观察其疗效。研究单位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新乡铁路医院研究对象上睑下垂71例,103只眼;双眼29例,单眼4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2岁;其他手术失败者9例,其中4例为第三次手术;103只眼中,92只眼为重度,11只眼为中度。处理方法术前测量额肌肌力,提上睑肌肌力,下垂量,眉睫间距离,上睑皮肤伸展度。按重睑术设计切口,沿皮下向上分离至眉上1.5~2cm,在眶上缘眼轮匝肌与额肌交界处横行剪开约2~2.5cm,在额肌下分离范围同上,游离额肌,通过睑部轮匝肌下,将额肌固定在1/2睑板上,皮肤按重睑术缝合。结果用此术式治疗后,睑裂闭合不全较其他术式恢复快,睁闭眼自如,无疤痕,随访3年多,受术者均达到双眼重睑一致。结论额肌悬吊术是治疗上睑下垂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改进的额肌筋膜瓣 ,改善上睑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 :重睑术切口 ,在眼轮匝肌深面分离至眶骨缘 ,分别在眶骨膜浅面及皮下分离至眉上 1.5cm ,并剪开 1.5cm宽的肌瓣两侧 ,一般内侧约 1cm ,外侧 0 .6cm。结果 :113例 134只眼术后除 4例 (3.5 3% ) 6只眼合并上睑内翻倒睫或暴露性角膜炎外 ,其余 10 9例 12 8只眼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本法采用重睑切口即可完成 ,额肌瓣提升上睑力量强于提上睑肌 ,适用于中、重度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11.
梁文波  李越 《广州医药》2004,35(4):61-62
目的 观察简易额肌瓣法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通过手术操作正确地分离,形成活动度良好的单蒂额肌瓣及确切地将额肌瓣缝合固定于睑板上缘的提上睑肌筋膜上,且定点的标准以睁眼平视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闭合不全4~5mm为度。结果 65例患者75只眼均得到理想治疗效果。结论 简易额肌瓣法是目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简易额肌瓣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通过手术操作正确地分离,形成活动度良好的单蒂额肌瓣及确切地将额肌瓣缝合固定于睑板上缘的提上睑肌筋膜上,且定点的标准以睁眼平视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闭合不全4~5mm为度.结果 80例患者101只眼均得到理想治疗效果.结论 简易额肌瓣法是目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简易额肌瓣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疗效.方法 通过手术操作正确地分离,形成活动度良好的单蒂额肌瓣及确切地将额肌瓣缝合固定于睑板上缘的提上睑肌筋膜上,且定点的标准以睁眼平视上睑缘位于角膜上缘,闭合不全4~5mm为度.结果 80例患者101只眼均得到理想治疗效果.结论 简易额肌瓣法是目前治疗重度上睑下垂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额肌筋膜瓣悬吊治疗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效果。方法:对21例患有单侧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实施了改良额仙筋膜瓣悬吊术,即将传统制作额肌筋膜瓣时的内侧纵剪切口由在眶上神经血管速 的外侧迁徙到内侧,使瓣的宽度与睑板水平宽度相等。结果:矫正后的患侧眼睑上提有力,闭全功能正常,瞪缘纸度自然,无一例出现“三角眼”、倒睫、低矫以及额部皮肤麻木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额肌筋膜瓣悬员术治疗效果更佳,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额肌筋膜直接悬吊治疗上睑下垂的术式效果。方法: 术中将额肌筋膜与皮下组织充分游离,在眶上缘下横行切开额肌筋膜约1.5 cm,通过此切口在骨膜面上向上分离额肌筋膜,至眶上1.5 cm左右,然后将分离后的额肌筋膜直接向下牵拉与睑板上缘上睑提肌腱膜缝合固定3~4针,并调整固定张力适度为止。结果: 3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手术效果肯定,重睑外形佳,患者满意,经6~12个月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额肌筋膜直接悬吊与传统术式相比,术式简便,上睑不臃肿,组织损伤小,效果肯定,无损伤神经血管之忧,是治疗上睑下垂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额肌眼轮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中重度上睑下垂。方法对21例(36眼)上睑下垂患者施行额肌眼轮匝肌筋膜瓣悬吊术,并进行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随访结果显示,额肌眼轮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效果可靠。结论额肌眼轮匝肌筋膜瓣悬吊术矫治中重度上睑下垂是当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君妮 《安徽医学》2013,34(9):1326-1328
目的探讨改进传统的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单一重睑线切口制作倒梯形额肌筋膜瓣,并经眶囊隧道悬吊睑板。结果本组病例共7例10只眼,(单侧4例、双侧3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效果满意,无复发。结论改良单一切口额肌筋膜瓣矫正重度上睑下垂疗效确切,创伤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的新思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研究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的眼袋整形方法,进行东方人种眶肌筋膜韧带的解剖研究;方法 进行眶肌筋膜韧带的解剖观察20例。在临床上进行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204例,手术中应用下睑睫毛下1mm皮肤切口,摘除下眶隔脂肪2~3块,切除皮肤及眼轮匝肌3~10~15mm。结果 解剖显示人眶肌筋膜韧带是眶隔筋膜外侧部分增厚的膜状纤维韧带结缔组织结构,位于眶外侧脂肪囊的外侧,该韧带在冠状面上,位于眼外眦角内侧,浅面紧贴眼轮匝肌深面,深面附着在下眼睑睑板下方,韧带长15mm,宽12mm。剪断眶肌筋膜韧带,将筋膜韧带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达到眼轮匝肌提紧,眶筋膜提紧及下眼睑皮肤松驰矫正,从1998年10月,至2000年8月,在临床上进行的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204例中,其中5例,手术后几天里发生轻微睑外翻,拆线后恢复良好。大部分手术者经过2周到2年的随访,手术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特别对于40岁以上的患者较为适用,它既可避免单纯眶隔筋膜提紧少数人手术后造所的下睑缘僵直,又可避免单纯眼轮匝肌提紧手术后少数人留在外眦角硬结,或凹陷或睁眼易疲劳感。但眶肌膜韧带提紧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手术并不一定常规地用于每一个患者,如果用于下睑多层结构明显松驰的病例,其效果良好,而且有较好的无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切开重睑术的操作中发现眶隔在睑板前反折形成一纤维条索(李余'称之为筋膜融合层,由眶隔筋膜与上睑提肌腱膜相互融合而成),此条索与睑板相连,与内外眦均结合紧密,位置固定,以外眦部最为明显。将皮肤缝于此条索上可形成较自然的重睑,且不需过多地去除睑板前组织,术后水肿轻,恢复快。自1993年至1997年10月用此方法共行重睑术68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手术要点1、1同经典切开重睑术一样,划线、局麻、切开、去除切口处眼轮匝肌、暴露睑板。1.2充分显露筋膜融合层,如遇"泡泡眼"可适当去除眶隔脂肪便于…  相似文献   

20.
皮练鸿  向代理  胡康  肖军  刘勍 《重庆医学》2003,32(5):519-520
目的 观察额肌瓣悬吊术矫正1—3岁幼儿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重睑成形术原则设计重睑线,在眉弓下缘眶上切迹外例0.5cm作长1.0—1.5cm之辅助切口。在眶上缘额肌附着处制一宽约2.0—2.5cm的似扇形额肌瓣,固定在睑板上。结果 治疗20例(30眼),除1例(1眼)轻度欠矫外,余29眼均取得满意效果,双重睑形成自然美观,无畸形。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对额肌损伤小,似扇形额肌瓣更接近提上睑肌走向,符合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