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中风患者及家属、实习医护人员进行中风康复知识的调查,了解患者及家属、实习医护人员中风康复知识现状,更好地为患者做好中风康复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0例中风患者及50例家属、30例实习医护人员进行中风康复知识的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中风后的康复治疗项目有所了解,但对中风的康复知识普遍缺乏;多数人通过医护人员的现场指导获取中风康复知识。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对中风患者及家属中风康复的健康教育,同时,对即将进入神经科实习的医护人员有必要加强对中风康复知识的岗前培训,并提供多种获取康复知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对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心理干预的有效措施,提升中风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方法:记录并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中风后接受康复治疗的71例中风患者的心理干预的情况。结果: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三种方法相结合的干预方式,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明显改善,临床效果较好。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健康教育和音乐疗法相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对于中风康复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中风患者及家属对中风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以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中风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风康复知识的调查,采用自制问卷,对患者进行中风康复相关知识的调查。结果:康复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包括面谈、电视广播、宣传栏、广播播报等,且文化水平越高,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越高(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加大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逐步改进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医院需加大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多的获取中风康复知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健康教育对社区中风后遗症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社区居住的27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35例)和中医组(13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中医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健康教育,并比较2组康复效果。结果中医组患者中风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 0. 05);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中医组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 0. 05);中医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晓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0. 05)。结论中医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社区中风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我效能,提高预后生活质量及健康宣教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中风患者开展预防、情志、中医药膳、康复等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方法:介绍中经络、中脏腑的中风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显效40例,基本好转10例,无效2例。结论:对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的辨证施护,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结合针灸治疗对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的康复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在康复护理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及一般健康状态、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结合针灸治疗可有效提高中风后遗症老年患者的康复效率,帮助患者早日实现自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中风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日常生活活动康复护理.方法:对30例中风患者在院康复治疗期间的日常生活活动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运用注重整体观念,正确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功能康复的同时,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全程有效的护理干预,跟踪服务,健康指导,对远期疗效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对中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为中风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中风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措施和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评分、NIHSS评分、HAMD评分、健康状态、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NIHSS评分和HAMD评分水平差异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NIHSS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状态、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水平差异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健康状态、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和社会功能评分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是对中风患者实施康复干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中医康复综合干预手段,对中风后患者进行辨证综合治疗,初步阐明社区康复的效果,为社区提供一个"简、便、廉、效"的中医康复干预中风后的方法。方法:社区中风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调查社区中风后体质分布,建立个人中医健康档案,两组中医运动处方一致,并均进行健康宣教。治疗组加用针灸、推拿、中药干预方法。疗程三个月,并随访一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中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值得社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肢位及中医辨证健康教育在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良肢位+中医辨证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良肢位摆放,对比两组早期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良肢位摆放联合中医辨证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及早期健康教育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早期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并进行评分。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HRSD、NIHSS、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配合早期健康教育能够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静  徐素芝  苏华  魏耀辉  霍海滨 《河北中医》2014,(11):1714-1716
目的观察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多元化健康教育组60例予多元化健康教育,常规健康教育组60例子常规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V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变化。结果2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评分、r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前升高(P〈0.05),且多元化健康教育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使老年卒中偏瘫患者提高了疾病认知水平,改善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新的卒中监测项目表明,是卒中死亡的主要原因。卒中单元是脑血管病管理的新模式,可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急救和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从卒中单元概况;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醒脑开窍针刺疗法的立法依据;卒中单元的建设;卒中单元是针灸治疗脑卒中模式的最优化几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治疗中的作用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治疗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重视,综述近几年相关文献,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对象、方法、内容、收益及中医在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健康教育在减少医疗纠纷、并发症、复发率、医疗费用及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认为对健康教育的观察指标、评价体系、中医辨证施护等方面缺乏研究,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既往推拿疗法在中风病康复中的应用误区,以提高推拿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查阅、分析推拿治疗中风病的相关文献,发现问题.结果:推拿治疗中风病存在治疗介入时间误区、重推拿轻康复误区、疗效评价标准误区、手法经穴选择误区以及忽视健康教育误区.结论:推拿治疗中风病宜早期介入,分期运用手法,适时配合康复,重视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7 年11 月至2011 年11 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80 例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 两组,A 组患者100 例,B 组患者80 例,两组患者均应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每疗程10 天.A 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卒中单元疗法,包括推拿针灸疗法,以及Bobath 治疗法,和作业疗法与运动疗法,同时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康复以及言语训练等.结果:A 组患者有20 例达到临床痊愈(占20.0%),有40 例为显效(占40.0%),有24 例好转(占24.0%),其总有效率是84.0%;B 组患者有8 例达到临床痊愈(约10.0%),有16 例为显效(占20.0%),有20 例为好转(占25.0%),其总有效率是55.0%,A 组疗效显著优于B 组(P<0.05).A 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液的流变学与血细胞的比容以及纤维蛋白原同其治疗前相较,均显著下降(P<0.05),同B 组患者治疗后相较,其差异呈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在卒中单元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卒中单元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结果:实验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在脑卒中患者痉挛治疗中的作用,为解除痉挛提供新的治疗模式。方法:对38例脑卒中患者作抗痉挛治疗的同时,进行4周的自我管理教育,并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痉挛改善情况。结果:教育组MAS分级改善和MBI评分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痉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冠心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现状,以便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为医院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136例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冠心病住院患者对健康教育有普遍需求,了解治疗方案与效果占强烈需求首位。住院次数不同的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侧重点不同。冠心病住院患者对健康教育形式的需求中首位是医护口头宣教。结论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健康知识缺乏,希望得到检查治疗、康复指导等健康教育,护士应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对冠心病住院患者实施阶段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江小金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17-118
目的:总结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89例年龄在35~59岁的中年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同时,给予饮食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及饮食控制效果。结果:患者饮食健康教育后对健康知识的了解,饮食的控制都比健康教育前好。结论:正确的饮食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善自我防护能力,减少药物的剂量,促进健康行为,是与运动、药物治疗并重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