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解决神经内科老年病人静脉穿刺困难的方法,分析中等长度导管应用中常见的护理问题。方法:在临床上应用中等长度导管经肘前区静脉置入32例病人,总结出常见的护理问题,加以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2例病人置管时间平均22 d。其中1例因躁动较甚,于置管后第3 d出现机械性静脉炎。1例因导管堵塞无法再通而拔管。其他病人均安全置管至治疗结束。结论:中等长度导管置入较深静脉穿刺及PICC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做好置管后的护理,方可减少甚至避免不良护理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中等长度导管在重型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外科患者88例,随机分为外周静脉中心置管组(PICC组)44例和外周中等长度导管组(Midline组)44例,其中PICC组失访1例.结果 2组患者在院期间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dline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ICC组,...  相似文献   

4.
王冬芮  林梅  王静 《天津护理》2019,27(1):122-125
检索MEDLINE、Pubmed、EMbase、CNKI、医知网。相关文献。从中等长度导管的发展与临床应用,以及与其他常用静脉治疗工具比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中等长度导管进行输液的护理措施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采用中等长度导管的临床资料,包括置管操作流程、置管后宣教、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结果管道留置时间7~39d,2例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其中穿刺点轻度感染1例、因静脉渗漏拔管1例。结论使用中等长度导管有效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6.
7.
总结中等长度导管在孕晚期期待疗法患者中应用的循证依据及护理经验。循证依据显示,中等长度导管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成本低、无需X线检查定位等优点。置管前由专科人员置管,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首选右侧肢体静脉;置管后合理压迫穿刺点,带管期间妥善固定导管,采用标准冲封管技术,尽早握拳运动。58例患者顺利置入中等长度导管,完成期待疗法,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陈美红 《当代护士》2021,28(4):86-89
目的 探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在感染外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203例应用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感染外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的置入深度、留置时间、穿刺部位、导管尖端位置分布以及材料价格.结果 203例感染外科住院患者中包括胰腺炎、恶性肿瘤、肝胆结石病、外伤、其他患者各83例(40.89%)、63例(31.03%)、32例(15.76%)、16例(7.88%)、8例(3.94%).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3例患者中共有6例(2.96%)患者发生静脉炎,2例(0.99%)患者发生有血栓,1例(0.49%)患者发生管道脱出,无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堵管以及渗出等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43%,低于PICC管管着的10%(P<0.05).本研究中患者导管置入最低深度为25.00 cm、导管置入最高深度为28.00 cm、导管置入平均深度为(27.35±3.26)cm;患者导管留置最短时间为4.00 d、导管置入最长时间为28.00 d、导管置入平均时间为(14.65±3.72)d.本研究中穿刺部位为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的患者分别为137例、43例、23例.贵要静脉穿刺患者中导管尖端位置到达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分别为109例(79.56%)、28例(20.43%),肘正中静脉穿刺患者中导管尖端位置到达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分别为18例(41.86%)、24例(55.81%),头静脉穿刺患者导管尖端位置到达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分别为20例(86.96%)、3例(13.04%).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留置时间为(4-28)d,明显短于PICC的(7-356)d,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材料价格平均价格为(874.6±102.7)元,明显低于PICC的(1374.9±178.2)元.结论 改良型中等长度导管材料费用较低,应用于感染外科住院患者中能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可有效患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缩减患者置管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尖端位于不同位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月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辽宁省共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生成的随机数字将其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1的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试验组2导管尖端位于胸壁段腋静脉,对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等长度静脉导管在骨科老年患者输液中应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66例留置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的骨科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置管原因、并发症、导管结局等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66例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患者,置管原因包括预计静脉输液时间>7 d 55例,外周静脉无法穿刺8例,输注甘露醇2例,输注肠外营养液1例。置管平均穿刺时间为(14.2±18.6)min,导管留置时间为(14.12±10.28)d,总留置时间为932导管日。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9例次(9.66例次/千导管日),其中导管外滑4例次、渗血2例次、导管异位1例次、堵管1例次、渗液1例次,经处理后9例导管继续使用至治疗结束。治疗结束正常拔管64例(96.97%),意外拔管2例(3.03%)。结论 中等长度静脉导管适宜在骨科老年中长期输液患者中使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但老年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高,留置期间需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边护理工作制在神经内科病房的实践及效果。方法将2009年5月~2010年4月实施传统分组护理工作制的病人1205例设为对照组,2010年5月~2011年4月实施床边护理工作制的病人1205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种工作制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被点名表扬数、病人不良意见数、护理不良事件数、基础护理完成率及护理工作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床边护理工作制后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被点名表扬数、基础护理完成率、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分组护理工作制,而且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及病人不良意见数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内科病房应用床边护理工作制,能夯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科护士长如何强化时间位点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的重点环节,评价时间位点管理在神经内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个时间位点作为护理管理的重点,强调此时护士长在位的管理,比较2005年91例住院病人与2004年85例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2004年的87.1%提高到2005年的97.8%。结论:强化应用时间位点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绩效及病人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有利于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周红艳 《全科护理》2011,(24):2222-2223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统计2009年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分析相关因素,对2010年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统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结果]2009年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4.07%,2010年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0.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神经内科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注意饮食、按时用药、功能锻炼方面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护理后的NDF评分低于对照组,BM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文化方面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服务态度、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满足神经内科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住院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设置病人安全管理护士对减少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的作用。方法:在神经内科每个病区选取1名护士,经培训、确定工作职责后负责本病区的病人安全管理工作。结果:在设置病人安全管理护士后,病人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而投诉率降低。结论:神经内科病人安全管理护士的设置能更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对住院病人的安全管理意识和防范病人发生安全意外事件的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奖金分配在神经内科的实践效果。方法制订护士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和绩效量化管理方案,将绩效评价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对神经科护士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并按绩效量化指标进行奖金分配。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护理投诉、护理缺点及护理科研情况。结果病人满意度由实施前92.00%提高到实施后99.00%,前后比较,χ2=46.6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工作质量综合评分由实施前(90.42±1.36)分提高至实施后(97.42±1.37)分,前后比较,t=8.8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实施前全院工作服务质量评比第11名提高至实施后获全院第1名;护理投诉、护理缺点较实施前明显下降,护理科研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护士绩效考评与绩效奖金分配在神经内科中应用,能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科专科护士的建设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国内外专科护士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目前我国急需高学历、高素质的神经内科专科护士。但国内目前还没有完善而系统的神经内科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和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8.
洪音 《家庭护士》2009,7(4):290-292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存在睡眠障碍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神经内科住院病人睡眠障碍相关原因包括疾病、环境、心理、社会、不良生活方式等;本组病人经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得到一定改善.[结论]加强睡眠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内科住院睡眠障碍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5S"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的实施及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实施“5S”人性化护理服务。结合神经内科特点,把与病人的有效沟通放在首位,拉近护患距离,在服务流程中处处体现人文关怀,营造人性化环境,提供超期望的服务。实施后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护理质量持续提高,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20.
神经内科开展脑卒中偏瘫康复工作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安莉  刘宁 《护理学报》2005,12(7):49-50
通过总结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患者开展系统康复治疗工作的体会,包括建立小规模康复室、人员培训、合理配备人员和设备、掌握康复时机等,认为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以上每个环节的工作均很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