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6例HFMD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96例患儿中,男136例,女60例,男女之比为2.27:1。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其中1~2岁最多,占46.94%。(2)大部分患儿热程持续>3d,出现嗜睡、激惹、呕吐、精神萎靡、惊跳等神经系统表现。(3)血肠道病毒7l型检测阳性129例(65.82%),血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8例(4.08%),19例(9.69%)为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0例(20.41%)未检测出肠道病毒。结论:重症及危重症HFMD病例主要是EV71感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5岁,尤其是1~2岁。对于HFMD患儿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早期发现危重病例,早期干预,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呈全球性分布的感染性疾病,肠道病毒71型(EV71)及柯萨奇 A 组16型(CVA16)肠道病毒是导致此疾病的主要病毒。该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因 EV71病毒感染所具有的嗜神经性,重症患儿一般易出现神经系统损害,严重者会出现脑干脑炎、心肺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上,对于如何早期识别手足口病患儿的重症倾向、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还是一个比较棘手和具有挑战的课题。通过文献复习对具有早期识别意义的且与病程进展密切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探讨,为临床及早识别预后差的手足口病患儿,进一步早期对重症手足口病采取针对性治疗干预措施、改善患儿预后,临床分级分层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症手足口病(HFMD)抢救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 对5例重症HFMD抢救无效患儿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肠道病毒阳性率为100%、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为80%、科萨奇病毒16型均为阴性;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异常率为60%、血清葡萄糖异常率为80%;血液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百分比、pH值异常率为100%;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异常率为40%;尿液干化学隐血阳性、蛋白质升高异常率为40%;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异常率为40%.结论 及时进行病原学、心肌酶谱、血糖、脑脊液及血液细胞分析、血气分析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对HFMD并发各脏器损害的动态监测、治疗和疗效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调查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河源市人民医院确诊的手足口病52例重症患儿和113例普通型患儿48h内的早期临床表现。结果两组患儿比较,年龄、热程、发病48h内神经系统表现、血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EV71阳性、脑电图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呼吸、心率、血压、肺部啰音、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示早期神经系统表现、血糖升高、EV71阳性是重症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高危因素。结论早期出现神经系统表现、血糖升高、EV71感染是重症手足1:7病早期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的特点。方法对164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1~3 d的脑脊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脑脊液常规、生化的测定数据。结果 164例重症患儿脑脊液细胞数、分类、生化在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个别患儿细胞数、脑脊液糖、蛋白定量明显升高。结论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尤其对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表现的患儿应及早行脑脊液检查,此检查对病情、疗效和预后的评估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症手足口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以助于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方法对3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岁以内占96.8%,前3d重症发生率90.3%;发热及皮疹100%,不典型皮疹35.5%;呕吐71.0%;精神差74.2%,嗜睡61.3%,易激惹41.9%,肌阵挛64.5%,心率异常61.3%,呼吸异常32.3%,血压异常19.4%;合并神经系统症状83.9%,后遗症12.9%,死亡9.7%。结论重症手足口病以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主,6个月-2岁多见;精神差、嗜睡、呕吐症状突出,不典型皮疹多见;呼吸、心率、血压异常是手足口病极重症的信号,而广蜜高.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438-439
目的分析早期大量甘露醇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早期予以大量甘露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06%比对照组79.41%高(P0.05)。结论早期予以大量甘露醇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婴幼儿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发热、口腔黏膜溃疡性疱疹及四肢末端水疱样皮疹.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上升,手足口病危重症和死亡病例亦随之大量出现.由于重症病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给观察和护理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临床实践中如何及时识别出重症病例并做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结合我院2010年5~9月收治的7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总结重症患儿的早期观察及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重症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儿童医院PICU 26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重症患儿262例中危重症159例,合并呼吸系统受累239例,循环系统受累59例,在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降颅压、呼吸、循环支持及丙种球蛋白、激素应用及对症治疗。治愈248例,留有后遗症9例,要求出院4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筛查出重症患儿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重症患儿治疗原则是以脱水降颅压、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特点。方法对113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生化、细胞数及分类均有明显改变,基本符合病毒性脑炎的脑脊液改变。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阳性率高,对有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患儿及早进行脑脊液检查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早期诊断及对病情控制、疗效观察和预后估计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细胞免疫变化与病情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HFMD患儿按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和轻症组,各40例,并选取同时期体检无异常的40例儿童,设为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静脉血液测定细胞免疫指标,分析其结果。结果对照组的CD19^+低于轻症组及重症组,且轻症组低于重症组(P<0.05);对照组的CD4^+/CD8^+、CD8^+、CD4^+、CD3^+均高于轻症组及重症组,且轻症组高于重症组(P<0.05)。EV71阴性患儿的CD4^+高于EV71阳性患儿(P<0.05)。结论感染EV71病毒的HFMD患儿机体细胞免疫变化更紊乱,此可能也为病情加重的因素之一,临床及时测定的HFMD患儿细胞免疫指标,对疾病诊治和疾病预后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685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临床特点,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3月—2012年7月本院685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测、病原学检测、影像学检查、临床分类、治疗方法及转归的特点。结果 685例患者临床症状以发热(58.0%)、皮疹(100.0%)、流延(89.4%)、口痛(45.4%)等为主;体征以精神萎靡(25.5%)、嗜睡(6.6%)等为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心肌酶谱、脑脊液异常率分别为26.7%、10.7%、12.4%;EV71-IgM、EV71核酸阳性率分别为35.5%、60.0%;胸片、头颅及脊髓MRI异常率分别为0.3%、4.5%。临床分型为普通86.1%、重型13.4%、危重型0.4%。治疗后死亡2例,683例痊愈。结论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普通型患者居多,部分可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而发展成重型,少数可进展为危重型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衰竭、循环衰竭危及生命。早期识别重型病例和及早正确干预是减少危重型患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测定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抢救中的作用.方法:对本科2008年6月~2010年9月共抢救59例EV71患儿中18例监测中心静脉压的患儿,全部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测定中心静脉压,动态监测2 h~10 d.结果:18例监测中心静脉压患儿中痊愈5例,死亡9例,自动出院4例.结论:监测中心静脉压能指导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抢救,纠正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内环境紊乱、电解质紊乱,指导扩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实时荧光依赖解旋酶恒温扩增技术和实时荧光RT-PCR在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实时荧光依赖解旋酶恒温扩增技术检测,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和病原学的综合诊断结果为临床诊断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结果及效能.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28例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62例重症手足口机械通气患儿均接受鼻饲营养支持,28例胃管内抽出咖啡色液体并发应激性溃疡。通过静滴奥美拉唑、凝血酶鼻饲、思密达鼻饲、冷盐水洗胃及盐水配制奶粉鼻饲方法进行急救与护理。结果 28例患儿无1例有便血、上消化道大出血情况,1~3 d溃疡治愈消失。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应激性溃疡可通过静滴奥美拉唑、药物及奶粉鼻饲、冷盐水洗胃及盐水配制奶粉鼻饲方法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白细胞(WBC)计数在儿童手足口病(HFM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9例HFMD患儿按病情分为普通病例组(171例)及重症病例组(38例),另外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对照组,测定3组儿童PCT、CRP、PA及WB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普通病例组的PCT、CRP、PA、WBC水平分别为0.16(0.08~0.34)μg/L、11.7(5.0~19.0)mg/L、(142.6±38.4)mg/L、(11.3±4.6)×12~9/L,重症病例组分别为0.26(0.14~0.92)μg/L、18.4(5.3~41.4)mg/L、(125.5±32.9)mg/L、(13.0±5.6)×12~9/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组的PCT、CRP及PA与普通病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PA及WBC可作为HFMD炎性反应参考指标,用于辅助诊断儿童HFMD,PCT及PA可用于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新型冠状病毒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武汉雷神山医院就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轻症(轻症组,42例)、重症(重症组,35例)感染者的27项检验结果,对两组资料进行χ2检验、秩和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其中17项检验指标在轻症组和重症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502例(重症型104例,轻症型39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试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以及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核酸进行检测。同时检测白细胞(WBC)、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并进行分析。结果 502例手足口病患儿中,EV、EV71、CA16感染阳性分别为384例(76.49%)、262例(52.19%)、39例(7.76%)。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104例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儿中,EV71阳性率为92.31%;502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有402例3岁。104例重症型患儿有97例(93.27%)3岁;其中EV71阳性率92.78%(90/97)。重症型与轻症型相比,重症型手足口病患儿WBC、LDH、CK-MB、DBIL和ALT水平较高(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以3岁为主,感染的肠道病毒主要为EV,引起重症型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使用半限制性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重度畸形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3例(28膝)重度畸形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使用半限制性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拍负重位下肢全长X线片,测量膝关节内翻、外翻角度。本组病例外翻膝外翻角均>15°,内翻膝内翻角均>20°,同时伴有程度不同的屈曲及旋转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使用半限制性假体,使用金属垫块修复骨缺损。所有病例均进行跟踪随访与资料积累分析。结果术中关节畸形可有效修复,承载假体可靠;术后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及下肢力线恢复良好。术前HSS评分平均33.9分,术后随访6月~3年,平均随访2.3年,HSS评分平均87.6分。23例(28膝)中15例(18膝)为优,6例(8膝)为良,2例(2膝)尚可;其优良率92.9%。结论半限制性假体对严重畸形造成的骨缺损及软组织疲劳亏损导致的松弛能够进行满意的弥补。其设计及操作流程的科学性、可控性及合理性减少该类患者发生早期关节不稳定、下肢力线偏移、假体松动的几率。后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体会。结果 32例患儿均治愈,平均住院时间(8.2±1.6)d。结论做好严密病情观察、预防感染、皮肤和口腔的护理对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儿童重症手足口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