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咳平汤治疗风邪犯肺型喉源性咳嗽39例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中医学院(350003)陈志斌林慧光喉源性咳嗽系指由于咽喉部疾病而造成的咳嗽,难以内科中的咳嗽病症辨证论治而获效,是诸多咳嗽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以喉间作痒则咳,不痒则不咳,无痰或少痰,甚则...  相似文献   

2.
止嗽散加减治疗老年人喉源性咳嗽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源性咳嗽是一类似喉痒、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它是诸多咳嗽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喉间作痒则咳嗽,不痒则不咳,咽部受烟气或其它异味刺激常能诱发.咽部似有异物感,痰粘在喉、咯痰不爽或干咳无痰,甚至咳引胸痛为主要表现.笔者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采用止嗽散加减治疗48例老年人喉源性咳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桑桔二花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喉源性咳嗽是干祖望教授所命名的一类以喉痒、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它是诸多咳嗽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喉间作痒则咳,不痒则不咳,咽部受烟气或其它异味刺激常能诱发。咽部似有异物感,痰粘在喉、咯痰不爽或干咳无痰,甚至咳引胸痛为主要表现。近年来,笔者临床采用自拟桑桔二花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8例,与同期采用西医治疗的30例对照,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喉源性咳嗽是因咽痒干涩引起的刺激性咳嗽,咽痒即咳,咳点在声门之上,干咳无痰或少痰,咳声嘶哑,甚则作冲气状连声呛咳不止,多久治不愈,病程长达数月甚至更久。近年来笔者运用龙牡六味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50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喉源性咳嗽证治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炳耀 《新中医》1996,28(4):57-57
喉源性咳嗽证治浅谈孔炳耀咳嗽,一般是按外感、内伤分类论治,治重在肺。临床上有一类咳嗽,则介于外感与内伤之间,病位既非在表,又未及肺,因此治疗上有别于一般咳嗽。这就是由于咽喉部痒痛引起的咳嗽,称之为"喉源性咳嗽"。此类咳嗽,若以一般治咳方法论治,因治疗...  相似文献   

6.
喉源性咳嗽是指咳嗽因咽痒而作,或喉部有异物感而出现吭、卡、咯、吐等频繁清嗓动作。运用宜肺、润肺、止咳功效的止嗽散加利咽之药治疗喉源性咳嗽4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升降散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喉源性咳嗽系指因咽喉疾病而引发的咳嗽 ,属中医的喉痹 (急慢性咽炎 ) ,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试用清代医家杨栗山之升降散加味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喉源性咳嗽患者 40例 ,男 2 4例 ,女 1 6例 ;全部病例均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病史 ,经治疗后其他症状消失 ,胸部X线透视和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 ,唯遗下咳嗽一症。检查可见咽部粘膜慢性充血 ,或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 ,兼其他合并症者除外。患者症见喉痒则咳 ,咳必喉痒 ,或遇冷热或异味而致刺激性阵发咳嗽 ,难以控制 ,或感咽部有异物感而致连续性咳嗽…  相似文献   

8.
用射干,百部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射干、百部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体会上海市虹镇地段医院陈平平(200092)关键词:咳嗽喉源性咳嗽,病变在咽喉部,有别于支气管炎与肺部感染的咳嗽。常见症状有喉痒、呛咳阵发性发作,痰少、粘于咽喉部,咯吐不畅,并稍有异常气味刺激(如油、烟等气味),喉痒、呛咳...  相似文献   

9.
自拟蛤清止咳汤配合穴位拔罐治疗喉源性咳嗽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源性咳嗽是指咽痒作咳,痒停咳止,或喉部有异物感而出现吭、卡、咯、吐等频繁清嗓动作。笔者运用自拟具有疏风、止咳、利咽、宣肺功效的蛤清止咳汤配合穴位拔罐治疗喉源性咳嗽4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六味汤辨证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68例。结果治愈49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结论六味汤化裁治疗喉源性咳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加味桑菊饮治疗喉源性咳嗽9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江西中医药》2003,34(10):20-20
喉源性咳嗽 ,是从属于呼吸系统疾病咳嗽的同一类疾病 ,但其症状与咳嗽又不完全相同 ,近年来以喉源性咳嗽论治在临床上多有报道 ,颇受启发。现将 1999~ 2 0 0 2年间本人运用加味桑菊饮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93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 3~ 5 0岁 ,其中男性 3 9例 ,女性 5 4例。均有咽痒、干咳 ,甚则奇痒干咳 ,夜不能寐 ,伴咽腔暗红、充血 ,部分患者可见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 ,痒咳频发 ,少痰或无痰 ,舌淡红、苔白滑或舌红、少苔 ,脉多滑或弦细。排除结核、肺炎等疾病 ,血常规和胸部X线检查均无异常。病程 5~ 90天 ,…  相似文献   

12.
喉源性咳嗽从内热论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志勇 《河北中医》2000,22(6):448-448
喉源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以咽喉部作痒、阵发性干咳为特点。属中医久咳范畴。临床按一般咳嗽,施以祛风宣肺止咳之法,用止嗽散等治疗,常久治不愈,病程少则十余日,多则数月,甚至逾年。笔者认为该病咽痒干咳,似风非尽风,实由阴虚内热、风火相激而致,从内热论治,颇为应手,介绍如下。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喉源性咳嗽,中医古代文献中无专文论述,仅有久嗽不瘥的记载。喉源性咳嗽的提出首见于江苏省干祖望教授所著之《喉科学》,其临床主要症状为:咽喉干痒如蚁行,或如有异物阻塞,咽痒必咳,甚则呛咳连续不断,或咳出少量痰液,受风冷后加重。患者均有上呼…  相似文献   

13.
清宣郁热治疗喉源性咳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喉源性咳嗽主要表现为咽喉作痒之后即咳,每遇气候变化及烟、酒、辛辣食品等的刺激而加重,往往一旦咳嗽,一时难以止住,咳嗽时很少有痰,常有咳痰不畅之感。喉源性咳嗽之病名由中医喉科泰斗干祖望教授首先提出。本病是因外邪滞留于肺卫,病发于咽喉局部的病变,是近年临床常见的新发病种。喉源性咳嗽的发病,可能与患者感冒咳嗽后,有些医生不知解表,只予止咳,而频进止咳糖浆剂有关。因糖不但助湿生痰,更其有阻遏体内诸邪外泄的流弊。治疗感冒后咳嗽,西药抗生素收效不大,中成药止咳糖浆又有留邪之害,致使咳嗽频作,久治不愈,而成喉源性咳嗽。  相似文献   

14.
喉源性咳嗽中医辨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源性咳嗽是全国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80年代提出的新病种,其咳嗽的起点在咽喉,一般病程较长,迁延几个月缠绵难愈。本病未见原发病灶,多表现为伤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遗留症状。其特点是喉痒则咳或咳必痒,甚则呛咳连续不断,只有饮水可暂缓,无痰或少痰。多则每小时咳4~5次,少则每天咳2~3次。  相似文献   

15.
李炜 《河北中医》2005,27(6):427-427
喉源性咳嗽指因咽喉疾病所致的咳嗽,其特点为喉痒即咳,呛咳无痰,遇冷热或异味刺激咳嗽加重。2002-12-2004-11,笔者运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1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自拟润肺止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为 《中医研究》1997,10(3):40-41
自拟润肺止咳汤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河南450000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任为主题词%润肺止咳汤/治疗应用咳嗽/中医药疗法喉源性咳嗽是干祖望教授首次提出的病症名[1],系指因咽喉疾病所致的咳嗽。病位在声门或声门之上,肺与气管检查正常,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咽喉作...  相似文献   

17.
喉源性咳嗽是中医耳鼻喉科的疑难杂症,临床以喉痒咳嗽为主要特征。“提升法”理论是基于干祖望教授无明显辨证的耳鸣耳聋的“冲击法”化裁而成的,对治疗脾不升清型喉源性咳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主要针对脾不升清、湿浊内困、邪阻喉关、遇风则痒、遇热则痛、遇湿多痰的病机,以求达到清阳得升、浊阴得下、喉关通利、咳嗽自止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兼顾其他引起该病的因素。文章对脾不升清型喉源性咳嗽治疗的临证思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喉源性咳嗽是全国名老中医干祖望教授 80年代提出的新病种 ,其咳嗽的起点在咽喉 ,一般病程较长 ,常迁延几个月 ,缠绵难愈。本病未见原发病灶 ,多表现为伤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遗留症状。其特点是喉痒则咳或咳必喉痒 ,甚则呛咳连续不断 ,只有饮水可暂缓 ,无痰或少痰。多则每小时  相似文献   

19.
祛风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祛风利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50例福州大学医院(350002)刘萍,陈笑平关键词:喉源性咳嗽,中医药疗法,祛风利咽汤,治疗应用喉源性咳嗽系指咽喉部疾病而发生的咳嗽。笔者运用自拟祛风利咽汤治疗本病,每每获效。现将1992年以来治疗记录完整的50例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止嗽散加味治疗喉源性咳嗽6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梅香  韩小平 《光明中医》2008,23(7):979-979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喉源性咳嗽患者采用中药止嗽散加味进行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患者总有效率为98%。结论:采用中药治疗喉源性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