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对变异性心绞痛(VAP)诱发缺血性J波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VAP在DCG检测中发生ST段抬高者,并进行缺血性J波的分析.结果12例ST段抬高者中同时合并缺血性J波者5例,占47%.伴有缺血性J波者100%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不伴有缺血性J波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71%.结论:ST段抬高合并缺血性J波是心肌严重缺血性时伴发的一种超急性期心电图改变,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缺血性"J"波在动态心电图上特点。方法对动态心电图上发生缺血性"J"波的15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患者中发生心肌梗死有4人,15例均发生室性早搏,其中8例发生短暂室速,1例疑似尖端扭转型室速。9例发生于04:00-06:00,3例发生于00:00-02:00反复短暂发生,2例发生于20:00-21:00,1例发生于11:00-12:00。结论缺血性"J"波易致室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巨大J波临床特点以及意义.方法 比较11例巨大J波(巨大J波组)与35例较小J波(较小J波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点.结果 巨大J波组中神经源性8例,占72.73%(8/11),死亡7例,占87.50%(7/8),死亡原因均为突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巨大J波组中J波明显导联为Ⅰ、aVL、Ⅱ、Ⅲ、aVF、V1~V6,振幅0.10~1.10mV,宽度40~100ms,且心率越慢J波振幅越高,宽度越宽.较小J波组中J波明显导联为V1~V6,有时合并Ⅱ、Ⅲ、aVF,振幅0.05~0.50mV,宽度20~40ms,无一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结论 巨大J波心电图出现导联广泛、振幅高、宽度宽,与心率相关,以脑外伤、蛛网膜下隙出血、自主神经失调所致神经源性J波居多,极易突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5天内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统计分析两组于住院期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发生率。结果fQRS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fQRS组(P〈O.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出现fQRS的患者,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fQRS者,fQRS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超急性期心电图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9月到2012年9月所收治的102例超急性期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这102例患者发病后10分钟到2小时内的18导联心电图做详细的记录,然后再利用心肌损伤的标志物或者是冠状动脉的造影等对患者的病情做出明确的诊断。最后对所记录的患者心电图做进一步分析。结果在所有超急性期患者当中有,有36例急性前壁患者,22例前间壁患者,19例急性前壁的侧壁患者,16例急性下壁患者,9例急性前壁且合并下壁的患者。其中,有81例患者的心电图出现了T波高尖,有62例患者出现了ST段抬高现象,有31例患者出现了急性损伤阻滞,还有19例患者出现了缺血性的J波,只有8例患者没有明显的变化。此外,有42例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结论超急性期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有可能出现缺血性的J波、ST段抬高,或是T波高尖,又或者是伴随急性损伤阻滞,然而也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变化。缺血性的J波可以看做是患者急性心肌缺血的一个指标,一旦出现患者的心电活动就会紊乱,很容易导致室性心律失常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传导系统的心肌缺血坏死而造成。当心律失常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或由于各种因素致心电不稳定,使某些原来并不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心律失常进一步恶化称为恶性心律失常。恶性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危险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严重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的病因与高危心电图表现。方法分析48例在入院时或入院后至少发生1次心源性晕厥患者的病因及其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护心电图形。结果48例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最常见的基本病因为急性冠心病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其次为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及其他病因;低钾血症是最常见的诱因;最常见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类型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其高危心电图表现:继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异常J波;复杂性室性早搏;急性心肌梗死伴ST-T电交替,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墓碑样ST段抬高;扩张型心肌病伴进展性QRS波群低电压。上述各种病因心源性晕厥者有各自不同的临床及心电学特征。结论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晕厥存在多种病因及高危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碎裂QRS(fQRS)波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入院5天内心电图有无fQRS波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统计分析两组于住院期间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发生率。结果 fQRS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fQRS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出现fQRS的患者,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fQRS者,fQRS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的病因与高危心电图表现。方法分析48例在入院时或入院后至少发生1次心源性晕厥患者的病因及其发作时与发作前后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或持续心电监护心电图形。结果48例恶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致心源性晕厥最常见的基本病因为急性冠心病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其次为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及其他病因;低钾血症是最常见的诱因;最常见的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类型是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其高危心电图表现:继发性长QT间期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异常J波;复杂性室性早搏;急性心肌梗死伴ST—T电交替,或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伴墓碑样ST段抬高;扩张型心肌病伴进展性QRS波群低电压。上述各种病因心源性晕厥者有各自不同的临床及心电学特征。结论恶性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晕厥存在多种病因及高危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形成一过性J波的相关因素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40例行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电图有无出现一过性J波,分为J波组(14例)与无J波组(26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受累情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肌钙蛋白Ⅰ(cTnⅠ)升高情况及年龄.结果 J波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冠状动脉狭窄90%~100%、手术持续时间>3 h、cTnⅠ一过性升高(>0.1μg/L)及年龄>60岁的比率均高于无J波组[92.9%(13/14)比42.3%(11/26),85.7%(12/14)比38.5%(10/26),100.0%(14/14)比42.3%(11/26),50.0%(7/14)比19.2%(5/26),78.6%(11/14)比30.8%(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OPCAB后出现一过性J波提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范围广、年龄大、手术损伤大、心肌缺血、损伤程度严重,有潜在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在临床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QRS波时限是心室除极的时间,其正常值为0.07~0.10S。QRS波时限延长表明心肌电不稳性增加,促发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室性早搏的QRS波时限增宽,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室腔扩大、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在诊断冠心病方面,QRS波时限延长是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运动试验中QRS波时限延长提示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82%和88%。慢性心衰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肌收缩不同步,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波时限增宽,易导致猝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安装起搏器,右室流出道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QRS波时限短,射血分数有所改善。法络氏四联症修复术后,QRS波时限≥180ms,预测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总之,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为我们提供了心脏结构、功能、预后等信息,为我们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分析 ,并根据其结果将患者分为缺血组和非缺血组。结果 缺血组频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70 0 % )明显高于非缺血组 (33.3% ) ,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于复杂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缺血组 (30 0 % )亦明显高于非缺血组 (12 .5 % ) ;缺血组经抗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 ) ,纠正心肌缺血 (硝酸酯类药物 )等治疗 ,效果显著 (95 %症状消失或减轻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判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特征。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患者纳入研究,均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进一步对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28例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98例(76.56%);房性早博11例(8.59%);短阵性室速21例(16.41%);完全性右束支阻滞9例(7.03%);室性早搏31例(24.22%);房颤13例(10.16%);短阵性房速12例(9.38%)。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可能合并多种症状。(2)有缺血性J波一共32例(25.00%),其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18例(56.25%);无缺血性J波96例,其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36例(37.50%);由数据可知,存在缺血性J波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无缺血性J波者要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检查方法操作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患者的情况诊断出来,尤其是在患者心肌梗死部位诊断中价值突出;相信,在充分掌握心电图检查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全面了解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从而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对心电图等位性Q波、缺血性J波的认识,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诊断AMI,对35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对心肌酶学心肌生化标记物的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T波高而尖12例,出现小q波10例,胸导联R波递增不良5例,等位性Q波5例,缺血性J波3例。结论 AMI早期不典型症状特点为胸外异位性疼痛,应予重视,心电图动态观察出现等位性Q波、缺血性J波也是不典型AMI的重要指标,防止误诊漏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再探讨室性早搏伴RonT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动态心电图(Holter)发现室性早搏伴RonT现象的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组)及18例无RonT现象的室早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0.001);观察组SDNN、rMSSD、PNN50、HF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或<0.01)。结论RonT型室性早搏,即使发生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其危险程度也高,预后差,应引起临床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后8周左右对每一位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及生化标志物检测,根据常规心电图fQRs的有无,将研究对象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分别统计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fQRs组24h室性早搏的发生数明显高于非fQRs组(3140±555 vs 1226±142,P〈0.01),复杂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fQRS组(34.4%VS10.7%,P〈0.05)。结论心电图12导联fQRS波可能可预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心电图特征,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5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58例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心电图特征。结果缺血性J波患者19例,比例为32.6%,无J波患者39例,比例为67.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波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8.4%,无J波组中18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6.2%,J波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无J波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患者心电图出现了T波高尖,39例患者存在ST段抬高现象。结论心电图检查在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且心电图价格相对比较便宜,安全性高,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缺血性J波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任选47例,均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针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24 h内无症状期以及发作后24 h内缺血性J波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后出现缺血性J波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14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患者中13例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进行诊断,能为临床治疗以及疾病监测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9.
QRS波群电交替现象常见于窦性心律及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很少见于室性早搏(室早)[1],其产生原因与心包炎、严重的心肌缺血及心功能不全有关。心电图(ECG)上Q-T间期可间接测量心室除极和复极之间的时间,其延长被认为与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LQTS)、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普通人中恶性心律不齐的发生有关[2]。长Q-T间期(LQT)中室早二联律伴早搏电交替是一种不多见的室性心律失常,为了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将11例患者资料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11例均系1971年8月~2005年7月在我院就诊患者。风湿性心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变异性心绞痛ST段抬高的形态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为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DCG)监测结果及临床资料,比较发作时ST—T改变导联(缺血部位)、形态、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时的心律失常、猝死前的心电图特点等。结果①多部位病变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②ST段抬高≥4mm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ST段抬高〈4mm者明显增高(P〈0.05);③“巨R型”ST段抬高及缺血性J波者恶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多(P〈0.05);④猝死病例全部出现于ST段抬高〉14mm及“巨R型”ST段抬高和缺血性J波者。结论ST段抬高〉14mm或“巨R型”ST段抬高及缺血性J波,尤其是近一周内VA频繁发作者是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极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以至猝死。强烈提示临床应对这类患者提高警惕,给予及时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