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10):2282-2286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登革热的用药特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集并筛选符合要求的研究文献并建立处方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药治疗登革热的用药特点。【结果】依据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筛选得到文献32篇,纳入处方58首,涉及中药101味,总的药物使用频次为580次。高频药物(使用频次≥10次)有20味,频次居前的药物为甘草、黄芩、石膏、连翘、金银花、牡丹皮、赤芍、淡竹叶、青蒿、水牛角等。101味中药根据药效可归为16类,使用频率居于前5位的药物类别分别为清热药、补益药、解表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对20味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共得到常用药物组合7个,核心药对有牡丹皮-水牛角、石膏-知母、赤芍-生地黄、牡丹皮-生地黄等;对20味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后共得到中药聚类组合5个。【结论】中药治疗登革热原则总以清解疫毒、凉血化瘀为主,兼以扶正解表。选方以"银翘散"辛凉透邪,以"白虎汤"清泻气分热,以"犀角地黄汤"清解血分热毒,以"半夏藿香汤"化湿和胃,化浊避秽。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探讨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86年6月20日至2017年3月8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R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751例,采用Excel 2018对方案信息进行统计,用SPSS 21.0对纳入中药进行聚类及因子分析。结果 751例临床资料中共运用115味中药,其中高频中药34味,排名前3位的是枸杞子、熟地黄、山药;高频药物中以微寒性药、平性药物为主,药味主要是甘味药和苦味药;中药归经主要在肝、肾、脾;功效分类以补阴药、补气药、补血药、活血化瘀药为主。34味高频药物可聚为两类,第一类具有健脾益气、活血明目的功效;第二类具有滋补肝肾、活血明目的功效。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结论中药治疗RP以补脾益气、滋补肝肾为主,同时配合活血化瘀,体现了RP虚中夹瘀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3.
回顾中药五味的源流,分析五味的判定标准及五味的意义。认为《神农本草经》中的五味原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后世由于岐黄五行学说和神仙方士内容的混入,导致五味逐渐演变为中药的性能。目前五味具有多重判定标准,且不能对药物的药效起到清晰的明示作用,因而实用价值不大。而将"味"作为药物的性状,标明药物的真实滋味,则可回归到《神农本草经》的原意,这样不仅有助于鉴别药材的质量,而且有助于把握汤药的滋味,具有一定的临床实际意义。故建议今后淡化作为性能的五味,强化介绍每味药物的滋味。  相似文献   

4.
基于Apriori算法的中药气-味-效三维数据关联规则挖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四气五味理论是在阴阳五行哲学思想指导下,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生物学表现建立起来的药性核心理论,与药物的具体功效密不可分。本研究以经典中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的365味中药性味及药效记载为数据源,在建立气-味-效三维数据立方体的基础上,运用关联规则挖掘中的Apriori算法,寻找气-味-效三者之间的频繁模式和强关联规则并进行分析,尝试理清中药四气五味与具体功效的复杂相关性,为中药四气五味药性理论研究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张方  黄泰康 《医学教育探索》2003,(12):1058-1062
对目前中药药效的研究方法进行全面论述,找出存在问题,并对中药药效方法学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中医学发展是中药药效方法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藏象经络学说和中药的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的突破对中药药效方法学研究起着主导作用;中药药效方法学研究四维系统论,在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和药物作用机制两维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和人体精神维.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神农本草经》中的“轻身”药特色进行探析。[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神农本草经》“轻身”药进行研究。采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数据库,按照药物名称、品类、气味和“轻身”功效纳入符合条件的药物,运用描述性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性、味和功效方面对“轻身”药特色进行研究讨论。[结果]《神农本草经》共记载132味具有“轻身”功效的药物,有性平药物59味,味甘药物55味、味苦药物39味、味辛药物27味,适合长期调理。功效可分为12类,频次居于前5的依次为轻身类(35味)、轻身延(增、长)年类(23味)、轻身不老类(19味)、轻身耐老类(18味)、益气轻身类(12味),具有祛湿、活血、补气、安神等多种功效,涵盖了现代意义上的减肥。[结论]“轻身”药的共同特点是能使人感到轻健有力,能缓调阴阳,又可调和脾胃,并且通畅全身气机。或以纠偏达到阴平阳秘,或可通畅人身气机,或可帮助强悍身体。不仅可补益,亦可祛邪,使人身体轻健,反应敏捷,从而起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对于“轻身”药的研究,将有利于推动中药和中医养生保健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析《神农本草经》中治疗疟疾药物的数量、分类、性味、功效等特点,并分析其现代临床研究应用情况。方法 查阅《神农本草经》中治疗疟疾的药物记载,分析治疗疟疾药物的分类、性味、功效等特点;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讨《神农本草经》中治疗疟疾药物的现代研究应用情况。结果 《神农本草经》中治疗疟疾药物的数量总计为23味,在全书占比为6.30%。23味药中,以植物药最多共计18味,动物药5味,无矿物药;在品次上:上品药5味,中品药5味,下品药13味。药物性味以辛温、辛平为主,其中苦味药7味,甘味药1味,辛味药11味,咸味药4味,无酸味药物;性温热药9味、性寒凉5味、平性药9味。功效主治以温疟类药物最多共计16味;治疗痎疟、截疟药物各2味;治疗疟疾、主疟、鬼疟药物各1味。结论 《神农本草经》中治疗疟疾药物的数量总计23味、在全书占比相对较高,药物以植物药为主;多为下品药物;主治以温疟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运用中药方剂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用药频次及常用剂量、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频次。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法,提取核心药物组合,并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预测潜在新处方。结果:通过文献检索及筛选,最终录入210首方剂,通过“频次统计”共提取出181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2 410次。其中,使用频次≥15次的中药共46味,根据功效主治,可大致包括理气药、安神药、补气药、清热药及补血药等。分析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规律可知,温性、甘味药物最为常用,多归于心经,肝经和脾经次之。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发现,在药物组合中,白芍-柴胡应用最多;枳壳和柴胡的关联度最强,高达90%;网络图则提示,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等药物为关联网络的核心。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组合,可得到24个药物核心组合。运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提取出核心药物组合12种,进一步聚类得到6种...  相似文献   

9.
中药四性和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尝试利用化学计量学技术从整体上探讨无机元素含量水平与中药四性的关系,对115味中草药的32种元素的三电极直流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数据应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多变量统计分析。以中药四性理论为依据的三类药物(温热药、平性药、寒凉药)中,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之一——线性判别法(LDA)的正确判断能力高达70.43%,显示了这115味中草药的数值分类结果和以中药四性理论为依据自然分类的良好的一致性;2个无机元素含量均值中,寒凉药类有84.37%高于整体,而温热药类和平性药类分别有90.62%和84.37%低于整体,进一步证明了中药无机元素含量水平是决定中药四性的物质基础之一,揭示了微量元素含量和中药疗效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用药规律,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采集临床医案数据,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统计分析用药组成特点,对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分类及组方规律、用药组合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165个病例,涉及药物221味。其中麦冬、陈皮、白花蛇舌草等13味药物应用频次超过50%,陈皮-麦冬等为常用药对;苦、甘、辛为高频性味,肺经、胃经、脾经为高频归经,补虚药、清热药为高频药物类别;中药药对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关联度最高;基于聚类分析得到5首新处方和白花蛇舌草、苍术、石见穿等10种药物核心组合。结论 治疗肺结节主张在扶正的基础上散浊气,清毒结,化痰积,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医学图书在版编目主题标引质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抽样详调查得出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医学图书在版编目主题标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如何提高主题标引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对阐明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促进中药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途径和方法,即利用拆方、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指纹图谱、药物动力学和代谢物组学等方法,对单体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进行研究,为探讨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建荣  李晓玫 《医学教育探索》2003,(11):963-9,661,010
中药复方在中医药物治疗中广泛应用,其各种复杂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及确切药理机制目前大多尚不完全清楚。中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和药效不是单味药物的简单组合,对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对探讨中药复方配伍药理机制十分重要。现对有关中药复方的组合效应及量比关系、复方含药血清、复方化学成分研究、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常用技术方法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与复方新药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0000首方剂是开发中药复方新药的宝库。12772种中药及其复方中的有效成分是开发中药复方新药的基础。逆向思维、利用文献、研究有效成分动态变化和综合作用是开发中药复方新药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生物活性成分是中药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物合成与生物转化以其公认的高效和高选择性的温和催化体系的特征正在中医药学等学科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讨了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与中药现代化的关系及其诸多应用(尤其中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并进行了探索性展望。  相似文献   

16.
Mr. Wiseman believes that Western medical terms chosen as equivalents of Chinese medical terms should be the words known to all speakers and not requiring any specialist knowledge or instrumentation to understand or identify, and strictly technical Western medical terms should be avoided regardless of their conceptual conformity to the Chinese terms. Accordingly, many inappropriate Western medical terms are selected as English equivalents by the authors of the Dictionary, and on the other hand, many ready-made appropriate Western medical terms are replaced by loan English terms with the Chinese style of word formation. The experience gained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translating Western medical terms into Chinese when Western medicine was first introduced to China is helpful for translating Chinese medical terms into English. However, the authors of the Dictionary adhere to their own opinions, ignoring others’ experience. The English terms thus created do not reflect the genuin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terms, but make the English glossary in chaos. The so-called true fa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revealed by such terms is merely the Chinese custom of word formation and metaphoric rhetoric. In other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not regarded as a system of medicine but merely some Oriental folklore. The paper was written on the basis of an e-mailing discussion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FANG Ting-yu (Beij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LIU Gan-zhong (Sino-Japanese Friendship Hospital), LU Wei-bo (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NG Kui (World Assoc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ocieties), WANG Tai (Medical College, Qinghai University), and ZHANG Qing-rong (Liao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相似文献   

17.
木防己中两种水溶性生物碱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木防己根中分离出两种水溶性季铵生物碱,即B-Ⅰ和B-Ⅱ。根据理化常数、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B-Ⅰ为一种新发现的生物碱,命名为木防已宁碱(trilobinine),B-Ⅱ为木兰碱(magnoflorine)。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问题及中医护理方案干预的效果。【方法】运用国际医学认可的心理测评量表SCL-90,对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入院后进行心理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出院前再次进行测评,将2次测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经中医护理干预后,临床治愈6例(10.0%),显效22例(36.6%),有效25例(41.7%),总有效率为88.3%。(2)心理测评结果:患者在躯体性、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和恐怖方面,经中医护理干预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但在偏执方面改善不明显(P﹥0.05);与正常人(常模值)比较,除焦虑、敌对2项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评结果表明:运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心理状态,帮助患者进行有效调适,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药治疗急性湿疹的配伍应用,为五倍子、黄柏、黄芩外治法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药物分为黄柏组、黄芩组、五倍子组、黄柏五倍子组、黄芩五倍子组、阳性药组,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廓肿胀的急性炎症实验、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和体外抑菌试验,考察中药配伍后对药...  相似文献   

20.
肉苁蓉为沙生名贵的滋补中药材,具药用和食用价值.主要化学成分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木脂素及其苷类、多糖等,其中苯乙醇苷类为主要药效物质.该文对肉苁蓉化学成分进行总结,阐述肉苁蓉的药理作用,从亲缘性及特有性、传统药效、新的药效、传统药性、代谢转化、可测性,分析可作为其质量标志物的成分,为肉苁蓉的临床用药提供更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